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能最大化地增大與電解的廢水接觸的電極的比表面積,而提高電解效率、擴大電解空間,在低濃度的廢水中也能夠有效地將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包含如各種電子產品中所使用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等的電子組件廢料(Scrap)或在化學工廠大量排出的廢催化劑等中存在有價金屬, 或者由于從鍍金工廠、纖維工廠或其他工廠所排放的廢水,以及照片顯像時所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所以這樣的廢料及廢水的再利用,以及從上述廢水等中有效地回收存在回收價值的有價金屬,是在廢資源中價值創(chuàng)造、以及在防止環(huán)境污染的立場上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項目。由此,對于含有例如白金(Pt)、鈀(Pd)、銠(Rh)、金(Au)、銀(Ag)、銅(Cu)等有價金屬的廢水進行處理而回收上述有價金屬的方法,利用以下方法打碎廢資源后主要將酸或堿等作為溶劑來溶出,利用化學沉淀或電解來回收有價金屬。上述的電解方式不僅用于將包含在廢水內的有價金屬或重金屬回收,并且還部分用于一般無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的處理以及生產中,但基于現(xiàn)有的電解裝置,存在處理時間長、效率低,以及裝置本身占有較大的空間等缺點。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在鍍金企業(yè)等中主要使用的廢水處理方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藥品處理來進行污泥化,再進行埋入等的處理方式,幾乎不能再利用廢水內的有價金屬成分和用水,而直接排放,導致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而且存在化學藥品處理時的費用負擔大的問題。圖1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用于從鍍金廢水或含有有價金屬的廢水中電沉積有價金屬而進行回收的電解槽100的一實施例,在形成有內部孔洞113的圓筒形外殼110內配置有圓筒形內部電極板130以及圓筒形外部電極板120。而且,在上述的外殼110內形成有流入廢水的流入口 112以及流出口 111。通過這樣的結構,從外部電源裝置(未圖標)供給電源,在上述的內部130以及外部電極120流過電流。此時,上述的內部電極130以及外部電極120的極性可以任意配置, 一側帶負電(_),另一側帶正電(+)。由此,具有以下結構陰極㈠從電源被供給電子,電解槽內的廢水(溶液)中陽離子向電極表面擴散,從而通過陽離子得到電子并還原的電化學還原反應來在陰極上附著有價金屬而回收。但是,這樣的具有一陰極及一陽極的結構的現(xiàn)有的電解槽100,由于上述陰極的比表面積不大,所以電解槽內的廢水與上述陰極接觸的面積以及時間減少,這成為妨礙有效地將有價金屬回收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低濃度的廢水,也就是有價金屬的含量為IOppm以下的廢水中,由于所接觸的比表面積非常小,所以發(fā)生將上述的有價金屬的電沉積難以回收,導致其效率非常低的問題。也就是,還原過程只是在單一陰極電極表面上發(fā)生,所以存在限定了反應速度,為了大量生產,需要多個電解槽100的問題,還存在電解效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度下降的問題。另一方面,一般作為電極使用鈦(Ti)材質的電極板,但上述的鈦具有在用于回收電沉積的有價金屬的王水等中不溶化的優(yōu)點,但電導率低,所以在其表面上進行鍍覆電導率高的金屬,或者組合這些的金屬而使用。因此,需要開發(fā)出具有擴大廢水所接觸的比表面積,并且能夠增大用于回收有價金屬的電解效率的電解槽。
發(fā)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更詳細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該電解槽包括外殼,其在后端形成有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有流出口,并具有形成向下傾斜的下部的內部空間;多個陽極,被分別設置在外殼的內部,沿著寬度方向分割內部空間;以及多個陰極部,設置在陽極和陽極之間,將相鄰的陽極與陽極之間的空間區(qū)分成兩個電解空間;流入到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電沉積在陰極部上而回收,再通過流出口排出到外部。