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要求2015年6月24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zhí)?2/183,962的權益。上述申請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被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總體上涉及連接到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殼體的轉接器組件,其中,所述轉接器組件適合于與管或管道連接。
背景技術:
電子節(jié)氣門體總體上是已知的,并且通常用于使管道與節(jié)氣門體流體連通以將空氣引導到該節(jié)氣門體中,其中,該節(jié)氣門體控制進入到發(fā)動機中的空氣流動。典型的節(jié)氣門體由單個部件制成,但被形成為節(jié)氣門體的一部分的某些部分更為復雜且制造昂貴。在一些例子中,可能有利的是單獨地形成某些部分并在裝配期間將其連接。然而,電子節(jié)氣門體的某些特征對于適當操作來說是必需的,如果單獨地制造特定部分,那么這些特征的功能性可能會受到影響。
因此,存在對于維持性能但更容易制造的節(jié)氣門體的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具有螺紋段的節(jié)氣門體轉接器組件,其中,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殼體接收所述螺紋段。本發(fā)明的節(jié)氣門體轉接器組件提供顯著更低成本的組件,并且使得在制造所述節(jié)氣門體轉接器組件期間能夠單側模制成型。
本發(fā)明的節(jié)氣門體轉接器組件提供用于捕獲的密封件的替代特征或空隙以容納過量的螺紋密封物,并且還能夠具有被索引到接收元件的鎖片/抗旋轉特征,其中,不必控制用于轉接器組件的螺紋件止動角度以提供鎖片的期望定向。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是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其包含:節(jié)氣門體殼體;中央端口,節(jié)氣門體殼體形成所述中央端口的一部分;上凸緣段,其被形成為節(jié)氣門體殼體的一部分;以及轉接器組件,其被連接到節(jié)氣門體殼體。
所述轉接器組件包含:殼體部分;第一開口,其被形成為該殼體部分的一部分;第一直徑部分,其被形成為該殼體部分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直徑部分,其被形成為該殼體部分的一部分,第一直徑部分和第二直徑部分是第一開口的部分,并且第一開口是中央端口的一部分。第一逐漸變細部分被形成為殼體部分的一部分使得該第一逐漸變細部分鄰近于第一直徑部分,并且第二逐漸變細部分被形成為殼體部分的一部分使得該第二逐漸變細部分被安置在第一直徑部分和第二直徑部分之間。
保持表面被形成為殼體部分的一部分,使得保持表面鄰近于第二逐漸變細部分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二直徑部分。第三直徑部分被形成為殼體部分的一部分,使得第三直徑部分是第一開口的一部分。
第一螺紋段被形成為第三直徑部分的一部分,第二螺紋段被形成為上凸緣段的一部分,端表面被形成為第三直徑部分的一部分,并且止動器表面被形成為上凸緣段的一部分。轉接器組件通過以下步驟被連接到節(jié)氣門體殼體:將第一螺紋段與第二螺紋段接合;以及旋轉殼體部分直到第三直徑部分的端表面接觸上凸緣段的止動器表面為止。
保持特征與上凸緣段整體形成,第三逐漸變細部分是保持特征的一部分,并且第二保持表面鄰近于第三逐漸變細部分。第二保持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保持表面,使得當管道被連接到轉接器組件時該管道的附接特征被安置在第一保持表面和第二保持表面之間。
鎖片與上凸緣段整體形成。在一個實施例中,附接特征通過該鎖片被固持在第一保持表面和第二保持表面之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鎖片圍繞上凸緣段的圓周整體形成,并且節(jié)氣門體轉接器可以獨立于鎖片所在的位置相對于節(jié)氣門體殼體被定位。
在又另一個實施例中,節(jié)氣門體殼體被形成為單個部件,并且轉接器組件被形成為單個部件,使得節(jié)氣門體殼體和轉接器組件不具有任何接合處或焊縫,從而進一步防止泄漏。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適用領域將從下文所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變得顯而易見。應理解的是雖然指示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具體實施方式和特定示例旨在僅用于說明目的且并不旨在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將從具體實施方式和隨附圖示變得被更充分理解,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透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分解圖;
圖3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沿圖1的線4-4截取的剖面?zhèn)纫晥D;
圖5是沿圖1的線5-5截取的剖面?zhèn)纫晥D;
圖6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剖面?zhèn)纫晥D,其中,管道被附接到所述轉接器組件;以及
