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壓縮設備及制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壓縮機及制冷設備。
背景技術:
常規(guī)的壓縮機包括殼體、電機、泵體、儲液器,泵體設在壓縮機殼體內,泵體的吸氣孔與儲液器排出管、殼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泵體的吸氣孔與導管之間采用中間管連接,儲液器排出管伸入到中間管內,中間管、儲液器排出管和導管同時焊接。這種多層結構結構復雜,容易出現(xiàn)焊接不良導致泄漏,存在生產(chǎn)效率較低以及成本較高等缺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壓縮機,該壓縮機在吸氣處焊接良好、不易泄露。
本發(fā)明還旨在提出一種具有上述壓縮機的制冷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包括殼體、電機、泵體、儲液器,所述電機和所述泵體均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儲液器位于所述殼體外,所述殼體具有連通內外的進氣導管,所述泵體的吸氣口通過中間管與所述進氣導管相連,所述儲液器通過儲液器排出管與所述進氣導管焊接連接,所述中間管與所述儲液器排出管間隔開設置,其中,所述儲液器的中心與所述殼體的距離為H0,所述儲液器排出管的末端與所述殼體的距離為H1,所述儲液器排出管的最小直徑為d,H0、H1和d滿足關系式:H1≥H0-d,所述儲液器排出管至少具有兩個彎曲段。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泵體的吸氣口與儲液器排出管、殼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簡單,易于焊接加工,生產(chǎn)成本較低。此外,儲液器的排氣管具有至少兩個彎曲段提高了壓縮機的可靠性,降低了冷媒泄露幾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間管伸出所述殼體的距離為H2,所述進氣導管的外徑為D,H1、H2和D滿足關系式:H1-H2≥D。這樣的設計使得進氣導管與儲液器排出管的焊接位置遠離中間管,降低了導管與儲液器排出管的焊接熱對中間管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器排出管伸出所述儲液器的位置偏離所述儲液器的中心。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管的外周壁上設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有密封料。
具體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形成為環(huán)繞所述中間管的環(huán)形。中間管與進氣導管的連接處存在密封槽,這樣可以近一步保證冷媒在通過中間管與進氣導管連接處時不會發(fā)生泄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儲液器平行與所述殼體且豎向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間管包括內段和外段,所述內段位于所述泵體內,所述外段從所述內段的外端延伸出并伸入到所述進氣導管內,所述外段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內段的管壁厚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泵體包括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所述主軸承組件和所述副軸承組件分別設置在所述氣缸組件的軸向兩端,所述泵體的吸氣口形成在所述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中的至少一個上。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泵體包括多個氣缸,每相鄰的兩個所述氣缸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隔板,所述泵體的吸氣孔形成在所述氣缸或所述隔板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制冷設備,所述制冷設備包括所述壓縮機。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制冷設備含有泵體的吸氣口與儲液器排出管、殼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簡單的壓縮機,降低了制冷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生冷媒泄露的幾率,且提高了制冷設備的可靠性。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壓縮機100、殼體1、泵體2、儲液器3、儲液器排出管4、彎曲段41、中間管5、內段5a、外段5b、密封槽51、密封料52、進氣導管6、泵體的吸氣口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下面參考圖1-圖2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
如圖1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包括殼體1、電機(圖未示出)、泵體2、儲液器3。電機和泵體2均設在殼體1內,儲液器3位于殼體1外,殼體1具有連通內外的進氣導管6。泵體的吸氣口7通過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相連,儲液器3通過儲液器排出管4與進氣導管6焊接連接,中間管5與儲液器排出管4間隔開設置。其中,儲液器3的中心與殼體1的距離為H0,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為H1,儲液器排出管4的最小直徑為d,H0、H1和d滿足關系式:H1≥H0-d,儲液器排出管4至少具有兩個彎曲段41。
可以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泵體的吸氣口7與儲液器排出管4、殼體1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泵體的吸氣口7通過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連接,儲液器排出管4直接與進氣導管6焊接固定,中間管5與儲液器排出管4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因此泵體的吸氣口7與儲液器排出管4、殼體1之間的連接方式簡單,易于焊接加工,生產(chǎn)成本較低。而且進氣導管6、中間管5和儲液器排出管4不再層疊設置后,管內流通面積增大,有利于冷媒流動。
需要說明的是,在提到上述各部件的安裝位置關系時,提到H0、H1和d滿足關系式:H1≥H0-d。也就是說,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可以大于等于儲液器3的中心與殼體1的距離,即H1≥H0;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也可以小于儲液器3的中心與殼體1的距離,但此時二者的間距不能超過儲液器排出管4的最小直徑,即H1<H0且H0-H1≤d。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H1大大加長,這樣儲液器排出管4與進氣導管6進行焊接時,可降低對中間管5產(chǎn)生不利影響,避免因焊接熱導致管體變形,也避免因管體變形導致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裝配密封性下降的問題。
