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隧道鋼模板襯砌臺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一種隧道施工機械,公布了一種隧道鋼模板襯擱臺車。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鐵路建設越來越多,而鐵路建設需要修建的隧道也越來 越多,在隧道建設中我們需要用到一種襯擱的方法來對隧道施工,襯擱指的是為防止圍巖 變形或型顯,沿盤道洞身周邊用鋼筋混凝±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護結抱。傳統(tǒng)的襯擱方 法是在隧道內(nèi)搭設鋼拱架或者木拱架或者鋼木混合架,鋼拱架搭設時需要臨時焊接W加強 結構,也不方便拆卸,而木拱架結構不穩(wěn)定,使用中容易出現(xiàn)故障,而且一次襯擱的隧道也 不能太長,該樣導致施工效率低下,工程進度緩慢,浪費大量資源。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W上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隧道鋼模板襯擱臺 車,本臺車為全液壓脫、立模、電動減速機自動行走,采用一體成型裝置,實現(xiàn)隧道壁的整體 施工,且跨度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加快了工程進度,節(jié)省人力物力。
[0004] 為實現(xiàn)W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隧道鋼模板襯擱臺車,它 包括行走系統(tǒng)(25)、頂模(7)、邊模(1)、模架、液壓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所述模架包括上部模架 (6),口架立柱(18),n架橫梁(13),中立柱(14),所述頂模(7)架設在上部模架(6)上;所 述上部模架(6)架設在上縱梁(17)上;所述上縱梁(17)架設在口架橫梁(13)上;所述口 架橫梁(13)架設在中立柱(14)與口架立柱(18)上;所述中立柱(14)架設在中部千斤頂 (15) 上;所述口架立柱(18)下端架設有底縱梁(12);所述頂模(7)通過較接方式與邊模(1) 連接;所述邊模(1)折彎處上段設置有邊??v梁一(4),折彎處下段上部設置有邊??v梁二 (16) ,折彎處下段中部設置有邊??v梁=(19),折彎處下段下部設置有邊??v梁四(22);所 述邊??v梁一(4)設有邊模絲桿一(5)與上部模架(6)較接;所述邊模縱梁二(16)設有邊 模絲桿二(3)與上部模架(6)水平較接;所述邊??v梁=(19)設有邊模絲桿=(20)與口架 立柱(18)水平較接;所述邊??v梁=(19)設有邊模絲桿四(21)與口架立柱(18)傾斜較 接;所述邊??v梁四(22)設有邊模絲桿五(23)與底縱梁(12)水平較接;所述底縱梁(12) 與地面之間較接有對地絲桿(27 )。
[0005] 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平移油缸(8),邊模油缸(24),頂升油缸(11),所述口架立柱 (18)上設置有頂升油缸(11),所述頂升油缸(11)下端設置有行走系統(tǒng)(25);所述行走系統(tǒng) (25 )行駛在鋼軌(26 )上;所述邊??v梁=(19 )與口架立柱(18 )之間較接有邊模油缸(24); 所述上縱梁(17)與口架橫梁(13)之間水平較接有平移油缸(8);
[0006] 進一步的,所述口架立柱(18)與口架橫梁(13)之間架設有口架斜撐(10);所述口 架斜撐(10)與口架立柱(18)及口架橫梁(13)構成=角形;所述口架斜撐(10)中間部位設 有水平梁(1001)與口架立柱(18 )水平連接。
[0007] 進一步的,所述上部模架(6)的上下梁之間除了有短豎梁(601)均勻分布連接外, 短豎梁(601)之間還設有一斜梁(602)連接,斜梁(602)與短豎梁(601)及上下梁連接構成 S角形。
[0008] 進一步的,所述模架有多個套接時,所述口架立柱(18)之間連接有直拉桿(30);所 述直拉桿(30)中間部位螺紋連接有四個長度相等的斜拉桿(31);所述四個斜拉桿(31)對 稱分布在直拉桿(30)兩邊,且與直拉桿(30)及口架立柱(18)連接構成四個相等的=角形。
[0009] 進一步的,所述模架有多個套接時,邊模油缸(24)不少于四個,平移油缸(8)不少 于四個,頂升油缸(11)不少于四個,底縱梁(12)上可設置有行走單輪(33),底縱梁(12)與 口架立柱(18)相交位置處下方可設置有底部千斤頂(32)。