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的分解圖的第二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優(yōu)選實施例(一個或復數(shù)個)的以下描述本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其應用或用途。
根據本發(fā)明的具有轉接器組件的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組件在圖中總體上示于10。組件10包含節(jié)氣門體殼體12,并且中央端口(總體上示于14)被形成為殼體12的一部分,在組件10的操作期間空氣穿過所述中央端口。存在延伸穿過中央端口14的一部分的軸(未示出),其中所述軸能旋轉,并且閥板(同樣未示出)被安裝到所述軸。
所述軸被安裝在被形成為殼體12的一部分的孔16中。殼體12還包含空腔(總體上示于18),并且致動器(未示出)被安置在空腔18中。致動器用于控制齒輪組件,所述齒輪組件接著連接到所述軸,由此控制閥板在中央端口14中的位置。改變閥板的位置能控制通過中央端口14的空氣流動。
組件10還包含轉接器組件,總體上示于20。轉接器組件20包含殼體部分22,并且第一開口24A被形成為殼體部分22的一部分,第一開口24A形成中心開口14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基本上恒定的直徑。殼體部分22還包含鄰近于第一逐漸變細部分28的第一直徑部分26。殼體部分22還具有鄰近于第一直徑部分26的第二逐漸變細部分30。
第一保持表面32鄰近于第二逐漸變細部分30,第二直徑部分34鄰近于保持表面32,以及第三直徑部分36鄰近于第二直徑部分34。第一螺紋段38被形成為第三直徑部分36的一部分。當轉接器組件20被附接到殼體12時,第一螺紋段38與第二螺紋段40接合,該第二螺紋段被形成為殼體12的上凸緣段42的一部分。螺紋段38、40均是用于將轉接器組件20連接到殼體12的連接特征的部分,然而,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還可以使用其它類型的連接特征。
上凸緣段42包含第二開口24B,所述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24A基本對準。開口24A、24B二者構成中央端口14的多個部分。具有第三逐漸變細部分46的保持特征44也與上凸緣段42整體形成,并且第二保持表面48鄰近于第三逐漸變細部分46。
在裝配期間,通過旋轉組件20使得第一螺紋段38與第二螺紋段40接合,所述轉接器組件20被連接到殼體12的上凸緣段42。殼體部分22被旋轉直到第三直徑部分36的端表面50接觸上凸緣段42的止動器表面52為止??筛鶕枰獢Q緊轉接器組件20。還可以存在螺紋密封物,其在螺紋段38、40之間使用以提供密封件,其中,過量的密封劑可流入在第三直徑部分36和保持特征44之間的空腔(總體上示于54)中。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特征是與殼體12的上凸緣段42整體形成的鎖片56。當具有夾緊特征的管道58(圖6和圖7中示出所述管道的一部分)被附接到轉接器組件20和殼體12時,使用鎖片56。由于轉接器組件20是單獨的部件并且鎖片56被形成為上凸緣段42和殼體12的部分,所以鎖片56可被形成于圍繞上凸緣段42的圓周的任何地方以根據需要與管道58適當連接。
當裝配時,第一直徑部分26延伸到管道58(在這個實施例中管道58為進氣管道58)的一部分中,其中,通過第一逐漸變細部分28促進了該連接。管道58包含某種類型的附接特征(在這個實施例中該附接特征為卡環(huán)60),所述附接特征可適合于在管道被連接到轉接器組件20時位于保持表面32、48之間??ōh(huán)60可具有不規(guī)則或波浪形狀,或如在這個實施例的情況下,卡環(huán)60的形狀是大體上三角形的,并且包含多個桿部分66,這些桿部分在被放置于保持表面32、48之間時發(fā)生彎曲和偏轉。管道58包含殼部分,所述殼部分包含外殼62A和內殼62B二者。存在與殼62A、62B二者整體形成的多個開口64(其示于圖6到圖7中),在裝配之后卡環(huán)60的桿部分66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多個開口中,使得桿部分66的一部分位于保持表面32、48之間。卡環(huán)60還包含兩個突片特征72,并且在裝配期間,突片特征72首先接觸管道58并導致卡環(huán)60偏轉,使得在卡環(huán)60被移動到適當位置時,桿部分66移動到開口64中。
管道58還包含切口部分或凹口74,當管道58被連接到轉接器組件20和殼體12時,鎖片56延伸到所述切口部分或凹口74中,這進一步促進在管道58和轉接器組件20之間達成適當配合。如上文所提及,鎖片56可被形成于圍繞上凸緣段42的圓周的任何地方。管道58也可按任何方式相對于轉接器組件20被定位以使得鎖片56能夠延伸到凹口74中,不管鎖片56圍繞上凸緣段42的圓周位于何處。
還存在被形成為內殼62B的一部分的凹槽68,并且密封件70被安置于凹槽68中,使得密封件70也接觸第一直徑部分26。
轉接器組件20的另一個特征在于殼體12被形成為單個部件,并且轉接器組件20被形成為單個部件。殼體12和轉接器組件20二者均不具有任何接合處或焊縫,從而進一步防止泄漏。
本發(fā)明的描述本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未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變型意欲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這樣的變型不被視為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