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動機的活塞的冷卻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搭載于例如摩托車等的交通工具上的發(fā)動機中,將油噴到活塞以冷卻的結構,尤其是涉及被噴有油的活塞的背面的結構。
背景技術:
在比現(xiàn)有的發(fā)動機輸出高的往復式發(fā)動機中,有的是從下側(下死點側)向在汽缸內(nèi)往復運動的活塞噴射油,并向暴露于高溫燃燒氣體中的活塞頂部的背面直接噴油以冷卻。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發(fā)動機中,如該文獻的圖10所示,在汽缸的周面的下端附近配設有油噴射用配管,從設置于該配管上的油噴射孔(噴油器)向上方的活塞噴射油。如在該圖中所示,油的噴射方向相對于汽缸軸線傾斜,噴射的油向上方行進至汽缸的徑方向內(nèi)側,并直接噴到靠近于往復運動的行程的下死點的活塞的頂部的背面?,F(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3178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但是,在上述現(xiàn)有示例的發(fā)動機中,雖然在活塞靠近行程的下死點時噴油,但是如果活塞上升,則不能噴油。在靠近下死點時噴到活塞的油隨著活塞的上升因慣性力而流到下方,因此活塞位于上死點附近時,難以充分地將油供給至熱負荷高的活塞的頂部的背面,因而認為冷卻效率并不高。相對于此,從活塞的下側大致與汽缸軸線平行地噴射油時,在活塞靠近行程的上死點時也可以噴油,但是此時要兼顧油噴射孔的位置的限制,因此可知噴到活塞的油不能順利地擴散至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的背面。S卩,首先,為了使噴射的油盡量不干擾旋轉的曲軸或連桿,而只能將油噴射孔配置在缸徑的周緣附近。因此,從該油噴射孔與汽缸軸線大致平行地噴射的油通過活塞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附近。然而,一般在活塞周壁的上部形成有活塞環(huán)的嵌入槽(環(huán)槽),與此相應地壁變厚,因此與相對薄壁的周壁下部之間形成段部。因此,如上所述通過活塞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附近的油接觸到上述段部而飛散,而難以到達至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的背面。鑒于相關的新見解,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如上所述使從下側向活塞頂部噴射的油順利地到達至頂部的背面,以提高冷卻效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將向在發(fā)動機的汽缸內(nèi)往復運動的活塞的頂部噴射油并進行冷卻的活塞的冷卻結構作為對象。而且,在所述活塞的周壁上形成從該活塞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連續(xù)至頂部的背面的油引導面,以至少包含形成有環(huán)槽的厚壁部分。另外,上側及下側意味著在活塞往復運動的汽缸軸線的方向上的上死點側及下死點側,因在交通工具上的發(fā)動機的搭載狀態(tài)而并不一定與上下方向一致。又,油引導面優(yōu)選的是從活塞周壁的內(nèi)表面平滑地連續(xù)至頂部的背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中途曲率發(fā)生急變,或者多少具有凹凸的變化,總而言之,優(yōu)選的是在包含活塞的中心線的斷面上觀察時,從其周壁至頂部整體上為凹形狀。通過上述結構,從下方噴到活塞的油引導面的油沿著油引導面順利地到達至活塞頂部的背面,可以有效地冷卻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噴到油引導面的油暫時地通過往復運動的活塞的慣性力主要在油引導面上上下移動,但是在活塞靠近行程的上死點時作用著總是使油流向上側的慣性力,因此使油集中在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可以有效地進行冷卻。優(yōu)選的是設置有從活塞的周方向兩側夾住所述油引導面的突出部。