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化學實驗分析儀器,特別是一種酸堿通用的滴定管。
背景技術:
滴定管是化學分析等實驗室中必備的一種儀器,目前使用的滴定管分為酸式和堿式兩種,由于構造不同,兩種滴定管不能混用。若用酸式滴定管裝堿性溶液,時間長了,容易造成活塞因腐蝕而與管體連為一體,不能轉動;即便不混用,酸式滴定管也經常出現(xiàn)漏液、或因涂凡士林而堵塞、或在洗滌過程中玻璃活塞不小心滑落摔壞而造成整支滴定管報廢等現(xiàn)象,且傳統(tǒng)的酸式滴定管有明顯的右手操作習慣,還操作復雜;若用堿式滴定管裝酸性溶液,則會造成乳膠管被腐蝕而必須更換;而堿式滴定管在使用過程中,會因長時間擠壓玻璃珠而使手指產生劇烈疼痛;另外,其即便不接觸酸性溶液,只接觸水,乳膠管也經常會被腐蝕或老化。目前,也有酸堿通用的滴定管,但是,結構復雜,不宜批量生產,生產成本高、包裝、運輸成本也高;而且,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宜批量生產,且產品操作簡便、經久耐用、不易損壞的通用型滴定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兩個部分組成,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體狀,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底端封閉,側壁上開有漏液孔13,所述滴定頭入口段設置成與滴定管管體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所述滴定頭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所述滴定管管體1與滴定頭2之間能相對轉動但其連接處不漏液,所述滴定頭2上設置有引流溝槽22,所述引流溝槽22從滴定頭2上的套接口24開始沿內壁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內壁,當?shù)味^2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時,引流溝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體末段12側壁上的漏液孔13。
進一步:所述套接口24內壁設置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設置磨砂接口。
進一步: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管體外徑為8-15mm,所述套接口24內壁設置長度為50-7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上的磨砂接口與套接口24內壁的磨砂接口長度一致。
進一步: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側壁上的漏液孔13的孔徑為0.8-1.5mm;所述引流溝槽22在滴定頭2內壁端的橫向寬度不小于漏液孔13的直徑。
進一步:所述引流溝槽22為滴定頭2內壁上的溝槽或者若引流溝槽22槽體空間太小則外壁向外延展隆起以便擴大溝槽空間。
進一步:所述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之間還設置有防止脫出的緊固裝置。
進一步:所述緊固裝置是由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方的上掛耳11、滴定頭2外壁上的下掛耳21及套在所述上掛耳及下掛耳上彈性繩套組成。
進一步:所述引流溝槽22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部分的長度為2-4mm
有益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從結構可以看出,結構簡單,非常容易生產成型,滴定管管體上半部分是用傳統(tǒng)的酸、堿式滴定管管體,只有下半部分稍作改變,但是,這種改變比原來的結構簡單得多,僅僅是將下半部分外壁制作成插入塞體狀再打個孔,必要時,外壁制作成磨砂面;而滴定頭的制作也是非常簡單,就是在普通的滴定頭基礎上將滴定頭入口段設置成與滴定管管體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必要時,將套接口內壁面制成磨砂面,再在滴定頭上制作一個通道即可(通過模具可以一次成型);給生產廠家的標準化生產帶來了方便;這些都是普通的生產工藝,用原來生產傳統(tǒng)的酸、堿式滴定管的設備即可滿足,無需增添或更換新設備;本發(fā)明構造簡單,適宜工業(yè)化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低,例如:生產1支GG一17高硼硅料的50ml的普通的酸式滴定管的成本大約是75 元,生產1支該規(guī)格的堿式滴定管的成本大約是 60 元,1套酸、堿滴定管的成本合計 135 元;而用同樣材料生產同樣規(guī)格的1支本發(fā)明所述的通用型滴定管成本大約只需 40 元;2支本發(fā)明所述的通用型滴定管成本要比一套傳統(tǒng)酸堿滴定管的成本降低約 55 元/支;眾所周知,各種實驗室對滴定管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來看,本發(fā)明的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從結構可知,本發(fā)明磨損小,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易損壞,滴定管上的漏液孔、滴定頭上的通道都是與主體成一體的,而且均不是易損部位。相對傳統(tǒng)的滴定管而言,本發(fā)明配件少,整體性好,沒有暴露在外的易損部位,包裝、運輸非常方便;
本發(fā)明原理簡單,操作容易,給使用者帶來了方便,克服了目前常用的酸式滴定管的因操作不當而漏液、因涂凡士林而堵塞、因腐蝕而粘連、因不小心活塞滑落摔碎、操作相對復雜、帶有明顯的右手習慣等缺點(本發(fā)明左右手都可方便快捷的使用),也克服了目前常用的堿式滴定管的乳膠管容易老化和因長時間擠壓玻璃珠而使手指產生劇烈疼痛等的缺點。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的部分實施例中的整體連接結構圖;
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滴定管管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滴定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滴定頭中便于顯示引流溝槽結構的橫向截面圖;
圖5: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滴定頭中便于顯示引流溝槽結構的橫向截面圖。
