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pos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os機按鍵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pos(pointofsales)機是一種配有條碼或者ocr碼(光字符碼)的終端閱讀器。pos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其上設置的讀卡器讀取銀行卡上的磁條信息,由pos機操作人員輸入交易金額,持卡人輸入個人識別信息(即密碼),pos機把這些信息通過銀聯中心,上送發(fā)卡銀行系統,完成聯機交易,給出成功與否的信息,并打印相應的票據。pos機的應用實現了信用卡、借記卡等銀行卡的聯機消費,保證了交易的安全、快捷和準確,避免了手工查詢黑名單和壓單等繁雜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需要對pos機進行產品質量檢測,其中一項測試是對按鍵的按壓力和使用壽命進行測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pos機按鍵測試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pos機按鍵測試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兩側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端設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按壓棒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按壓棒上下運動,所述橫梁下方設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兩端分別與工作臺兩側的支架相連接,所述下限位板的兩端分別與工作臺兩側的支架相連接,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均設有通孔,所述按壓棒依次穿過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通孔,所述按壓棒上設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間,所述工作臺上設有pos機安裝座,所述pos機安裝座位于所述按壓棒的下方。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高度均可調節(jié)。
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架上設有豎直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可沿滑軌移動的上滑塊和下滑塊,所述上限位板固定在上滑塊上,所述下限位板固定在下滑塊上,所述上滑塊上設有鎖定螺栓一,所述下滑塊上設有鎖定螺栓二。
作為優(yōu)選,所述按壓棒的下端還設有柔性觸頭。
作為優(yōu)選,所述柔性觸頭包裹于所述按壓棒的下端。
作為優(yōu)選,所述按壓棒的下端面呈弧面。
作為優(yōu)選,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缸、氣缸或電動機。
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和下方均設有減震緩沖墊。
作為優(yōu)選,所述減震緩沖墊由橡膠制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對按壓棒的上下運動幅度進行限制,能夠有效的防止按壓棒運動幅度過大而對pos機按鍵造成損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并且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高度可以調節(jié),從而能夠對不同型號的pos機進行按鍵測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工作臺;2-支架;3-橫梁;4-驅動裝置;5-按壓棒;6-上限位板;7-下限位板;8-限位凸起;9-po機安裝座;10-豎直滑軌;11-上滑塊;12-下滑塊;13-鎖定螺栓一;14-鎖定螺栓二;15-柔性觸頭;16-減震緩沖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pos機按鍵測試裝置,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1的兩側設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頂端設有橫梁3,所述橫梁3上設有驅動裝置4,所述驅動裝置4與按壓棒5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按壓棒5上下運動,所述橫梁3下方設有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所述上限位板6的兩端分別與工作臺1兩側的支架2相連接,所述下限位板7的兩端分別與工作臺1兩側的支架2相連接,所述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上均設有通孔,所述按壓棒5依次穿過所述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的通孔,所述按壓棒5上設有限位凸起8,所述限位凸起8位于所述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之間,所述工作臺1上設有pos機安裝座9,所述pos機安裝座9位于所述按壓棒5的下方。
所述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的高度均可調節(jié)。所述支架2上設有豎直滑軌10,所述滑軌上設有可沿滑軌移動的上滑塊11和下滑塊12,所述上限位板6固定在上滑塊11上,所述下限位板7固定在下滑塊12上,所述上滑塊11上設有鎖定螺栓一13,所述下滑塊12上設有鎖定螺栓二14。
所述按壓棒5的下端還設有柔性觸頭15。所述柔性觸頭15包裹于所述按壓棒5的下端。所述按壓棒5的下端面呈弧面。
所述驅動裝置4為液壓缸、氣缸或電動機。
所述限位凸起8的上方和下方均設有減震緩沖墊16。所述減震緩沖墊16由橡膠制成。減震緩沖墊16能夠防止限位凸起8和上限位板6以及下限位板7直接剛性碰到,減少震動和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對按壓棒5的上下運動幅度進行限制,能夠有效的防止按壓棒5運動幅度過大而對pos機按鍵造成損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并且上限位板6和下限位板7的高度可以調節(jié),從而能夠對不同型號的pos機進行按鍵測試。
本發(fā)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