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工程開挖施工方法,特別是一種適用于下穿超淺埋土質及松散軟弱不穩(wěn)定地質中保護特殊構筑物下穿框架隧道開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神木至店塔段是陜西省規(guī)劃的“345”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榆林市主骨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路段;榆神高速公路在K86+083 K86+109處下穿秦長城遺址,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能明挖以路塹形式通過,必須采用隧道暗挖方法通過。隧道平面設計起止里程K86+067. 8 Κ86+122. 2,全長4米;線路與古長城遺址中軸線斜交(a =530)。隧道位于半徑R=2500m的圓線上,隧道縱坡3%。該隧道屬典型的超淺埋(最大埋設maX=500,最小埋設min=170Cm)、大斷面(跨距^OOcm、單副1400cm,高度820cm)框架隧道。要對其秦長城實施保護,國內、外目前尚無類似隧道的施工開挖技術,可供借鑒施工方法不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特殊地質條件,為保護特殊構筑物,提供了一種既能保護國家文物,又切實可行,保證施工安全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通過該方法能夠有效控制開挖過程中的沉降變形,而且確保秦長城遺址安全,有效地保護國家文物。通過該工程的成功應用,對類似地質條件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它通過以下步驟實現步驟一.在管棚與開挖輪廓線間采用超前小導管形成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步驟二 .在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條件下,左右幅框架洞身都分兩部,每部均采用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
步驟三.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開挖中為初期支護,框架形成后為臨時支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進行體系轉換;
步驟四.左右幅中部的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通過建立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穩(wěn)固隧道上方的淺層土層,避免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形成坍塌事故,且不會隨隧道的挖掘而沉降變形,再將整個隧道的左右兩幅的框架洞身分別分兩部,共計四部,其中每一部都進行臺階法挖掘,并且在開挖的過程中,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避免開挖過后的隧道發(fā)生坍塌事故,由于每部都同時進行挖掘,其中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進行體系轉換,其在開挖的過程中為初期支護,待框架形成后即為臨時支撐;實現了支撐與挖掘的同步操作,從而能夠節(jié)約施工時間,加快施工進度,保質保量,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最后,右幅中部的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起到支撐頂部的作用,也即中間支護部分為原來的結構,再經過與勁性鋼架混凝土的結合,從而形成穩(wěn)靠的受力結構,保證其承載力,保證整個隧道的安全使用。采用本發(fā)明的施工方法,能夠有效控制了開挖過程中的沉降變形,同時分幅同時進行施工,并采用臺階式的施工方法,能夠確保秦長城遺址安全,有效地保護了國家文物。通過該工程的成功應用,對類似地質條件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利于推廣應用。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步驟一中,沿開挖輪廓線作超前小導管補強形成超前預支護,形成超前預支護中,其超前小導管間距@ =40cm,長度L=450cm,管直徑為50mm,角度a=3° 5°,排距300cm,且超前小導管的端頭加工成10 15cm錐形梭頭。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根據選定的超前小導管補強,沿沿開挖輪廓線布置,形成超前預支護,其中小導管的長度為450cm,小導管不易過長或者過短,太長的話,承載力不強,容易折斷,如果太短的話,不能插入到土層中形成預支護,同樣的原理,選擇管徑為50mm,且其進行超前預支護時,其傾斜的角度為a=3° 5°,為了適應淺層土層的隧道施工,保證隧道頂部形成安全可靠的預支護,因此需要設置多層并列的超前小導管,且每一層之間的排距為300cm,同時為了將于安裝超前小導管,其斷頭需要加工成10 15cm錐形梭頭,從而保證其能夠方便地插入到隧道頂部,從而能夠充分地保證整個隧道頂部的結構穩(wěn)固,既方便隧道的挖掘,又使隧道施工完成后,其頂部的結構仍然夯實,不會發(fā)生土層滑落松動等情況,保證使用的安全可靠,且補強超前支護,使得隧道頂部的文物不會隨隧道的挖掘而沉降變形。