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層或者巖層的鉆進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鉆桿的導向 對中裝置,具體說是安裝在鉆井平臺上,利用一個液壓油缸和一組電磁閥,實現(xiàn) 背鉗可自動調整與鉆桿間的相對位置,并能鎖死背鉗位置等功能的一種可調對中 側掛式背鉗。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在鉆井平臺上的背鉗, 一般是在背鉗的上部或者下部安裝扶正器, 利用扶正器中彈簧的推力將背鉗與鉆桿進行強行對中,在整個鉆井過程中,由于
彈簧推力的不穩(wěn)定性,扶JH器極易與鉆桿和接頭摩擦,使得扶正器、鉆桿和接頭 成為易損件,并且在對背鉗和接頭進行維護時,還必須借助另一起吊工具將背鉗 擺開使之離開工作位置,這樣勢必造成了鉆探工作成本的提髙,并且影響了工作 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性能穩(wěn)定, 工作可靠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包括回轉頭、承扭梁、提升油缸、伸縮 梁和背鉗,其中所述回轉頭一側設有連接桿,連接桿利用銷軸與承扭梁上端軸鉸 接,承扭梁內部裝有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缸體一端固定在承扭梁上端,提升油 缸的活塞桿一端與伸縮梁上部固定連接,伸縮梁下部裝有背鉗,背鉗內部裝有可 夾緊鉆桿的鉗牙,其中所述回轉頭上與連接桿同側還裝有對中油缸,對中油缸的 缸體一端利用銷軸與回轉頭軸鉸接,承扭梁外側裝有連接桿,對中油缸的活塞桿 一端利用銷軸與連接桿軸鉸接;在所述缸體兩端的左、右端蓋上分別設有工作油 口 A、 B,缸體的內腔通過工作油口 A、 B與閥塊上相對應的油口相連,所述閥 塊上裝有四個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2、 D3、 D4,其中兩個兩位兩通電磁閥D2、 D4的進油口 P2和P4與液壓站的P壓力油口相連通,兩個兩位兩通電磁闊Dl、 D3的出油口 Al和B3與油箱T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2的出油口 A2和兩 位兩通電磁閥Dl的進油口 Pl與工作油口 A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4的出油 口 B4與兩位兩通電磁閥D3的進油口 P3與工作油口 B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其中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2、 D3、 D4的閥芯為錐形。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增加了一個對 中油缸和一個由兩位兩通電磁閥組成的閥塊,利用電磁閥通斷狀態(tài)控制對中油 缸,使背鉗能夠自動調整與鉆桿和接頭中心對正,在鉆井過程中,使鉗牙始終和鉆桿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鉗牙、鉆桿和接頭的磨損。該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結構 簡單,沒有昂貴的零件,制造成本低廉,其中的兩位兩通電磁閥采用錐形無泄漏 閥芯,在電磁閥長時間關閉的情況下,液壓油也不會從電磁閥中溢出,使整個裝 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本實用新型易于對現(xiàn)有的頂驅裝置進行技術改 造,安裝在鉆井平臺上之后,必將大大減少零部件的損耗,降低設備維護的頻率 和成本,提高整個鉆探生產的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的一種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的液壓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包括回轉頭l、承扭梁4、提升油缸5、 伸縮梁7和背鉗8,回轉頭1 一側裝有連接桿2,連接桿2利用銷軸3與承扭梁 4上端鉸接,承扭梁4內部裝有提升油缸5,提升油缸5的缸體一端固定在承扭 梁4上端,提升油缸5的活塞桿6—端與伸縮梁7上部固定連接,伸縮梁7下部 裝有背鉗8,背鉗8內部裝有可夾緊鉆桿10的鉗牙9,回轉頭1上與連接桿2同 側還裝有對中油缸,對中油缸的缸體11 一端利用銷軸12與回轉頭1鉸接,承扭 梁4外側裝有連接桿15,對中油缸的活塞桿13—端利用銷軸M與連接桿15鉸 接。
如圖2和圖3所示在缸體11兩端設有工作油口 A、 B,缸體11的內腔通過 工作油口 A、 B與闊塊16上相對應的油口相連,閥塊16上裝有兩位兩通電磁閥 Dl、 D2、 D3、 D4,兩位兩通電磁閥D1、 D2、 D3、 D4采用錐形無泄露閥芯,且 兩位兩通電磁閥Dl和D2串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l的進油口 Pl和兩位兩通電 磁閥D2的出油口 A2與工作油口 A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3和D4串聯(lián),兩 位兩通電磁閥D3的進油口 P3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4的出油口 B4與工作油口 B 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l和D3并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l的出油口 Al和兩 位兩通電磁閥D3的出油口B3與油箱T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2和D4并聯(lián), 兩位兩通電磁閥D2的進油口 P2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4的進油口 P4與壓力油口 P 相連通。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通過對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2、 D3、 D4的控制, 可以控制背鉗8實現(xiàn)四種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
