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帶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54773閱讀:218來源:國知局
帶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增壓空氣冷卻器是尤其機動車的增壓式內(nèi)燃機的增壓空氣冷卻器。抽吸管包括抽吸管殼體,其由至少兩個殼體件組成。抽吸管殼體具有用于增壓空氣的至少一個入口和至少一個出口和用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劑接口的至少一個通道。在抽吸管殼體中,增壓空氣冷卻器以可流經(jīng)的方式布置在用于增壓空氣的該至少一個入口與該至少一個出口之間。增壓空氣冷卻器借助于固定器件在抽吸管殼體的基礎殼體件中被固定成使得其至少在基礎殼體件的一側(cè)上將該至少一個入口密封地與該至少一個出口分離。
【專利說明】帶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尤其機動車的增壓式內(nèi)燃機的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 (Saugrohr),其帶有由至少兩個殼體件組成的抽吸管殼體,抽吸管殼體具有用于增壓空 氣的至少一個入口和至少一個出口、用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劑接口的至少一個通道 (Durchlass)并且在其中增壓空氣冷卻器以可流經(jīng)的方式布置在用于增壓空氣的該至少一 個入口與該至少一個出口之間。

【背景技術】
[0002] 由文件W0 2008/061692 A1已知一種渦輪增壓式內(nèi)燃機的單元組件。該單元組件 包括用于抽吸空氣(Ansaugluft)的抽吸接管和換熱器。該單元組件包括殼體,其與蓋共同 限定一容積(換熱器布置在其中)。該殼體包括用于抽吸空氣的入口。抽吸接管通過在殼 體正面中用于抽吸空氣的出口向內(nèi)燃機的氣缸蓋打開。抽吸空氣流經(jīng)換熱器。換熱器與冷 卻劑循環(huán)相連接。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設計一種開頭所提及的類型的抽吸管,在其中通過抽吸管、尤其 通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空氣流動被進一步改善。尤其應利用增壓空氣冷卻器進一步改善增 壓空氣的冷卻。
[0004] 該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由此來實現(xiàn),即增壓空氣冷卻器借助于固定器件在抽吸管殼體 的基礎殼體件(Grundgehaeuseteil)中被固定成使得其至少在基礎殼體件的一側(cè)上將該 至少一個入口密封地與該至少一個出口分離。
[0005] 根據(jù)本發(fā)明,增壓空氣冷卻器被固定在基礎殼體件中。其可預裝配在基礎殼體件 中。在預裝配中可將增壓空氣冷卻器首先固定地定位在基礎殼體件中。接著可將至少一個 另外的殼體件、尤其用于封閉抽吸管殼體的蓋殼體件與基礎殼體件相連接。由此總地來說 可使抽吸管的組裝簡化。此外,該另外的殼體件可相應較簡單地來設計。固定器件和相應 的力基本上可直接作用在基礎殼體件處。通過借助于固定器件的固定此外能夠簡單地防止 增壓空氣冷卻器在抽吸管組裝之后、尤其在運輸時、在裝配在內(nèi)燃機處時或在抽吸管的運 行中改變它的在抽吸管殼體中的位置。借助于固定器件可在基礎殼體件中精確地來裝配增 壓空氣冷卻器。以該方式可相應地減小增壓空氣冷卻器、尤其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 體在基礎殼體件中的可能必需的安裝公差。增壓空氣冷卻器可簡單地在基礎殼體件中被布 置成使得其外側(cè)中的至少一個、尤其其冷卻器殼體的或法蘭板的外側(cè)可密封地貼靠在基礎 殼體件的至少一個相應的內(nèi)側(cè)處。由此可防止增壓空氣在增壓空氣冷卻器與基礎殼體件的 至少一個內(nèi)側(cè)之間流動且由此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取而代之,增壓空氣必須流動通 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熱交換區(qū)域。由此可改善冷卻效果。
[0006] 抽吸管殼體可在其工作位置中被布置成使得基礎殼體件在空間上位于下面。以該 方式可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重量壓向基礎殼體件的相應的內(nèi)側(cè)。由此可進一步改善密封功 能。此外,由此可使相應的固定器件機械卸載。固定器件可相應較小地設計尺寸。
[0007] 抽吸管有利地可以是帶有廢氣渦輪增壓器的內(nèi)燃機的部分。利用增壓空氣冷卻 器,來自渦輪增壓器的壓縮機的增壓空氣可在其被輸送給內(nèi)燃機的氣缸之前被冷卻。
[0008] 增壓空氣冷卻器有利地可具有可流經(jīng)有冷卻劑的換熱器。增壓空氣冷卻器有利地 可具有被冷卻劑流過的冷卻器網(wǎng)。在冷卻器網(wǎng)中可發(fā)生在增壓空氣與冷卻劑之間的熱交 換。增壓空氣冷卻器有利地可以是所謂的板式冷卻器。冷卻劑有利地可以是液態(tài)冷卻劑、 尤其冷卻水或設有添加劑的冷卻水。冷卻劑可借助于從抽吸管殼體中引出的冷卻循環(huán)在抽 吸管之外的區(qū)域中被冷卻。冷卻劑有利地可通過相應的冷卻劑接口被輸送給增壓空氣冷卻 器且從其導出。
[0009] 有利地,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可以以關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主軸線在周 緣側(cè)的壁密封地貼靠在基礎殼體件的相應的內(nèi)側(cè)處。以該方式可簡單地來密封增壓空氣冷 卻器的周緣側(cè)。主軸線可如此來限定,即其橫穿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入口側(cè)和出口側(cè)。其可 粗略地指示中間的流動方向,在該方向上增壓空氣流向增壓空氣冷卻器和從其中流出。 [0010] 冷卻器殼體有利地可具有法蘭板。法蘭板有利地可固定地與冷卻器殼體相連接、 尤其釬焊。法蘭板有利地可密封地貼靠在基礎殼體件的相應的內(nèi)側(cè)處。
[0011] 本發(fā)明不限于機動車的內(nèi)燃機的抽吸管。而是其還可被應用在其它類型的內(nèi)燃 機、尤其工業(yè)發(fā)動機中。
[0012] 在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增壓空氣冷卻器可在組裝的抽吸管中在鄰接在增壓空氣 冷卻器處的所有殼體件的側(cè)面上將該至少一個入口與該至少一個出口密封地分離。以該方 式可防止增壓空氣可繞過增壓空氣冷卻器流動。由此可實現(xiàn)強制流經(jīng)增壓空氣冷卻器。由 此可進一步改善增壓空氣的冷卻。
[0013] 有利地,增壓空氣冷卻器可完全被抽吸管殼體包圍。增壓空氣冷卻器可完全位于 抽吸管殼體內(nèi)。以該方式可壓力中性地來加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的所有面。此 外可取消用于相對周圍環(huán)境密封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密封器件。抽吸管殼體的密封可較簡單 地來實現(xiàn)。
[0014] 有利地,殼體件、尤其基礎殼體件和相應的蓋殼體件可材料配合地相互連接、尤其 焊接、尤其熱氣焊接和/或粘接。備選地或附加地,殼體件可借助于至少一個形狀配合的連 接和/或力配合的連接、尤其螺栓連接、卡鎖連接和/或插塞連接相互連接。
[0015] 有利地,殼體件中的至少一個、尤其基礎殼體件和蓋殼體件可由塑料構成。塑料件 可簡單地被相互連接、尤其焊接。此外,塑料件可簡單地被制造、尤其成型。
[0016] 在增壓空氣冷卻器密封地布置在基礎殼體件中的區(qū)域中可取消單獨的密封裝置。 總地來說,由此可降低密封器件、尤其密封件的耗費和/或裝配耗費。
[0017]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增壓空氣冷卻器可借助于至少一個固定軸承和至少一 個浮動軸承被固定在基礎殼體件處。
[0018] 固定軸承在本發(fā)明的意義中僅允許為了緊固的固定的目的的運動、尤其旋轉(zhuǎn)運 動,而浮動軸承在固定之前除了為了緊固的固定的目的的運動之外還允許待相互連接的構 件相對于彼此的移動。以該方式可使構件相對于彼此定位,尤其以便補償可能的構件公差 和/或安裝公差。由此也可補償在運行期間通過由于增壓空氣冷卻器和構件的不同的熱膨 脹系數(shù)的熱膨脹和構件變形而出現(xiàn)的公差。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即特征在于,其直至其固 定允許公差補償。利用固定軸承可在無預緊力損失的情況下實現(xiàn)連接。利用固定軸承的連 接有利地可針對在無預緊力損失的情況下參與的構件的使用壽命來設計。
[0019] 該至少一個固定軸承和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有利地可位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 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以該方式,可借助于該至少一個固定軸承在一側(cè)上穩(wěn)定地且精確地 來固定增壓空氣冷卻器。在另一側(cè)上,可借助于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位置位置容差地 (lagetolerant)來緊固增壓空氣冷卻器。