這樣,噴到油引導面的油難以在活塞的周方向上擴散,因此更容易到達至活塞頂部的背面。又,對于油引導面,更具體的是也可以在所述活塞的周壁的厚壁部分的內(nèi)側形成有凹部,并將該凹部的底面作為油引導面的至少一部分?;蛘咭部梢耘c所述厚壁部分相連地在活塞的周壁上形成向內(nèi)側膨出的膨出部,并從該膨出部至所述厚壁部分形成有油引導面。此外,也可以組合所述凹部和膨出部,并從膨出部至凹部的底面形成油引導面。從活塞的冷卻的觀點考慮,優(yōu)選的是所述油引導面形成在活塞的排氣側?;钊呐艢鈧仁侵笍钠纵S線的方向觀察嵌插到汽缸內(nèi)的活塞等分為靠近進氣道的一側和靠近排氣道的一側時的靠近排氣道的一側。汽缸及活塞的排氣側與進氣側相比溫度容易變高,因此噴油以進行冷卻的意義大。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用于向所述活塞噴射油的噴嘴直接與曲軸箱內(nèi)的油的主油道相連接。從油泵排出的油通過從主油道分歧的油通路分配至曲軸的軸承或發(fā)動機氣門驅動系統(tǒng),還進一步分配至變速器側,因此將噴嘴連接到分配油之前的主油道時,可以提高油的噴射壓力,有利于提高活塞的冷卻效率。但是,通常主油道在曲軸箱內(nèi)設置在軸支撐曲軸的軸頸部的下側,因此從設置在主油道上的噴嘴試圖噴射油時,只能在與旋轉的曲軸或連桿不發(fā)生干擾的正時,換而言之,只能在活塞的行程的一部分中向活塞噴油。從這一點考慮,噴嘴也可以配置為在活塞從下死點向上死點上升時,最晚也是到達其行程的中央之前開始噴油。即,活塞從下死點向上死點上升的行程的中央附近開始緩慢地減速,因此從即將到達中央附近之前開始噴到油引導面的油受到向上的慣性力而流向活塞頂部。以上,如已說明那樣,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發(fā)動機的活塞的冷卻結構,由于設置了從該活塞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連續(xù)至活塞頂部的背面的油引導面以包含活塞周壁的上部的厚壁部分,因此噴到該油引導面的油順利地到達至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的背面,可以提高冷卻效率。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的發(fā)動機的左視 圖2是示出上述發(fā)動機的汽缸內(nèi)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的剖視 圖3是示出油通路的概略結構的曲軸箱的立體 圖4是示出活塞的油引導面的剖視 圖5是從下方觀察活塞并示出油引導面的立體 圖6是示出在下死點附近噴到活塞的油的與圖2相當?shù)? 圖7是示出活塞處于上升中途的與圖6相當?shù)膱D; 圖8是活塞位于上死點附近時的與圖6相當?shù)? 圖9A是示出油引導面的另一實施形態(tài)的與圖4相當?shù)? 圖9B是示出油引導面的又一實施形態(tài)的與圖4相當?shù)膱D。符號說明:
1汽缸體;
2汽缸蓋;
3活塞;
3a環(huán)槽;
30周壁;
30a周壁上部(厚壁部分);
30b周壁下部;
31頂部;
31a平面部;
31b傾斜面(油引導面);
32槽部(凹部);
32a槽底面(凹部的底面:油引導面);
32b側面(突出部);
33,34 膨出部;
33a、34a油引導面;
66主油道;
71噴油器(噴嘴);
C汽缸;
E發(fā)動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的發(fā)動機E。作為該實施形態(tài)的發(fā)動機E的一個示例搭載在摩托車(圖示省略)上,并且以下說明中的左右方向是以乘騎搭載發(fā)動機E的摩托車的騎手的觀察方向為基準。-發(fā)動機的整體結構-
圖1是示出發(fā)動機E的主要的主體的概略結構的左視圖,圖2是示出汽缸內(nèi)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的剖視圖。在這些圖中,拆下進氣系統(tǒng)、排氣系統(tǒng)等,主要示出發(fā)動機主體。作為一個示例,發(fā)動機E是兩個汽缸C (圖2中示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并列二汽缸的汽油發(fā)動機,在這些汽缸C所形成的汽缸體I的上部組裝有汽缸蓋2,以關閉汽缸C的上端。在該汽缸C的內(nèi)部嵌插有可往復運動的活塞3 (圖2中示出),在比其頂部更上方形成有燃燒室。