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流量滑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完井作業(yè)的滑套【技術領域】,是一種可控流量滑套,其包括上接頭、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內滑套,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上部固定在一起,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固定在一起,在下接頭內側自上而下依序間隔設置有第一環(huán)形凹槽、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內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裝在上接頭、雙母接頭和下接頭的內側。本發(fā)明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在完井作業(yè)過程中,上條形通孔、徑向通孔、徑向外通孔、第一環(huán)形凹槽、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的設置能夠完成關閉內滑套與油氣層的聯通通道,同時,能夠根據采油的需要改變油氣進入本發(fā)明的流量大小。
【專利說明】可控流量滑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完井作業(yè)的滑套【技術領域】,是一種可控流量滑套。
【背景技術】
[0002]完井作業(yè)是銜接鉆井與采油作業(yè)的重要技術手段,同時,完井作業(yè)又是風險極大的井下作業(yè),因此,完井作業(yè)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導致一 口井的成敗。特別是目前隨著頁巖氣和致密油等非常規(guī)油氣田勘探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進行該類油氣藏開發(fā)的研究也在不斷加強。對于該類油氣藏的開發(fā),進行壓裂完井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不管是常規(guī)油氣藏的完井作業(yè)還是非常規(guī)油氣藏油氣井的完井作業(yè),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就是利用滑套對下部油層進行開采。在常規(guī)油氣藏的完井作業(yè)中,利用滑套對油層和油管內腔進行聯通。目前常規(guī)的滑套不能改變油氣進入滑套內的流量大小,同時,不能根據采油的實際需要關閉滑套上的通孔,從而破壞了油氣藏。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控流量滑套,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滑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能改變進入滑套內的流量大小和不能關閉滑套上的通孔的問題。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可控流量滑套,包括上接頭、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內滑套,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上部固定在一起,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固定在一起,在下接頭內側自上而下依序間隔設置有第一環(huán)形凹槽、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內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裝在上接頭、雙母接頭和下接頭的內側,在內滑套的下端外側固定有能與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對應的限位凸臺,限位凸臺套裝在第一環(huán)形凹槽內,在雙母接頭的中部沿圓周分布有不少于兩個的徑向外通孔,在內滑套的上部沿圓周分布有能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上條形通孔,在內滑套的下端內側設置有限位凹槽,在限位凹槽內沿圓周分布有下條形通孔,在上條形通孔下方的內滑套上有能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徑向通孔,在徑向外通孔上方的內滑套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徑向外通孔下方的內滑套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在上接頭上部和下接頭下部設置有外螺紋或內螺紋。
[0005]下面是對上述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或/和改進:
上述雙母接頭內側可有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緩沖環(huán)臺。
[0006]上述雙母接頭的上部內側可有第一密封環(huán)臺,在第一密封環(huán)臺與上接頭的底端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環(huán)臺上方的的雙母接頭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組件包括第一擋圈、第二擋圈、第三擋圈、上密封圈、第四擋圈、第五擋圈、第六擋圈、固定卡環(huán)、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第一擋圈、第二擋圈、第三擋圈、上密封圈、第四擋圈、第五擋圈、第六擋圈、固定卡環(huán)、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環(huán)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內;在徑向外通孔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側固定有第二密封環(huán)臺,在第二密封環(huán)臺與下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第二密封組件包括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
[0007]上述與徑向通孔對應的內滑套外側可有與徑向通孔相通的外環(huán)槽,在雙母接頭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圓周均勻分布有兩圈的徑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徑向外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在內滑套的上部沿圓周均勻分布有上條形通孔,在上條形通孔下方的內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圓周分布有兩圈的徑向通孔,每一圈的徑向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
[0008]上述內滑套的上端內側可固定有上凸臺。
[0009]上述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上部可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在上接頭的上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和輔助擋圈,輔助擋圈位于輔助密封圈的外側,在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和輔助擋圈,輔助擋圈位于輔助密封圈的外側。