[0020] 該至少一個固定軸承有利地可位于該至少一個入口和/或該至少一個出口也位 于的基礎殼體件的側(cè)面上。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有利地可位于背對該至少一個入口或該至 少一個出口的側(cè)面上。
[0021] 該至少一個固定軸承有利地可具有可旋轉(zhuǎn)的和/或可插拔的連接。該至少一個固 定軸承有利地可具有插入襯套(Einsetzbuchse)、尤其熱插入襯套或被構件的材料擠壓包 封的襯套。插入襯套有利地可被裝入、尤其壓入在基礎殼體件中的相應的孔中。插入襯套 有利地可具有內(nèi)螺紋。帶有相應的外螺紋的螺旋體(Schraubenkoerper)、尤其螺栓可被抒 入內(nèi)螺紋中。優(yōu)選地可將螺旋體無隙地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相連接。螺旋體尤其可被裝配在 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容納部中、尤其被插過穿通的開口。容納部、尤其開口有利地必要 時可布置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的法蘭板中。
[0022] 代替螺栓連接,也可實現(xiàn)在增壓空氣冷卻器與插入襯套之間的其它類型的可旋轉(zhuǎn) 和/或可插拔的連接。代替螺栓可使用相應其它類型的旋轉(zhuǎn)/插接元件。尤其還可設置有 卡口式的連接。代替插入襯套,還可設置有帶有銷、尤其螺紋銷(Gewindebolzen)的插入 物??上鄳貙N固定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容納部中。其尤其可被引導穿過在增壓空氣冷 卻器處的穿通的開口且在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借助于固定元件、尤其螺母被固定。
[0023] 有利地,插入襯套和/或相應的旋轉(zhuǎn)/插接元件、尤其螺栓可由金屬構成。以該方 式可實現(xiàn)金屬連接。金屬連接比在由塑料構成的構件彼此之間的或由塑料構成的構件與由 金屬構成的構件之間的連接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和堅固性和更小的預緊力損失。這尤其可在 應用壽命構件的情況下改善抽吸管的可靠性。
[0024] 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有利地可具有可旋轉(zhuǎn)和/或可插拔的連接。有利地可設置有 螺栓連接。有利地,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可具有尤其自攻的螺栓。有利地可將螺栓擰入在基 礎殼體件中的相應的孔中。另一方面可將螺栓固定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容納部中。 其可插過在增壓空氣冷卻器處的相應的開口。該開口有利地必要時可布置在冷卻器殼體的 法蘭板中。其有利地可位于法蘭板的法蘭中。浮動軸承的螺栓可在該連接的未固定的狀態(tài) 中在允許間隙的情況下布置在容納部中。容納部有利地可至少在橫向于螺栓的軸線的方向 上具有大于螺栓的外徑的內(nèi)徑。有利地,容納部可以是長孔。通過旋轉(zhuǎn)/插塞連接的固定, 浮動軸承才被固定。
[0025] 自攻螺栓具有該優(yōu)點,即其可無屑地被擰入基礎殼體件的孔中。與自切螺栓不同, 自攻螺栓不切割基礎殼體件的材料。代替自攻螺栓,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也可具有其它形 式的、尤其自切的螺栓。備選地在基礎殼體件中或在其處也可設置有螺紋或螺紋插入物 (Gewindeeinsatz),相應的螺栓、尤其機器螺栓可被擰入其中。代替螺栓連接也可設置有其 它形式的旋轉(zhuǎn)/插塞連接、尤其卡口式的連接或卡鎖連接。代替螺栓也可使用銷釘。銷釘 尤其可被熱鉚接。
[0026]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個防遺失部(Verliersicherung)用于 防護該至少一個固定軸承和/或該至少一個浮動軸承的至少一個旋轉(zhuǎn)/插接元件。以該方 式可防止該至少一個旋轉(zhuǎn)/插接元件在裝配之后、尤其在抽吸管的運行中可從其容納部中 落出。
[0027]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防遺失部可具有至少一個肋。該至少一個肋有利地可與另一 殼體件尤其在蓋殼體件中相連接。該至少一個肋有利地可一件式地與另一殼體件相連接。 其有利地可噴注到另一殼體件處。
[0028] 該至少一個防遺失部有利地可布置在與該至少一個旋轉(zhuǎn)/插接元件相對而置的 側(cè)面上,由該側(cè)面觀察該至少一個旋轉(zhuǎn)/插接元件被帶入相應的容納部中。該至少一個防 遺失部可布置成使得其在組裝殼體件時自動地與相應的旋轉(zhuǎn)/插接元件防護地共同起作 用。該至少一個防遺失部可對于相應的旋轉(zhuǎn)/插接元件尤其在運輸中或在抽吸管的運行中 應松開的情況形成對旋轉(zhuǎn)/插接元件的機械止擋。有利地,在使用螺栓的情況下借助于該 至少一個防遺失部可防止相應的螺栓的不期望的旋出。
[0029]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基礎殼體件可具有該至少一個入口和/或該至少一個 出口和/或用于冷卻劑接口的該至少一個通道。以該方式可較簡單地來設計被用于封閉抽 吸管殼體的其它殼體件。此外,由此可將相應的構件、尤其增壓空氣冷卻器和/或接口簡單 地預裝配在基礎殼體件中。由此可進一步簡化抽吸管的組裝。
[0030] 有利地,基礎殼體件可具有裝配裝置用于將抽吸管殼體裝配在必要時機動車的框 架件和/或內(nèi)燃機處。尤其地,相應的裝配法蘭可布置在基礎殼體件的外側(cè)處。由此可實 現(xiàn)抽吸管在內(nèi)燃機和/或框架件處的穩(wěn)定的支承。此外由此在增壓空氣冷卻器、基礎殼體 件與內(nèi)燃機和/或框架件之間也可實現(xiàn)可靠的且穩(wěn)定的力傳遞。
[0031]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出口可設計成使得可將其直接與內(nèi)燃機的氣缸蓋相連接。該 至少一個出口為此可布置在至少一個相應的聯(lián)接法蘭中。有利地可借助于旋轉(zhuǎn)/插塞連 接、尤其至少一個螺紋銷或至少一個螺栓將聯(lián)接法蘭與氣缸蓋相連接。該至少一個聯(lián)接法 蘭有利地可布置在基礎殼體件處。其有利地可一件式地與基礎殼體件相連接。
[0032] 有利地,抽吸管殼體可由兩個殼體件組裝而成。在此有利地可涉及兩個外殼、尤其 上殼和下殼。有利地,基礎殼體件可以是下殼。蓋殼體件可以是上殼。
[0033] 至少基礎殼體件可具有凸狀的壁。以該方式可使壁機械地穩(wěn)定。凸狀的壁有利地 可在各處彎曲。有利地,凸狀的壁可從抽吸管殼體的內(nèi)腔向外拱曲。有利地,所有殼體件可 具有凸狀的壁。有利地,抽吸管殼體的所有壁可以是凸狀的。以該方式可進一步改善抽吸 管殼體的穩(wěn)定性、尤其抗壓能力。
[0034]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抽吸管殼體的殼體壁中的至少一個可具有至少一個溝 槽(Sicke)。該至少一個溝槽可有助于加固抽吸管殼體的至少一個殼體壁。其可進一步改 善抽吸管殼體的穩(wěn)定性。
[0035] 該至少一個溝槽有利地可以是該至少一個殼體壁的凹入部或凸出部。其可以是在 該至少一個殼體壁中的槽狀的凹部。該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有利地可近似具有缸套、尤 其圓形缸套的截段的形式。
[0036] 該至少一個溝槽可在縱向上有利地橫向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主軸線延伸。該至少 一個溝槽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入口側(cè)與出口側(cè)之間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橫向于主軸線 延伸的寬度的方向上延伸。
[0037] 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有利地可延伸到抽吸管殼體的內(nèi)腔中。以該方式, 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可干擾、尤其減少增壓空氣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處。該至少一個 內(nèi)部的溝槽有利地可在其縱向延展中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必要時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法蘭 板的整個相應的延展、尤其寬度上延伸。
[0038]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的面向增壓空氣冷卻器 的外側(cè)可密封地貼靠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必要時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法蘭板的相應的外側(cè) 處。以該方式可改善在抽吸管殼體的殼體壁與增壓空氣冷卻器之間的密封效果。該至少一 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有利地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必要時法蘭板的整個寬度上貼靠在 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尤其法蘭板的相應的外側(cè)處。以該方式,在抽吸管殼體的相應的殼體壁 與增壓空氣冷卻器之間的區(qū)域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尤其法蘭板的整個寬度上被密封。