(二)技術方案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包括 外殼,其在后端形成有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有流出口,并具有形成向下傾斜的下部的內部空間;多個陽極,被分別設置成在上述外殼的內部,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內部空間;以及多個陰極部,其設置在上述陽極和陽極之間,將相鄰的陽極與陽極之間的空間區(qū)分成兩個電解空間;流入到上述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電沉積在陰極部上而回收,再通過上述流出口排出到外部。各個上述陰極部,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 兩個側面設置成滑動插入在上述外殼的內側面上,并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溢流路徑間隔。并且,各個上述陰極部分別具有第一陰極,設置在上述陽極和陽極之間,被形成為將相鄰的陽極和陽極的空間分成兩個電解空間、且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溢流路徑間隔;第二陰極,與上述第一陰極的一側面具有間隔,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第三陰極,與上述第一陰極的另一側面具有間隔,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以及陰極金屬絲,被形成為增大與上述廢水接觸的比表面積的團狀結構,被填充在由上述的第二陰極和第一陰極形成的空間以及由上述第三陰極和第一陰極形成的空間內;流入到上述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電沉積在包含上述陰極金屬絲的上述陰極部上而回收。以盤簧形狀多個貼緊的方式配置上述陰極金屬絲。上述陰極金屬絲與相鄰的陰極金屬絲成團,具有絲瓜絡結構。
各個上述陽極,分別位于相鄰的上述陰極部之間,或者位于上述外殼的前端或后端的內側壁與上述陰極部之間;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兩個側面被設置成滑動插入在上述外殼的內側面上;在下端部形成廢水流動的廢水流出路徑間隔。上述外殼具有外部體,其以上下部開口的形狀,在后端上部形成有與外部連通的上述流入口,在前端上部形成有上述流出口 ;下部蓋,其與上述外部體的下部結合,形成外殼的底面;以及上部蓋,其與上述外部體的上部結合而形成外殼的上面,并形成有一個以上的上述氣體排出孔。上述外部體,在側壁上部上還具有多個與上述電解空間的上部連通的第一排污閥。上述下部蓋還具有多個與上述電解空間的下部連通的第二排污閥。上述外殼,在內部空間還包括流體止回球,該流體止回球被構成為根據內部壓力, 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使氣體的移動自由、且防止廢水的泄漏;上述上部蓋進一步包括網狀結構的止回球柵欄網,該止回球柵欄網支撐上述流體止回球,控制在外殼內部空間內的自由移動。上述陰極部的陰極和陽極是沒有鍍金的鈦(Ti)材質。(三)有益效果根據如上所述的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能夠產生以下效果第一,通過由第二陰極、第一陰極及第三陰極構成并具有填充于其中間空間中的陰極金屬絲的陰極部,增大流入到電解槽內的廢水的接觸比表面積,即使在含有微量的有價金屬的廢水中也能夠容易地將上述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第二,陰極部位于陽極和陽極之間,被區(qū)分為多個電解空間,廢水依次通過上述電解空間,有價金屬被電沉積,所以能夠得到高的電解效率;第三,通過形成在外殼的一側的氣體排出孔,能夠一次性地排出在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提高電解槽的穩(wěn)定性,通過根據內部壓力的需要來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而進行控制的流體止回球,能夠防止廢水向外部泄漏。
圖1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概要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另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應用于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陰極金屬絲的一實施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以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實施本發(fā)明的程度,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側視剖面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的俯視圖。