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剎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電動車上的剎車系統(tǒng)均為鼓式剎車器,這種剎車器雖然價格便宜,但 是存在著很大的缺點,比如散熱性不好,從而使剎車器使用壽命縮小,而且鼓式剎車器更 換不方便;當發(fā)條經過長時間的冷熱交換及拉伸,性能會逐漸降低,容易使剎車抱死或者失 靈。而碟式剎車器彌補了鼓式剎車器的這些不足。 現(xiàn)有的國內外碟式剎車系統(tǒng)大都采用氣缸式推進或絲杠式推進磨擦片與制動鋼 圈接觸而制動。首先,氣缸式推進不適合用于電動車,因為電動車后輪或前輪不具備安裝氣 缸的條件及空間。其次,對于絲杠式推進,雖然適用于安裝在電動車上,但是此剎車器對螺 紋的加工要求比較高,提高了加工成本,而且絲杠推進過程中磨損比較嚴重,當使用一段時 間后,容易出現(xiàn)卡死的情況,從而使制動失靈。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電動車上現(xiàn)有鼓式剎車器的使用壽命短及性能會逐漸降低的 問題,提供了一種提高了剎車器的使用壽命和電動車的剎車性能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 剎車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殼體、副殼體、剎車臂;所 述主殼體內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下端與剎車臂連接,所述轉軸上端連接頂桿,所述轉軸上 端與所述頂桿下端均是凸緣,所述轉軸凸緣與主殼體臺肩之間安裝有鋼珠滾套,所述轉軸 與所述頂桿的凸緣上均設有對稱鋼珠滾槽,所述鋼珠滾套與鋼珠滾槽中設有頂起頂桿的鋼 珠;所述頂桿上端內嵌有吸引主動摩擦片的下吸鐵石,所述主動摩擦片安裝在主殼體的最 上端,所述頂桿的凸緣上設有復位彈簧; 所述副殼體上正對所述主動摩擦片的部位安裝有靜摩擦片,所述靜摩擦片上方安 裝有調節(jié)其初始位置的調節(jié)螺絲,所述調節(jié)螺絲內嵌有吸引靜摩擦片的上吸鐵石。 進一步,所述轉軸與剎車臂通過螺釘連接。 進一步,所述彈簧上端設有供其支點的支板,所述支板通過螺紋與主殼體連接。 進一步,所述主殼體與所述副殼體通過長螺釘連接。 進一步,所述頂桿凸緣的邊緣設有一防止其轉動的凸塊。 再進一步,所述主殼體通過螺釘安裝于電動車支架上,所述主殼體與電動車支架 之間安裝有調節(jié)主動摩擦片與剎車盤距離的墊片。 所述鋼珠初始位于對稱鋼珠滾槽的最深處,此時轉軸和頂桿貼合;當轉軸轉動時, 帶動鋼珠在頂桿滾槽內滾動,鋼珠逐漸滾向頂桿滾槽最淺處,而始終在轉軸滾槽的最深處, 此時頂桿逐漸被鋼珠頂起。[0014] 為防止剎車臂與轉軸的相對滑動,在連接處采用的是方形槽與方形頭的連接;為
了防止在轉軸轉動的過程中,頂桿也發(fā)生轉動,在頂桿的凸緣上有一凸塊,正好位于主殼體
內部的豎直方形槽,從而阻止了頂桿的轉動;剎車臂的另一端通過鋼線連接手剎或腳剎。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過手剎或者腳剎帶動與剎車臂相聯(lián)的鋼絲,從而使剎
車臂擺動,進一步帶動轉軸轉動,隨之使轉軸與頂桿之間的鋼珠沿著滾槽滾動,從而鋼珠頂
起頂桿,進一步頂起主動磨擦片,使兩磨擦片閉合,夾緊處于中間的制動鋼圈,從而達到了
制動的效果;當松開手剎或者腳剎后,頂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退回先前位置,而同時轉軸
與頂桿之間的鋼珠沿著滾槽滾動到初始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制動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1、采用滾珠式推進方式,使得剎車靈敏、壽命長;2、磨擦片的
初始位置的可調節(jié)性,主動磨擦片可通過在主殼體與電動車支架之間安裝墊片來調節(jié),靜
磨擦片通過調節(jié)螺絲來調節(jié);3、磨擦片通過吸鐵石固定,這樣既達到了固定的效果,又可以
方便更換磨擦片。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轉軸的結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轉軸的右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沿圖5中B-B線的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主殼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副殼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頂桿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在電動車上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10,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包括主殼體1、副殼體2、剎車臂3 ; 所述主殼體1內安裝有轉軸4,所述轉軸4下端與剎車臂3連接,所述轉軸4上端連接頂桿 5,所述轉軸4上端與所述頂桿5下端均是凸緣,所述轉軸4凸緣與主殼體1臺肩之間安裝 有鋼珠滾套6,所述轉軸4與所述頂桿5的凸緣上均設有對稱鋼珠滾槽7,所述鋼珠滾套6 與鋼珠滾槽7中設有頂起頂桿5的鋼珠8 ;所述頂桿5上端內嵌有吸引主動摩擦片12的下 吸鐵石IO,所述主動摩擦片12安裝在主殼體1的最上端,所述頂桿5的凸緣上設有復位彈 簧9; 所述副殼體2上正對所述主動摩擦片12的部位安裝有靜摩擦片13,所述靜摩擦片 13上方安裝有調節(jié)其初始位置的調節(jié)螺絲14,所述調節(jié)螺絲14內嵌有吸引靜摩擦片13的 上吸鐵石15。 