[0039]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可在殼體基體的側(cè)面上貼靠在增壓空氣 冷卻器的、必要時法蘭板的外側(cè)處。以該方式可在殼體基體的側(cè)面上實現(xiàn)密封,而不需要單 獨的密封元件、尤其單獨的密封件。
[0040] 備選地或附加地,至少一個外部的溝槽的溝槽壁有利地可在抽吸管殼體處向外延 伸。
[0041]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可以以它的面向增壓空 氣冷卻器的側(cè)面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相間隔。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 體的外側(cè)與溝槽壁之間設置有相應的縫隙。該縫隙可用作公差補償。利用其可來平衡相應 的由制造引起的和/或由安裝引起的和/或由運行引起的公差。
[0042] 有利地,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一側(cè)上貼靠在相應 的殼體壁處而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至少一個相對而置的內(nèi)部的溝槽的 溝槽壁可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對而置的殼體壁相間隔。
[0043]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在至少一個溝槽中或在其處可布置有至少一個加強 肋。該至少一個加強肋有利地可布置在該至少一個溝槽內(nèi)。該至少一個加強肋可使該至少 一個溝槽的溝槽壁穩(wěn)定。其可有助于加固抽吸管殼體。其可改善抽吸管殼體的穩(wěn)定性。該 至少一個加強肋有利地可在該至少一個溝槽的縱向延展上延伸。其有利地可大約布置在該 至少一個溝槽的中心。其有利地可將該至少一個溝槽對半分。
[0044] 該至少一個加強肋有利地可徑向于該至少一個溝槽的縱軸線延伸。其有利地可垂 直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尤其冷卻器殼體的殼體壁的或法蘭板的相應的外側(cè)伸延。
[0045] 假如該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從抽吸管殼體的內(nèi)腔向外延伸,即涉及內(nèi)部的溝 槽,該至少一個加強肋可作為內(nèi)部的加強肋延伸到抽吸管殼體的內(nèi)腔中。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 的加強肋由此可干擾、尤其減少增壓空氣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
[0046] 如果該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延伸到抽吸管殼體的內(nèi)腔中,即涉及外部的溝槽, 該至少一個加強肋可作為外部的加強肋位于抽吸管殼體的外側(cè)處。
[0047]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可以以它的自由邊緣支撐在增 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處。以該方式可進一步改善抽吸管、尤其抽吸管殼體的穩(wěn)定性。 此外由此可改善增壓空氣冷卻器在抽吸管殼體中的保持。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 肋可密封地支撐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處。以該方式可在該處進一步改善密封。
[0048] 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有利地可位于殼體基體的側(cè)面上。有利地,該至少一個 內(nèi)部的加強肋可支撐在冷卻器殼體的殼體壁或法蘭板處。
[0049]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可以以它的自由邊緣與增壓空 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相間隔。在那里可設置有相應的縫隙。這些縫隙可用作公差補償。 由此可補償相應的由制造引起的和/或由安裝引起的和/或由運行引起的公差。該至少一 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有利地可位于與殼體基體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的 自由邊緣有利地可以以它的自由邊緣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的相應的殼體壁相 間隔。
[0050] 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有利地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整個寬度上延伸。以該方 式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整個寬度上實現(xiàn)增壓空氣的流動的干擾、尤其密封。
[0051] 有利地,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可以以它的自由邊緣在一側(cè)上貼靠在增壓空氣冷 卻器的外側(cè)處而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至少一個相對而置的內(nèi)部的加強 肋的自由邊緣可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相間隔。以該方式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 一側(cè)上簡單地來改善在抽吸管殼體的相應的壁與增壓空氣冷卻器之間的空間的密封。同時 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另一側(cè)上實現(xiàn)公差補償。
[0052]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的自由邊緣可在相同的側(cè)面上貼靠在增壓空氣 冷卻器的外側(cè)處,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相應的溝槽壁也貼靠在其上。
[0053]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的自由邊緣可在相同的側(cè)面上與增壓空氣冷卻 器的外側(cè)相間隔,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相應的溝槽壁也在其上相間隔。
[0054] 有利地,抽吸管殼體的至少一個殼體壁可僅沿著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溝槽的溝槽壁 和/或該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的自由邊緣貼靠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處。這可在內(nèi)燃 機的運行中正面地影響噪聲生成。
[0055] 有利地,多個溝槽和/或多個加強肋可并排地、尤其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抽吸管殼 體的至少一個殼體壁中。外部的溝槽和內(nèi)部的溝槽可交替地布置。溝槽有利地可實現(xiàn)殼體 壁的波狀的走向。有利地,溝槽可交替地具有外部的加強肋和內(nèi)部的加強肋。由此總體可 進一步改善抽吸管殼體的穩(wěn)定性。
[0056] 該至少一個溝槽的高度有利地可在大約10mm與大約20mm之間。該至少一個溝槽 的高度有利地可大約垂直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延伸。該至少一個加強肋的相應的高度 大約可在l〇mm與20mm之間。
[0057]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入口側(cè) 或出口側(cè)的區(qū)域中具有流動輪廓。以該方式可改善增壓空氣到增壓空氣冷卻器中或從其中 出來的流動走向(Stroemungsverlauf)。有利地,該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可在增壓空氣冷 卻器的入口側(cè)或其出口側(cè)處至少在邊緣區(qū)域中超過它。由此可防止增壓空氣可在相應的入 口側(cè)或出口側(cè)處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稍谠鰤嚎諝饫鋮s器的入口側(cè)或出口側(cè)上減少 可能的渦流。增壓空氣由此可直接地且均勻地流入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熱交換區(qū)域、尤其相 應的冷卻器網(wǎng)中或從其中流出。不僅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入口側(cè)上而且在出口側(cè)上可設置 有帶有相應的流動輪廓的溝槽壁。不僅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面向基礎殼體件的側(cè)面上而且 在面向另一殼體件的側(cè)面上在入口側(cè)和/或出口側(cè)上可設置有相應的流動輪廓。