以下參照圖 2至圖5進行說明。本發(fā)明的電解槽,具有陰極和陽極電極,并利用電解而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進行回收,包括外殼,其在后端形成有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有流出口,并具有形成向下傾斜的下部的內部空間;多個陽極,其被分別設置在上述外殼的內部,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內部空間;以及多個陰極部,其設置在上述陽極和陽極之間,將相鄰的陽極和陽極的空間區(qū)分成兩個電解空間。然后,通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電沉積在上述陰極部而回收,再通過上述流出口排出到外部。本發(fā)明的外殼,可以在上面還形成氣體排出孔。由此,通過上述氣體排出孔排出氣體,并且通過上述流出口排出到外部。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構成為最大化地增大流入上述電解槽1內的廢水所接觸的電極的比表面積,以能夠有效地將鍍金廢水或含有有價金屬的廢水中可再利用的上述有價金屬進行電沉積而回收,提高了電解效率; 擴大電解的空間,使得即使在含有微量的有價金屬的廢水中也能夠有效地將上述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為此,本發(fā)明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具有陰極和陽極電極,并為了利用電解來電沉積廢水內的有價金屬,將多個陽極20以具有預先設定的間隔而配置在外殼10內,并設置陰極部30,上述陰極部30位于相鄰的兩個上述陽極20之間,并與陽極一起形成電解空間,隨著電源的供給,有價金屬電沉積在上述陰極部30上。此時,上述外殼10,在后端形成有廢水流入的流入口 11、在前端形成有流出口 12、 在上面形成有氣體排出孔13,具有提供上述廢水被電解的空間的內部空間。此時,優(yōu)選的是,上述流入口 11被形成為與外殼10的后端上面貫通,上述流出口 12可以形成在外殼10 的前端上部,而且上述氣體排出孔13可以形成在外殼10的上部的上面。上述陰極部30將上述陽極和陽極之間的空間區(qū)分為兩個電解空間A。上述陽極20設置在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中,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內部空間。由此形成的本發(fā)明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使流入到上述外殼10的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A,在陰極部30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上述電沉積的過程,也就是在電解空間內的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通過上述外殼10的氣體排出孔13排出到外部。而且,上述有價金屬已被回收的廢水,通過上述外殼10的流出口 12排出到外部。此時,上述氣體排出孔13用于先排出隨著在上述外殼10內部進行的電解過程,廢水通過上述電解空間A,而沒有離開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而填入的氣體。
這是由于為了防止在上述內部空間的填入氣體所導致的電解槽1的破損以及事故危險所必須的。上述陽極20和陰極部30,一般如眾所皆知的技術那樣,通過向上述外殼10的外部突出的電極頭與外部電源(未圖示)連接而被供給電源,分別帶陽極和陰極電荷。優(yōu)選的是,上述電極頭突出的外殼10具有廢水不被泄漏到外部的結構。在圖示的實施例中,上述外殼10具有內部空間,可以被形成為從后端上部向前端下部傾斜的箱狀。此時,上述陽極20和陰極部30可以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的板狀。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各個陰極部30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兩個側面被設置成滑動插入在上述外殼10的內側面上,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溢流路徑間隔d。如圖所示,當陰極部被形成為板狀結構時,具有能從高濃度的廢水中回收鎳(Ni)、 銅(Cu)或鐵(Fe)等有價金屬的優(yōu)點。由此構成的本發(fā)明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使流入到上述外殼10的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A,在陰極部30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陰極部30固定在外殼10的底面,即下端部安裝在形成于下部蓋IOc的內側面上的安裝槽72上而固定,通過陰極部30的上部流入到內部空間內的廢水可通過溢流而移送到相鄰的電解空間內。