[0010]本發(fā)明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在完井作業(yè)過程中,上條形通孔、徑向通孔、徑向外通孔、第一環(huán)形凹槽、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的設置能夠完成關閉內滑套與油氣層的聯通通道,同時,能夠根據采油的需要改變油氣進入本發(fā)明的流量大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上半部分的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2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下半部分的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3為附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4為附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上接頭,2為雙母接頭,3為下接頭,4為內滑套,5為第一環(huán)形凹槽,6為第二環(huán)形凹槽,7為第三環(huán)形凹槽,8為限位凸臺,9為徑向外通孔,10為上條形通孔,11為限位凹槽,12為下條形通孔,13為徑向通孔,14為緩沖環(huán)臺,15為第一擋圈,16為第二擋圈,17為第三擋圈,18為上密封圈,19為第四擋圈,20為第五擋圈,21為第六擋圈,22為固定卡環(huán),23為第七擋圈,24為第八擋圈,25為下密封圈,26為第九擋圈,27為調整卡環(huán),28為第十擋圈,29為外環(huán)槽,30為上凸臺,31為輔助密封圈,32為輔助擋圈,33為第一密封環(huán)臺,34為第二密封環(huán)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發(fā)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6]在本發(fā)明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17]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至4所示,該可控流量滑套包括上接頭1、雙母接頭2、下接頭3和內滑套4,上接頭I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2上部固定在一起,雙母接頭2的下部與下接頭3的上部外側固定在一起,在下接頭3內側自上而下依序間隔設置有第一環(huán)形凹槽5、第二環(huán)形凹槽6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7,內滑套4自上而下依序套裝在上接頭1、雙母接頭2和下接頭3的內偵牝在內滑套4的下端外側固定有能與第二環(huán)形凹槽6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7對應的限位凸臺8,限位凸臺8套裝在第一環(huán)形凹槽5內,在雙母接頭2的中部沿圓周分布有不少于兩個的徑向外通孔9,在內滑套4的上部沿圓周分布有能與徑向外通孔9相通的上條形通孔10,在內滑套4的下端內側設置有限位凹槽11,在限位凹槽11內沿圓周分布有下條形通孔12,在上條形通孔10下方的內滑套4上有能與徑向外通孔9相通的徑向通孔13,在徑向外通孔9上方的內滑套4與雙母接頭2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徑向外通孔9下方的內滑套4與雙母接頭2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在上接頭I上部和下接頭3下部設置有外螺紋或內螺紋。當限位凸臺8行至第一環(huán)形凹槽5內時,內滑套4上的上條形通孔10、下條形通孔12和徑向通孔13與徑向外通孔9處于不相通的狀態(tài),此時,內滑套4外側的油氣不能進入內滑套4內,從而關閉了油氣層與本發(fā)明內部的聯通通道,當限位凸臺8行至第二環(huán)形凹槽6內時,徑向通孔13與徑向外通孔9處于相通的狀態(tài),此時油氣層的油氣通過徑向通孔13少量的進入本發(fā)明內部,當限位凸臺8行至第三環(huán)形凹槽7內時,上條形通孔10與徑向外通孔9處于相通的狀態(tài),此時油氣層的油氣通過徑向通孔13大量的進入本發(fā)明內部,因此,上條形通孔10、徑向通孔13、徑向外通孔9、第一環(huán)形凹槽5、第二環(huán)形凹槽6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7的設置能夠完成關閉內滑套4與油氣層的聯通通道,同時,能夠根據采油的需要改變油氣進入本發(fā)明的流量大小。
[0018]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可控流量滑套作進一步優(yōu)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至4所示,在雙母接頭2內側有與徑向外通孔9相通的緩沖環(huán)臺14。
[0019]如附圖1至4所示,在雙母接頭2的上部內側有第一密封環(huán)臺33,在第一密封環(huán)臺33與上接頭I的底端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環(huán)臺33上方的的雙母接頭2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組件包括第一擋圈15、第二擋圈16、第三擋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擋圈19、第五擋圈20、第六擋圈21、固定卡環(huán)22、第七擋圈23、第八擋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擋圈26、調整卡環(huán)27和第十擋圈28,第一擋圈15、第二擋圈16、第三擋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擋圈19、第五擋圈20、第六擋圈21、固定卡環(huán)22、第七擋圈23、第八擋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擋圈26、調整卡環(huán)27和第十擋圈28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環(huán)22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內;在徑向外通孔9下方的雙母接頭2內側固定有第二密封環(huán)臺34,在第二密封環(huán)臺34與下接頭3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第二密封組件包括第七擋圈23、第八擋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擋圈26、調整卡環(huán)27和第十擋圈28,第七擋圈23、第八擋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擋圈26、調整卡環(huán)27和第十擋圈28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環(huán)22和調整卡環(huán)27的設置能夠在內滑套4滑動的過程中,有效地防止第一擋圈15、第二擋圈16、第三擋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擋圈19、第五擋圈20、第六擋圈21、第七擋圈23、第八擋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擋圈26和第十擋圈28的松動,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0020]如附圖1至4所示,在與徑向通孔13對應的內滑套4外側有與徑向通孔13相通的外環(huán)槽29,在雙母接頭2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圓周均勻分布有兩圈的徑向外通孔9,每一圈的徑向外通孔9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在內滑套4的上部沿圓周均勻分布有上條形通孔10,在上條形通孔10下方的內滑套4上自上而下沿圓周分布有兩圈的徑向通孔13,每一圈的徑向通孔13的數量不少于兩個。
[0021]如附圖1至4所示,在內滑套4的上端內側固定有上凸臺30。上凸臺30的設置能夠通過下入輔助工具,輔助工具卡在上凸臺30的底端,然后通過上提輔助工具將下行后的內滑套4復位。
