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一種膠帶輸送機盤式制動器液壓控制系統(tǒng),屬于制動系統(tǒng)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膠帶輸送機作為綜采工作面的重要運輸設備,它具有輸送能力強,輸送距離遠,結構簡單易于維護等優(yōu)點,在煤礦井下生產(chǎn)作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膠帶輸送機的主要作用是運輸煤炭,一旦發(fā)生故障,將直接導致綜采工作面停產(chǎn),因此,膠帶輸送機的安全、可靠、高效運行是煤礦安全生產(chǎn)中的重要一環(huán)。
隨著礦井的不斷發(fā)展,生產(chǎn)任務逐漸增加,膠帶輸送機要求大功率、長距離,輸送量大等。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傾斜井巷中使用膠帶輸送機,上運時,必須同時裝設備防逆轉(zhuǎn)裝置和制動裝置;下運時,必須裝設制動裝置”。因此,膠帶輸送機制動裝置是防止發(fā)生溜皮帶而造成皮帶撕裂、飛車等事故的重要保護裝置。
傳統(tǒng)的盤式制動裝置,控制和動力靠自帶的開關和泵站提供,是一套獨立的系統(tǒng),一旦動力和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制動盤制動閘不能松閘,膠帶輸送機便不能正常運行,直接影響井下采煤作業(y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膠帶輸送機盤式制動器液壓控制系統(tǒng),采用雙系統(tǒng)模式,一條使用一條備用,確保輸送機持續(xù)運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膠帶輸送機盤式制動器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二電磁換向閥、第三電磁換向閥和執(zhí)行裝置,所述執(zhí)行裝置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油缸,所述油缸中設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將油缸分為儲油腔和彈簧腔,所述彈簧腔內(nèi)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活塞的伸出端設置有閘盤,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液口與液壓泵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與主油路連接,所述主油路通過三通分成第一進油路和第二進油路,所述第一進油路和第二進油路均與儲油腔的進油口連通,所述閘盤通過儲油腔的進油而向外側(cè)移動,所述儲油腔的出油口通過第一出油路和第二出油路分別與第二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和第三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和第三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分別與油箱連接。
還包括壓力檢測模塊和PLC控制器,所述壓力檢測模塊設置在主油路上,所述壓力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PLC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二電磁換向閥和第三電磁換向閥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所述主油路上連接有蓄能器。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液壓泵之間的油路上置有減壓閥和溢流閥。
所述第一出油路和第二出油路以及主油路與蓄能器之間均設置有截止閥和單向閥。
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與油箱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第一節(jié)流閥,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與油箱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第二節(jié)流閥。
所述主油路與油箱之間還設置有手動油路,所述手動油路上設置有手壓泵和單向閥,所述手壓泵與油箱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自封式吸油過濾器。
所述油箱上設置有空氣濾清器和液位計。
所述液壓泵內(nèi)的液壓介質(zhì)為乳化液。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裝置利用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乳化液泵站代替盤式可制動裝置的液壓站提供制動閘動力液,利用工作現(xiàn)場的液壓原代替了獨立的制動裝置的液壓站,節(jié)約了資源,減少了設備數(shù)量,同時可以防止因液壓站出現(xiàn)問題而導致無法控制制動器。
2、本裝置采用雙系統(tǒng)模式,即一條主油路,一條備用油路,當主油路的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時,切換到備用油路,從而確保制動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3、本裝置結構簡單,簡化了液壓控制系統(tǒng),同時提高了運行的安全性,有效地保障輸送機安全運行。