優(yōu)選的是,陰極部30的上部與上部蓋IOb的底面形成溢流路徑間隔d,以廢水向陰極部30的上部容易溢流的方式進行引導。為此,優(yōu)選的是,在陰極部30的兩個側面與外殼的兩個內側面緊貼插入,能夠防止廢水通過陰極部30的兩個側面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也就是,在陰極部30中,兩個側面滑動插入到外殼10的兩個內側面內,下端部可以被安裝固定在安裝槽72上,并且設置在外殼10上。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中,上述陰極部30位于陽極20之間,將電解空間區(qū)分為多個,由此使廢水的電解過程重復多次,增加了有價金屬的回收率。廢水在陰極部30的上部溢流,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A,流過陽極20的下部,依次通過外殼10內部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A。而且,如圖4以及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的另一實施例中,根據電解過程,實際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的上述陰極部30分別具有第一陰極31,其設置在上述陽極20和陽極20之間,被形成為將相鄰的陽極20和陽極20的空間分成兩個電解空間、且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溢流路徑間隔d ;第二陰極32,其與上述第一陰極的一側面具有間隔,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第三陰極33,其與上述第一陰極的另一側面具有間隔, 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以及陰極金屬絲34,其被形成為增大與上述廢水接觸的比表面積的團狀結構,被填充在由上述第二陰極和第一陰極形成的空間a以及上述第三陰極和第一陰極形成的空間a內。然后,流入到上述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在包含上述陰極金屬絲的上述陰極部上電沉積有價金屬而回收。在電解空間的一側,陰極金屬絲34以成團的方式填充。為了通過陰極金屬絲34 增大與廢水的接觸比表面積,使板狀結構的陰極31位于具有網狀結構的兩個陰極32及33, 并在上述兩個陰極之間,使陰極金屬絲34以成團的方式位于上述板狀結構的陰極31和網狀結構的陰極32及33的中間空間a里?;谟纱藰嫵傻谋景l(fā)明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使流入到外殼10的流入口內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A,在包含成團狀的陰極金屬絲34的陰極部30上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此時,優(yōu)選的是,上述陰極部30根據需要構成為將上述陰極部30的底面通過網狀結構或板狀結構切斷,以使填充在上述中間空間a內的陰極金屬絲34不隨在電解槽1內的拆卸而脫離。陰極部30固定在外殼10的底面,即下端部安裝固定在形成在下部蓋IOc的內側面上的安裝槽72上,通過第一陰極31的上部流入到內部空間內的廢水可以溢流而移送到相鄰的電解空間。優(yōu)選的是,第一陰極31的上部與上部蓋IOb的底面形成溢流路徑間隔d,引導廢水通過第一陰極31的上部而容易地溢流。為此,優(yōu)選的是,陰極部30的兩個側面與外殼的兩個內側面緊貼插入,防止廢水通過陰極部30的兩個側面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也就是,陰極部30的兩個側面滑動插入在外殼10的兩個內側面內,下端部可以安裝固定在安裝槽72,并且設置在外殼10上。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在網狀或板狀結構的陰極中間空間a里,將金屬絲34以團狀方式填充,增大接觸比表面積,上述陰極部30位于陽極20之間,將電解空間區(qū)分為多個,由此將廢水的電解過程重復多次,增加有價金屬的回收率。為此,以盤簧形狀多個貼緊的方式配置上述陰極金屬絲。例如,如圖6所示,上述陰極金屬絲34,維持通過上述陰極部30的第二陰極32和第三陰極33被填充在各個電解空間A的一側空間a的狀態(tài)。而且,上述陰極金屬絲與相鄰的陰極金屬絲成團,具有絲瓜絡結構。如圖所示,根據所填充的上述陰極金屬絲34的結構,使陰極部30的表面積最大化,增加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的量,增大整體電解效率,也就是具有增加有價金屬回收率的優(yōu)點。