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可以用于搭載于車輛的氣囊裝置的氣體發(fā)生器。
背景技術:
已知在細長形狀的殼體的一端部側安裝有點火器,另一端側安裝有擴散器部,它們之間的空間(燃燒室)內填充有氣體發(fā)生劑的氣體發(fā)生器。
就這樣的氣體發(fā)生器的情況而言,在工作時,氣體發(fā)生劑的燃燒從接近點火器的一側開始,燃燒向著相反側的擴散器部進行。因此,存在以下問題,雖然接近點火器一側的氣體發(fā)生劑容易燃燒,但在遠離點火器的位置的氣體發(fā)生劑難以燃燒。
已知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通過以殼體的內周壁面和內筒構件的外周壁面之間形成間隙的方式配置內筒構件,將上述間隙作為氣體排出路徑利用,從而促進燃燒室全部的氣體發(fā)生劑的燃燒的氣體發(fā)生器(US-B No.7654565的圖1~圖4)。
對US-B No.7654565的氣體發(fā)生器(圖1)而言,在外殼殼體12內部,配置有形成燃燒室22a的內部殼體22,從而在與外殼殼體12之間形成了環(huán)狀的氣體流路23。在氣體發(fā)生器10的一端部配置有點火器20,在相反端部配置有形成有氣體排出孔12e的噴嘴12d。
對內部殼體22而言,其一端部與配置在噴嘴12d側的緩沖部件(buffer member)34抵接,相反端部與配置在點火器20側的點火杯16抵接,從緩沖部件34到點火杯16由連續(xù)的1個構件構成。
在JP-A No.2011-157025的圖2中也示出了在筒狀外殼10內配置一個筒狀構件30,并在其內側填充了第2氣體發(fā)生劑50的氣體發(fā)生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1提供一種氣體發(fā)生器,
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具有在第1端部側配置有點火機構,在軸向上相反側的第2端部側配置有具有氣體排出口的擴散器部的筒狀外殼,
在所述筒狀外殼內,在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之間隔開間隙地配置了內筒構件,在包含所述內筒構件的內部的空間內填充有氣體發(fā)生劑,其中,
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與內筒構件的間隙,作為到達所述氣體排出口的氣體排出路徑,
所述內筒構件為多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成,各個筒狀構件在周壁部具有多個氣體出入孔,所述多個氣體出入孔用于連通所述筒狀構件的內側與作為所述氣體排出路徑的間隙,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具有作為各自的連接部分的開口部側能夠互相嵌合而連接的凹凸部分,
作為所述連接部分的凹凸部分,
連接的一方的開口部側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和在相鄰的凸部間存在的凹部的組合,
連接的另一方的開口部側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和在相鄰的凸部間存在的凹部的組合,
在所述多個筒狀構件已連接時的點火機構側的端部和擴散器部側的端部側,均具有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通過互相的凹部與凸部嚙合的方式嵌入而得以連接,
所述點火機構側的第1突出部的外周部作為第1抵接部分,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
所述擴散器部側的第2突出部的面作為第2抵接部分,直接或經(jīng)由其他構件與擴散器部的一部分抵接,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
所述連接部分、所述第1抵接部分及所述第2抵接部分具有氣體能夠通過的孔或間隙。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2提供一種氣體發(fā)生器,
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具有在第1端部側配置有點火機構,在軸向上相反側的第2端部側配置有具有氣體排出口的擴散器部的筒狀外殼,
在所述筒狀外殼內,在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之間隔開間隙地配置了內筒構件,在包含所述內筒構件的內部的空間內填充有氣體發(fā)生劑,其中,
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與內筒構件的間隙,作為到達所述氣體排出口的氣體排出路徑,
所述內筒構件為多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成,各個筒狀構件在周壁部具有多個氣體出入孔,所述多個氣體出入孔用于連通所述筒狀構件的內側與作為所述氣體排出路徑的間隙,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具有作為各自的連接部分的開口部側能夠互相抵接的凸緣部,
在所述多個筒狀構件已連接時的點火機構側的端部和擴散器部側的端部側,均具有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部,
在所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互相的凸緣部抵接,
所述點火機構側的第1突出部的外周部作為第1抵接部分,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且擴散器部側的第2突出部的面作為第2抵接部分,直接或經(jīng)由其他構件與擴散器部的一部分抵接,
所述連接部分、所述第1抵接部分及第2抵接部分具有氣體能夠通過的孔或間隙。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3提供一種氣體發(fā)生器,
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具有在第1端部側配置有點火機構,在軸向上相反側的第2端部側配置有具有氣體排出口的擴散器部的筒狀外殼,