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步驟二中,每幅均采用人工預留核心土開挖,其施工順序依次為上臺階開挖,下臺階開挖,底板開挖;每循環(huán)進尺50cm,上臺階開挖進尺滿足300cm,進行下臺階預留核心土開挖,當下臺階開挖滿足600cm時,進行同幅另一部開挖,每幅第一級上臺階至最后一節(jié)下臺階距離控制在1200cm內,地板開挖循環(huán)進尺300cm ;左右幅交錯依次進行,形成平行流水作業(yè)。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每幅均通過人工預留核心土的方法進行開挖,但需要嚴格按照其從上之下,階梯型的開挖方式,從上臺階-下臺階-底板的順序進行挖掘,但是需要同幅的兩部平行流水作業(yè),首先進行挖掘,預留中間核心土,當循環(huán)進尺50cm時,對上臺階開挖進尺滿足300cm,然后對下臺階預留核心土進行開挖,當下臺階預留核心土被開挖滿足600cm時,再進行同幅另一部開挖,但是需要控制同幅兩部的進度,需保證每幅第一級上臺階至最后一節(jié)下臺階距離控制在1200cm內,且左右幅交錯依次進行,形成平行流水作業(yè),避免進度過快,使隧道頂部受力不均,而發(fā)生安全事故,通過階梯式的遞進式挖掘,從而能夠保證隧道頂部的安全,若預留核心土內存在古董或其它國家文物,能夠進行清理后,再進行挖掘,能夠該方法適合超淺埋(最大埋設maX=500,最小埋設min=170cm)、大斷面(跨距^OOcm、單副1400cm,高度820cm)的地質特點,為以后在類似環(huán)境中操作提供參考,適合推廣應用。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步驟二中,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其施工步驟依次為邊墻支護,頂板支護以及底板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型鋼支撐,型鋼間距@ =50cm,型鋼之間采用螺紋鋼縱向連接,環(huán)向間距IOOcm ;頂部及邊墻鋪設防裂鋼筋網,網片搭接長度10cm,并噴射混凝土,厚30 cm。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初期支護隨隨開挖及時跟進,能夠保證隧道頂部的文物不會隨隧道的挖掘而沉降變形,由于采用了階梯式的挖掘方法,因此需要先對邊墻進行支護,再進行頂板的支護,最后在中心核心土被挖掘后進行底板的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型鋼支撐,型鋼間距@ =50cm,型鋼之間采用螺紋鋼縱向連接,環(huán)向間距100cm,從而能夠形成強有力的支撐結構,承載起隧道頂部的重量。在隧道的頂部及邊墻鋪設防裂鋼筋網,網片搭接長度10cm,并噴射混凝土,厚30 cm,使其頂部與邊墻形成拱形結構,能夠支撐起頂部及其周邊的重力,保證其頂部與周邊的土層無松動,能夠有效地保護其頂部的文物。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中噴砼的過程是,先噴鋼架與圍巖之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且噴砼需自下而上,先將低洼處噴平,再分層復噴至設計厚度;邊墻應從墻腳開始向上施噴,一次噴射厚度7 10cm,頂板5 7cm。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通過噴砼(混凝土),且自下而上,先將低洼處噴平,再分層復噴至設計厚度,使得在底部或許下部的先進行的噴砼能夠承受后噴砼的重量,從而起到磨具的作用,且形成整體結構,同時控制邊墻一次噴射厚度7 10cm,頂板5 7cm,如果厚度過厚,其重量較大,容易形成坍塌,且結構不穩(wěn)靠,如果其厚度較薄,且不能夠承受起頂部與邊墻的土層的重量,而發(fā)生土層滑移等事故,從而既不能夠保證隧道的正常使用,又不能保護好其頂部的文物不受影響,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厚度既能夠保證其能夠承受較大的重力不坍塌,又使所消耗的材料最少,從而節(jié)約成本。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能夠有效控制開挖過程中的沉降變形,而且確保秦長城遺址安全,有效地保護國家文物。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步驟三中,需要對二襯進行施工,其中要求臨時支護中支撐的拆除長度不得超過300cm,并進行鋪設防排水設施,施工襯砌,澆注頂板混凝土,再進行混凝土的養(yǎng)護。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在進行二襯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臨時支護中支撐進行拆除,但是需要控制其拆除的長度不得超過300cm,避免拆除掉臨時支護中支撐后,隧道的頂部坍塌或的沉降,使其頂部的文物或者需保護體變形,再拆除掉臨時支護中支撐的時候,需要進行鋪設防排水設施,施工襯砌,澆注頂板混凝土,再進行混凝土的養(yǎng)護等一系列的施工,從而保證其完成隧道的內部結構,且能夠承受頂部和邊部、底部的力,支護成環(huán),承載力大,能夠有效地保護好隧道頂部上方的文物。