也就是,上述陰極金屬絲34,在上述空間a內的拆卸容易,且為了增加比表面積, 可以以盤簧狀或絲瓜絡結構與相鄰的陰極金屬絲34 —起以團狀方式填充。廢水在第一陰極31的上部溢流,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A,流過陽極20的下部,依次通過外殼10內部到下一個電解空間A。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安裝槽72可以形成在被形成在外殼10的內部空間底面的固定部70的上面。優(yōu)選的是,安裝在上述安裝槽72上的上述陰極部30的下端與安裝槽72的拆卸容易,使陰極部30的更換變得容易。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上述陽極20分別位于相鄰的上述陰極部30之間,或者位于上述外殼10的前端或后端的內側壁與上述陰極部30之間;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兩個側面被設置成滑動插入在上述外殼10的內側面上,在下端部形成廢水貫通的廢水流出路徑間隔C。優(yōu)選的是,各個陽極20的上端與上部蓋IOb的底面貼緊,防止向上部聚集的排出氣體滲入到相鄰的外殼空間。也就是,用于防止聚集到位于相鄰的兩個陽極20之間的陰極部30的上部的排出氣體滲入到其他陰極部30的上部。如圖所示,上述陰極部30位于相鄰的兩個陰極20所形成的空間內,上述陰極部30 與陽極20 —起形成電解空間A。相鄰的兩個上述電解空間通過“S”字的流路連接,流入到上述流入口 11的廢水, 依次通過多個上述電解空間A,有價金屬在陰極部30上電沉積而被回收,再通過上述流出口 12排出到外部。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上述外殼具有外部體10a,其以上下部開口的形狀,在后端上部形成有與外部連通的上述流入口 11,在前端上部形成有上述流出口 12 ;下部蓋10c, 其與上述外部體IOa的下部結合,形成外殼10的底面;以及上部蓋10b,其與上述外部體 IOa的上部結合形成外殼的上面,并形成有一個以上的上述氣體排出孔13。下部蓋IOc通過螺絲等結合部件與上述外部體IOa的下部結合而形成外殼的底面。上部蓋IOb通過螺絲等結合部件與上述外部體IOa的上部結合而形成外殼的上面,在預先設定的位置上貫通地形成上述氣體排出孔13。上述流入口 11與從外部移送上述廢水的外部流入管路40連接,在上述外部流入管路40的一側還包含用于將上述廢水強行流入到上述外殼10內的外部泵P。由外部體IOa的后端壁以及與其相鄰的陽極20形成的流入路徑IOa-I與流入口 11連通。流入到流入路徑IOa-I的廢水可以流到陽極20的下端,再移送到相鄰的電解空間。上述外部流入管路40,在一側還可包含用于強行注入用于提高電導率的電流密度添加劑的添加劑流入管路50。此時,在上述添加劑流入管路50上,根據需要還包含控制閥(未圖標),上述電流密度添加劑的注入,通過手動或自動操作來控制上述控制閥,由此控制其流入和流出量。而且,由外部體IOa的前端壁以及與其相鄰的陽極20形成的流出路徑10a_2與流出口 12連通。在與流出路徑lOa-2相鄰的電解空間中,在陽極20的下部流動的廢水移送到流出路徑lOa-2,可通過流出口 12流出到外部。上述外部體10a,在側壁上部上還具有多個與上述電解空間的上部連通的第一排污閥60。如圖所示,各個第一排污閥60與電解空間A的上部連通,具有以下優(yōu)點在第一排污閥60開放時,防止廢水溢流到陰極部上部,能夠全部去除下一個電解空間的廢水。另外, 阻止廢水溢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能夠容易實現(xiàn)陽極或陰極部的更換。而且,第一排污閥60可以配置成沿著外部體IOa的側壁長度方向形成一個列,此時,配置成一列的第一排污閥60可以被連接成通過排污管62而連通。具有通過第一排污閥60能夠控制在不相鄰的電解空間之間的廢水的移動的優(yōu)點。例如,在位于流入口側的電解空間里,可以將廢水移動到位于流出口側的電解空間。進一步地,外部體IOa能夠與第一排污閥60所形成的一個列相平行地形成向外部體IOa的側壁長度方向通過第一排污閥60的另一個列。此時,排列成另一列的第一排污閥 60可被連接成通過排污管64連通。被連接成通過排污管64連通的第一排污閥60,如上所述地實現(xiàn)與通過排污管62 連接的第一排污閥60相同的功能。為了使通過外部體IOa的側壁上部的廢水的外部排出更有效,優(yōu)選的是將排污管 62與排污管64連接成相互連通。上述下部蓋IOc還具有多個與上述電解空間的下部連通的第二排污閥66。如圖所示,第二排污閥66形成為在下部蓋10使電解空間的下部與外部連通。此時,優(yōu)選的是,與形成在下部蓋IOc的上面的固定部70的后端相鄰,被形成為與電解空間A的下部連通。外殼10被形成為整體傾斜,由于在固定部70的后端中有可能積有廢水,因此將第二排污閥66位于固定部70的后端時才能在外殼10內完全去除廢水。進一步地,上述外殼10在內部空間還包括流體止回球14,該止回球14根據內部壓力,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13,使氣體自由移動且防止廢水的泄漏;上述上部蓋IOb還包括網狀結構的止回球柵欄網15,該止回球柵欄網15支撐上述流體止回球14,控制在外殼10內部空間內的自由移動。