所述轉軸4與剎車臂3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彈簧9上端設有供其支點的支板11, 所述支板11通過螺紋與主殼體1連接。所述主殼體1與所述副殼體2通過長螺釘16連 接。所述頂桿5凸緣的邊緣設有一防止其轉動的凸塊。所述主殼體1通過螺釘17安裝于電動車支架上,所述主殼體1與電動車支架之間安裝有調節(jié)主動摩擦片12與剎車盤距離的 墊片。 所述鋼珠8初始位于對稱鋼珠滾槽7的最深處,此時轉軸4和頂桿貼5合;當轉軸 4轉動時,帶動鋼珠8在頂桿5滾槽內滾動,鋼珠8逐漸滾向頂桿5滾槽最淺處,而始終在轉 軸4滾槽的最深處,此時頂桿5逐漸被鋼珠8頂起。 為防止剎車臂3與轉軸4的相對滑動,在連接處采用的是方形槽與方形頭的連接; 為了防止在轉軸4轉動的過程中,頂桿5也發(fā)生轉動,在頂桿5的凸緣上有一凸塊,正好位 于主殼體l內部的豎直方形槽,從而阻止了頂桿5的轉動;剎車臂3的另一端通過鋼線連接
手剎或腳剎。
工作過程 通過手剎或者腳剎帶動與剎車臂相聯(lián)的鋼絲,從而使剎車臂擺動,進一步帶動轉 軸轉動,隨之使轉軸與頂桿之間的鋼珠沿著滾槽滾動,從而鋼珠頂起頂桿,進一步頂起主動 磨擦片,使兩磨擦片閉合,夾緊處于中間的制動鋼圈,從而達到了制動的效果;當松開手剎 或者腳剎后,頂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退回先前位置,而同時轉軸與頂桿之間的鋼珠沿著 滾槽滾動到初始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制動過程。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 構思的實現(xiàn)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范圍的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 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殼體、副殼體、剎車臂;所述主殼體內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下端與剎車臂連接,所述轉軸上端連接頂桿,所述轉軸上端與所述頂桿端端均是凸緣,所述轉軸凸緣與主殼體臺肩之間安裝有鋼珠滾套,所述轉軸與所述頂桿的凸緣上均設有對稱鋼珠滾槽,所述鋼珠滾套與鋼珠滾槽中設有頂起頂桿的鋼珠;所述頂桿上端內嵌有吸引主動摩擦片的下吸鐵石,所述主動摩擦片安裝在主殼體的最上端,所述頂桿的凸緣上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副殼體上正對所述主動摩擦片的部位安裝有靜摩擦片,所述靜摩擦片上方安裝有調節(jié)其初始位置的調節(jié)螺絲,所述調節(jié)螺絲內嵌有吸引靜摩擦片的上吸鐵石。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與 剎車臂通過螺釘連接。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彈 簧上端設有供其支點的支板,所述支板通過螺紋與主殼體連接。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 與所述副殼體通過長螺釘連接。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凸 緣的邊緣設有一 防止其轉動的凸塊。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 通過螺釘安裝于電動車支架上,所述主殼體與電動車支架之間安裝有調節(jié)主動摩擦片與剎 車盤距離的墊片。
專利摘要應用在電動車上的碟式剎車系統(tǒng),包括主殼體、副殼體、剎車臂;所述主殼體內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下端與剎車臂連接,所述轉軸上端連接頂桿,所述轉軸上端與所述頂桿下端均是凸緣,所述轉軸凸緣與主殼體臺肩之間安裝有鋼珠滾套,所述轉軸與所述頂桿的凸緣上均設有對稱鋼珠滾槽,所述鋼珠滾套與鋼珠滾槽中設有頂起頂桿的鋼珠;所述頂桿上端內嵌有吸引主動摩擦片的下吸鐵石,所述主動摩擦片安裝在主殼體的最上端,所述頂桿的凸緣上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副殼體上正對所述主動摩擦片的部位安裝有靜摩擦片,所述靜摩擦片上方安裝有調節(jié)其初始位置的調節(jié)螺絲,所述調節(jié)螺絲內嵌有吸引靜摩擦片的上吸鐵石。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剎車靈敏、壽命長,方便更換摩擦片。
文檔編號F16D55/228GK201502646SQ20092019186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20日
發(fā)明者寧方寅, 李貽洲, 汪審浩, 王剛, 田省委, 金杰 申請人:浙江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