如圖1的虛線所示,在上述汽缸蓋2上,每個汽缸C上形成有進氣道20及排氣道21,并分別在燃燒室的頂部開口。這樣,面對汽缸C內(nèi)的進氣道20及排氣道21的各開口部通過由未圖示的凸輪軸驅動的進氣門及排氣門開閉。作為一個示例,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配備具備進氣側及排氣側的兩個凸輪軸的DOHC類型的氣門驅動機構,并在汽缸蓋2的上部配設有頂蓋4以覆蓋該氣門驅動機構。又,在汽缸蓋2上對于每個汽缸C配設有火花塞22,從燃燒室的頂部的大致中央面對燃燒室?;鸹ㄈ?2的上部與點火回路23連接,該點火回路貫通上部頂蓋4。點火回路23對于每個汽缸C在規(guī)定的點火正時向火花塞22通電,并對混合氣點火以使其燃燒。通過該燃燒活塞3被按壓,并通過連桿25向曲軸26傳遞旋轉力。g卩,曲軸26的軸部26a位于至汽缸軸線X的下方的延長線上,連桿25的大端部25a滑動自如地組裝于偏心的曲軸銷26b上,另一方面,連桿25的小端部25b滑動自如地組裝于活塞銷35上。而且,活塞3在汽缸軸線X的方向上進行往復動作時,曲軸26如圖2的箭頭所示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僅圖1所示,如上所述用于將混合氣供給至汽缸C內(nèi)的燃燒室的進氣道20從該燃燒室的頂部向斜上方延伸并在汽缸蓋2的后表面開口。在車載狀態(tài)下,發(fā)動機E的汽缸體I及汽缸蓋2稍微前傾,并在汽缸蓋2的后表面配設有雙聯(lián)的節(jié)氣門體(未圖示),以分別與左右排列并開口的進氣道20連接。另一方面,從各汽缸C的燃燒室排出已燃氣體的排氣道21在汽缸蓋2的前表面左右排列并開口,并與該排氣道21相連地安裝有排氣歧管。雖然未圖示,排氣歧管的兩個排氣管分別在發(fā)動機E的前方向下方延伸后,向后方彎曲并在發(fā)動機E的下方集合,與催化器或排氣消聲器等連接。圖3是拆下汽缸體I及汽缸蓋2,還拆下曲軸蓋52后,單個示出曲軸箱5的立體圖。作為曲軸箱5的一個示例是鋁合金的鑄造品,并由組裝在汽缸體I的上部曲軸箱50和組裝在其下部的下部曲軸箱51構成。在兩者的結合面上配設有旋轉自如地支撐曲軸26的軸頸軸承(未圖示)。又,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盡管在曲軸箱5的后部一體化地形成變速箱5a,除此之外還一體化地形成容納力矩平衡器53的平衡器箱5b,但是并不限于此。作為一個示例,在變速箱5a中容納有總是嚙合的齒輪式變速器(未圖示),其輸出軸54向變速箱5a的左側突出。又,在變速箱5a的左側配設有水泵55,通過管構件56從圖外的散熱器導入的冷卻水通過管構件57壓送至汽缸體I。如圖1所示,在曲軸箱5(及變速箱5a)的下部安裝有貯存潤滑用的油的油底殼6。油底殼6在其后半部形成有深底部,并形成為從該深底部向前方行進而底部逐漸地變淺的楔狀。又,從曲軸箱5的前部向前方突出地配設有用于凈化油的圓筒狀的濾油器64。-油通路的結構_
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發(fā)動機E中,作為一個示例,從曲軸26至變速器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導出驅動力,驅動油泵62 (圖3中用虛線示出),并將通過該油泵62從油底殼6中抽出的油分配并供給至曲軸26或氣門驅動機構等、發(fā)動機E的各種潤滑部。在圖3所示的曲軸箱5的立體圖中,用粗的虛擬線示出從油底殼6經(jīng)由油泵62到達至主油道66的油通路的概略結構。S卩,在油底殼6的后部的深底部配設有浸泡在貯留的油中的過濾器60 (圖3中用虛擬線示出),第一油通路61從該處向上方延伸。第一油通路61的上端與油泵62相連,另一方面,油泵62的排出口與第二油通路63相連,該第二油通路63向下延伸后向前彎曲,之后大致水平地向前方延伸并在下部曲軸箱51的前表面開口。