[0010] 進一步的,所述的邊模(1)折彎處設置有邊模加強梁(2),所述的邊模加強梁與邊 模(1)折彎的兩段連接構成S角形。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臺車可實現(xiàn)隧道壁的整體施工,可W大大提高用戶工 程進度,提高工程施工速度,節(jié)省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架機構的左視圖。
[0014]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體應力云示意圖。
[0015]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整體變形示意圖。
[0016] 圖中數(shù)字標注表示為;1、邊模,2、邊模加強梁,3、邊模絲桿二,4、邊??v梁一,5、邊 模絲桿一,6、上部模架,7、頂模,8、平移油缸,9、腳手架,10、口架斜撐,11、頂升油缸,12、底 縱梁,13、口架橫梁,14、中立柱,15、中部千斤頂,16、邊??v梁二,17、上縱梁,18、口架立柱, 19、邊模縱梁=,20、邊模絲桿=,21、邊模絲桿四,22、邊??v梁四,23、邊模絲桿五,24、邊 模油缸,25、行走系統(tǒng),26、鋼軌,27、對地絲桿,28、工作臺,29、梯子,30、直拉桿,31、斜拉桿, 32、底部千斤頂,33、行走單輪,601、短豎梁,602、斜梁,1001、水平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 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8]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關系為:它包括行走系統(tǒng)25、頂模7、邊模1、 模架、液壓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包括上部模架6, 口架立柱18,n架橫梁 13,中立柱14,所述頂模7架設在上部模架6上;所述上部模架6架設在上縱梁17上;所述 上縱梁17架設在口架橫梁13上;所述口架橫梁13架設在中立柱14與口架立柱18上;所 述中立柱14架設在中部千斤頂15上;所述口架立柱18下端架設有底縱梁12 ;所述頂模7 通過較接方式與邊模1連接;所述邊模1折彎處上段設置有邊??v梁一 4,折彎處下段上部 設置有邊??v梁二16,折彎處下段中部設置有邊??v梁=19,折彎處下段下部設置有邊模 縱梁四22 ;所述邊??v梁一 4設有邊模絲桿一 5與上部模架6較接;所述邊??v梁二16設 有邊模絲桿二3與上部模架6水平較接;所述邊??v梁=19設有邊模絲桿=20與口架立 柱18水平較接;所述邊??v梁=19設有邊模絲桿四21與口架立柱18傾斜較接;所述邊模 縱梁四22設有邊模絲桿五23與底縱梁12水平較接;所述底縱梁12與地面之間較接有對 地絲桿27。
[0019] 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平移油缸8,邊模油缸24,頂升油缸11,所述口架立柱18上設 置有頂升油缸11,所述頂升油缸11下端設置有行走系統(tǒng)25 ;所述行走系統(tǒng)25行駛在鋼軌 26上;所述邊??v梁=19與口架立柱18之間較接有邊模油缸24 ;所述上縱梁17與口架橫 梁13之間水平較接有平移油缸8 ;
[0020] 優(yōu)選的,所述口架立柱18與口架橫梁13之間架設有口架斜撐10 ;所述口架斜撐 10與口架立柱18及口架橫梁13構成=角形;所述口架斜撐10中間部位設有水平梁1001 與口架立柱18水平連接。
[0021] 優(yōu)選的,所述上部模架6的上下梁之間除了有短豎梁601均勻分布連接外,短豎梁 601之間還設有一斜梁602連接,斜梁602與短豎梁601及上下梁連接構成=角形。
[0022] 優(yōu)選的,所述模架有多個套接時,所述口架立柱18之間連接有直拉桿30 ;所述直 拉桿30中間部位螺紋連接有四個長度相等的斜拉桿31 ;所述四個斜拉桿31對稱分布在直 拉桿30兩邊,且與直拉桿30及口架立柱18連接構成四個相等的=角形。
[0023] 優(yōu)選的,所述模架有多個套接時,邊模油缸24不少于四個,平移油缸8不少于四 個,頂升油缸11不少于四個,底縱梁12上可設置有行走單輪33,底縱梁12與口架立柱18 相交位置處下方可設置有底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