本實用新型涉及垂直度檢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
背景技術:
市場上生產的產品一般均具有多個螺牙,其要求各螺牙和產品端面的垂直度小于0.1mm,如果檢測不及時或者不準確,這會增加產品的不合格率,同時也會影響其他與之配套使用的產品,甚至還會影響人身安全。
目前在生產過程中,當螺牙數量較多時,操作人員一般使用三次元測量儀進行自主檢驗,由于三次元測量儀的放置位置與現(xiàn)場具有一定距離,操作人員需每小時自主地、及時地將產品送至測量室進行檢測,這十分不便,同時耗費了不必要的時間,這極可能出現(xiàn)操作人員無法及時將產品送檢的情況從而造成產品的漏檢。
因此需要制作一套可放置于生產現(xiàn)場的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以確保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其直接放置于生產現(xiàn)場,節(jié)省了檢測所需的時間,方便作業(yè)員進行自檢,從而確保了產品的質量。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裝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部為支撐柱端面;
基準塊,所述基準塊放置在所述支撐柱端面上,所述基準塊中央位置設置一錐度孔,所述基準塊上設置環(huán)形分布的測量孔;
錐度螺牙規(guī),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從上至下依次為螺孔、錐度軸和螺牙規(guī),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通過所述螺孔和錐度軸與所述基準塊固定安裝,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通過所述螺牙規(guī)與待檢測產品連接。
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措施還包括:
優(yōu)選地,所述錐度軸與所述錐度孔相配合,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的上部為一螺孔,采用配套的螺絲并在其下部墊一墊片后鎖入所述螺孔內以完成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和基準塊的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錐度軸與所述錐度孔的錐度均為3°,所述螺牙規(guī)的錐度為2°。
優(yōu)選地,所述基準塊的上下兩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在0.01mm以內,所述錐度孔與所述基準塊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所述測量孔與所述基準塊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柱的數量為3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底座上。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的上下兩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在0.01mm以內,所述支撐柱和所述底座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所述支撐柱端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和所述底座的平面度在0.01mm以內。
優(yōu)選地,所述螺孔和螺絲的尺寸均為4M。
優(yōu)選地,所述檢具還包括量測裝置,所述量測裝置包括位于頂部的測量表、位于底部的量測臺以及穿過所述測量孔的深度規(guī)測量針,所述量測臺上安裝深度規(guī)量表支架以支撐所述測量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其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可直接放置于生產現(xiàn)場,節(jié)省了檢測所需的時間,方便操作人員進行自檢,從而確保了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實施例中待檢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實施例中的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如圖2所示的基準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如圖2所示的錐度螺牙規(guī)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如圖2所示的基準塊和錐度螺牙規(guī)的安裝示意圖;
圖6是如圖2所示的底座和支撐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一實施例中與圖2所示的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配合使用的量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為:
1、螺絲;2、墊片;3、基準塊;31、測量孔;32、錐度孔;4、錐度螺牙規(guī);41、螺孔;42、錐度軸;43、螺牙規(guī);5、待檢測產品;6、支撐柱;61、支撐柱端面;7、底座;8、檢具;9、量測裝置;91、測量表;92、深度規(guī)量表支架;93、深度規(guī)測量針;94、量測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待檢測產品5包括三個螺牙51/52/53,分別位于待檢測產品5的三個平面上,在實際過程中,待檢測產品的螺牙數不受限定,所處平面也不受限定。
如圖2~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測量如圖1所示的待檢測產品5的螺牙垂直度的檢具8,其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上安裝支撐柱6,所述支撐柱6的頂部為支撐柱端面61;基準塊3,所述基準塊3放置在所述支撐柱端面61上,所述基準塊3中央位置設置一錐度孔32,所述基準塊3上設置環(huán)形分布的測量孔31;錐度螺牙規(guī)4,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4從上至下依次為螺孔41、錐度軸42和螺牙規(guī)43,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4通過所述螺孔41和錐度軸42與所述基準塊3固定安裝,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4通過所述螺牙規(guī)43與待檢測產品5連接;其中所述錐度軸42與所述錐度孔32的錐度均為3°,所述螺牙規(guī)43的錐度為2°;所述支撐柱6的數量為3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底座7上,實際過程中,支撐柱的數量可大于3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錐度軸42與所述錐度孔32相配合,所述錐度軸42的高度大于所述錐度孔32的高度相等,所述錐度螺牙4的上部為一螺孔41,采用配套的螺絲1并在其下部墊一墊片2后鎖入所述螺孔41內以完成所述錐度螺牙規(guī)4和基準塊3的固定,所述螺孔41的高度等于所述螺絲1的高度+所述墊片2的高度,所述螺孔41和螺絲1的尺寸均為4M,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采用其他的連接方式來固定錐度螺牙規(guī)4和基準塊3,例如鉚接、絲扣連接、卡扣旋接等,實際操作過程中,螺孔41和螺絲1的尺寸也可進行的改動。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基準塊3的上下兩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在0.01mm以內,所述錐度孔32與所述基準塊3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所述測量孔31與所述基準塊3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所述底座7的上下兩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在0.01mm以內,所述支撐柱6和所述底座7的垂直度在0.01mm以內,所述支撐柱端面61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和所述底座7的平面度在0.01mm以內,上述參數是為了進一步保證檢具8量測螺牙垂直度的準確度,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基準塊3的下表面設置與所述支撐柱端面61卡接的凹槽(圖中未示出)以防止檢測過程中基準塊3的滑動。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8還包括與其配合使用的量測裝置9,所述量測裝置9包括位于頂部的測量表91、位于底部的量測臺94以及穿過所述測量孔31的深度規(guī)測量針93,所述量測臺94上安裝深度規(guī)量表支架92以支撐所述測量表91,在實際過程中量測裝置9也可為其他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步驟如下:
將錐度螺牙規(guī)4的錐度軸42放置在基準塊3的錐度孔32中,在螺孔41上放置一墊片2,用螺絲1鎖入螺孔41內進行錐度螺牙規(guī)4和基準塊3的裝配;將錐度螺牙規(guī)4的螺牙規(guī)43旋入待檢測產品5的一個螺牙內51/52/53并旋緊,最后將基準塊3放置在支撐柱端面61上,底座7和支撐柱6用于支撐基準塊3和待檢測產品5;將此檢具8置于量測臺94上,調整好深度規(guī)測量針93的高度,將深度規(guī)測量針93從基準塊3的測量孔31中穿過,深度規(guī)測量針93的端面接觸到待檢測產品5的端面,將測量表91上的數據歸到0位,拉起深度規(guī)測量針93,稍轉動垂直度檢具8,讓深度規(guī)測量針93從另一測量孔31內穿過,記錄下測量表91上的數據,然后再拉起深度規(guī)測量針93,稍轉動垂直度檢具8,讓深度規(guī)測量針93從另一測量孔31內穿過,再次記錄下測量表91上的數據,以此類推,至到深度規(guī)測量針93穿過最后一個測量孔31,并記錄數據,將所測的數據的最大值的絕對值與最小值的絕對值的數據相加的數據即為該待測產品5的螺牙51/52/53相對于產品表面的螺牙垂直度數據;檢查其他螺牙的垂直度采取一樣的操作方式。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量測產品螺牙垂直度的檢具設計簡單,便于操作,能直接放置于生產現(xiàn)場,節(jié)約了使用三次元儀器的量測時間;同時該檢具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提高了檢驗效率;使用此檢具使現(xiàn)場操作人員自主檢驗時能夠快速的準確的判斷產品的品質狀況,保證了產品質量。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其只作為范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該實用進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