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傳感器檢測裝置,特別涉及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輪速傳感器是用來測量汽車車輪轉速的傳感器。對于現代汽車而言,輪速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汽車動態(tài)控制系統(tǒng)(VDC)、汽車電子穩(wěn)定程序(ESP)、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ABS)、自動變速器的控制系統(tǒng)等都需要輪速信息。所以輪速傳感器是現代汽車中最為關鍵的傳感器之一,齒圈上齒峰與齒谷通過輪速傳感器時引起磁場強弱變化,以此來得到車輪的轉速,而目前在對輪速傳感器進行檢測時,首先需要肉眼觀察輪速傳感器上是否安裝了O型圈,在將LCR測試設備的插頭插入輪速傳感器的接頭內進行電容電阻測試,進行功能測試時,也要人工操作將輪速傳感器安裝在輪轂上模擬汽車輪子轉動實現功能測試等,因此每一個步驟都要花費大量時間,且很難進行連續(xù)操作,因此使得測試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測試效率的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包括機架,機架內設置有分度盤,所述分度盤上周向設置有傳感器固定工裝,分度盤外側依次設置有O型圈檢測裝置、電容電阻測試裝置、用于給TISS或CISS型號的輪速傳感器進行功能測試的第一功能測試裝置、用于給TOSS型號的輪速傳感器進行功能測試的第二功能測試裝置,PIN檢測裝置、激光打標裝置和下料裝置。
進一步的是:所述O型圈檢測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架,所述第一安裝架上設置有XY軸槽型滑臺,所述XY軸槽型滑臺上設置有鏡頭朝下的第一CCD相機。
進一步的是:所述電容電阻測試裝置包括第二安裝架,所述第二安裝架上安裝有第一壓緊氣缸,所述第一壓緊氣缸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壓緊頭,所述第二安裝板上還設置有第一插頭驅動氣缸,第一插頭驅動氣缸的輸出軸上連接有LCR測試接頭,所述LCR測試接頭與LCR測試設備連接。
進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功能測試裝置包括第一測試小車,所述第一測試小車包括第一上板,所述第一測試小車內安裝有第一輪轂機構,所述第一輪轂機構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輪轂和驅動第一輪轂轉動的第一輪轂驅動電機,所述第一輪轂可穿過第一上板,所述第一輪轂和第一輪轂驅動電機之間設置有第一減速機,還包括驅動第一輪轂機構上下運動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上板上安裝有第三安裝板,所述第三安裝板上安裝有第二壓緊氣缸,所述第二壓緊氣缸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二壓緊頭,第三安裝板上還安裝有第二插頭驅動氣缸,所述第二插頭驅動氣缸上連接有第一功能測試插頭,所述第一測試小車兩側設置有螺栓安裝板,螺栓安裝板上設置有螺栓,所述第一測試小車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功能測試裝置包括第二測試小車,所述第二測試小車包括第二上板,第二測試小車內安裝有第二輪轂機構,所述第二輪轂機構包括豎向設置的第二輪轂和驅動第二輪轂轉動的第二輪轂驅動電機,所述第一輪轂和第一輪轂驅動電機之間設置有第二減速機,還包括驅動第二輪轂機構上下運動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輪轂可穿出第二上板,所述第二上板上安裝有第四安裝板,所述第四安裝板上安裝有第三壓緊氣缸,所述第三壓緊氣缸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三壓緊頭,第四安裝板上還安裝有第三插頭驅動氣缸,所述第三插頭驅動氣缸上連接有第二功能測試插頭,所述第二測試小車兩側設置有螺栓安裝板,螺栓安裝板上設置有螺栓,所述第二測試小車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PIN檢測裝置包括相機安裝架,所述相機安裝架上設置有第二CCD相機和第三CCD相機,所述第二CCD相機的鏡頭向下朝向產品,所述第三CCD相機的鏡頭從側面朝向產品。
進一步的是:所述激光打標裝置包括激光打標機,所述激光打標機機頭下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上設有空氣凈化氣孔,還包括設置在激光打標裝置和下料裝置之間的掃描裝置,所述掃描裝置包括掃描槍支架和安裝在掃描槍支架上對激光打標內容進行防錯掃描的二維碼讀取器。