在所述筒狀外殼內,在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之間隔開間隙地配置了內筒構件,在包含所述內筒構件的內部的空間內填充有氣體發(fā)生劑,其中,
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與內筒構件的間隙,作為到達所述氣體排出口的氣體排出路徑,
所述內筒構件為多個在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的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成,各個筒狀構件在周壁部具有多個氣體出入孔,所述多個氣體出入孔用于連通所述筒狀構件的內側與作為所述氣體排出路徑的間隙,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具有作為各自的連接部分的開口部側能夠互相嵌合而連接的凹凸部分,所述凹凸部分通過互相嵌合而得以連接,
所述多個筒狀構件的外周面的角部與所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而受到支撐。
另外,所述連接部分可以具有氣體能夠通過的孔或間隙。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通過下面詳細的說明和附圖進一步完全得到理解,但這些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本發(fā)明不受其限制。
[圖1]為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的軸向截面圖。
[圖2]為用于說明將3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使用時的連接方法的立體圖。
[圖3]為將3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使用時的半徑方向的概略截面圖,(a)為使燃燒室的容積減少的實施方式,(b)為使燃燒室的容積增加的實施方式。
[圖4]為將2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使用時的半徑方向的概略截面圖,(a)為使燃燒室的容積減少的實施方式,(b)為使燃燒室的容積增加的實施方式。
[圖5]為用于說明進一步使用不同的實施方式的筒狀構件時的連接方法的立體圖。
[圖6]為圖5的側面圖。
[圖7]為用于說明進一步使用不同的實施方式的筒狀構件時的連接方法的立體圖。
[圖8]為示出氣體發(fā)生器的筒狀外殼與內筒構件(筒狀構件)的關系的寬度方向的概略截面圖,(a)為使用了截面形狀為圓形的內筒構件(筒狀構件)的實施方式,(b)為使用了截面形狀為正方形的內筒構件(筒狀構件)的實施方式。
發(fā)明詳述
氣體發(fā)生器由于要根據(jù)氣囊裝置的設置位置、氣囊的容量等調整輸出,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氣體發(fā)生器,有時填充的氣體發(fā)生劑量也要進行增減。
但是,在US-B No.7654565的氣體發(fā)生器的情況下,例如在使氣體發(fā)生劑量減少的情況下,需要將燃燒室的軸向長度變短,但使燃燒室的軸向長度變短而不降低燃燒性能很難。另外,根據(jù)外殼殼體12的長度,內部殼體22等的尺寸也需要改變。
另外,在相反使氣體發(fā)生劑量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將燃燒室的軸向長度變長。像這樣使1個部件的尺寸發(fā)生變化,從而其它部件也產(chǎn)生了改變規(guī)格的需要。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氣體發(fā)生器,其可以即使是相同的氣體發(fā)生器,也根據(jù)氣體發(fā)生劑量的增減而容易地增減燃燒室的容積。
在筒狀外殼的第1端部側配置有點火機構。
對點火機構而言,可使用公知的氣體發(fā)生器中使用的電氣式點火器、或電氣式點火器與傳火藥(或作為傳火藥發(fā)揮功能的氣體發(fā)生劑)等。
在筒狀外殼的第2端部側配置有擴散器部。
擴散器部的形狀、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廣泛應用例如為杯形狀且開口部具有凸緣部的擴散器部。
在擴散器部內,可以根據(jù)需要配置過濾器。
另外,也可以配置用于與擴散器部進行組合,通過使氣體迂回從而降低燃燒氣體溫度、降低燃燒氣體中的煙霧量的迂回構件。
作為這樣的擴散器部和迂回構件,可使用例如:JP-A No.2011-157025的圖1所示的擴散器12和杯狀構件(氣體迂回機構)40的組合。
在筒狀外殼內的未配置點火機構和擴散器部的剩余部分空間內,配置了內筒構件。
在內筒構件和筒狀外殼之間形成作為氣體排出路徑的間隙,在包含內筒構件的內部的空間內填充了氣體發(fā)生劑。
在如上述US-B No.7654565的氣體發(fā)生器那樣使用一個內筒構件(內部殼體22)的情況下,內筒構件內部的容積為特定的容積,不容易在保持性能的同時改變容積。
因此,在使氣體發(fā)生劑的填充量減少的情況下,需要另外使用圓形的支持件等,而在使其增加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應對。
在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中,內筒構件為多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成的。
筒狀構件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氣體發(fā)生器的筒狀外殼的長度等進行適當選擇,但優(yōu)選為2~6個,更優(yōu)選為2~4個。
對多個筒狀構件而言,可以使用如下的筒狀構件的組合。
(I)相同形狀,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及大小相同,且長度相同的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
(II)相同形狀,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及大小相同,且長度不同的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