這樣開口的第二油通路63的前端與濾油器64的入口相連,另一方面濾油器64的出口與在上述第二油通路63的上方大致平行地前后延伸的第三油通路65相連,該第三油通路65的后端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粗徑的主油道66連通。通過該結構,伴隨著發(fā)動機E的運行驅動油泵62時,油底殼6內(nèi)的油通過第一油通路61吸引至油泵62,通過第二油通路63輸送至濾油器64,從而在此過濾后通過第三油通路65輸送至主油道66。本實施形態(tài)中,主油道66在曲軸箱5的下部與曲軸26的軸心大致平行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如以下所述分歧形成用于向發(fā)動機E的各種潤滑部供給油的多個油通路。即,雖然圖示省略,但是從主油道66的中途的規(guī)定處分歧的油通路例如將油供給至曲軸26的軸頸部或曲軸26和連桿25之間的滑動部。又,僅在圖3中所示,主油道66的左端通過接頭67與第一管構件68及第二管構件69相連。油通過從該接頭67向后方延伸的第一管構件68供給至變速器,另一方面,油通過從接頭67向前方延伸的第二管構件69供給至起動機構(未圖示)等。此外,第三管構件70通過圖3中未圖示的汽缸體I的前方延伸至汽缸蓋2的上部,如上所述供給至起動機構等的油的一部分通過第三管構件70供給至汽缸蓋2的氣門驅動機構等。-通過噴油器的活塞的冷卻結構-
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如上所述,在向各種潤滑部分配供給油的主油道66上設置有向每個汽缸C的活塞3從下方噴射油的噴油器71 (噴嘴)。雖然在圖2中僅示出一個,但是噴油器71配設在主油道66的兩處以對應每個汽缸C的排氣側的端部,如示意性地用箭頭OJ示出那樣噴射油。這樣,在主油道66上連接噴油器71時,可以提高油的噴射壓力,有利于提高活塞3的冷卻效率。除了如上述圖2所示之外,還如圖6 圖8所示,從曲軸26的軸心的方向觀察時,主油道66位于曲軸26的軸心的大致正下方,噴油器71向上方的活塞3的頂部與汽缸軸線X大致平行地噴射油。噴油器71位于旋轉的曲軸26或連桿25畫出的軌跡的外側,并為了確保噴射的油不干擾曲軸26或連桿25的期間,而位于盡量遠離汽缸軸線X并與汽缸C的排氣側(圖的左側)的端部對應的位置上。S卩,從汽缸軸線X的方向觀察時噴油器71位于缸徑內(nèi)的排氣側的周緣部附近,從此處與汽缸軸線X大致平行地噴射的油通過活塞3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附近。而且,在現(xiàn)有的一般的活塞中,使通過這樣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附近的油到達至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是困難的。S卩,參照單個示出本實施形態(tài)的活塞3的圖4、圖5進行說明時,通常汽油發(fā)動機的活塞3為了輕量化而需要削去多余的壁,因此在形成有嵌入活塞環(huán)(未圖示)的環(huán)槽3a的周壁30的上部30a形成有厚壁的部分,從而與在其下部連續(xù)的相對薄壁的周壁下部30b之間形成有段部30c。因此,如上所述試圖通過活塞周壁30的內(nèi)表面附近的油接觸上述段部30c而飛散,相當難以到達至活塞頂部31。對于這一點,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活塞3中,如圖4、圖5所示,在周壁上部30a的排氣側的端部使厚壁部分的下部凹陷,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部32 (凹部),并使其槽底面32a在上下方向上平緩地彎曲,從而使其與下方的周壁下部30b的內(nèi)表面平滑地連接,同時使其與上方的活塞頂部31的背面平滑地連接。更具體地是,首先,在活塞頂部31的背面的中央部分大致形成為平坦的平面部31a,并包圍其周圍形成有越是外周側厚度越變大的傾斜面31b。而且,該傾斜面31b的外周緣與上述槽底面32a的上緣相連接,并從周壁30的內(nèi)表面至頂部31的背面構成連續(xù)的凹面狀的(即,在圖4的斷面上觀察時,從周壁30的內(nèi)表面至槽底面32a、并至頂部31的背面,在活塞3的內(nèi)方?jīng)]有凸出的部分)油引導面。而且,如圖6 圖8中分別用箭頭OJ所示,與汽缸軸線X大致平行地從下方噴到槽底面32a的油沿著從該槽底面32a向上方連續(xù)的傾斜面31b、即沿著油引導面向上方流動,并順利地到達至熱負荷高的活塞頂部31的背面。噴有油的槽底面32a為槽部32的底面,其側面32b設置為從活塞3的周方向兩側夾住槽底面32a,因此噴到槽底面32a的油難以在活塞3的周方向上擴散,從而有利于使該油到達至活塞頂部31的背面。從這一點來看,槽部32的側面32b起到從活塞3的周方向兩側夾住油引導面的突出部的功能。如上述圖2中所示,從左側觀察時發(fā)動機E的曲軸26逆時針旋轉,因此活塞3從上死點下降并即將到達下死點(作為一個示例為BBDC5。CA)之前的期間,連桿25位于噴油器71的上方,并干擾從此處噴射的油。因此,在此期間噴射的大部分油與連桿25的大端部25a沖撞而飛散,并不噴到上方的活塞3。另一方面,如圖6 圖8所示,活塞3從下死點附近上升到上死點附近的期間,油不與連桿25或者曲軸26發(fā)生干擾地噴到上方的活塞3。換而言之,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噴油器71配設為能夠在活塞3至少從下死點向上死點上升時,最晚也是從該行程的中央之前開始向活塞3嗔油。-作用效果-
