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中的地表水中的泥沙進行處理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
背景技術:
目前,在以地表水作為灌溉水源的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中,一般都設有沉沙池對粗重泥沙進行處理,之后再用過濾器配套過濾,以減輕過濾器的工作壓力。但目前實際使用中均是簡易沉沙池,如坑池,該種處理裝置處理效率低,對泥沙的處理效果差,坑池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清洗才能繼續(xù)使用,對于用水量較大的情況就難以勝任,而且坑池不能移動,因此大大降低了微灌系統(tǒng)部首安排的靈活性,使生產(chǎn)成本增加。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效率高、效果好,能夠長時間連續(xù)使用,而且能根據(jù)具體需要比較靈活地移動以適應微灌系統(tǒng)部首的位置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包含一個槽狀通道,通道首端設有橫向的調流板,調流板面上設有緩流孔,槽狀通道后部橫向設有擋流板,擋流板高度低于調流板,槽狀通道下部設有排沙道,調流板與擋流板之間的槽狀通道底部有排沙孔與排沙道相連通。
上述的擋流板上部最好設有溢流槽。
上述的調流板上的緩流孔孔徑最好呈由下至上逐漸縮小,自中間至兩邊逐漸增大。
上述的排沙道上部最好設有縱向的隔板,且排沙道上部被隔板隔開的兩個側面中僅有一個側面與槽狀通道之間有排沙孔。
上述的排沙道最好設有輔助沖洗管,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本實用新型處理效率高、效果好,能夠長時間連續(xù)使用,而且能根據(jù)具體需要比較靈活地移動以適應微灌系統(tǒng)部首的位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B-B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1為槽狀通道,2為擋流板,3為溢流槽,4為排沙孔,5為排沙道上部的隔板,6為排沙道,7為調流板面上的緩流孔,8為為調流板,9為輔助沖洗管上沖洗閥門,10為輔助沖洗管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包含一個槽狀通道,通道首端設有橫向的調流板,調流板面上設有緩流孔,調流板上的緩流孔孔徑由下至上逐漸縮小,自中間至兩邊逐漸增大,槽狀通道后部橫向設有擋流板,擋流板高度低于調流板,擋流板上部設有溢流槽,本實施例中并排設置三個溢流槽,溢流槽進口端設于擋流板與調流板的中間,出口與擋流板平齊,槽狀通道下部設有排沙道,排沙道上部設有縱向的隔板,且排沙道上部被隔板隔開的兩個側面中僅有一個側面與槽狀通道之間有排沙孔,排沙道設有輔助沖洗管,管口設于調流板前部,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實施例2參照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于設置兩個溢流槽。
實施例3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于設置兩道調流板,其前一道上的緩流孔較后一道小而密集,能起到攔阻大顆粒雜物的作用,排沙道的輔助沖洗管管口設于兩道調流板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槽狀通道,該通道首端設有橫向的調流板,調流板面上設有緩流孔;槽狀通道后部橫向設有擋流板,擋流板高度低于調流板;槽狀通道下部設有排沙道,調流板與擋流板之間的槽狀通道底部有排沙孔與排沙道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流板上部設有溢流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流板上的緩流孔孔徑呈由下至上逐漸縮小,自中間至兩邊逐漸增大。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上部設有縱向的隔板,且排沙道上部被隔板隔開的兩個側面中僅有一個側面與槽狀通道之間有排沙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上部設有縱向的隔板,且排沙道上部被隔板隔開的兩個側面中僅有一個側面與槽狀通道之間有排沙孔。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設有輔助沖洗管,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設有輔助沖洗管,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設有輔助沖洗管,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沙道設有輔助沖洗管,該輔助沖洗管上設有沖洗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中的地表水中的泥沙進行處理的微灌用沖洗式沉沙池,包含一個槽狀通道,通道首端設有橫向的調流板,調流板面上設有緩流孔,槽狀通道后部橫向設有擋流板,擋流板高度低于調流板,槽狀通道下部設有排沙道,調流板與擋流板之間的槽狀通道底部有排沙孔與排沙道相連通。本實用新型處理效率高、效果好,能夠長時間連續(xù)使用,而且能根據(jù)具體需要比較靈活地移動以適應微灌系統(tǒng)部首的位置。
文檔編號B01D21/02GK2825057SQ20052013584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劉煥芳, 宗全利, 李強 申請人: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