(III)相同形狀,且互相的連接部分的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及大小相同,
且長度相同的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其中,上述多個筒狀構件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寬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增加或減少的部分。
(IV)相同形狀,互相的連接部分的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及大小相同,且長度不同的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其中,上述多個筒狀構件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寬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增加或減少的部分。
在(III)、(IV)的組合中,“具有寬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增加或減少的部分”的結構,可以使用以下結構:寬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外徑)從一端側到另一端側連續(xù)地增加或減少的結構,通過從一端側到另一端側形成臺階、使寬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外徑)增加或減少的結構。
在連接多個筒狀構件并作為一個內筒構件使用時,在其兩端側存在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也可以是傾斜面部、凸緣部、多個突起部的組合。
上述點火機構側的第1突出部的外周部作為第1抵接部分,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
上述擴散器部側的第2突出部的面作為第2抵接部分,直接或經(jīng)由其他構件與擴散器部的一部分抵接。
這里,在經(jīng)由其他構件與擴散器部的一部分抵接的情況下的“其他構件”,是指例如,如上所述,在使用JP-A No.2011-157025的圖1所示的擴散器12和杯狀構件(氣體迂回機構)40的組合時的杯狀構件(氣體迂回機構)40。
進一步,除兩端側的抵接部分以外,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也可通過與上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而支撐內筒構件。
由于像這樣第1抵接部分、第2抵接部分及連接部分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擴散器部抵接,因此使得內筒構件不能在軸向及半徑方向上移動。
在連接多個筒狀構件作為一個內筒構件使用時,需要多個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不容易分離,且增減筒狀構件時能夠容易地分離。
在本發(fā)明中,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通過使得能利用互相的凹凸部分的嵌入而進行連接,實現(xiàn)了裝卸自如。
作為上述連接部分的凹凸部分,可以是例如,連接的一方的開口部側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和在相鄰的凸部間存在的凹部的組合,而連接的另一方的開口部側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和在相鄰的凸部間存在的凹部的組合。
通過這些凸部和凹部、凹部和凸部的互相嵌合而可以裝卸自如地連接。
對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而言,使用了將多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成的結構,在包括上述多個筒狀構件的內部的空間內填充了氣體發(fā)生劑。
對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而言,針對氣體發(fā)生劑量的增減,可以如下這樣進行對應。
使用上述(II)的筒狀構件的組合時,在組合使用一個長度為L的筒狀構件與1個長度為1/2L(或長度為1/3L)的筒狀構件的情況下,在使氣體發(fā)生劑量減少時,可以通過進一步組合另一個長度為1/2L的筒狀構件或長度為1/3L的筒狀構件,而使氣體發(fā)生劑的填充空間容積減少(即,不改變筒狀外殼的長度,通過增加作為氣體的排出路徑的間隙的容積,使燃燒室的容積減少)。
使用上述(II)的筒狀構件的組合時,在組合使用一個長度為L的筒狀構件、與兩個長度為1/2L(或長度為1/3L)的筒狀構件的組合的情況下,在要使氣體發(fā)生劑量增加時,可以通過去掉兩個長度為1/2L(或長度為1/3L)的筒狀構件中的一個,使氣體發(fā)生劑的填充空間容積增加。
另外,在根據(jù)氣體發(fā)生劑的填充量而改變了筒狀外殼的長度的情況下,也可以改變連接的筒狀構件的數(shù)量來進行應對。
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除了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不同以外,與上述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相同。
在連接多個筒狀構件作為一個內筒構件使用時,需要多個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不容易分離,且增減筒狀構件時能夠容易地分離。
上述發(fā)明中,使得多個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可以將互相的凸緣部抵接而進行連接。
對多個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而言,通過利用填充在筒狀外殼內的氣體發(fā)生劑在軸向上按壓筒狀構件、在連接部分設置的壓入機構,可以使得其在工作前不會在軸向上分離。