為適應上述位置,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將儲液器排出管4上設計出至少兩個彎曲段41,這樣將不會影響儲液器3的安裝位置。同時,多個彎曲段41的結構使得冷媒通過彎曲段41時,流動速度可降低,因此冷媒對進氣導管6及中間管5的沖擊較小,提高了整體結構的可靠性,降低了冷媒泄露幾率。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泵體的吸氣口7與儲液器排出管4、殼體1之間的連接方式簡單,層級結構少,易于焊接加工,生產(chǎn)成本較低,且可避免儲液器排出管4與進氣導管6之間焊接對中間管5產(chǎn)生不利影響。此外,儲液器3的排氣管具有至少兩個彎曲段41提高了壓縮機100的可靠性,降低了冷媒泄露幾率。該壓縮機可以改善吸氣過熱,同時結構簡單,簡化裝配工藝,便于生產(chǎn)制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管5伸出殼體1的距離為H2,進氣導管6的外徑為D,H1、H2和D滿足關系式:H1-H2≥D。這樣的設計使得進氣導管6與儲液器排出管4的焊接位置遠離中間管5,進一步降低了導管6與儲液器排出管4的焊接熱對中間管5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儲液器排出管4伸出儲液器3的位置偏離儲液器3的中心,也就是說,儲液器排出管4與儲液器本體連接位置不在儲液器本體的中心,即儲液器排出管4與儲液器本體之間的中心距離為H3,H3>0。
在圖2中,儲液器排出管4位于儲液器本體中心線的遠離殼體1的一側,這樣有利于減短儲液器排出管4的長度。
當然,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儲液器排出管4伸出儲液器3的位置可以與儲液器3的中心重合(如圖1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中間管5的外周壁上設有密封槽51,密封槽51內設有密封料52。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的連接處存在密封槽51,這樣可以近一步保證冷媒在通過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連接處時不會發(fā)生泄漏。
具體地,密封槽51形成為環(huán)繞中間管5的環(huán)形,密封槽51內密封料52形成為密封環(huán),這樣可環(huán)繞中間管5的360度形成有效密封。
在一些實施例中,儲液器3平行與殼體1且豎向設置,這樣壓縮機100整體重心靠下,可保證壓縮機100能平穩(wěn)放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中間管5包括內段5a和外段5b,內段5a位于泵體2內,外段5b從內段5a的外端延伸出并伸入到進氣導管6內,外段5b的管壁厚度大于內段5a的管壁厚度。這樣將外段5b設置得較粗,在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之間更容易作密封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泵體2包括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主軸承組件和副軸承組件分別設置在氣缸組件的軸向兩端,泵體的吸氣口7形成在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中的至少一個上。
也就是說,泵體2的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上均可以設置吸氣口7,中間管5可連接在主軸承組件、氣缸組件和副軸承組件上。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泵體2包括多個氣缸,每相鄰的兩個氣缸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隔板,泵體的吸氣口7形成在氣缸或隔板上。
也就是說,當壓縮機100為多缸壓縮機時,泵體的吸氣口7可以形成在任意氣缸上,也可以形成在相鄰兩個氣缸之間的隔板上。
下面參考圖1描述一個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壓縮機100包括殼體1、電機(圖未示出)、泵體2、儲液器3。電機和泵體2均設在殼體1內,儲液器3位于殼體1外,殼體1具有連通內外的進氣導管6。泵體的吸氣口7通過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相連,儲液器3通過儲液器排出管4與進氣導管6焊接連接,中間管5與儲液器排出管4間隔開設置。儲液器3平行與殼體1且豎向設置,儲液器排出管4上具有三個彎曲段41。其中,儲液器3的中心與殼體1的距離為H0,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為H1,中間管5伸出殼體1的距離為H2,儲液器排出管4的最小直徑為d,進氣導管6的外徑為D,在該實施例中,H1>H0,且H1-H2≥D。
如圖1所示,中間管5包括內段5a和外段5b,內段5a位于泵體2內,外段5b從內段5a的外端延伸出并伸入到進氣導管6內,外段5b的管壁厚度大于內段5a的管壁厚度。中間管5的外周壁上設有密封槽51,密封槽51內設有密封料52,密封槽51形成為環(huán)繞中間管5的環(huán)形。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壓縮機100包括殼體1、電機、泵體2、儲液器3。電機和泵體2均設在殼體1內,儲液器3位于殼體1外,殼體1具有連通內外的進氣導管6。泵體的吸氣口7通過中間管5與進氣導管6相連,儲液器3通過儲液器排出管4與進氣導管6焊接連接,中間管5與儲液器排出管4間隔開設置。儲液器3平行與殼體1且豎向設置,儲液器排出管4位于儲液器本體中心線的遠離殼體1的一側,儲液器排出管4上具有兩個彎曲段41。
其中,儲液器3的中心與殼體1的距離為H0,儲液器排出管4的末端與殼體1的距離為H1,中間管5伸出殼體1的距離為H2,儲液器排出管4與儲液器本體之間的中心距離為H3,儲液器排出管4的最小直徑為d,進氣導管6的外徑為D,在該實施例中,H1≥H0-d,且H1-H2≥D,H3>0。
如圖2所示,中間管5包括內段5a和外段5b,內段5a位于泵體2內,外段5b從內段5a的外端延伸出并伸入到進氣導管6內,外段5b的管壁厚度大于內段5a的管壁厚度。中間管5的外周壁上設有密封槽51,密封槽51內設有密封料52,密封槽51形成為環(huán)繞中間管5的環(huán)形。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制冷設備包括前文所述的壓縮機100。壓縮機100的具體結構在前文中已經(jīng)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此不做贅述。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制冷設備,含有泵體的吸氣口7與儲液器排出管4、殼體1之間的連接方式簡單的壓縮機100,降低了制冷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生冷媒泄露的幾率,且提高了制冷設備的可靠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冷設備的其他構成例如蒸發(fā)器和冷凝器等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