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便于裝拆風輪的機箱。
背景技術:
在工廠內(nèi)的通風管道需要設置風機來實現(xiàn)工廠內(nèi)空氣的流動?,F(xiàn)有的風機直接在設置在通風管道上,這導致了風機的安裝和維護都非常的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裝拆風輪的機箱。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便于裝拆風輪的機箱,包括箱體,箱體內(nèi)設有隔板,隔板將箱體內(nèi)部空間分割為鼓風腔和吸氣腔,隔板上設有連通鼓風腔和吸氣腔的通氣孔,鼓風腔內(nèi)設有翻蓋口,翻蓋口設在與隔板相對的箱體的箱壁上,翻蓋口上設有翻蓋,翻蓋與通氣孔位置相對,翻蓋與箱體鉸接,使得翻蓋可向外翻轉,翻蓋的內(nèi)壁設有風輪安裝部,翻蓋的外壁設有電機安裝部,翻蓋的中部設有轉軸過孔,風輪安裝部設有鼓風輪。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翻蓋的外壁設有提手。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翻蓋與箱體螺栓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弧形的聚風板,聚風板立于翻蓋與隔板之間,使得聚風板在鼓風腔中劃出整體呈圓柱狀的送風腔,聚風板將通氣孔包裹在送風腔內(nèi);送風腔上設有出風口,吸氣腔上設有吸氣口,出風口的面積大于吸氣口的面積,出風口和吸氣口的開口方向相反。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吸氣口的橫截面積自外到內(nèi)逐漸變小。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通氣孔為圓孔,聚風板的軸線與通氣孔的軸線共線。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風輪安裝部設有圓柱狀的鼓風輪,聚風板與鼓風輪之間設有均勻的間隙。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便于裝拆風輪的機箱,包括箱體,箱體內(nèi)設有隔板,隔板將箱體內(nèi)部空間分割為鼓風腔和吸氣腔,隔板上設有連通鼓風腔和吸氣腔的通氣孔,鼓風腔內(nèi)設有翻蓋口,翻蓋口設在與隔板相對的箱體的箱壁上,翻蓋口上設有翻蓋,翻蓋與通氣孔位置相對,翻蓋與箱體鉸接,使得翻蓋可向外翻轉,翻蓋的內(nèi)壁設有風輪安裝部,翻蓋的外壁設有電機安裝部,翻蓋的中部設有轉軸過孔。使用時,將與翻蓋口大小適配的鼓風輪安裝在風輪安裝部上,將電機與電機安裝部連接,電機的轉軸穿過轉軸過孔與風輪連接,最后將翻蓋蓋上。由于有翻蓋的設置,將翻蓋打開便可對電機和鼓風輪進行安裝和維修時,鼓風輪能從鼓風腔中完全抽出,可非常方便地對鼓風輪進行維修。本發(fā)明用于風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另一個視向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chǎn)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lián)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jù)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lián)接輔件,來組成更優(yōu)的聯(lián)接結構。本發(fā)明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至圖3,這是本實用的一個實施例,具體地:
一種便于裝拆風輪的機箱,包括箱體,箱體內(nèi)設有隔板1,隔板1將箱體內(nèi)部空間分割為鼓風腔11和吸氣腔12,隔板1上設有連通鼓風腔11和吸氣腔12的通氣孔112,鼓風腔11內(nèi)設有翻蓋口,翻蓋口設在與隔板1相對的箱體的箱壁上,翻蓋口上設有翻蓋2,翻蓋2與通氣孔112位置相對,翻蓋2與箱體鉸接,使得翻蓋2可向外翻轉,翻蓋2的內(nèi)壁設有風輪安裝部,本實施例的風輪安裝部設有鼓風輪3,翻蓋2的外壁設有電機安裝部,翻蓋2的中部設有轉軸過孔。使用時,將與翻蓋口大小適配的鼓風輪安裝在風輪安裝部上,將電機與電機安裝部連接,電機的轉軸穿過轉軸過孔與風輪連接,最后將翻蓋蓋上。由于有翻蓋的設置,將翻蓋打開便可對電機和鼓風輪進行安裝和維修時,鼓風輪能從鼓風腔中完全抽出。可非常方便地對鼓風輪進行維修。本實施例的翻蓋具有平整的安裝邊,箱體上設有用于與安裝邊連接的平整的安裝環(huán),使得本實施例的翻蓋與箱體連接后,漏風極少,也便于在安裝環(huán)和安裝邊設置密封元件。
為便于將翻蓋揭起,翻蓋2的外壁設有提手4。
為了便于翻蓋和箱體的連接的拆卸,翻蓋2與箱體螺栓連接。
為了加強出風力,還包括弧形的聚風板13,聚風板13立于翻蓋2與隔板1之間,使得聚風板13在鼓風腔11中劃出整體呈圓柱狀的送風腔113,聚風板13將通氣孔112包裹在送風腔113內(nèi);送風腔113上設有出風口114,吸氣腔12上設有吸氣口121,出風口114的面積大于吸氣口121的面積,出風口114和吸氣口121的開口方向相反。
為了減少噪音,吸氣口121的橫截面積自外到內(nèi)逐漸變小。通氣孔112為圓孔,聚風板13的軸線與通氣孔112的軸線共線。
風輪安裝部設有圓柱狀的鼓風輪3,聚風板13與鼓風輪3之間設有均勻的間隙。這樣不但有利于減少噪音,也不會浪費電機的動力。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