上述氣體發(fā)生器,可以為:
在上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互相的凸緣部抵接,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具有多個貫通孔,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具有多個貫通孔和多個突起,
凸緣部B的全部突起相對于凸緣部A的一部分的貫通孔嵌入,
凸緣部A的剩余部分的貫通孔與凸緣部B的全部貫通孔以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抵接,而形成氣體能夠通過的孔。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例如合計具有8個貫通孔。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例如合計具有4個貫通孔和4個突起。
在將2個筒狀構件進行連接的情況下,凸緣部B的4個突起嵌入凸緣部A的8個貫通孔之中的4個,將剩余部分的各自4個貫通孔以彼此在軸向上正對的狀態(tài)進行連接。剩余部分的各自4個貫通孔作為氣體能夠通過的孔發(fā)揮功能。
在此,凸緣部A和凸緣部B的組合,表示互相連接的筒狀構件的凸緣部的組合。因此,對凸緣部A和凸緣部B而言,如果筒狀構件為2個,則指第1筒狀構件的凸緣部和第2筒狀構件的凸緣部的組合,如果筒狀構件為3個,則指第1筒狀構件的凸緣部和第2筒狀構件的凸緣部的組合、以及第2筒狀構件的凸緣部和第3筒狀構件的凸緣部的組合。以下也相同。
上述氣體發(fā)生器,可以為:
在上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互相的凸緣部抵接,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貫通孔和多個突起,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突起和多個貫通孔,
凸緣部A和凸緣部B的貫通孔的總數(shù)多于突起的總數(shù),
凸緣部B的突起嵌入凸緣部A的貫通孔,凸緣部A的突起嵌入凸緣部B的貫通孔,剩余部分的貫通孔彼此以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抵接而形成氣體能夠通過的孔。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例如合計具有6個貫通孔和2個突起。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例如合計具有6個貫通孔和2個突起。
將2個筒狀構件進行連接的情況下,凸緣部B的2個突起嵌入凸緣部A的6個貫通孔之中的2個貫通孔,凸緣部A的2個突起嵌入凸緣部B的6個貫通孔之中的2個貫通孔,將剩余部分的各自4個貫通孔以彼此在軸向上正對的狀態(tài)進行連接。剩余部分的各自4個貫通孔作為氣體能夠通過的孔發(fā)揮功能。
上述氣體發(fā)生器,可以為:
在上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互相的凸緣部抵接,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貫通孔,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突起,
進一步,凸緣部A和凸緣部B在沒有上述突起和貫通孔的部分具有多個切口,
凸緣部B的突起嵌入凸緣部A的貫通孔,
凸緣部A的多個切口與第凸緣部B的多個切口以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進行抵接,而形成氣體能夠通過的間隙。
上述氣體發(fā)生器,可以為:
在上述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互相的凸緣部抵接,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貫通孔和多個突起,
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在周向上隔開等間隔地具有多個突起和多個貫通孔,
進一步,凸緣部A和凸緣部B在沒有上述突起和貫通孔的部分具有多個切口,
凸緣部B的突起嵌入凸緣部A的貫通孔,凸緣部A的突起嵌入凸緣部B的貫通孔,
凸緣部A的多個切口與凸緣部B的多個切口以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進行抵接,而形成氣體能夠通過的間隙。
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A)的貫通孔和突起,與另一方的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的凸緣部(凸緣部B)的貫通孔和突起進行組合而連接,進而多個切口彼此以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進行連接。多個切口部分作為氣體能夠通過的間隙(或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合在一起而成的孔)發(fā)揮功能。
對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而言,使用了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的構件作為形成內筒構件的多個筒狀構件。
上述多邊形優(yōu)選為正多邊形(例如:正方形、正六邊形),但并不限定于這些。
組合像這樣的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的多個筒狀構件時,可以使各個筒狀構件的外周面的角部與上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該抵接部分可以支撐內筒構件整體。
因此,不需要上述氣體發(fā)生器中的第1抵接部分和第2抵接部分。
另外,多個筒狀構件的連接部分可以與上述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也可以不抵接。