[0022]如附圖1至4所示,上接頭I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2上部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雙母接頭2的下部與下接頭3的上部外側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在上接頭I的上部外側與雙母接頭2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31和輔助擋圈32,輔助擋圈32位于輔助密封圈31的外側,在雙母接頭2的下部與下接頭3的上部外側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31和輔助擋圈32,輔助擋圈32位于輔助密封圈31的外側。輔助密封圈31和輔助擋圈32的設置能夠進一步提高密封性。
[0023]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0024]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的使用過程:首先,將上接頭I和下接頭3分別與外接管柱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將推動構件(現有公知技術)座在限位凹槽11上,通過推動構件推動內滑套4下行,當內滑套4上的限位凸臺8下行至第二環(huán)形凹槽6時,徑向通孔13隨之下至緩沖環(huán)臺14處,此時,徑向通孔13與徑向外通孔9處于相通的狀態(tài),接著,雙母接頭2外部的油氣依序通過徑向外通孔9和徑向通孔13少量的進入上接頭1、雙母接頭2和下接頭3形成的內腔中,繼續(xù)推動內滑套4下行,當內滑套4上的限位凸臺8下行至第三環(huán)形凹槽7時,條形通孔下行至緩沖環(huán)臺14處,此時,條形通孔與徑向外通孔9處于相通的狀態(tài),接著,雙母接頭2外部的油氣依序通過徑向外通孔9和條形通孔大量的進入上接頭1、雙母接頭2和下接頭3形成的內腔中,進行采油作業(yè)。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頭、雙母接頭、下接頭和內滑套,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上部固定在一起,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固定在一起,在下接頭內側自上而下依序間隔設置有第一環(huán)形凹槽、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內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裝在上接頭、雙母接頭和下接頭的內側,在內滑套的下端外側固定有能與第二環(huán)形凹槽和第三環(huán)形凹槽對應的限位凸臺,限位凸臺套裝在第一環(huán)形凹槽內,在雙母接頭的中部沿圓周分布有不少于兩個的徑向外通孔,在內滑套的上部沿圓周分布有能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上條形通孔,在內滑套的下端內側設置有限位凹槽,在限位凹槽內沿圓周分布有下條形通孔,在上條形通孔下方的內滑套上有能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徑向通孔,在徑向外通孔上方的內滑套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徑向外通孔下方的內滑套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在上接頭上部和下接頭下部設置有外螺紋或內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雙母接頭內側有與徑向外通孔相通的緩沖環(huán)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雙母接頭的上部內側有第一密封環(huán)臺,在第一密封環(huán)臺與上接頭的底端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環(huán)臺上方的的雙母接頭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組件包括第一擋圈、第二擋圈、第三擋圈、上密封圈、第四擋圈、第五擋圈、第六擋圈、固定卡環(huán)、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第一擋圈、第二擋圈、第三擋圈、上密封圈、第四擋圈、第五擋圈、第六擋圈、固定卡環(huán)、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環(huán)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內;在徑向外通孔下方的雙母接頭內側固定有第二密封環(huán)臺,在第二密封環(huán)臺與下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組件,第二密封組件包括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第七擋圈、第八擋圈、下密封圈、第九擋圈、調整卡環(huán)和第十擋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與徑向通孔對應的內滑套外側有與徑向通孔相通的外環(huán)槽,在雙母接頭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圓周均勻分布有兩圈的徑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徑向外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在內滑套的上部沿圓周均勻分布有上條形通孔,在上條形通孔下方的內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圓周分布有兩圈的徑向通孔,每一圈的徑向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與徑向通孔對應的內滑套外側有與徑向通孔相通的外環(huán)槽,在雙母接頭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圓周均勻分布有兩圈的徑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徑向外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在內滑套的上部沿圓周均勻分布有上條形通孔,在上條形通孔下方的內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圓周分布有兩圈的徑向通孔,每一圈的徑向通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內滑套的上端內側固定有上凸臺。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內滑套的上端內側固定有上凸臺。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內滑套的上端內側固定有上凸臺。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內滑套的上端內側固定有上凸臺。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上部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在上接頭的上部外側與雙母接頭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和輔助擋圈,輔助擋圈位于輔助密封圈的外側,在雙母接頭的下部與下接頭的上部外側之間固定安裝有輔助密封圈和輔助擋圈,輔助擋圈位于輔助密封圈的外側。
【文檔編號】E21B34/14GK103806867SQ20141004649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宋朝暉, 李曉軍, 穆總結, 江波, 李富強, 柯學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