進一步的是:所述下料裝置包括伺服模組,所述伺服模組上設置有滑臺氣缸,滑臺氣缸上安裝有吸盤裝置,所述滑臺氣缸側邊設置有良品料筒和不良品料筒,良品料筒下方設置有通向機殼底部的第一滑料槽,不良品料筒下方設置有通向機殼底部的第二滑料槽,第一滑料槽出口處設置有良品盒,第二滑料槽出口處設置有不良品盒。
進一步的是: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機殼,機殼上設置有操作窗口,分度盤在旋轉過程中可伸出操作窗口,操作窗口兩側設置有安全光柵,所述傳感器固定工裝通過螺栓固定在分度盤上。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輪速傳感器測試方法,包括:
手動放料:分度盤轉至操作窗口處時,人工將產品放置在傳感器固定工裝上,手移開安全光柵保護范圍,分度盤自動旋轉旋轉至O型圈檢測工位;
O型圈檢測:分度盤旋轉到位后,第一CCD相機被觸發(fā),對產品進行照相處理,CCD相機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圖像判斷O型圈有無及產品有無,檢測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LCR測試工位;
LCR測試:分度盤轉到位后,第一壓緊氣缸驅動第一壓緊頭下壓對產品實現固定,第一插頭驅動氣缸驅動LCR測試接頭插入產品內,LCR測試設備開始進行LCR測試,測試完成后,第一插頭驅動氣缸收回,第一壓緊氣缸收回,分度盤旋轉至功能測試工位;
功能測試:分度盤根據不同型號攜帶產品旋轉至第一功能測試裝置處或第二功能測試裝置處,當產品位于第一功測試裝置處時,第二壓緊氣缸驅動第二壓緊頭下壓對產品形成固定,第二插頭驅動氣缸驅動第一功能測試插頭插入產品內,第一氣缸驅動輪轂機構上升,使得產品插入到輪轂中,第一輪轂驅動電機驅動輪轂轉動,產品與輪轂干涉,實現功能測試,控制器接收到測試結果后,各機構回原位,分度盤旋轉至PIN檢測工位;
PIN檢測:第二CCD相機和第三CCD相機對產品進行拍照檢測,第二CCD相機對PIN腳長度進行檢測,第三CCD相機正對PIN腳端面,觀察PIN腳是否在指定區(qū)域內來進行對PIN腳的檢測,檢測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激光打標工位;
激光打標:產品運動至激光打標機下方時,激光打標機對產品進行打標操作,打標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掃描工位進行二維碼掃描檢測,掃描結束后,分度盤旋轉;
下料工位:伺服模組和滑臺氣缸驅動吸盤裝置運動至產品上方將產品吸起并根據檢測結果投放至良品料筒或不良品料筒內,操作人員可從機架底部的良品盒和不良品盒中將產品內取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分度盤,且各工位沿分度盤周向設置,減小了設備的占地面積,且產品在分度盤上旋轉時可依次經過各檢測工位進行自動檢測,提高了檢測效率,且傳感器固定工裝通過螺栓固定在分度盤上,各檢測裝置也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上,因此在對不用型號的輪速傳感器進行檢測時可以實現傳感器固定工裝和檢測裝置的快速更換,無需每針對一種輪速傳感器就生產一臺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示意圖。
圖2為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內部示意圖。
圖3為O型圈檢測裝置示意圖。
圖4為電容電阻測試裝置示意圖。
圖5為第一功能測試裝置示意圖。
圖6為第二功能測試裝置示意圖。
圖7為PIN檢測裝置示意圖。
圖8為激光打標裝置示意圖。
圖9為掃描裝置示意圖。
圖10為下料裝置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機架1、機殼12、操作窗口13、分度盤14、傳感器固定工裝15、O型圈檢測裝置2、電容電阻測試裝置3、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第二功能測試裝置5、PIN檢測裝置6、激光打標裝置7、掃描裝置8、下料裝置9、第一安裝架21、XY軸槽型滑臺22、第一CCD相機23、第二安裝架31、第一壓緊氣缸32、第一壓緊頭33、第一插頭驅動氣缸34、LCR測試接頭35、第一測試小車41、第一上板42、第一輪轂機構43、第三安裝板44、第二壓緊氣缸45、第二壓緊頭46、第二插頭驅動氣缸47、第一功能測試插頭48、螺栓安裝板49、第二測試小車51、第二輪轂52、第二輪轂驅動電機53、第二氣缸54、第四安裝板55、第三壓緊氣缸56、第三壓緊頭57、第二功能測試插頭58、螺栓安裝板59、相機安裝架61、第二CCD相機62、第三CCD相機63、激光打標機71、防護罩72、凈化氣孔73、掃描槍支架81、二維碼讀取器82、伺服模組91、滑臺氣缸92、良品料筒93、不良品料筒94、吸盤裝置9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輪速傳感器測試