[0058]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至少一個溝槽的溝槽壁可至少一起形成用于密封裝置 的密封件容納部。在密封件容納部中可節(jié)省空間地來布置密封裝置。借助于密封裝置可附 加地來密封在抽吸管殼體的殼體壁與增壓空氣冷卻器、尤其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 的殼體壁之間的區(qū)域。帶有密封件容納部的溝槽壁有利地可位于基礎殼體件的區(qū)域之外, 在其中抽吸管殼體的殼體壁總歸密封地貼靠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處。帶有密封件容納 部的溝槽壁有利地可位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該側(cè)面上,在其上可能的另外的內(nèi)部的溝槽的 溝槽壁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相間隔。以該方式借助于密封裝置可實現(xiàn)附加的密封和/ 或公差補償。
[0059]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至少一個外側(cè)與抽吸管殼體的相 應的殼體壁之間可布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位于關于增壓空氣 冷卻器的主軸線在周緣的至少一個外側(cè)處。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位于增壓空氣冷卻 器的背對殼體基體的側(cè)面上。有利地,在面向殼體基體的側(cè)面上不可存在單獨的密封件。該 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位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該側(cè)面上,在其上至少一個可能的內(nèi)部的 溝槽的溝槽壁和/或至少一個內(nèi)部的加強肋的自由邊緣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 相間隔。
[0060]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以是彈性的。其由此可簡單地匹配于增壓空氣冷卻器 的相應的外側(cè)、尤其冷卻器殼體的殼體壁的走向和/或形狀。此外,其由此可用作公差補償 和/或振動緩沖。有利地,密封件可由帶有閉合的或敞開的表面的泡沫來實現(xiàn)。
[0061]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可關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主軸線在周緣敞開。以該方 式,其也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固定在殼體基體中之后被布置在增壓空氣冷卻器處。
[0062]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以是U形的。以該方式,其不僅可至少部分地遮蓋增 壓空氣冷卻器的背對或面向殼體基體的側(cè)面、尤其上側(cè)而且可至少部分地遮蓋增壓空氣冷 卻器的相應的側(cè)向的外側(cè)。U形密封件的至少一個邊腿可伸到在殼體基體的壁中的內(nèi)腔和 /或相應的容納部中。其由此可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側(cè)向的外側(cè)相對殼體基體的相 應的側(cè)壁密封。
[0063]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可被裝配、尤其預裝配在與殼體基體不同的殼體件、尤 其蓋體處。為了封閉抽吸管殼體可在增壓空氣冷卻器固定在殼體基體中之后將殼體件置于 殼體基體上或插入其中。在此,密封件可自動地與殼體件被正確地放置。
[0064]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在用于封閉殼體基體的至少一個殼體件中可布置有用 于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Dichtungshalterung)。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 架有利地可設計為密封肋。在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上、在其處或在其中可來預裝配該至 少一個密封件。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有利地可一件式地與殼體件相連接。該至少一個密 封件支架可關于增壓空氣冷卻器的主軸線在周緣延伸。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有利地可以 是大約U形的。以該方式可簡單地來保持該至少一個大約U形的密封件。
[0065]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有利地可至少逐段地布置在相應的殼體件的相應的容納 部、尤其槽中。由此,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可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以限定的間距來布 置。通過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冷卻器殼體的限定的間距,在該至少一個尤其U形的密封件 支架的和該至少一個尤其U形的密封件的邊腿的過渡部中也可較簡單地來實現(xiàn)較大的彎 曲半徑。
[0066]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可至少在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側(cè)向的周緣壁的區(qū)域 中具有T形的輪廓。由此可使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機械地穩(wěn)定。以該方式也可來實現(xiàn)獨 立的密封件支架。
[0067]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和/或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尤其至少一個相應的 邊腿可至少逐段地超出相應的殼體件的邊緣、尤其固定法蘭或焊接法蘭。以該方式可將該 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的和/或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超出的截段、尤其邊腿插入殼體基體的 相應的支架容納部中。支架容納部尤其可在殼體基體的側(cè)壁中的至少一個中或在其處來實 現(xiàn)。支架容納部可設計為一種槽。
[0068]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可在它的背對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側(cè)面上具有大約U形的輪廓。 U形的輪廓可限定用于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尤其邊腿的容納部、尤其保持肋容納部。該 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的邊腿可插入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容納部中。密封件支架的徑向截段 尤其可布置在容納部中。
[0069] 在至少一個面向殼體基體的自由端部處,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尤其密封件支 架的至少一個邊腿有利地可具有密封件固定槽。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可在相應的端部的相應 的端側(cè)上具有相應的密封件固定接片(Dichtungssicherungssteg)。密封件固定接片可在 裝配的密封件中接合到密封件固定槽中。以該方式可防止在組裝殼體件時會使該至少一個 密封件從密封件支架滑出或抽出。
[0070] 代替密封件固定槽和密封件固定接片,密封件也可設有其它形式的防遺失 部。有利地,密封件的被插入或插上在密封件支架上的側(cè)面可具有尤其帶有底切 (Hinterschneidung)的相應的輪廓,底切可接合到密封件支架的相應的配對輪廓中。以該 方式,密封件也可由無端型材(Endlosprofil)來實現(xiàn)。
[0071]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具有大約Y形的輪廓。在此,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 可面向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在裝配在增壓空氣冷卻器上的情況下,Y形輪廓的上邊腿 彼此可被撐開。其由此可橋接在抽吸管殼體的殼體壁與增壓空氣冷卻器的外側(cè)之間的相應 較大的空隙。Y形輪廓簡單地使在相應大的帶寬上的公差補償成為可能。