流體止回球14在內部空間的電解過程中,根據內部壓力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13, 使氣體自由地移動、排出,而且能夠防止內部空間內的廢水泄漏。氣體排出孔14貫通上部蓋IOb而形成,止回球柵欄網15在上部蓋IOb的內側面上停留支撐上述流體止回球14,控制在上述外殼10的內部空間內的流體止回球14的自由移動。也就是,通過止回球柵欄網15,上述流體止回球15位于上述氣體排出孔13的附近,之后通過內部壓力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13,而防止廢水的泄漏。在本發(fā)明中,上述陰極部的陰極和陽極是沒有鍍金的鈦(Ti)材質。應用于本發(fā)明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的陽極20和陰極部30的電極,優(yōu)選的是使用沒有鍍金的鈦(Ti)材質,使得上述鈦(Ti)在后續(xù)的工序中利用王水等來得到有價金屬時,不會產生不純物,而能夠得到高純度的有價金屬。以下,說明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1 的有價金屬回收工序,也就是電解過程。首先,將含有有價金屬的廢水通過外部泵P提供的泵力,沿著上述外部流入管路 40流入到外殼10的內部空間。也就是,上述廢水通過外部體IOa的流入口 11流入到流入路徑IOa-I。然后,流入的廢水通過陽極下部的下部廢水流出路徑間隔c流入到電解空間A。然后,流入到電解空間的廢水通過第一陰極31的上部的S’字形狀的流路而溢流, 再移送到下一個電解空間。然后,通過陽極下部的廢水流出路徑間隔c流入到下一個電解空間A。重復這樣的過程,最終廢水通過流出口 12排出到外部。由上述陰極部30的第二陰極32和第一陰極31所形成的空間a以及由上述第三陰極33和第一陰極31所形成的空間a上,以成團狀的方式填充入陰極金屬絲34。此時,上述第二陰極32和第三陰極33是網狀結構的陰極,廢水通過上述網狀結構,與陰極金屬絲34的表面接觸。另一方面,上述陰極部30和陽極組20,通過向外殼的外部突出的電極頭上施加電壓而形成電荷移動,通過隨之進行的電解,在上述陰極部30上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更詳細地,在比表面積最大的陰極金屬絲34團上電沉積而回收。另一方面,上述廢水通過流入口 11流入到外殼10內時,通過流出口 12的廢水的排出不順暢,在廢水在外殼內積滿的情況下,由于流體止回球14而不被泄漏到氣體排出孔 13而穩(wěn)定地經過電解空間。而且,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通過上述氣體排出孔13而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夠增大電解槽1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根據需要調節(jié)上述添加劑流入管路50的控制閥(未圖示),將定量的電流密度添加劑流入到外殼10的內部空間內以調節(jié)電導率,由此能夠增加有價金屬回收率。由此,如果對有價金屬的濃度為50ppm的廢水進行處理,則具有通過流出口能夠排出有價金屬的濃度為0. 5 2ppm的廢水的效果。本發(fā)明如上所述地列舉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應當通過隨附的權利要求書來進行解釋。而且,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以及隨附的權利要求書的均等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修改以及變形是顯而易見的。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能夠產生以下效果通過由第二陰極、第一陰極和第三陰極構成并具有填充于其中間空間中的陰極金屬絲的陰極部,增大流入到電解槽內的廢水的接觸比表面積,即使在含有微量的有價金屬的廢水中也能夠容易地將上述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陰極部位于陽極和陽極之間,被區(qū)分為多個電解空間,廢水依次通過上述電解空間,有價金屬被電沉積,所以能夠得到高的電解效率;通過形成在外殼的一側的氣體排出孔,能夠一次性地排出在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提高電解槽的穩(wěn)定性,通過根據內部壓力的需要來堵住上述氣體排出孔,而進行控制的流體止回球,能夠防止廢水的外部泄漏,因此具有工業(yè)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具有陰極和陽極電極,并利用電解將廢水內的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的電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在后端形成有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有流出口,并具有形成向下傾斜的下部的內部空間;多個陽極,分別設置在該外殼的內部,沿著寬度方向分割該內部空間;以及多個陰極部,設置在該陽極和陽極之間,將相鄰的陽極和陽極的空間區(qū)分成兩個電解空間;其中,流入到該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在陰極部上電沉積而回收,再通過該流出口排出到外部, 