圖中:1-滴定管管體, 11-上掛耳,12-滴定管管體末段,13-漏液孔, 2-滴定頭,21-下掛耳,22-引流溝槽,23-滴定頭腔體,24-套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生產實踐應用對本發(fā)明作出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5所示,一種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兩個部分組成,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體狀,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底端封閉,整個插入塞體狀的滴定管管體末段12內壁與滴定管上部內壁連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空間,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側壁上開有孔徑為1.0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頭入口段設置成與滴定管管體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頭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滴定管管體1與滴定頭2之間能相對轉動但其連接處不漏液,滴定頭2上設置有引流溝槽22,引流溝槽22從滴定頭2上的套接口24開始沿內壁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內壁,引流溝槽22在滴定頭2內壁端的橫向寬度不小于漏液孔13的直徑;當?shù)味^2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時,引流溝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體末段12側壁上的漏液孔13。
實施例2:如圖1-5所示,一種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兩個部分組成,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體狀,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底端封閉,整個插入塞體狀的滴定管管體末段12內壁與滴定管上部內壁連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空間,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側壁上開有孔徑為1.5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頭入口段設置成與滴定管管體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頭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滴定管管體1與滴定頭2之間能相對轉動但其連接處不漏液,滴定頭2上設置有引流溝槽22,引流溝槽22從滴定頭2上的套接口24開始沿內壁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內壁,所述引流溝槽22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部分的長度為4mm,引流溝槽22在滴定頭2內壁端的橫向寬度與漏液孔13直徑一致;當?shù)味^2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時,引流溝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體末段12側壁上的漏液孔13。
實施例3:如圖1-5所示,一種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兩個部分組成,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體狀,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底端封閉,整個插入塞體狀的滴定管管體末段12內壁與滴定管上部內壁連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空間,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側壁上開有孔徑為1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頭入口段設置成與滴定管管體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頭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滴定管管體1與滴定頭2之間能相對轉動但其連接處不漏液,滴定頭2上設置有引流溝槽22,引流溝槽22從滴定頭2上的套接口24開始沿內壁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內壁,所述引流溝槽22延伸至滴定頭腔體23部分的長度為3mm,引流溝槽22在滴定頭2內壁端的橫向寬度與漏液孔13直徑一致;當?shù)味^2接在滴定管管體末段12時,引流溝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體末段12側壁上的漏液孔13。
實施例4:實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內壁設置長度為5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外徑為8mm,其外壁設置長度與套接口24內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管體。
實施例5:實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內壁設置長度為7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外徑為15mm,其外壁設置長度與套接口24內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管體。
實施例6:實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內壁設置長度為6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外徑為10mm,其外壁設置長度與套接口24內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體末段12的管體。
實施例7:實施例1-6任意一例所述的引流溝槽22為滴定頭2內壁上鑿開的溝槽。
實施例8:實施例1-6任意一例所述的引流溝槽22為滴定頭2溝槽對應位置部分的外壁向外延展隆起以形成的溝槽空間。
實施例9:實施例1-8任意一例所述的滴定管管體1和滴定頭2之間還設置有防止脫出的緊固裝置;所述緊固裝置是由滴定管管體末段12上方的上掛耳11、滴定頭2外壁上的下掛耳21及套在所述上掛耳及下掛耳上彈性繩套組成。
工作原理:如圖1-5所示,當旋轉滴定頭2時,引流溝槽22逐漸接近漏液孔13,在引流溝槽22與漏液孔13沒有對位之前液體完全被密封在滴定管管體1中,但逐漸對位后,滴定管管體1中的液體就會逐漸從漏液孔13順著引流溝槽22進入下端的滴定頭腔體,最后從滴定頭最下端的開口處流出,開口口徑設置在0.5-0.8mm;可以通過控制引流溝槽22與漏液孔13對位的吻合程度來控制液體的流速,吻合度越大,流速越大,反之則越小,從而做到準確滴定。
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發(fā)明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發(fā)明專利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