4、本裝置通過PLC控制器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控制,使得精度更高,安全系統(tǒng)更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第一電磁換向閥、2為第二電磁換向閥、3為第三電磁換向閥、4為執(zhí)行裝置、5為油缸、6為活塞、7為儲油腔、8為彈簧腔、9為復位彈簧、10為閘盤、11為主油路、12為三通、13為第一進油路、14為第二進油路、15為第一出油路、16為第二出油路、17為油箱、18為壓力檢測模塊、19為蓄能器、20為減壓閥、21為溢流閥、22為截止閥、23為單向閥、24為第一節(jié)流閥、25為第二節(jié)流閥、26為手動油路、27為手壓泵、28為自封式吸油過濾器、29為空氣濾清器、30為液位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膠帶輸送機盤式制動器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第一電磁換向閥1、第二電磁換向閥2、第三電磁換向閥3和執(zhí)行裝置4,所述執(zhí)行裝置4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油缸5,所述油缸5中設置有活塞6,所述活塞6將油缸分為儲油腔7和彈簧腔8,所述彈簧腔8內(nèi)設置有復位彈簧9,所述活塞6的伸出端設置有閘盤10,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1的進液口與液壓泵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1的出油口與主油路11連接,所述主油路11通過三通12分成第一進油路13和第二進油路14,所述第一進油路13和第二進油路14均與儲油腔7的進油口連通,所述閘盤10通過儲油腔7的進油而向外側(cè)移動,所述儲油腔7的出油口通過第一出油路15和第二出油路16分別與第二電磁換向閥2的進油口和第三電磁換向閥3的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2的出油口和第三電磁換向閥3的出油口分別與油箱17連接。
還包括壓力檢測模塊18和PLC控制器,所述壓力檢測模塊18設置在主油路11上,所述壓力檢測模塊18的信號輸出端與PLC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一電磁換向閥1、第二電磁換向閥2和第三電磁換向閥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整個系統(tǒng)通過PLC控制器來控制各個電磁閥的得電失電。
所述主油路11上連接有蓄能器19。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1的進油口與液壓泵之間的油路上置有減壓閥20和溢流閥21。
所述第一出油路15和第二出油路16以及主油路11與蓄能器19之間均設置有截止閥22和單向閥23。
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2的出油口與油箱17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第一節(jié)流閥24,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3的出油口與油箱17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第二節(jié)流閥25。
所述主油路11與油箱17之間還設置有手動油路26,所述手動油路26上設置有手壓泵27和單向閥23,所述手壓泵27與油箱17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有自封式吸油過濾器28。
所述油箱17上設置有空氣濾清器29和液位計30。
所述液壓泵內(nèi)的液壓介質(zhì)為乳化液。
具體工作過程:
當選擇第一油路時,第三電磁換向閥3長期處于關閉狀態(tài),按下膠帶輸送機啟動開關后,上位機給啟動信號,第一電磁換向閥1和第二電磁換向閥2同時得電,得電后第一電磁換向閥1處于打開狀態(tài),第二電磁換向閥2處于關閉狀態(tài),乳化液通過減壓閥20減壓后,經(jīng)過第一電磁換向閥1后,一部分向蓄能器19蓄能,另一部分通過主油路11傳送至第一進油路13,然后供給油缸5的儲油腔7內(nèi),儲油腔7通入高壓乳化液從而克服復位彈簧9的阻力將閘盤10向兩側(cè)推送。
當制動器達到松閘狀態(tài)時,第一電磁換向閥1立即斷電,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整個系統(tǒng)依靠第一電磁換向閥1和第二電磁換向閥2以及蓄能器19進行可靠的保壓,同時壓力檢測模塊18對系統(tǒng)的壓力進行在線監(jiān)測,一旦系統(tǒng)的壓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立即打開第一電磁換向閥1進行補壓,直至重新達到設定壓力,從而保證膠帶輸送機的正常運行。
當需要停機或突然斷電時,第一電磁換向閥1和第二電磁換向閥2同時失電,第一電磁換向閥1處于關閉狀態(tài),第二電磁換向閥2處于接通狀態(tài),此時儲油腔7內(nèi)的乳化液通過第一出油路15返回油箱內(nèi),儲油腔7內(nèi)的壓力減少,復位彈簧9通過張力把閘盤10壓向內(nèi)側(cè),從而實現(xiàn)抱閘,此階段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第一節(jié)流閥24來控制乳化液卸載的速度,進而控制抱閘的速度,防止因乳化液卸載過快而出現(xiàn)制動抱死。
當?shù)谝挥吐烦霈F(xiàn)故障或維修時,可以啟動第二油路,其工作原理與第一油路的工作原理相同,前期需要將第二電磁換向閥2關閉,乳化液通過第二進油路14進入儲油腔7,通過第二出油路16泄壓,這個系統(tǒng)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1和第三電磁換向閥3來調(diào)節(jié),在抱閘時,需要通過第二節(jié)流閥25來控制乳化液卸載的速度。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