[0072] 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至少一個端部可在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中的至少一個的 區(qū)域中設有倒角。倒角理解成在棱邊的區(qū)域中斜切的面。以該方式,在組裝抽吸管殼體的 殼體件時可使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插到增壓空氣冷卻器上容易。
[0073] 備選地或附加地,可使在Y形輪廓的上邊腿之間的開角朝向密封件的至少一個端 部增大。以該方式可進一步簡化裝配。
[0074] 備選地或附加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Y形輪廓的上邊腿中的至少一個的長度能 夠可變地來設計。在抽吸管殼體的可能的較大的由運行引起的變形的區(qū)域中、尤其在密封 件的中間區(qū)域中可借助于較長的邊腿來實現(xiàn)可靠的密封。
[0075] 在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中,代替在殼體件處,該至少一個密封件也可裝配、尤其預 裝配在增壓空氣冷卻器、尤其冷卻器殼體處。該至少一個密封件有利地可粘接到增壓空氣 冷卻器、尤其冷卻器殼體處。
[0076] 有利地,該至少一個密封件尤其可關于周緣對稱地來構建。以該方式不需要注意 安裝方向。因此可防止該至少一個密封件的錯誤安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77] 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優(yōu)點、特征和細節(jié)由接下來的說明得出,在其中根據(jù)附圖來詳細 闡述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專家適宜地還單獨地考慮在附圖、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相結合地 公開的特征且概括成有意義的另外的組合。其中: 圖1顯示了從斜上方觀察機動車的渦輪增壓式的內(nèi)燃機的帶有抽吸管殼體(在其中布 置有增壓空氣冷卻器)的抽吸管的等軸圖示; 圖2顯示了不帶蓋外殼的圖1中的敞開的抽吸管; 圖3顯示了從斜下方觀察圖1中的抽吸管; 圖4以俯視圖顯示了圖2中的敞開的抽吸管; 圖5顯示了在固定軸承(增壓空氣冷卻器利用其固定在抽吸管殼體的下殼處)的區(qū)域 中圖1中的抽吸管的水平的縱剖面的細節(jié); 圖6顯示了在圖5中的固定軸承的區(qū)域中沿著在那里的剖線VI-VI的抽吸管的堅直的 橫截面的細節(jié); 圖7顯示了在兩個浮動軸承(增壓空氣冷卻器利用其固定在下殼處)的區(qū)域中圖1中 的抽吸管的水平的縱剖面的細節(jié); 圖8顯示了在圖7中的浮動軸承的區(qū)域中沿著在那里的剖線VIII-VIII的抽吸管的堅 直的橫截面的細節(jié); 圖9顯示了沿著圖4中的剖線IX-IX的圖1中的抽吸管的堅直的縱剖面; 圖10顯示了圖9中的縱剖面的第一詳細視圖; 圖11顯示了圖9中的縱剖面的第二詳細視圖; 圖12顯示了圖9中的縱剖面的第三詳細視圖; 圖13以對內(nèi)側(cè)的觀察顯示了圖1中的抽吸管的抽吸管殼體的上殼的等軸圖示; 圖14顯示了在用于這里未示出的密封件的保持肋的區(qū)域中圖13中的上殼的詳細視 圖; 圖15顯示了帶有密封件的圖14中的詳細視圖; 圖16顯示了在帶有密封件的保持肋的區(qū)域中通過上殼的圖1中的抽吸管的水平的縱 剖面; 圖17顯示了在帶有密封件的保持肋的區(qū)域中通過上殼的圖1中的抽吸管的堅直的縱 剖面。
[0078] 在附圖中,相同的構件設有相同的附圖標記。

【具體實施方式】
[0079] 在圖1至17中以不同的透視圖、剖面和詳細視圖顯示了機動車的利用廢氣渦輪增 壓器增壓的內(nèi)燃機的抽吸管10。
[0080] 為了更簡單的定向,在附圖中顯示了直角X-Y-Z坐標系的相應的軸線。在所說明 的實施例中,在圖1中示出,Z軸在抽吸管10的正常的安裝位置中在堅直的空間方向上向 下延伸。X軸和y軸撐開水平的平面,其以下被稱為X-Y平面。X軸和Z軸撐開X-Z平面。 y軸和z軸相應地撐開Y-Z平面。
[0081] 當下面談及"上"、"下"、"前"或"后"時,如不另外提及,則這涉及圖1中的圖示。 抽吸管10的空間布置(如其在圖1中所示)通常相應于在機動車中的安裝狀態(tài)。然而,抽 吸管10的安裝狀態(tài)可不同于此。例如,抽吸管10也可反過來裝配。
[0082] 抽吸管10布置在用于內(nèi)燃機的燃燒空氣的進氣系統(tǒng)(Ansaugtrakt)(其與渦輪增 壓器的壓縮機的出口相連接)中。
[0083] 抽吸管10包括抽吸管殼體12,在其中布置有增壓空氣冷卻器14。增壓空氣冷卻 器14用于冷卻來自渦輪增壓器的壓縮機的增壓空氣,其流動通過抽吸管殼體12。抽吸管 10用于將增壓空氣分配到內(nèi)燃機的相應的氣缸上。在該實施例中,抽吸管10用于將增壓空 氣分配到內(nèi)燃機的四個氣缸上。
[0084] 抽吸管殼體12由接口外殼(Anschlussschale) 16(在圖1中在下面)和蓋外殼 18 (在上面)組成。接口外殼16和蓋外殼18由塑料構成。抽吸管殼體12的外壁在其基本 走向上向外拱曲或彎曲、即凸出。
[0085] 抽吸管殼體12的內(nèi)腔包括入口腔20、冷卻器腔22和出口腔24,其關于增壓空氣 通過抽吸管殼體12的流動路徑依次布置。通過抽吸管殼體12的流動路徑在圖1至7和9 至12中通過箭頭26表示。
[0086] 接口外殼16在下部的入口側(cè)的縱壁34的側(cè)面上(在圖1和2中在前面)具有用 于增壓空氣的入口 28。入口 28位于入口側(cè)的縱壁34至抽吸管殼體12的入口側(cè)的橫側(cè)40 的過渡的區(qū)域中。入口 28通到入口腔20中。入口腔20在y軸的方向上在冷卻器腔22的 寬度上延伸。
[0087] 就在入口 28后面,在入口腔20中存在兩件式的分隔壁截段30,其大約平行于Y-Z 平面延伸。分隔壁截段30將入口腔20的從入口 28觀察在前面的部分與冷卻器腔22分開。 分隔壁截段30的下部與接口外殼16 -件式地相連接。分隔壁截段30的上部與蓋外殼18 一件式地相連接。
[0088] 入口 28被入口聯(lián)接法蘭32圍繞。入口聯(lián)接法蘭32與接口外殼16 -件式地相連 接。利用入口聯(lián)接法蘭32借助于螺栓連接可實現(xiàn)至內(nèi)燃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進入管路(其通 向渦輪增壓器的壓縮機的出口)的聯(lián)接。在進入管路中例如可布置有節(jié)流閥。
[0089] 在下部的入口側(cè)的縱壁34和下部的后面的縱壁36的區(qū)域中,裝配法蘭38分別與 接口外殼16 -件式地相連接。裝配法蘭38在接口外殼16的外側(cè)處大約位于入口腔20至 冷卻器腔22的過渡部的高度上。裝配法蘭38分別大約平行于X-Y平面延伸。利用裝配法 蘭38,抽吸管10可分別借助于螺栓被固定在內(nèi)燃機的相應的框架件處。
[0090] 在抽吸管殼體12的與入口側(cè)的橫側(cè)40相對而置的出口側(cè)的橫側(cè)42上,接口外殼 16關于流動路徑26并排地具有四個下部的分配管截段44。下部的分配管截段44分別形 成相應的分配管46的下部。每個分配管46通到出口腔24中。出口腔24用作用于將增壓 空氣分配到四個分配管46上的分配腔。分配管46在其自由端部處分別具有用于增壓空氣 的出口 48。分配管46的出口 48被共同的出口聯(lián)接法蘭50圍繞。出口聯(lián)接法蘭50分別一 件式地與下部的分配管截段44相連接。利用出口聯(lián)接法蘭50,分配管46借助于螺栓分別 與內(nèi)燃機的氣缸的相應的未示出的入口相連接。
[0091] 接口外殼16的面向蓋外殼18的邊緣設計為下部的焊接法蘭52。下部的焊接法蘭 52在外面圍繞入口腔20、冷卻器腔22、出口腔24和下部的分配管截段44。在組裝的抽吸 管10中,下部的焊接法蘭52與蓋外殼18的上部的焊接法蘭54相焊接。在入口腔20和冷 卻器腔22的區(qū)域中,在下部的焊接法蘭52與上部的焊接法蘭54之間的焊接連接(如例如 在圖9中所示)大約在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
[0092] 下部的縱壁34和36分別在冷卻器腔22的區(qū)域中在至出口腔24的過渡部附近具 有槽狀的支架容納部56。支架容納部56分別用于容納保持肋58的相應的邊腿。保持肋 58用于保持密封件60。如例如在圖13至15中所示,保持肋58固定在蓋外殼18處。支架 容納部56分別實現(xiàn)為在縱壁36和38中的帶有大約U形輪廓的外拱形。支架容納部56分 別大約在z軸的方向上延伸。支架容納部56分別在其整個高度上朝向冷卻器腔22敞開。 其在它的向冷卻器腔22敞開的側(cè)面上在兩側(cè)分別具有底切。
[0093] 在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中布置有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兩個冷卻劑接口 66。經(jīng) 由冷卻劑接口 66,以相應的冷卻劑(例如冷卻水)來供應增壓空氣冷卻器14。
[0094] 如例如在圖3和9至11中所示,下側(cè)64在冷卻器腔22的區(qū)域中具有在X軸的方 向上波狀的走向。波狀的走向通過總共三個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 (其與四個下面的外部的 溝槽70、71交替布置)來實現(xiàn)。下面的溝槽68、70和71是在下側(cè)64中的槽狀的凹部。下 面的溝槽68、70和71以其縱軸線分別大約平行于y軸延伸。其在整個寬度上在冷卻器腔 22的y軸的方向上延伸。
[0095] 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的相應的溝槽壁分別大約具有圓形缸套的截段(其敞開的 偵愐向外從冷卻器腔22指離)的輪廓。溝槽壁本身延伸到冷卻器腔22中,因此稱作"內(nèi)部 的溝槽"。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本身朝向外敞開。
