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滑支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滑支擋結構。
背景技術:
—些路段經(jīng)常發(fā)生多次大規(guī)?;拢瑥墓こ痰刭|綜合分析,礦區(qū)工程地質條件復 雜,制成邊坡的巖石松軟,軟弱夾層分布密集,局部邊坡受構造斷層影響較大。在河岸護坡 或地下水威脅的邊坡防護工程中,土體中壓力水的存在嚴重威脅邊坡的安全,為排除壓力 水, 一般采用預埋排水管的方法與擋墻、護面等配合,這種方法雖然能排水,但加固土體的 效果并不明顯,而常用的一些錨桿、錨索、抗滑樁又只能夠起到錨固、抗剪作用,不能夠排 水。在邊坡、基坑支護中,排樁應用較廣泛,它是由鉆孔灌注樁直線排列,并由聯(lián)系梁連接, 共同抵抗側向土壓力或滑坡推力的結構形成。在一些滑坡、邊坡工程治理的支擋結構中,應 用廣泛的是人工挖孔的矩形抗滑樁,但是該抗滑樁存在著耐久性差,安全性低等問題,因此 使用受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滑支擋結構,能有效的解決上 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滑支擋結構,包括由上部的懸臂段和下部的錨 固段組成的抗滑樁,其懸臂段嵌固于地表下,錨固段嵌固于滑動面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內(nèi),其特 征在于還包括由上部的斜撐壁和下部的斜撐基礎組成的斜撐,斜撐壁與抗滑樁的懸臂段 固定相連,其間形成的夾角上設有支撐塊,斜撐基礎嵌固于滑動面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內(nèi),在所 述抗滑樁的表面設有鋼筋籠,在抗滑樁的錨固段上設有泄水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抗滑樁上設置斜撐,可以使樁的變形受到約 束,同時支撐塊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從而改善了懸臂樁的受力及變形狀態(tài),鋼筋籠的設置 增強了抗滑樁的作用力度,泄水孔的設置更加利于抗滑樁的排水工程,使得本實用新型支 擋結構的受力較傳統(tǒng)的抗滑樁承擔側向的下滑推力更為合理,整個裝置結構簡單,穩(wěn)定性 強,利于工程施工,有效的治理滑坡。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在圖中1-地表2-滑動面3-抗滑樁31-懸臂段32-錨固段4_斜撐41-斜撐壁 42-斜撐基礎5-鋼筋籠6-泄水孔7-支撐塊8-穩(wěn)定地層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l所示,一種抗滑支擋結構,包括抗滑樁3、斜撐4和支撐塊7??够瑯?由上部的懸臂段31和下部的錨固段32組成,其懸臂段31嵌固于地表1下,錨固段32嵌固于滑動面2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8內(nèi),斜撐4由上部的斜撐壁41和下部的斜撐基礎42組成,斜撐臂41與抗滑樁3的懸臂段31固定相連,其間形成的夾角上設有支撐塊7,斜撐基礎42嵌固于滑動面2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8內(nèi)。抗滑樁3的懸臂段31和斜撐4的斜撐臂41固定連接,抗滑樁3為直接承受滑坡推力的結構,斜撐4是將作用于抗滑樁3上的滑坡推力傳至穩(wěn)定地層的構造物,并通過調(diào)整斜撐臂41與抗滑樁3的傾斜角度,來適應不同的地質結構,從而將抗滑力分散傳遞到穩(wěn)定地層,起到治理滑坡的目的。在所述抗滑樁3的表面設有鋼筋籠5,鋼筋籠5的表面涂有防腐層,防止在地下被腐蝕生銹而影響到抗滑樁3的強度,鋼筋籠5的設置加強了整個抗滑樁3的受力強度,在抗滑樁3的錨固段32上設有泄水孔6,用以排泄地表下的水。
權利要求一種抗滑支擋結構,包括由上部的懸臂段(31)和下部的錨固段(32)組成的抗滑樁(3),其懸臂段(31)嵌固于地表(1)下,錨固段(32)嵌固于滑動面(2)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8)內(nè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上部的斜撐壁(41)和下部的斜撐基礎(42)組成的斜撐(4),斜撐壁(41)與抗滑樁(3)的懸臂段(31)固定相連,其間形成的夾角上設有支撐塊(7),斜撐基礎(42)嵌固于滑動面(2)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8)內(nèi),在所述抗滑樁(3)的表面設有鋼筋籠(5),在抗滑樁(3)的錨固段(32)上設有泄水孔(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滑支擋結構,包括由上部的懸臂段和下部的錨固段組成的抗滑樁,其懸臂段嵌固于地表下,錨固段嵌固于滑動面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內(nè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上部的斜撐壁和下部的斜撐基礎組成的斜撐,斜撐壁與抗滑樁的懸臂段固定相連,其間形成的夾角上設有支撐塊,斜撐基礎嵌固于滑動面以下的穩(wěn)定地層內(nèi),在所述抗滑樁的表面設有鋼筋籠,在抗滑樁的錨固段上設有泄水孔。由于在抗滑樁上設置斜撐,可以使樁的變形受到約束,同時支撐塊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從而改善了懸臂樁的受力及變形狀態(tài),使得本實用新型支擋結構的受力較傳統(tǒng)的抗滑樁承擔側向的下滑推力更為合理,結構穩(wěn)定性更強,利于工程施工,有效的治理滑坡。
文檔編號E02D17/20GK201473959SQ200920157018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鄧隆波 申請人:鄧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