(1) 當兩位兩通電磁閥D2、 D3通電打開,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4斷電關 閉時,壓力油口 P與工作油口 A接通,回油口 T與工作油口 B接通,在壓力油 的作用下,推動對中油缸的活塞桿13向右端移動,從而使背鉗8可以自動向靠 近井口中心調整位置。
(2) 當兩位兩通電磁閥D2、 D3斷電關閉,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4通電打開時,壓力油口 P與工作油口 B接通,回油口 T與工作油口 A接通,在壓力油 的作用下,推動對中油缸的活塞桿13向左端移動,從而使背鉗8可以自動向遠 離井口中心方向調整位置,使背鉗8在不借助外來起吊設備的情況下離開工作位 置,便于對背鉗8和鉆具進行維護工作。
(3) 當背鉗8中的鉗牙9夾緊鉆桿10時,控制兩位兩通電磁閥D2、 D4斷 電關閉,同時兩位兩通電磁閥D1、 D3通電打開,此時工作油口A、 B都與回油 口T連通,背鉗8處于浮動狀態(tài),可以手動調整背鉗8位置,便于鉆桿10上卸 扣。
(4) 當背鉗8中的鉗牙9打開,鉆桿IO旋轉進行鉆探工作時,控制兩位兩 通電磁閥Dl、 D2、 D3、 D4全部斷電關閉,此時工作油口 A、 B沒有液壓油流進 或流出,又由于兩位兩通電磁閥Dl、 D2、 D3、 D4采用錐形無泄露閥芯,可以 使對中油缸的活塞桿13保持很長時間不移動位置,避免了背鉗8與鉆桿10、鉆 桿接頭的摩擦損耗。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包括回轉頭(1)、承扭梁(4)、提升油缸(5)、伸縮梁(7)和背鉗(8),其中所述回轉頭(1)一側裝有連接桿(2),連接桿(2)利用銷軸(3)與承扭梁(4)上端鉸接,承扭梁(4)內部裝有提升油缸(5),提升油缸(5)的缸體一端固定在承扭梁(4)上端,提升油缸(5)的活塞桿(6)一端與伸縮梁(7)上部固定連接,伸縮梁(7)下部裝有背鉗(8),背鉗(8)內部裝有可夾緊鉆桿(10)的鉗牙(9),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頭(1)上與連接桿(2)同側還裝有對中油缸,對中油缸的缸體(11)一端利用銷軸(12)與回轉頭(1)鉸接,承扭梁(4)外側裝有連接桿(15),對中油缸的活塞桿(13)一端利用銷軸(14)與連接桿(15)鉸接;在所述缸體(11)兩端設有工作油口A、B,缸體(11)的內腔通過工作油口A、B與閥塊(16)相連通,所述閥塊(16)上裝有兩位兩通電磁閥D1、D2、D3、D4,且兩位兩通電磁閥D1和D2串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1的進油口P1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2的出油口A2與工作油口A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3和D4串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3的進油口P3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4的出油口B4與工作油口B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1和D3并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1的出油口A1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3的出油口B3與油箱T相連通,兩位兩通電磁閥D2和D4并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2的進油口P2和兩位兩通電磁閥D4的進油口P4與壓力油口P相連通。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位兩 通電磁閥D1、 D2、 D3、 D4的閥芯為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可調對中側掛式背鉗包括回轉頭、承扭梁、提升油缸、伸縮梁和背鉗,回轉頭上還裝有對中油缸,對中油缸的缸體一端與回轉頭鉸接,對中油缸的活塞桿一端與承扭梁上的連接桿鉸接,在對中油缸的缸體兩端分別設有與內腔和閥塊相互連通的工作油口A、B,閥塊上裝有四個兩位兩通電磁閥,其中兩位兩通電磁閥D1和D2,D3和D4分別串聯(lián),兩位兩通電磁閥D1和D3,D2和D4分別并聯(lián),上述的兩位兩通電磁閥采用了錐形無泄露閥芯。本實用新型通過通斷電控制四個兩位兩通電磁閥的開關,從而實現(xiàn)自動調整背鉗與鉆桿和接頭相對位置的功能,整個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能大大減少零部件的損耗,降低設備維護的頻率和成本,提高整個鉆探生產的效率。
文檔編號E21B19/16GK201241640SQ20082011003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14日
發(fā)明者李金祥 申請人:李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