[0096] 兩個中間的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0的相應的溝槽壁同樣大約具有圓形缸套的截段 (其相應敞開的側(cè)面向內(nèi)朝向冷卻器腔22敞開)的輪廓。
[0097] 波高72 (其在圖9中示出)在大約10mm與大約20mm之間、優(yōu)選地為大約15mm。 波高72相應于在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與這兩個中間的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0的溝槽壁的 相應的頂點之間的間距。
[0098] 面向入口腔20的入口側(cè)的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1的溝槽壁在它的面向入口腔20 的側(cè)面上具有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74。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74緊靠到增壓空氣 冷卻器14的冷卻器殼體78的法蘭板76的下面的入口側(cè)的端棱處。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 輪廓74在冷卻器腔22的整個寬度上在y軸的方向上延伸。其對于增壓空氣至增壓空氣冷 卻器14的入口側(cè)80的流動形成一種坡臺(Schanze)。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74形成從 入口腔20至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入口側(cè)80的柔和過渡。
[0099] 出口側(cè)的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1的溝槽壁具有與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74類似 的下面的出口側(cè)的流動輪廓82,其形成從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出口側(cè)84至出口腔24的柔 和過渡。下面的出口側(cè)的流動輪廓82環(huán)繞法蘭板76的相應的下面的出口側(cè)的端棱。
[0100] 法蘭板76被焊接到冷卻器殼體78的面向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的下側(cè)處。法蘭 板76是平的且大約平行于X-Y平面延伸。法蘭板76以其外側(cè)在整個寬度上在y軸的方向 上密封地貼靠在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的溝槽壁的頂點處。同樣地,法蘭板76的下面的入 口側(cè)的端棱和下面的出口側(cè)的端棱密封地貼靠在相應的下面的流動輪廓74和82處。以該 方式,增壓空氣不可在法蘭板76之下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外側(cè)。
[0101] 此外,在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處在面向冷卻器腔22的內(nèi)側(cè)上布置有兩個下面的 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86。下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86分別在這兩個中間的下面的外部的溝 槽70中的一個內(nèi)從其谷底(Talsohle)延伸直至法蘭板76的外側(cè)。其大約在與相鄰的下 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的溝槽壁的頂點相同的高度上終止。下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86分別 大約平行于Y-Z平面延伸。下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86在相應的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0內(nèi) 分別大約位于中間。其自由邊緣分別密封地貼靠在法蘭板76的外側(cè)處。
[0102] 此外,在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處在抽吸管殼體12的背對冷卻器腔22的外側(cè)處 布置有兩個下面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88。下面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88分別大約平行于下 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86延伸。下面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88中的一個位于入口側(cè)的內(nèi)部 的下面的溝槽68的內(nèi)腔中。下面的外部的第二橫向加強肋88布置在中間的下面的內(nèi)部的 溝槽68的內(nèi)腔中。下面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88在相應的溝槽68中分別位于中間。在圖 2和3中的圖示中,為了更好的清晰性取消了下面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88的圖示。
[0103] 此外,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在其外側(cè)處具有多個下面的外部的縱向加強肋90。 下面的外部的縱向加強肋90分別大約平行于X-Z平面延伸。其在z軸的方向上在中間的 下面的外部的溝槽70的區(qū)域中大約在該處的溝槽壁的頂點的高度上終止。在X軸的方向 上,下面的外部的縱向加強肋90延伸經(jīng)過入口腔20、冷卻器腔22和接口腔24。
[0104] 在圖1、4和5中附加地在接口外殼16的下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34的外側(cè)處示出了 多個側(cè)面的加強肋,其分別大約平行于Y-Z平面延伸。在其它附圖中,這些側(cè)面的加強肋為 了更好的清晰性未示出。
[0105] 在接口外殼16的下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34的區(qū)域中,此外在X軸的方向上觀察大 約在冷卻器腔22中間布置有在圖6中示出的盲孔。盲孔在面向蓋外殼18的側(cè)面上敞開。 在盲孔中,插入襯套92被插入。盲孔和插入襯套92的軸線平行于z-軸。插入襯套92由 金屬構成。其具有用于緊固螺栓94的相應的外螺紋的內(nèi)螺紋。緊固螺栓94同樣由金屬構 成。插入襯套92和緊固螺栓94的螺紋優(yōu)選地可以是公制的。備選地也可設置有其它形式 的螺紋。
[0106] 緊固螺栓94引導通過在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法蘭板76中的相應的孔??椎膬?nèi) 徑大約相應于緊固螺栓94的外徑。緊固螺栓94關于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即徑向于其 軸線無隙地布置在孔中。
[0107] 緊固螺栓94和插入襯套92形成固定軸承96。固定軸承96用于增壓空氣冷卻器 14在接口外殼16中的固定。該固定關于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位置固定且無預緊力損失。 通過由金屬構成的緊固螺栓94與由金屬構成的插入襯套92的連接產(chǎn)生固定的連接,其在 較長的時間段上、優(yōu)選地在使用壽命上保持其預緊。
[0108] 在下面的后部的縱壁36的相應的半圓柱狀的凸出部之下,在接口外殼16中布置 有分別用于自攻螺栓100的兩個螺紋孔98。螺紋孔98分別朝向蓋外殼18敞開。螺紋孔 98的軸線大約平行于z軸延伸。螺紋孔98中的一個大約位于冷卻器腔22的與固定軸承 96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另一螺紋孔98處位于入口腔20附近。
[0109] 自攻螺栓100分別引導通過在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法蘭板76的法蘭中的相應的 孔??椎南鄳闹睆酱笥谧怨ヂ菟?00的相應的外徑。只要自攻螺栓100未被擰緊,其可 徑向于其相應的軸線在法蘭板76的孔中移動。帶有相應的自攻螺栓100的螺紋孔98分別 形成浮動軸承102。利用浮動軸承102,增壓空氣冷卻器14固定在接口外殼16中。在法蘭 板76中的增大的孔使在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該側(cè)面上的位置容差的裝配成為可能。
[0110] 蓋外殼18 (其例如在圖13中詳細地示出)具有四個上面的分配管截段104。上面 的分配管截段104在組裝的抽吸管10中分別封閉接口外殼16的下面的分配管截段44中 的一個且由此分別一起形成分配管46中的一個。
[0111] 此外,蓋外殼18具有入口遮蓋截段106,其在接口外殼16的側(cè)面上封閉入口 28的 相應的下面的入口截段。