通過以上結構,本實施形態(tài)的發(fā)動機E動作時,通過曲軸26的旋轉驅動油泵62,從油底殼6吸引的油經(jīng)由濾油器64輸送至主油道66。主油道66內(nèi)的油進一步輸送至發(fā)動機E的各種潤滑部,并且還輸送至發(fā)動機E的后方的變速器。又,主油道66的油的一部分從每個汽缸C的噴油器71以所需的壓力向上方的活塞3噴射。這樣噴射的油,參照圖6 圖8如上所述,在活塞3從下死點附近向上死點上升的期間,噴到活塞3的油引導面的下部、即形成在活塞3的周壁30上的槽部32的槽底面32a。在槽底面32a的兩側具有槽部32的側面32b,因此油難以在活塞3的周方向上擴散?;钊?從圖7所示的行程的中央附近開始緩慢地減速,因此如上所述噴到槽底面32a的油受到向上的慣性力而流入至活塞頂部31的傾斜面31b,進而流入至其內(nèi)周側的平面部31a。S卩,噴到活塞3的油沿著油引導面順利地到達至活塞頂部31的背面。如圖8所示,活塞3到達上死點附近(圖例中為ATDC6。CA)之前,油噴到槽底面32a。而且,活塞3在上死點逆轉并轉變成下降,之后,如圖2所示,由于在到達行程的中央附近之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因此油引導面(槽底面32a及傾斜面31b)上的油受到向上的慣性力而向著活塞頂部31。S卩,向熱負荷高的活塞3的頂部31有效地供給冷卻用的油,以使從各汽缸C的壓縮行程后期至爆發(fā)行程的初期包含汽缸C內(nèi)的混合氣點火并燃燒的期間,從而可以極為有效地進行冷卻。換而言之,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在活塞3上設置將從噴油器71噴出的油引導至活塞頂部31的油引導面,并且考慮活塞3的慣性力,將噴油器71的位置設定為能夠在適當?shù)恼龝r噴油,以使噴出的油有效地供給至活塞頂部31。而且,本實施形態(tài)在結構上只要在活塞3的周壁上部30a (厚壁部分)上形成槽部32即可,與現(xiàn)有的一般的活塞的冷卻結構相比幾乎不會導致成本的上升。除此之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將上述槽部32、即油引導面形成在活塞3的排氣側,并通過油不僅可以有效地冷卻活塞3的頂部31,而且可以有效地冷卻熱負荷高于進氣側的活塞3的排氣側。-其他實施形態(tài)-
以上盡管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形態(tài),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可以變更、增加、或者刪除其結構。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在活塞3的排氣側形成槽部32并作為油引導面,但是這種結構也可以用于進氣側,并且也可以用于進氣側及排氣側的中間。又,油引導面的具體結構也并不限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即,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在活塞3的周壁上部30a的厚壁部分形成槽部32,通過其槽底面32a和向上方延伸的傾斜面31b構成油引導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作為一個示例,如圖9A所示,也可以從活塞3的周壁上部30a至周壁下部30b形成向該活塞3的內(nèi)側膨出的膨出部33,并在其膨出面上形成油引導面33a。如圖9A所示,在包含活塞3的中心線的斷面上觀察時,油引導面從活塞周壁30的內(nèi)表面至活塞頂部31的背面構成連續(xù)的凹面狀(在活塞3的內(nèi)側沒有凸出的部分的形狀)。此外,雖然圖示省略,但是也可以設置從活塞3的周方向兩側夾住該油引導面33a的突出部。又,作為一個示例,如圖9B所示,也可以組合如上所述實施形態(tài)的槽部32和膨出部34。