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內設置有分度盤14,所述分度盤14上周向設置有傳感器固定工裝15,分度盤14外側依次設置有O型圈檢測裝置2,電容電阻測試裝置3、用于給TISS或CISS型號的輪速傳感器進行功能測試的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用于給TOSS型號的輪速傳感器進行功能測試的第二功能測試裝置5,PIN檢測裝置6、激光打標裝置7和下料裝置9,所述TISS、CISS和TOSS為市場上常用的輪速傳感器型號,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和O型圈檢測裝置2,電容電阻測試裝置3、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第二功能測試裝置5,PIN檢測裝置6、激光打標裝置7和下料裝置9連接,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機殼12,機殼12上設置有操作窗口13,分度盤14在旋轉過程中可伸出操作窗口13,操作窗口13兩側設置有安全光柵,所述傳感器固定工裝15通過螺栓固定在分度盤14上,工作時,分度盤14轉至操作窗口13處時,人工將產品放置在傳感器固定工裝15上,手移開安全光柵保護范圍,分度盤14轉動使得產品依次經過各個檢測裝置進行檢測操作;
其中,所述O型圈檢測裝置2包括第一安裝架21,所述第一安裝架21上設置有XY軸槽型滑臺22,所述XY軸槽型滑臺22上設置有鏡頭朝下的第一CCD相機23,所述第一CCD相機23與控制器連接,分度盤14旋轉到位后,第一CCD相機23被觸發(fā),對產品進行照相處理,CCD相機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圖像判斷O型圈有無及產品有無,檢測完成后,分度盤14旋轉;
其中,所述電容電阻測試裝置3包括第二安裝架31,所述第二安裝架31上安裝有第一壓緊氣缸32,所述第一壓緊氣缸3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壓緊頭33,所述第二安裝板上還設置有第一插頭驅動氣缸34,第一插頭驅動氣缸34的輸出軸上連接有LCR測試接頭35,所述LCR測試接頭35與LCR測試設備連接,上述所述的LCR測試設備為現有產品,因此其測試及電路原理在此就不再贅述,測試時,第一壓緊氣缸32驅動第一壓緊頭33下壓對產品實現固定,第一插頭驅動氣缸34驅動LCR測試接頭35插入產品內,LCR測試設備開始進行LCR測試,測試完成后,第一插頭驅動氣缸34收回,第一壓緊氣缸32收回,分度盤旋轉至功能測試工位;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包括第一測試小車41,所述第一測試小車41包括第一上板42,所述第一測試小車41內安裝有第一輪轂機構43,所述第一輪轂機構43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輪轂和驅動第一輪轂轉動的第一輪轂驅動電機,所述第一輪轂可穿過第一上板42,所述第一輪轂和第一輪轂驅動電機之間設置有第一減速機,還包括驅動第一輪轂機構43上下運動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上板42上安裝有第三安裝板44,所述第三安裝板44上安裝有第二壓緊氣缸45,所述第二壓緊氣缸45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二壓緊頭46,第三安裝板44上還安裝有第二插頭驅動氣缸47,所述第二插頭驅動氣缸47上連接有第一功能測試插頭48,所述第一功能測試插頭48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一測試小車41兩側設置有螺栓安裝板59,螺栓安裝板59上設置有螺栓,所述第一測試小車41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第二功能測試裝置5包括第二測試小車51,所述第二測試小車51包括第二上板,第二測試小車51內安裝有第二輪轂機構,所述第二輪轂機構包括豎向設置的第二輪轂52和驅動第二輪轂52轉動的第二輪轂驅動電機53,所述第一輪轂和第一輪轂驅動電機之間設置有第二減速機,還包括驅動第二輪轂機構上下運動的第二氣缸54,所述第二輪轂52可穿出第二上板,所述第二上板上安裝有第四安裝板55,所述第四安裝板55上安裝有第三壓緊氣缸56,所述第三壓緊氣缸56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三壓緊頭57,第四安裝板55上還安裝有第三插頭驅動氣缸,所述第三插頭驅動氣缸上連接有第二功能測試插頭58,所述第二功能測試插頭58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二測試小車51兩側設置有螺栓安裝板59,螺栓安裝板59上設置有螺栓,所述第二測試小車51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