[0112] 蓋外殼18的上側(cè)108在圖1和9中在上面類似于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成波浪 形。其具有總共三個上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110和111以及四個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2和114。 這兩個中間的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2、入口側(cè)的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4、入口側(cè)的上面的內(nèi) 部的溝槽110和中間的上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110關于平行于X-Y平面的鏡像平面大約鏡像向 稱于相應的下面的溝槽68、70和71。
[0113] 入口側(cè)的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4的溝槽壁具有上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116,其 類似于下面的入口側(cè)的流動輪廓74環(huán)繞冷卻器殼體78的上面的入口側(cè)的端棱。其由此形 成從入口腔20至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入口側(cè)80的柔和的流動過渡。
[0114] 在出口側(cè)的上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111與出口側(cè)的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4的溝槽壁之 間的過渡部中實現(xiàn)有密封件支架凹窩(Dichtungshalterungsbucht)118,其在圖17中詳細 地示出。密封件支架凹窩118朝向冷卻器腔22敞開。在密封件支架凹窩118中,在X軸的 方向上觀察大約在中間布置有保持肋58的徑向于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主軸線62的截段 120。徑向截段120大約在平行于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
[0115] 主軸線62橫穿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入口側(cè)80和出口側(cè)84。主軸線62粗略地顯 示了增壓空氣在入口側(cè)80進入增壓空氣冷卻器14中和在出口側(cè)84上從增壓空氣冷卻器 14中出來的中間流動。主軸線62是虛擬的軸線。其應僅用于定向。其不一定精確地指示 增壓空氣通過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中間流動方向。主軸線62大約平行于X軸延伸。
[0116] 密封件支架凹窩118延伸到蓋外殼18的上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122中且在相對而 置的側(cè)面上延伸到蓋外殼18的上面的后部的縱壁124中。在上面的縱壁122和124中,密 封件支架凹窩118的在該處的側(cè)面的邊腿在其面向冷卻器腔22的敞開的側(cè)面上分別具有 底切。
[0117] 總地來說,保持肋58在X軸的方向上觀察是大約U形的。保持肋58的側(cè)面的邊 腿分別自由地處在密封件支架凹窩118的相應的側(cè)面的邊腿中。保持肋58的側(cè)面的邊腿 大約平行于z軸延伸。保持肋58的側(cè)面的邊腿分別超過上面的焊接法蘭54。在組裝的抽 吸管殼體12中,保持肋58的側(cè)面的邊腿伸到接口外殼16的相應的支架容納部56中。
[0118] 保持肋58的側(cè)面的邊腿分別具有T形的輪廓,其中,T形輪廓的下面的邊腿形成 徑向的截段120。在側(cè)面的邊腿至水平的截段的過渡處,保持肋58分別具有大約圓形的彎 曲半徑。
[0119] 在保持肋58的邊腿的自由端部的端側(cè)處,在相應的徑向截段120中分別設置有密 封件固定槽126。在圖14中示出密封件固定槽126中的一個。如在圖15中所示,相應的密 封件固定接片128接合到密封件固定槽126中。密封件固定接片128分別位于密封件60 的邊腿的自由端部處。
[0120] 在上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122的面向冷卻器腔22的內(nèi)側(cè)處此外布置有固定軸承側(cè) 的防遺失肋130。固定軸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0與蓋外殼18的上側(cè)108和縱壁122分別一 件式地相連接。固定軸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0具有十字形的輪廓。其在其縱向上大約平行于 Z軸延伸且超過上面的焊接法蘭54。固定軸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0在組裝的抽吸管殼體12 中大約位于固定軸承96的緊固螺栓94的螺栓頭的在z軸的方向上相對而置的側(cè)面上。固 定軸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0的端側(cè)位于螺栓頭附近且防止緊固螺栓94可從插入襯套92中旋 出。
[0121] 相應地,在上面的后部的縱壁124的側(cè)面上分別在凸出部中布置有兩個在浮動軸 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2用于固定浮動軸承102的螺栓100。浮動軸承側(cè)的防遺失肋132分別 具有大約L形的輪廓。L形的輪廓的邊腿中的相應第一邊腿在背對冷卻器腔22的側(cè)面上大 約在平行于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相應另一邊腿大約平行于X-Z平面延伸且遠離第一邊 腿指向入口腔20。
[0122] 此外,蓋外殼18的上側(cè)108在其內(nèi)側(cè)處具有多個上面的內(nèi)部的縱向加強肋134。 上面的內(nèi)部的縱向加強肋134在冷卻器腔22的區(qū)域中分別大約平行于X-Z平面延伸。
[0123] 此外,上側(cè)108在其內(nèi)側(cè)處具有多個上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140。上面的內(nèi)部的 橫向加強肋140分別平行于Y-Z平面延伸。上面的內(nèi)部的縱向加強肋134和上面的內(nèi)部的 橫向加強肋140在z軸的方向上的高度大約相應于由上面的溝槽110、111、112和114形成 的波形的波高。上面的內(nèi)部的橫向加強肋140分別位于中間的上面的外部的溝槽112內(nèi)。
[0124] 在蓋外殼18的外側(cè)處分別延伸有多個上面的外部的縱向加強肋143和上面的外 部的橫向加強肋142。上面的外部的縱向加強肋143分別大約平行于X-Z平面延伸。上面 的外部的橫向加強肋142分別大約平行于Y-Z平面延伸。相應于下部的外面的橫側(cè)的橫向 加強肋88,在入口側(cè)的和中間的上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110的內(nèi)腔中分別布置有上面的外部的 橫向加強肋142。
[0125] 在圖1和13中附加地在蓋外殼18的上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122的外側(cè)處示出了多 個另外的側(cè)面的加強肋,其分別大約平行于Y-Z平面延伸。在其它附圖中,這些側(cè)面的加強 肋為了更好的清晰性未示出。
[0126] 密封件60由彈性材料構成。如例如在圖15至17中所示,密封件60具有Y形的 輪廓。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指向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相應的外側(cè)。Y形輪廓的中間的邊 腿大約在平行于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其指向抽吸管殼體12的外側(cè)。其具有槽狀的保 持肋容納部136 (其朝向抽吸管殼體12的外側(cè)敞開)。保持肋58的徑向截段120被插入保 持肋容納部136中。
[0127] 密封件60在X軸的方向上觀察是大約U形的。其在面向接口外殼16的下側(cè)64 的(關于主軸線62在周緣的)側(cè)面上敞開。在密封件60的邊腿(其中的一個示例性地在 圖15中示出)的自由端部處,保持肋容納部136分別利用在該處的密封件固定接片108來 封閉。通過使密封件固定接片128接合到在保持肋58的徑向截段120中的密封件固定槽 126中,密封件60分別在其自由端部處被固定。
[0128] 在密封件60的邊腿的自由端部處,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分別設有倒角138。Y形 輪廓的兩個上邊腿在松弛的狀態(tài)中具有大約90度的開角。
[0129] 冷卻器殼體78關于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主軸線62在周緣封閉。冷卻器殼體78 總體上是大約方形的且在入口側(cè)80和出口側(cè)84處敞開。待冷卻的增壓空氣可在入口側(cè)80 上流入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熱交換區(qū)域中、被引導通過相應的流動通道(在其中實現(xiàn)與相 應的冷卻介質(zhì)的熱交換)且可通過在出口側(cè)84上的相應的開口流出。增壓空氣冷卻器14 例如可以是所謂的板式冷卻器。在熱交換區(qū)域中,用于增壓空氣的流動區(qū)域流體密封地與 用于冷卻劑的流動區(qū)域分離而在熱量技術上相互連接。