上述各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可以為:進一步在筒狀外殼內配置有用于直接或間接地固定內筒構件(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的筒狀間隔件或筒狀多孔構件。
雖然上述各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可以通過增減多個筒狀構件的數(shù)量而增減氣體發(fā)生劑填充空間的容積,但在這樣也不能充分地應對的情況下,可以為了進一步精細調整容積而組合筒狀間隔件或多孔板構件。
筒狀間隔件為如下構件:以外周面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的狀態(tài)進行配置,通過將一端側的開口部與其他構件(除了內筒構件以外的構件)抵接,另一端側的開口部與一個筒狀構件的端部抵接,從而直接地固定內筒構件(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
多孔板構件為如下構件:通過以周面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的狀態(tài),將氣體發(fā)生劑向內筒構件側按壓,從而間接地固定內筒構件。
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通過將多個筒狀構件在軸向上連接而作為一個內筒構件使用,通過可以通過增減筒狀構件的數(shù)量,從而增減氣體發(fā)生劑的填充空間的容積。
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氣體發(fā)生器,也可以應對由氣體發(fā)生劑量的增減而導致的輸出的變化。
具體實施方式
(1)圖1的氣體發(fā)生器
利用圖1、圖2對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筒狀外殼10的第1端部10a側,安裝有作為點火機構的點火器16。對點火器16而言,為公知的電氣式點火器固定于套環(huán)17的那些,包含點火藥的點火部16a從套環(huán)17突出。
在筒狀外殼10的第2端部10b側安裝有擴散器部12。
擴散器部12為具有凸緣部12a、周壁部12b、底部12c的大致杯形形狀,在該凸緣部12a與筒狀外殼10焊接固定。
在周壁部12b形成有多個氣體排出口15。
在筒狀外殼10的點火器16側,與點火器16隔開間隔配置有第1多孔板構件14。第1多孔板構件14是在圓形底面的周緣形成有環(huán)狀壁14a的構件,環(huán)狀壁14a通過與筒狀外殼10的內壁面壓接而得以固定。
被點火器16(點火器16和套環(huán)17)、筒狀外殼10、第1多孔板構件14包圍的空間作為第1燃燒室20。在第1燃燒室20中,填充有第1氣體發(fā)生劑22。
第1氣體發(fā)生劑22與點火器16的點火部16a接觸。第1多孔板構件14的貫通孔(未圖示)為小于第1氣體發(fā)生劑22的開口。貫通孔也可以利用密封帶進行封閉。
作為第1氣體發(fā)生劑22,可使用著火性良好、燃燒可持續(xù)(燃燒溫度高)的氣體發(fā)生劑。
第1氣體發(fā)生劑22的燃燒溫度優(yōu)選在1700~3000℃的范圍。作為這樣的第1氣體發(fā)生劑,可使用例如包括硝基胍(34質量%)、硝酸鍶(56質量%),外徑1.5mm、厚度1.5mm的圓盤狀的氣體發(fā)生劑。
第1氣體發(fā)生劑22利用第1多孔板構件14而保持向點火器16側擠壓的狀態(tài)。
在筒狀外殼10內部的擴散器12側端部(相反端部10b),設置有作為氣體迂回機構的杯構件65。
杯構件65具有底面65a和周壁部65b,周壁部65b具有多個連通孔65c。
杯構件65以已知的方法(焊接等)相對于擴散器12的凸緣部12a固定。杯構件65的開口部由密封膠帶66封閉,使潮氣不從氣體排出口15進入而發(fā)揮功能。
杯構件65的外徑小于筒狀外殼10的內徑。由此,周壁部65b與筒狀外殼10的內周壁面之間存在間隙67,以擴散器部的凸緣部12a作為終點形成袋部(間隙)67。
該袋部67由于與筒狀空間(間隙)60連接,發(fā)揮功能使得燃燒氣體中的煙霧滯留。
在筒狀外殼10內,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這三者從點火器16側向擴散器部12側依次連接。
3個筒狀構件之中,第3筒狀構件50的長度最長,在將第3筒狀構件50的長度設為L時,第1筒狀構件30及第2筒狀構件40的長度均為1/2L。
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截面形狀均為圓形,內徑也相同。
也可以為第1筒狀構件30為最大內徑、第3筒狀構件50為最小內徑、第2筒狀構件40為中間內徑的方式進行組合,也可以按照內徑的關系相反的方式進行組合。
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和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之間,形成有作為氣體排出路徑發(fā)揮功能、在X軸方向上連續(xù)的筒狀空間60。
第1筒狀構件30的點火器16側的第1端部具有向半徑方向外側擴徑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
如圖2所示,第1筒狀構件30的與第1端部為相反側的第2端部具有第1凹凸部34,第1凹凸部34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32、和在相鄰的凸部32間存在的凹部33的組合。
雖然凸部32和凹部33是在周向上等間隔地形成,但僅以1個部位或2個部位的程度存在沒有凸部32的部分。
第1筒狀構件30具有多個沿厚度方向的第1氣體出入孔37。對第1氣體出入孔37而言,是在周向上以均等間隔形成的,可以在X軸方向上分離而形成于1個部位或2個部位以上。需要說明的是,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也可以制成與第1凹凸部34相同的形狀。
如圖2所示,第2筒狀構件40的第1筒狀構件30側的第1端部和與之相反側的第2端部這兩者,具有第2a凹凸部44a和第2b凹凸部44b,第2a凹凸部44a和第2b凹凸部44b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42、和在相鄰凸部42間存在的凹部43的組合。