在圖9B的示例中,槽部32形成為比上述實施形態(tài)的槽部更淺,其槽底面32a與形成在周壁下部30b的膨出部34的膨出面34a平滑地連接,從而形成油引導面。這樣,將槽部32較淺地形成時,容易確保與環(huán)槽3a之間的壁厚。此外,對于噴油器71的位置也并不限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作為一個示例,噴油器71也可以與從主油道66分歧的油通路連接。這樣,可以避免與連桿25或曲軸26的干擾,并向活塞3噴油時,可以將噴油器71配設在最合適的位置上,但是,即使在該情況下,也優(yōu)選的是噴油器71配設為在活塞3從下死點向上死點上升時,其即將到達行程的中央之前開始噴油。此外,又在實施形態(tài)中以并列雙汽缸的發(fā)動機E為一例進行說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單汽缸或三汽缸 六汽缸的發(fā)動機,又,也可以是直列式、水平對置式或者V型的發(fā)動機。又,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示出變速器一體型的發(fā)動機E,但是也可以是變速器不是一體型的發(fā)動機或者無變速器的發(fā)動機。又,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只要是應用于發(fā)動機,則也可以應用于不限于摩托車而搭載在全地形車輛或小型水上摩托車(personal watercraft ;PWC)等其他交通工具上的發(fā)動機中。當然,也可以應用于搭載在混合動力車上的發(fā)動機中。工業(yè)應用性:
如以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主要研究噴有油的活塞的形狀的簡單的結構可以提高活塞的冷卻效率,因此提高工業(yè)應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fā)動機的活塞的冷卻結構,是向在發(fā)動機的汽缸內(nèi)往復運動的活塞的頂部噴射油并進行冷卻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的周壁上形成從該活塞的周壁的內(nèi)表面連續(xù)至頂部的背面的油引導面,以至少包含形成有環(huán)槽的厚壁部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從活塞的周方向兩側夾住所述油引導面的突出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的周壁的厚壁部分的內(nèi)側形成有凹部,并且該凹部的底面構成油引導面的至少一部分。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活塞的周壁的厚壁部分相連地形成有膨出部,并從該膨出部至所述厚壁部分形成有油引導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引導面形成在活塞的排氣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于噴射所述油的噴嘴直接與曲軸箱內(nèi)的油的主油道相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配設為在所述活塞從下死點向上死點上升時,從到達其行程的中央之前開始噴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發(fā)動機的活塞的冷卻結構,可以使從下側向活塞(3)的頂部(31)噴射的油順利地到達至頂部(31)的背面,從而提高冷卻效率。在向在發(fā)動機(E)的汽缸內(nèi)往復運動的活塞(3)的頂部(31)噴射油并進行冷卻的結構中,在活塞(3)的周壁(30)上形成從該活塞(3)的周壁(30)的內(nèi)表面連續(xù)至頂部(31)的背面的油引導面(32a、31b),以至少包含形成有環(huán)槽(3a)的厚壁部分(周壁上部(30a))。從下方噴出的油沿著油引導面(32a、31b)順利地到達至活塞頂部(31)的背面。
文檔編號F01P3/08GK103174539SQ2012105078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山本茂季, 荒井康三, 寺島義道, 稻岡守 申請人:川崎重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