[0130] 在面向接口外殼16的下面的入口側(cè)的縱壁34和蓋外殼18的上面的入口側(cè)的縱 壁122的側(cè)面上,冷卻器殼體78具有凹處144。凹處144在冷卻器殼體78的整個高度上在 z軸的方向上延伸。通過凹處144可引入固定軸承96的緊固螺栓94。
[0131] 在組裝的抽吸管10中,上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110和111的溝槽壁的面向增壓空氣冷 卻器14的頂點、上面的內(nèi)部的橫側(cè)的加強肋140和上面的內(nèi)部的縱向加強肋134的自由邊 緣分別與冷卻器殼體78的在該處的上面的外側(cè)相間隔。
[0132] 冷卻器殼體78的側(cè)壁和上壁相對抽吸管殼體12的內(nèi)側(cè)的密封借助于密封件60 位置容差地實現(xiàn)。
[0133] 為了裝配抽吸管10,首先以冷卻劑接口 66在前將增壓空氣冷卻器14在z軸的方 向上置入接口外殼16的冷卻器腔22中。
[0134] 固定軸承96的緊固螺栓94通過在法蘭板76中的相應的孔被擰入插入襯套32的 螺紋中且被擰緊直至止擋。增壓空氣冷卻器14利用固定軸承96在使用壽命上無應力損失 地被固定在接口外殼16中。
[0135] 接著將浮動軸承102的自攻螺栓100通過在法蘭板76的法蘭中的相應的孔擰到 接口外殼16的相應的螺紋孔98中。自攻螺栓100被擰緊直至其止擋。增壓空氣冷卻器14 由此也在該側(cè)上被固定在接口外殼16處。浮動軸承102在其使用壽命上可具有預緊力損 失。
[0136] 下面的流動輪廓74和82、下面的內(nèi)部的溝槽68的溝槽壁的頂點和下面的內(nèi)部的 橫側(cè)的橫向加強肋86的邊緣密封地貼靠在法蘭板76的外側(cè)處。以該方式,在那里沒有增 壓空氣能夠流動經(jīng)過增壓空氣冷卻器14。
[0137] 接著將蓋外殼18從上面在z軸的方向上裝配到接口外殼16上。在此將保持肋58 和密封件60的自由的邊腿插入接口外殼16的相應的支架容納部56中。倒角138使密封 件60推到冷卻器殼體78上容易。密封件60的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在X軸的方向上彼此 彎開。密封件60的Y形輪廓的兩個上邊腿密封地緊靠到冷卻器殼體78的相應的外側(cè)處。
[0138] 蓋外殼18的防遺失肋130和132的端側(cè)在蓋外殼18的最終裝配狀態(tài)中位于緊固 螺栓94和自攻螺栓100的相應的頭部處。
[0139] 將接口外殼16和蓋外殼18沿著下面的固定法蘭52和上面的固定法蘭54相互焊 接。
[0140] 組裝的抽吸管10借助于出口聯(lián)接法蘭50被與內(nèi)燃機的氣缸相連接。利用固定法 蘭38將抽吸管殼體12固定在內(nèi)燃機的框架件處。入口聯(lián)接法蘭32被與進入管路相連接。
【權利要求】
1. 一種帶有尤其機動車的增壓式內(nèi)燃機的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抽吸管(10),其帶 有由至少兩個殼體件(16, 18)組成的抽吸管殼體(12),所述抽吸管殼體(12)具有用于增壓 空氣的至少一個入口(28)和至少一個出口(48)、用于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冷卻劑 接口(66)的至少一個通道并且在其中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以可流經(jīng)的方式布置在用 于增壓空氣的至少一個所述入口(28)與至少一個所述出口(48)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 壓空氣冷卻器(14)借助于固定器件(96, 102)在所述抽吸管殼體(12)的基礎殼體件(16) 中被固定成使得其至少在所述基礎殼體件(16)的一側(cè)上將至少一個所述入口(28)密封地 與至少一個所述出口(48)分離。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在組裝的抽 吸管(10)中在鄰接在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處的所有殼體件(16, 18)的側(cè)面上將至少 一個所述入口(28)與至少一個所述出口(48)密封地分離。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40)借助于 至少一個固定軸承(96)和至少一個浮動軸承(102)被固定在所述基礎殼體件(16)處。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設置有至少一個防遺失部(130, 132)用 于防護至少一個所述固定軸承(96)和/或至少一個所述浮動軸承(102)的至少一個旋轉(zhuǎn) /插接元件(94, 100)。
5. 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殼體件(16)具有 至少一個所述入口(28)和/或至少一個所述出口(48)和/或用于所述冷卻劑接口(66) 的至少一個所述通道。
6. 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殼體(12)的殼 體壁(64, 108)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至少一個溝槽(68, 70, 71,110, 111,112, 114)。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內(nèi)部的至少一個溝槽(68)的溝槽壁的 面向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外側(cè)密封地貼靠在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的相應的外側(cè)、 必要時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法蘭板(76)處。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內(nèi)部的至少一個溝槽(110, 111)的 溝槽壁以它的面向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側(cè)面與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相應的 外側(cè)相間隔。
9. 根據(jù)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個溝槽 (68, 70, 110, 112)中或在其處布置有至少一個加強肋(86, 88, 140, 142)。
10. 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內(nèi)部的至少一個加強肋 (86)以其自由邊緣支撐在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相應的外側(cè)處。
11. 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內(nèi)部的至少一個加強肋 (140)以其自由邊緣與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相應的外側(cè)相間隔。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溝槽(71,114) 的溝槽壁在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14)的入口側(cè)(80)或出口側(cè)(84)的區(qū)域中具有流動輪 廓(74, 82, 116)。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6至9或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溝槽 (114)的溝槽壁至少一起形成用于密封裝置(58, 60)的密封件容納部(118)。
14. 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壓空氣冷卻器 (14)的至少一個外側(cè)與所述抽吸管殼體(12)的相應的殼體壁之間布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 (60)。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抽吸管,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封閉殼體基體(16)的至少一 個殼體件(18)中布置有用于至少一個所述密封件(60)的至少一個密封件支架(58)。
【文檔編號】F02B29/04GK104121122SQ201410164648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G-T.施派德爾, A.科恩, H.比爾, K-E.胡梅爾, U.德嫩, K.卡爾巴歇爾, R.弗里 申請人:曼·胡默爾有限公司, 莫丹制造廠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北安市| 秦皇岛市| 武胜县| 紫阳县| 昌图县| 河北省| 龙门县| 开阳县| 德惠市| 蓝山县| 安新县| 奉新县| 固阳县| 海城市| 舞阳县| 越西县| 徐水县| 玉林市| 应城市| 永修县| 美姑县| 密山市| 宣武区| 新乐市| 上蔡县| 德惠市| 浏阳市| 武义县| 基隆市| 志丹县| 昌江| 黑山县| 抚远县| 房产| 原平市| 探索| 和田市| 延安市| 揭东县| 长白|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