雖然各個凸部42和凹部43是在周向上等間隔地形成,但以僅1個部位或2個部位的程度存在沒有凸部42的部分。
第2筒狀構件40具有多個沿厚度方向的第2氣體出入孔47。對第2氣體出入孔47而言,是在周向上以均等間隔形成的,可以在X軸方向上分離而形成于1個部位或2個部位以上。
如圖2所示,對第3筒狀構件50的第2筒狀構件40側的第1端部而言,具有第3凹凸部54,第3凹凸部54包括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傾斜方向突出的多個凸部52、和在相鄰凸部52間存在的凹部53的組合。
雖然凸部52和凹部53是在周向上等間隔地形成,但以僅1個部位或2個部位的程度存在沒有凸部52的部分。
第3筒狀構件50的與第1端部相反側存在的第2端部,具有向半徑方向外側擴徑的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
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具有沿厚度方向的多個貫通孔或切口。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也可以制成與第3凹凸部54相同的形狀。
第3筒狀構件50具有多個沿厚度方向的第3氣體出入孔57。對第3氣體出入孔57而言,是在周向上以均等間隔形成的,可以在X軸方向上分離而形成于2個部位或3個部位以上。
第1筒狀構件30的第1氣體出入孔37、第2筒狀構件40的第2氣體出入孔47、第3筒狀構件50的第3氣體出入孔57的配置狀態(tài)沒有特別的限制,也可以使得氣體出入孔的數(shù)量隨著靠近擴散器部12側而變多。
作為第1筒狀構件30的第1突出部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其外周部31a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抵接(第1抵接部分)而受到支撐。
對第1筒狀構件30的第1凹凸部34與第2筒狀構件40的第2a凹凸部44a而言,以互相的凹部與凸部嚙合的方式進行嵌入而得以連接,上述連接部分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抵接。這里,由于第1凹凸部34和第2a凹凸部44a分別具有欠缺凸部的部分,因此,該部分作為筒狀空間60中的氣體排出路徑。
對第2筒狀構件40的第2b凹凸部44b與第3筒狀構件50的第3凹凸部54而言,通過以互相的凹部與凸部嚙合的方式進行嵌入而得以連接,上述連接部分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抵接。這里,第2b凹凸部44b和第3凹凸部54分別具有欠缺凸部的部分,因此該部分作為筒狀空間60中的氣體排出路徑。
作為第3筒狀構件50的第2突出部的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與杯狀構件65的底面65a與周壁部65b的邊界部分抵接(第2抵接部分)而受到支撐。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具有通孔或切口,因此,該部分作為筒狀空間60中的氣體排出路徑。
對作為第1突出部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和作為第2突出部的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而言,也可以是與圖5所示的第1凸緣部131相同的凸緣部、與圖7所示的第1凸緣部231相同的凸緣部(不需要孔232)中的任一者。
在第1筒狀構件30與第1多孔板構件14之間,配置有第2多孔板構件24。
第2多孔板構件24是在圓形底面的周緣形成了環(huán)狀壁24a的構件,環(huán)狀壁24a通過與筒狀外殼10的內周壁面壓接而得以固定。
在第2多孔板構件24與第1多孔板構件14之間形成有空間18。環(huán)狀壁24a向點火器16側延伸。
第2燃燒室25被第2多孔板構件24、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和筒狀外殼10的一部分包圍而形成。
在第2燃燒室25中填充有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第2多孔板構件24的貫通孔(未圖示)為小于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的開口。貫通孔也可以利用密封帶進行封閉。
就第2氣體發(fā)生劑70而言,使用比第1氣體發(fā)生劑22燃燒溫度低的氣體發(fā)生劑。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的燃燒溫度,優(yōu)選在1000~1700℃的范圍,例如可以使用包括硝酸胍(41質量%)、堿式硝酸銅(49質量%)及粘合劑、添加物,且外徑1.8mm、內徑0.7mm、長度1.9mm的單孔圓柱狀的氣體發(fā)生劑。
第2氣體發(fā)生劑70利用第2多孔板構件24而保持向擴散器部12側擠壓的狀態(tài)。
因此,第2燃燒室25內的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為緊密填充,阻止移動形成間隙,并且還間接地沿X軸方向按壓并固定第1筒狀構件30。
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也可以通過在第1筒狀構件30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與第2多孔板構件24之間配置能夠與兩者抵接的筒狀間隔件、筒狀的多孔構件,使得直接地固定第1筒狀構件30。
下面,對于圖1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的裝配方法進行說明。
利用焊接將具有氣體排出口15的擴散器部12固定在筒狀外殼10的第2端部10b側的開口部。
隨后,將杯狀構件(氣體迂回機構)65以開口部側在擴散器部12側的方式安裝于凸緣部12a。
隨后,從筒狀外殼10的第1端部10a側,壓入預先連接成為一體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組合。