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中防排水設施的鋪設,需先掛設排水管,并將排水管出口接入縱向打孔波紋管,形成排水系統(tǒng),然后再掛設防水板,且防水板搭接不小于IOcm ;其中襯砌施工,需澆注底板混凝土至底板鋼架底部,按設計間距安裝底板、邊墻、頂板鋼架及頂板鋼架網片,再澆注底板及邊墻混凝土至設計位置,行走簡易襯砌臺架并調試安裝就位,同時安裝襯砌臺車頂板端部堵頭板;其中澆注頂板混凝土,需將混凝土輸送泵出口管埋入頂板端頭堵頭板預留口位置,并將其固定,進行頂板混凝土澆注,澆注采用先兩側后中間、先內后外進行施工,搗固采用附著式進行整搗,每次澆注長度控制在300cm;其中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后,采用噴霧方式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5天。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防排水設施鋪設和普通隧道相同,先掛設排水管,并將排水管出口接入縱向打孔波紋管,形成排水系統(tǒng),然后在掛設防水板,防水板搭接不小于10cm,由于整個襯砌設計為框架結構,因此,在防排水設施鋪設過程中,一是要加強直角處防排水設施的固定,二是防水板鋪設宜采用有釘鋪設,鉚釘部位采用同類小塊防水板材料粘貼,防止后期鉚釘部位出現滲漏。澆注底板混凝土至底板鋼架底部,按設計間距安裝底板、邊墻、頂板鋼架及頂板鋼架網片,再澆注底板及邊墻混凝土至設計位置,行走簡易襯砌臺架并調試安裝就位,同時安裝襯砌臺車頂板端部堵頭板;將混凝土輸送泵出口管埋入頂板端頭堵頭板預留口位置,并將其固定,進行頂板混凝土澆注,澆注采用先兩側后中間、先內后外進行施工,搗固采用附著式進行整搗,每次澆注長度控制在300cm;由于隧道地處北方,隧道長度較短(即54.細),環(huán)境濕度達不到自然養(yǎng)護目的,加之頂板設計為高標號混凝土,且為主要的承載結構,所以拆模后,應加強對其養(yǎng)護,養(yǎng)護采用噴霧方式進行,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5天。通過上述方法,對于施工主體過后,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從而保證其施工過后的隧道的質量,同時保證其頂部的文物不受損害。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中頂板注漿過程為隧道襯砌施工結束后,需采取壓漿方式對空隙進行回填,注漿采用充填頂板砼與防水板間空隙的加固方案,注漿順序為沿隧道軸線,先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壓注,漿液逆坡上流,注漿管采用雙套帶橡膠止?jié){塞式,其中水泥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 5-1:3、水灰比1:1-1. 1:1,注漿壓力不要超過^g/ cm 2,注漿孔排距控制在1-2. 5m之間,間距在2- !之間,當注漿壓力穩(wěn)定上升,達到設計壓力不進漿時,停止注漿,立即關閉孔口閥門,拆除和洗管路,待砂漿初凝后再拆卸注漿管,并用干稠水泥漿將注漿孔填滿搗實。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頂板高標號混凝土從澆注、初凝至硬化產生收縮,引起頂板混凝土及防水板之間出現空隙,所以,在整個隧道襯砌施工結束后,需采取壓漿方式對空隙進行回填,以確保頂板混凝土密實。注漿采用充填頂板砼與防水板間空隙的加固方案,采用HP-013型號電動灰漿泵;砂漿攪拌采用ST-661型砂漿攪拌機;注漿管采用雙套帶橡膠止?jié){塞式。且回填注漿壓力不宜過高,只要能克服管道阻力即可,因壓力過高易引起襯砌變形,注漿壓力不要超過^g/ Cm20注漿前,清理好注漿孔,安裝好注漿管,保證其暢通,注漿是一項連續(xù)作業(yè),不得任意停泵,以防砂漿沉淀,不同學阻塞管路,影響注漿效果。注漿順序是沿隧道軸線,先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壓注,漿液逆坡上流,以利充填密實和避免砂漿被水稀釋離析。當注漿壓力穩(wěn)定上升,達到設計壓力不進漿或進漿量很小時,即可停止注漿,進行封孔作業(yè)。停泵后,立即關閉孔口閥門,然后拆除和洗管路,待砂漿初凝后再拆卸注漿管,并用干稠水泥漿將注漿孔填滿搗實?;靥钭{注意注漿孔排距控制在1-2. 5m之間,間距控制在2-: 之間;注漿應從隧道低端向高端、從中間向兩側進行。通過上述方法,能夠對頂板混凝土及防水板之間出現空隙進行回填,避免其間產生空隙而是土層松動,對其上部的文物影響。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在土層及松散軟弱不穩(wěn)定地質中不但施工方便,而且更利于控制沉降變形,安全可控;
2、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通過該工程的成功應用,對類似地質條件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既能保護國家文物,又切實
7可行,保證施工安全,易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它通過以下步驟實現步驟一.在管棚與開挖輪廓線間采用超前小導管形成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沿
