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它適用于測試巖土體的變形參數。
背景技術:
目前原位試驗的一些反力系統(tǒng)通常由堆重平臺裝置、錨樁與反力梁荷載裝置、錨桿與反力梁裝置、錨樁與堆重平臺聯(lián)合荷載裝置等提供。堆重平臺裝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堆載,并且要嚴格控制荷載重心不能偏移過多,費時費力并且成本較高。錨樁與反力梁裝置和錨桿與反力梁裝置前期需要進行錨樁和錨桿施工,施工周期長并且樁和錨桿的成本較昂貴。試驗周期一般都在一周以上。測量系統(tǒng)一般都是機械系百分表,通過試驗人員讀取數據和手工記錄數據,并且還要內業(yè)輸入電腦進行計算試驗參數,效率較低并且不能試驗過程中隨時關注試驗參數。目前,大型露天采礦場和排土場作業(yè)用大型礦車載重較大,滿足一般載荷試驗和承壓板試驗所需反力,所以在采礦場或者排土場進行原位承壓板試驗時可以利用大車載重提供反力。這不僅節(jié)省試驗成本并且試驗在三天之內即可完成,大大縮短試驗周期。并且通過自主開發(fā)的智能承壓板測試系統(tǒng)利用電子千分表收集計算試驗數據,現(xiàn)場可以得到試驗參數,大大提聞了試驗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穩(wěn)定性好,效率高,節(jié)省工程成本。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包括反力裝置,還包括加壓裝置和測量裝置,
反力裝置包括橫梁件和放置在橫梁件上的載重大車,
加壓裝置包括設置在被測巖土體上的承壓板和千斤頂,千斤頂一端與橫梁件連接,另一端與和承壓板連接,加壓裝置放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試驗槽坑內,
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基梁、連接桿、數據線、手提電腦和電子千分表,測量基梁設置在地面上并橫跨試驗槽坑,連接桿一端與測量基梁連接,連接桿另一端通過磁性表座與電子千分表連接且延伸至試驗槽坑內,電子千分表至少為4個,且均勻分布在承壓板上方,電子千分表通過數據線與手提電腦連接。
如上所述的橫梁件設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橫梁件槽坑內,橫梁件包括主梁、前輪副梁和后輪副梁,前輪副梁和后輪副梁分別設置在主梁的兩端,前輪副梁的兩端設置有前輪鋼板,后輪副梁的兩端設置有后輪鋼板,載重大車的前輪放置在前輪鋼板上,載重大車的后輪放置在后輪鋼板上,橫梁件槽坑包括與主梁適配的主梁槽溝、與前輪副梁適配的前輪副梁槽溝和與后輪副梁適配的后輪副梁槽溝,千斤頂與主梁連接且連接處位于主梁的寬度中心,千斤頂與主梁的連接處與載重大車的重心縱向對應,主梁兩端下方設置有沙袋,前輪副梁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后輪副梁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千斤頂與主梁之間通過連接鋼板連接。
如上所述的加壓裝置還包括油管和油泵,千斤頂通過油管與油泵連接,油泵上還設置有用于測量油泵油壓的壓力表。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
相比于現(xiàn)有原位承壓板試驗,所述的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利用載重大車、主梁以及副梁等有效地解決了試驗荷載難題并且提高了試驗效率。該試驗裝置利用手提電腦、電子千分表以及智能承壓板測試系統(tǒng)進行試驗數據采集計算工作,大大提高了試驗處理數據的效率,并且減少了人為讀數記錄造成的誤差。該試驗過程無需堆載無需進行錨樁錨桿施工,可以節(jié)省成本。試驗可在三天內完成,大大縮短了試驗周期。并且型鋼全部位于槽溝中,槽溝和鋼板一起解決了型鋼和載重大車穩(wěn)定性問題,試驗過程安全可靠,并且該試驗裝置拆卸方便快捷,為下一個試驗進行節(jié)約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
圖I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側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結構俯視 圖3是本發(fā)明的承重梁放置槽溝的結構 圖4是本發(fā)明的加壓裝置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智能承壓板測試系統(tǒng)的界面圖。圖中1_載重大車;2-前輪;3-后輪;4_前輪鋼板;5_后輪鋼板;6_前輪副梁;7-后輪副梁;8_地面線;9_試驗槽坑;10_千斤頂;11_承壓板;12_手提電腦;13_主梁;14-電子千分表;15_數據線;16_壓力表;17_油泵;18_測量基梁;19_磁性表座;20_油管;21-主梁槽溝;22_前輪副梁槽溝;23_后輪副梁槽溝;24_連接桿;25_連接鋼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I所示,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包括反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壓裝置和測量裝置,反力裝置包括橫梁件和放置在橫梁件上的載重大車I,加壓裝置包括設置在被測巖土體上的承壓板11和千斤頂10,千斤頂10 —端與橫梁件連接,另一端與和承壓板11連接,加壓裝置放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試驗槽坑9內,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基梁18、連接桿24、數據線、手提電腦和電子千分表14,測量基梁18設置在地面上并橫跨試驗槽坑9,連接桿24 —端與測量基梁18焊接,連接桿24另一端通過磁性表座19與電子千分表14連接且延伸至試驗槽坑9內并且保持不與試驗槽坑接觸,電子千分表14至少為4個,且均勻分布在承壓板11上方,電子千分表14通過數據線15與手提電腦12連接。