隨后,將所需量的第2氣體發(fā)生劑70一邊輕敲一邊填充于作為第2燃燒室25的空間(氣體發(fā)生劑填充空間)內,之后壓入第2多孔板構件24。通過如上所述地壓入第2多孔板構件24,從而使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緊密地填充并防止其移動,因此可防止在第2燃燒室25內產(chǎn)生間隙。并且,第1筒狀構件30也經(jīng)氣體發(fā)生劑70被按壓而由此得以固定。
隨后,壓入第1多孔板構件14,填充第1氣體發(fā)生劑22使得其與第1多孔板構件14抵接。預先將第1多孔板構件14配置在第1端部10a附近,在從第1端部10a插入套環(huán)17時,將第1多孔板構件14和第1氣體發(fā)生劑22一起按入至深處。
隨后,安裝固定于套環(huán)17的點火器16,形成第1燃燒室20。
需要說明的是,在填充的第2氣體發(fā)生劑70的量較多的情況下,將圖1中的第2筒狀構件40去掉,使用包括第1筒狀構件30和第3筒狀構件50的組合的結構。
通過像這樣用2個筒狀構件代替3個筒狀構件,可以增加第2燃燒室25的容積,也可以增加填充的氣體發(fā)生劑70的量。
下面,對圖1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的工作進行說明。
在第1燃燒室20內的第1氣體發(fā)生劑22由于點火器16的工作而燃燒,從該處產(chǎn)生燃燒產(chǎn)物(火焰、高溫氣體),通過第1多孔板構件14的多孔而進入空間18。另外,由于第1氣體發(fā)生劑22在第1燃燒室20內緊密地填充,因此,難以發(fā)生著火斑(斑駁不均地燃燒的現(xiàn)象),第1氣體發(fā)生劑22均勻地燃燒。燃燒產(chǎn)物進入空間18。
燃燒產(chǎn)物從空間18通過第2多孔板構件24的貫通孔,使第2燃燒室25內存在的第2氣體發(fā)生劑70著火。
由于從第1燃燒室20產(chǎn)生的燃燒產(chǎn)物一旦進入空間18,與第2多孔板構件24相鄰的第2氣體發(fā)生劑70會從端面均一地開始燃燒,因此難以產(chǎn)生著火斑。
對燃燒氣體及燃燒產(chǎn)物而言,一邊在第1筒狀構件30的第1氣體出入孔37、第2筒狀構件40的第2氣體出入孔47及第3筒狀構件50的第3氣體出入孔57與筒狀空間60之間反復出入,一邊向擴散器部12方向進行流動。
在此過程中,燃燒殘渣附著于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并被保持。
進一步,燃燒氣體及燃燒產(chǎn)物與擴散器12的凸緣部12a碰撞并改變方向,從連通孔65c向杯構件65內部侵入。在此過程中,殘渣被袋67捕獲。
隨后,燃燒氣體及燃燒產(chǎn)物與擴散器12的底部12c碰撞,進一步改變方向,從氣體排出口15排出。
對本發(fā)明的氣體發(fā)生器而言,由于為如上的結構,因此可以抑制氣體發(fā)生劑的著火斑,提高整體的著火、燃燒性能。特別是針對在殼體為軸向較長的形狀,且第1燃燒室與第2燃燒室在軸向上相鄰的結構的氣體發(fā)生器,可以實現(xiàn)順利進行氣體發(fā)生劑的燃燒,迅速工作的氣體發(fā)生器。
(2)其他實施方式的氣體發(fā)生器
通過圖3、圖4對其他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就圖3(a)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而言,組合使用了長度和內徑相同的第1筒狀構件101、第2筒狀構件102、第3筒狀構件103這三者。
第1筒狀構件101、第2筒狀構件102、第3筒狀構件103的連接形態(tài)與圖1所示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第3筒狀構件50相同。
在圖3(a)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中,在需要增加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的情況下,如圖3(b)所示,除去第2筒狀構件102,形成第1筒狀構件101與第3筒狀構件103的組合。
通過這樣的操作,燃燒室25的容積增加,因此可以增加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
相反地,在需要減少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的情況下,從圖3(b)向圖3(a)那樣操作。
圖4(a)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組合并使用了長度和內徑相同的第1筒狀構件201、第2筒狀構件202這二者。
第1筒狀構件201和第2筒狀構件202的連接形態(tài),與圖1示出的第1筒狀構件30與第3筒狀構件50相同。
在圖4(a)所示的氣體發(fā)生器中,在需要增加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的情況下,如圖4(b)所示,用長度較短的第3筒狀部材203代替第2筒狀構件202,成為第1筒狀構件201與第3筒狀構件203的組合。
通過這樣的操作,燃燒室25的容積增加,因此可以增加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
相反在需要減少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的情況下,從圖4(b)向圖4(a)那樣操作。
對各自的組合筒狀構件的數(shù)量而言,不僅可以配合氣體發(fā)生劑70的填充量,還可以配合筒狀外殼10的長度進行調整。
(3)具有圖5、圖6的內筒構件的氣體發(fā)生器
通過圖5、圖6對不同的實施方式的內筒構件(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進行說明。
對圖1所示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而言,互相的連接部分為圖2所示的凹凸部的組合,但對圖5的內筒構件而言,連接部分為凸緣部。
圖5的第1筒狀構件130對應于圖1、圖2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140對應于圖1、圖2的第2筒狀構件40。
第1筒狀構件130在與第2筒狀構件140的連接部分側具有第1凸緣部131,在周面具有多個第1氣體出入孔137。
第1凸緣部131具有在周向上等間隔形成的8個第1貫通孔132。
第2筒狀構件140在與第1筒狀構件130的連接部分側具有第2凸緣部141,在周面具有多個第2氣體出入孔147。