開挖輪廓線作超前小導管補強形成超前預支護,形成超前預支護中,其超前小導管間距@=40cm,長度L=450cm,管徑為50mm,角度a=3° 5°,可以=3°、4°或5°中任意選擇,在排距300cm,且超前小導管的端頭加工成10 15cm錐形梭頭。步驟二 .在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條件下,左右幅框架洞身都分兩部,每部均采用臺階法開挖,每幅均采用人工預留核心土開挖,其施工順序依次為上臺階開挖,下臺階開挖,底板開挖;每循環(huán)進尺50cm,上臺階開挖進尺滿足300cm,進行下臺階預留核心土開挖,當下臺階開挖滿足600cm時,進行同幅另一部開挖,每幅第一級上臺階至最后一節(jié)下臺階距離控制在1200cm內,地板開挖循環(huán)進尺300cm ;左右幅交錯依次進行,形成平行流水作業(yè)。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其施工步驟依次為邊墻支護,頂板支護以及底板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型鋼支撐,型鋼間距@ =50cm,型鋼之間采用螺紋鋼縱向連接,環(huán)向間距IOOcm ;頂部及邊墻鋪設防裂鋼筋網,網片搭接長度10cm,并噴射混凝土,厚30 cm。其中噴砼的過程是,先噴鋼架與圍巖之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且噴砼需自下而上,先將低洼處噴平,再分層復噴至設計厚度;邊墻應從墻腳開始向上施噴,一次噴射厚度7 10cm,頂板5 7cm,保證其受力均勻且承載力大,保證其結構穩(wěn)靠即可,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邊墻噴射厚度為7cm、8cm、9cm或IOcm中任意選擇,頂板的厚度為5cm、6cm或7cm中任意選擇。步驟三.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開挖中為初期支護,框架形成后為臨時支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進行體系轉換;需要對二襯進行施工,其中要求臨時支護中支撐的拆除長度不得超過300cm,并進行鋪設防排水設施,施工襯砌,澆注頂板混凝土,再進行混凝土的養(yǎng)護。其中防排水設施的鋪設,需先掛設排水管,并將排水管出口接入縱向打孔波紋管,形成排水系統(tǒng),然后再掛設防水板,且防水板搭接不小于IOcm;其中襯砌施工,需澆注底板混凝土至底板鋼架底部,按設計間距安裝底板、邊墻、頂板鋼架及頂板鋼架網片,再澆注底板及邊墻混凝土至設計位置,行走簡易襯砌臺架并調試安裝就位,同時安裝襯砌臺車頂板端部堵頭板;其中澆注頂板混凝土,需將混凝土輸送泵出口管埋入頂板端頭堵頭板預留口位置,并將其固定,進行頂板混凝土澆注,澆注采用先兩側后中間、先內后外進行施工,搗固采用附著式進行整搗,每次澆注長度控制在300cm ;其中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后,采用噴霧方式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5天。步驟四.其中頂板注漿過程為隧道襯砌施工結束后,需采取壓漿方式對空隙進行回填,注漿采用充填頂板砼與防水板間空隙的加固方案,注漿順序為沿隧道軸線,先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壓注,漿液逆坡上流,注漿管采用雙套帶橡膠止?jié){塞式,其中水泥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 5-1:3(可以在其間任意選擇)、水灰比1:1-1. 1:1(可以在其間任意選擇),注漿壓力不要超過^g/ cm 2,注漿孔排距控制在1-2. 5m之間,間距在2- !之間,當注漿壓力穩(wěn)定上升,達到設計壓力不進漿時,停止注漿,立即關閉孔口閥門,拆除和洗管路,待砂漿初凝后再拆卸注漿管,并用干稠水泥漿將注漿孔填滿搗實。左右幅中部的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針對該隧道屬超淺埋(最大埋設max=500,最小埋設min=170cm)、大斷面(跨距^OOcm、單副1400cm,高度820cm)特點,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框架隧道施工方法,即在管棚超前預支護體系條件下,左右幅框架洞身共分兩部,每部均采用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考慮框架整體受力,每幅及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開挖中為初期支護,框架形成后為臨時支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及進行體系轉換,即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左右幅中部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該方法在土層及松散軟弱不穩(wěn)定地質中不但施工方便,而且更利于控制沉降變形,安全可控。通過該工程的成功應用,對類似地質條件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過以下步驟實現步驟一.在管棚與開挖輪廓線間采用超前小導管形成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步驟二 .在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條件下,左右幅框架洞身都分兩部,每部均采用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步驟三.