橫梁件設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橫梁件槽坑內,橫梁件包括主梁13、前輪副梁6和后輪副梁7,前輪副梁6和后輪副梁7分別設置在主梁13的兩端上方,前輪副梁6的兩端上方設置有前輪鋼板4,后輪副梁7的兩端上方設置有后輪鋼板5,載重大車I的前輪2放置在前輪鋼板4上,載重大車I的后輪3放置在后輪鋼板5上,橫梁件槽坑包括與主梁13適配的主梁槽溝21、與前輪副梁6適配的前輪副梁槽溝22和與后輪副梁7適配的后輪副梁槽溝23,千斤頂10與主梁13連接且連接處位于主梁13的寬度中心,千斤頂10與主梁13的連接處與載重大車I的重心線重合,主梁13兩端下方設置有沙袋,前輪副梁6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后輪副梁7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千斤頂10與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鋼板25連接。加壓裝置還包括油管20和油泵17,千斤頂10通過油管20與油泵17連接,油泵17上還設置有用于測量油泵油壓的壓力表16。
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中加壓系統(tǒng)中油泵17通過壓力表16控制壓力大小給千斤頂10加壓。千斤頂10向下將荷載傳遞給承壓板11。承壓板11位移量由測量系統(tǒng)中電子千分表14進行測量,并通過數據線15將數據傳輸給手提電腦12,手提電腦12通過智能承壓板測試系統(tǒng)對數據進行處理,提高了試驗參數處理效率,現(xiàn)場即可進行參數分析,有利于指導試驗過程。千斤頂10加載時通過主梁13將荷載傳遞給前輪副梁6和后輪副梁7,前后輪副梁6、7通過前后輪鋼板4、5將荷載傳遞給載重大車I。主梁13承擔了千斤頂10傳遞的荷載,強度要求較大,型號較大。所述前后輪副梁6、7承受主梁13端部的荷載,強度要求相對較小。主梁13位于主梁槽溝21內,前后輪副梁6、7位于前后輪副梁槽溝22、23內,這保證·了載重大車I行駛到指定位置時主副梁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發(fā)明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包括反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壓裝置和測量裝置, 反力裝置包括橫梁件和放置在橫梁件上的載重大車(I ), 加壓裝置包括設置在被測巖土體上的承壓板(11)和千斤頂(10),千斤頂(10)—端與橫梁件連接,另一端與和承壓板(11)連接,加壓裝置放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試驗槽坑(9)內, 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基梁(18)、連接桿(24)、數據線(15)、手提電腦(12)和電子千分表(14),測量基梁(18)設置在地面上并橫跨試驗槽坑(9),連接桿(24) —端與測量基梁(18) 連接,連接桿(24)另一端通過磁性表座(19)與電子千分表(14)連接且延伸至試驗槽坑(9)內,電子千分表(14)至少為4個,且均勻分布在承壓板(11)上方,電子千分表(14)通過數據線(15)與手提電腦(1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梁件設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橫梁件槽坑內,橫梁件包括主梁(13)、前輪副梁(6)和后輪副梁(7),前輪副梁(6)和后輪副梁(7)分別設置在主梁(13)的兩端,前輪副梁(6)的兩端設置有前輪鋼板(4),后輪副梁(7)的兩端設置有后輪鋼板(5),載重大車(I)的前輪(2)放置在前輪鋼板(4)上,載重大車(I)的后輪(3)放置在后輪鋼板(5)上,橫梁件槽坑包括與主梁(13)適配的主梁槽溝(21)、與前輪副梁(6)適配的前輪副梁槽溝(22)和與后輪副梁(7)適配的后輪副梁槽溝(23),千斤頂(10)與主梁(13)連接且連接處位于主梁(13)的寬度中心,千斤頂(10)與主梁(13)的連接處與載重大車(I)的重心縱向對應,主梁(13)兩端下方設置有沙袋,前輪副梁(6)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后輪副梁(7)兩端的下方設置有沙袋,千斤頂(10)與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鋼板(25)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壓裝置還包括油管(20)和油泵(17),千斤頂(10)通過油管(20)與油泵(17)連接,油泵(17)上還設置有用于測量油泵油壓的壓力表(1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原位承壓板試驗裝置,包括反力裝置,還包括加壓裝置和測量裝置,反力裝置包括橫梁件和放置在橫梁件上的載重大車,加壓裝置包括設置在被測巖土體上的承壓板和千斤頂,千斤頂一端與橫梁件連接,另一端與和承壓板連接,加壓裝置放置于開設在地面上的試驗槽坑內,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基梁、連接桿和電子千分表,測量基梁設置在地面上并橫跨試驗槽坑,連接桿一端與測量基梁連接,連接桿另一端通過磁性表座與電子千分表連接且延伸至試驗槽坑內,電子千分表通過數據線與手提電腦連接。本發(fā)明利用手提電腦、電子千分表以及智能承壓板測試系統(tǒng)進行試驗數據采集計算工作,大大提高了試驗處理數據的效率,并且減少了人為讀數記錄造成的誤差。
文檔編號G01B7/16GK102927896SQ2012104666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陳從新, 王永衛(wèi), 劉秀敏, 黃平路, 肖國峰, 沈強, 歐哲, 朱璽璽, 鄭允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