第2凸緣部141具有在周向上等間隔形成的4個第2貫通孔142與4個第2突起143。
對第1筒狀構件130和第2筒狀構件140而言,如圖6所示,通過將第2凸緣部141的4個第2突起143相對于第1凸緣部131的4個第1貫通孔132進行嵌入,從而裝卸自如地連接。
此時,第1凸緣部131的剩余部分的4個第1貫通孔132與第2凸緣部141的4個第2貫通孔142,是以互相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抵接而進行連接的。4個第1貫通孔132與4個第2貫通孔142的連接部分作為筒狀空間60中的氣體排出路徑。
對包括圖5、圖6所示的筒狀構件的內筒構件而言,第1筒狀構件130的第1突出部可以是與圖1相同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與圖5所示的第1凸緣部131相同的凸緣部、與圖7所示的第1凸緣部231相同的凸緣部(不需要孔232)中的任一方。
(4)具有圖7的內筒構件的氣體發(fā)生器
通過圖7對不同的實施方式的內筒構件(多個筒狀構件的組合)進行說明。
對圖1所示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而言,互相的連接部分為圖2所示的凹凸部的組合,但對圖7的內筒構件而言,連接部分為凸緣部。
圖7的第1筒狀構件230對應于圖1、圖2的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240對應于圖1、圖2的第2筒狀構件40。
第1筒狀構件230在與第2筒狀構件240的連接部分側具有第1凸緣部231,在周面具有多個第1氣體出入孔237。
第1凸緣部231被在周向上等間隔形成的4個部位的切口部233分離為四份(具有4個突出片231)。分離成4個的第1凸緣部231(4個突出片231)分別具有第1貫通孔232。
第2筒狀構件240在與第1筒狀構件230的連接部分側具有第2凸緣部241,在周面具有多個第2氣體出入孔247。
第2凸緣部241被在周向上等間隔形成的4個部位的切口部243分離為四份(具有4個突出片241)。分離成4個的第2凸緣部241(4個突出片241)分別具有第2突起242。
對第1筒狀構件230和第2筒狀構件240而言,通過將第2凸緣部241的4個第2突起242相對于第1凸緣部231的4個第1貫通孔232進行嵌入,從而裝卸自如地連接。
此時,第1凸緣部231的4個部位的切口部233與第2凸緣部241的4個部位的切口部243,是以互相在軸向上正對的方式抵接而進行連接的。
4個部位的切口部233與4個部位的切口部243的連接部分作為筒狀空間60中的氣體排出路徑。
對包括圖7所示的筒狀構件的內筒構件而言,第1筒狀構件230的第1突出部可以是與圖1相同的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與圖5所示的第1凸緣部131相同的凸緣部、與圖7所示的第1凸緣部231相同的凸緣部(不需要孔232)中的任一方。
(5)具有圖8所示的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的內筒構件的氣體發(fā)生器
如圖8(a)所示,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圓形的情況下,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外表面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之間,形成在周向上連續(xù)且在X軸方向上連續(xù)的筒狀空間60。
如圖8(b)所示,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正方形的情況下,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外表面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之間,形成在周向上分割為四份且在X軸方向上連續(xù)的空間60。
另外,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正三角形的情況下,形成在周向上分割為三份且在X軸方向上連續(xù)的空間60,在第1筒狀構件30、第2筒狀構件40及第3筒狀構件50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正六邊形的情況下,形成在周向上分割為六份且在X軸方向上連續(xù)的空間60。
在組合并使用具有如圖8(b)所示的那樣的截面形狀的多個筒狀構件的情況下,所述多個筒狀構件的外周面的角部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抵接而受到支撐。
因此,諸如組合使用如圖8(a)所示的截面為圓形的多個筒狀構件的實施方式(圖1)那樣,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第1環(huán)狀傾斜面部31的外周部31a與筒狀外殼的內周壁面11抵接的部分(第1抵接部分)、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第3環(huán)狀傾斜面部51與杯狀構件65的底面65a與周壁部65b的邊界部分抵接的第2抵接部分,變得不需要。
對多個筒狀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而言,除了為圖2所示的凹凸部34與凹凸部44a、凹凸部44b與凹凸部54的組合以外,也可以為圖7所示的具有貫通孔的4個突出片231與具有突起的4個突出片241的組合?;蛘?,可以在形成筒狀構件的各個面的開口部側,在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凹部,將筒狀構件彼此在圓周方向上錯開并將凹部彼此進行嚙合而連接。
如上記載了本發(fā)明。顯然本發(fā)明在其范圍中包含各種方式的變化,這些變化并不偏離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所有的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明顯地認為是本發(fā)明的變形這樣的情形,都包括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