各該陰極部分別具有第一陰極,設置在該陽極和陽極之間,被形成為將相鄰的陽極和陽極的空間分成兩個電解空間、且在沿著寬度方向分割該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多個溢流路徑間隔;第二陰極,與該第一陰極的一側面具有間隔,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 第三陰極,與該第一陰極的另一側面具有間隔,并具有板狀的網狀結構;以及多個陰極金屬絲,被形成為增大與該廢水接觸的比表面積的團狀結構,被填充于由該第二陰極和該第一陰極所形成的空間,以及該第三陰極和該第一陰極所形成的空間內,流入到該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該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在包含該陰極金屬絲的該陰極部上電沉積而回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各該陰極部,被形成為將該外殼的該內部空間沿著寬度方向分割的板狀結構,且兩個側面設置成被滑動插入在該外殼的內側面上,并在上部形成廢水溢流的溢流路徑間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陰極金屬絲以盤簧形狀多個貼緊的方式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陰極金屬絲與相鄰的陰極金屬絲形成團而具有絲瓜絡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陽極,分別位于相鄰的該陰極部之間,或者位于該外殼的前端或后端的內側壁與該陰極部之間,被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分割該外殼的該內部空間的板狀結構,兩個側面設置成被滑動插入在該外殼的內側面上,在下端部形成廢水流動的多個廢水流出路徑間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包括外部體,以上下部開口的形狀,在后端上部形成有與外部連通的該流入口,在前端上部形成該流出口 ;下部蓋,與該外部體的下部結合,形成該外殼的底面;以及上部蓋,與該外部體的上部結合而形成該外殼的上面,并形成一個以上的氣體排出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外部體,在側壁上部上進一步包括與該電解空間的上部連通的多個第一排污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下部蓋進一步包括與該電解空間的下部連通的多個第二排污閥。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在該內部空間進一步包括流體止回球,該流體止回球根據內部壓力,堵住該氣體排出孔,使氣體自由移動,并防止廢水的泄漏;該上部蓋進一步包括網狀結構的止回球柵欄網,該止回球柵欄網支承該流體止回球, 控制氣體在外殼的該內部空間自由移動。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其特征在于,該陰極部的陰極以及陽極是沒有鍍金的鈦(Ti)材質。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包括外殼,在后端形成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流出口,并具有形成向下傾斜的下部的內部空間;多個陽極,分別設置在外殼的內部,沿寬度分割內部空間;以及多個陰極部,設置在陽極和陽極之間,將相鄰陽極和陽極的空間區(qū)分成兩個電解空間;流到流入口的廢水,依次通過多個該電解空間,將有價金屬電沉積在陰極部上而回收,通過流出口排出到外部。根據上述本發(fā)明的增大接觸比表面積的有價金屬回收用電解槽,具有以下優(yōu)點第一,通過由第二陰極、第一陰極及第三陰極構成并具有填充于其中間空間的陰極金屬絲的陰極部,與流入電解槽內的廢水接觸的比表面積增大,在含有微量有價金屬的廢水中也能容易將該有價金屬電沉積而回收。
文檔編號C25C3/20GK102575365SQ20108004628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石尚燁 申請人:石尚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