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開挖中為初期支護,框架形成后為臨時支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進行體系轉換;步驟四.左右幅中部的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沿開挖輪廓線作超前小導管補強形成超前預支護,形成超前預支護中,其超前小導管間距@ =40cm,長度L=450cm,管直徑為50mm,角度a=3° 5°,排距300cm,且超前小導管的端頭加工成10 15cm錐形梭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每幅均采用人工預留核心土開挖,其施工順序依次為上臺階開挖,下臺階開挖,底板開挖;每循環(huán)進尺50cm,上臺階開挖進尺滿足300cm,進行下臺階預留核心土開挖,當下臺階開挖滿足600cm時,進行同幅另一部開挖,每幅第一級上臺階至最后一節(jié)下臺階距離控制在1200cm內,地板開挖循環(huán)進尺300cm ;左右幅交錯依次進行,形成平行流水作業(yè)。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其施工步驟依次為邊墻支護,頂板支護以及底板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型鋼支撐,型鋼間距@ =50cm,型鋼之間采用螺紋鋼縱向連接,環(huán)向間距100cm;頂部及邊墻鋪設防裂鋼筋網,網片搭接長度10cm,并噴射混凝土,厚30 c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噴砼的過程是,先噴鋼架與圍巖之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且噴砼需自下而上,先將低洼處噴平,再分層復噴至設計厚度;邊墻應從墻腳開始向上施噴,一次噴射厚度7 IOcm,頂板 5 7cm。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需要對二襯進行施工,其中要求臨時支護中支撐的拆除長度不得超過300cm,并進行鋪設防排水設施,施工襯砌,澆注頂板混凝土,再進行混凝土的養(yǎng)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防排水設施的鋪設,需先掛設排水管,并將排水管出口接入縱向打孔波紋管,形成排水系統(tǒng),然后再掛設防水板,且防水板搭接不小于IOcm ;其中襯砌施工,需澆注底板混凝土至底板鋼架底部,按設計間距安裝底板、邊墻、頂板鋼架及頂板鋼架網片,再澆注底板及邊墻混凝土至設計位置,行走簡易襯砌臺架并調試安裝就位,同時安裝襯砌臺車頂板端部堵頭板;其中澆注頂板混凝土,需將混凝土輸送泵出口管埋入頂板端頭堵頭板預留口位置,并將其固定,進行頂板混凝土澆注,澆注采用先兩側后中間、先內后外進行施工,搗固采用附著式進行整搗,每次澆注長度控制在300cm ;其中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后,采用噴霧方式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5天。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頂板注漿過程為隧道襯砌施工結束后,需采取壓漿方式對空隙進行回填,注漿采用充填頂板砼與防水板間空隙的加固方案,注漿順序為沿隧道軸線,先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壓注,漿液逆坡上流,注漿管采用雙套帶橡膠止?jié){塞式,其中水泥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 5-1:3、水灰比1:1-1. 1:1,注漿壓力不要超過^g/cm2,注漿孔排距控制在1-2. 5m之間,間距在2-3m之間,當注漿壓力穩(wěn)定上升,達到設計壓力不進漿時,停止注漿,立即關閉孔口閥門,拆除和洗管路,待砂漿初凝后再拆卸注漿管,并用干稠水泥漿將注漿孔填滿搗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屬于隧道挖掘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下穿特殊構筑物框架隧道開挖施工方法,包括步驟1.在管棚與開挖輪廓線間采用超前小導管形成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2.在組合超前預支護體系條件下,左右幅框架洞身都分兩部,每部均采用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隨開挖及時跟進;3.左右幅中部鋼架支護在開挖過程中逐步形成,在勁性鋼架混凝土襯砌施工前,依次拆除每幅中部臨時支護進入襯砌施工,進行體系轉換;4.左右幅中部的臨時支護與勁性鋼架混凝土形成永久框架受力結構。本發(fā)明的方法,在土層及松散軟弱不穩(wěn)定地質中不但施工方便,而且更利于控制沉降變形,安全可控。
文檔編號E21D9/04GK102562077SQ20111043763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何復生, 周忠林, 唐開富, 張智, 朱家穩(wěn), 李永豐, 楊全勇, 楊興林, 楊勇, 楊戈, 王國煒, 王聲揚, 羅飚, 胡光全, 陳艷林 申請人: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