第二功能測試裝置5和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測試原理相同,只是針對不同型號的產品,對不同型號的產品進行測試時,操作人員可將對應的功能測試小車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且功能測試小車側邊設置有與控制器連接的快速插口,可以實現將功能測試小車內的各機構與控制器進行快速連接,實現功能測試小車的快速更換,當產品型號對應第一功能測試裝置4時,第二壓緊氣缸45驅動第二壓緊頭46下壓對產品形成固定,第二插頭驅動氣缸47驅動第一功能測試插頭48插入產品內,第一氣缸驅動輪轂機構上升,使得產品插入到輪轂中,第一輪轂驅動電機驅動輪轂轉動,產品與輪轂干涉,實現功能測試,控制器接收到測試結果后,各機構回原位,此處輪轂機構為模擬汽車輪子運行情況,測試裝置為模擬輪速傳感器在現實中的應用,測試原理及電路為現有的公開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描述可以了解清楚,此處就不再贅述,測試完成后,產品被旋轉至PIN檢測裝置6處,
其中,所述PIN檢測裝置6包括相機安裝架61,所述相機安裝架61上設置有第二CCD相機62和第三CCD相機63,所述第二CCD相機62的鏡頭向下朝向產品,所述第三CCD相機63的鏡頭從側面朝向產品,檢測時,第二CCD相機62和第三CCD相機63對產品進行拍照檢測,第二CCD相機62相機對PIN腳長度進行檢測,第三CCD相機63正對PIN腳端面,觀察PIN腳是否在指定區(qū)域內來進行對PIN腳的檢測,檢測完成后,分度盤14旋轉至激光打標工位;
其中,所述激光打標裝置7包括激光打標機71,所述激光打標機71機頭下方設置有防護罩72,所述防護罩72上設有空氣凈化氣孔73,還包括設置在激光打標裝置7和下料裝置9之間的掃描裝置8,所述掃描裝置8包括掃描槍支架81和安裝在掃描槍支架81上對激光打標內容進行防錯掃描的二維碼讀取器82,空氣凈化孔連接外部空氣凈化設備,使得潔凈的空氣進入防護罩72內,使得在進行激光打標時,產品表面不會有灰塵沾染,使得打標時更清晰,打標完成后,分度盤14旋轉至掃描工位進行二維碼掃描檢測,防止打標錯誤,掃描結束后,分度盤14旋轉;
其中,所述下料裝置9包括伺服模組91,所述伺服模組91上設置有滑臺氣缸92,滑臺氣缸92上安裝有吸盤裝置95,所述滑臺氣缸92側邊設置有良品料筒93和不良品料筒94,良品料筒93下方設置有通向機殼12底部的第一滑料槽,不良品料筒94下方設置有通向機殼12底部的第二滑料槽,第一滑料槽出口處設置有良品盒,第二滑料槽出口處設置有不良品盒,工作時,伺服模組91和滑臺氣缸92驅動吸盤裝置95運動至產品上方將產品吸起并根據檢測結果投放至良品料筒93或不良品料筒94內,操作人員可從機架1底部的良品盒和不良品盒中將產品內取出,使得在取產品時,無需使得機器停止運轉,是惡的本設備使用時更方便。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輪速傳感器測試方法,包括:
手動放料:分度盤轉至操作窗口處時,人工將產品放置在傳感器固定工裝上,手移開安全光柵保護范圍,分度盤自動旋轉旋轉至O型圈檢測工位;
O型圈檢測:分度盤旋轉到位后,第一CCD相機被觸發(fā),對產品進行照相處理,CCD相機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圖像判斷O型圈有無及產品有無,檢測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LCR測試工位;
LCR測試:分度盤轉到位后,第一壓緊氣缸驅動第一壓緊頭下壓對產品實現固定,第一插頭驅動氣缸驅動LCR測試接頭插入產品內,LCR測試設備開始進行LCR測試,測試完成后,第一插頭驅動氣缸收回,第一壓緊氣缸收回,分度盤旋轉至功能測試工位;
功能測試:分度盤根據不同型號攜帶產品旋轉至第一功能測試裝置處或第二功能測試裝置處,當產品位于第一功測試裝置處時,第二壓緊氣缸驅動第二壓緊頭下壓對產品形成固定,第二插頭驅動氣缸驅動第一功能測試插頭插入產品內,第一氣缸驅動輪轂機構上升,使得產品插入到輪轂中,第一輪轂驅動電機驅動輪轂轉動,產品與輪轂干涉,實現功能測試,控制器接收到測試結果后,各機構回原位,分度盤旋轉至PIN檢測工位;
PIN檢測:第二CCD相機和第三CCD相機對產品進行拍照檢測,第二CCD相機對PIN腳長度進行檢測,第三CCD相機正對PIN腳端面,觀察PIN腳是否在指定區(qū)域內來進行對PIN腳的檢測,檢測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激光打標工位;
激光打標:產品運動至激光打標機下方時,激光打標機對產品進行打標操作,打標完成后,分度盤旋轉至掃描工位進行二維碼掃描檢測,掃描結束后,分度盤旋轉;
下料工位:伺服模組和滑臺氣缸驅動吸盤裝置運動至產品上方將產品吸起并根據檢測結果投放至良品料筒或不良品料筒內,操作人員可從機架底部的良品盒和不良品盒中將產品內取出。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