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曝氣設備。
背景技術:
如圖5所示,現(xiàn)有防雨罩3由圓錐形的擋雨帽31和三個L型立柱30焊接組成,用螺栓301將電機端罩25和L立柱30的底腳連接,在實際使用中不能有效阻止雨水侵入電機端,致使電機進水燒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用的帶立式電機的表面曝氣機,使防雨罩既能起到電機散熱作用又能起到防雨的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用的帶立式電機的表面曝氣機,包括浮筒及安裝于浮筒上的立式電機及軸流式葉輪,所述浮筒的水平向中心部位設有上下連通的吸水通道,所述浮筒的下方設有與吸水通道連通的進水口,所述浮筒的上部設有與吸水通道連通的出水口,所述立式電機包括電機本體及罩設于電機本體上端的端罩,所述端罩上方設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包括圓錐形的擋雨帽,所述擋雨帽與端罩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通風圈,所述通風圈沿周向分布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圈的內周側設有環(huán)形的擋雨圈,電機輸出軸連接有泵軸,所述泵軸的底部伸入吸水通道內并安裝上述的軸流式葉輪。
優(yōu)選的,所述擋雨圈的高度高于通風口上口沿高度。
優(yōu)選的,所述通風口的下口沿高度高于擋雨帽的下檐高度。
優(yōu)選的,所述通風口為通風圈底部設置的矩形槽口。
優(yōu)選的,所述立式電機的下方對應出水口設有導流罩,所述導流罩包括底部的倒錐段和上部的圓弧段,所述倒錐段和圓弧段之間為圓弧過渡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出水口為直徑逐級變大的多級錐筒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浮筒的上半部分表面設有若干個在表面曝氣機出水時,與水流沖擊作用的水流分散凸起。
優(yōu)選的,所述水流分散凸起呈球冠狀。
優(yōu)選的,所述水流分散凸起包括頂部的圓弧部和圓弧部下側的多邊形柱體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立式電機在擋雨帽與端罩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通風圈,通風圈沿周向分布有通風口,通風圈的內周側設有環(huán)形的擋雨圈,通風圈用于實現(xiàn)電機的通風散熱,而擋雨圈則可以有效阻止雨水侵入電機。
另外,在表面曝氣機中,浮筒的上半部分表面設有若干個水流分散凸起,這樣,表面曝氣機在出水時,水流沖擊水流分散凸起將水珠細化,增大水流和空氣接觸面,增加曝氣量,提高了表面曝氣機的曝氣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現(xiàn)有技術中導流罩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導流罩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中浮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現(xiàn)有技術中電機防雨罩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通風圈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擋雨圈展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表面曝氣機,包括浮筒1及安裝于浮筒1上的電機21、軸流式葉輪24,所述浮筒的水平向中心部位設有上下連通的吸水通道12,所述浮筒下方設有與吸水通道12連通的進水口11,所述浮筒的上部設有與吸水通道12連通的出水口13,所述電機21設于出水口13上方且豎直設置,電機輸出軸下置并連接有泵軸22,電機21的下方設有環(huán)繞泵軸22設置的導流罩23,導流罩23對應出水口13設置,所述泵軸22的底部從導流罩23露出,伸入吸水通道12并安裝有上述軸流式葉輪24。
在吸水通道12內,電機21帶動軸流式葉輪24旋轉產生強大的升力抽取污水池內的污水,污水由進水口11進入,然后通過出水口13拋向空中形成水霧,污水水霧在空中可以與空氣充分接觸,空氣中的氧氣轉移到污水中供細菌呼吸。
其中,如圖4所示,浮筒的表面設有若干個在表面曝氣機出水時,與水流沖擊作用的水流分散凸起14,設置該水流分散凸起14的有益效果體現(xiàn)在:
(1)在浮筒表面增加水流分散凸起之后,表面曝氣機在出水時,水流沖擊水流分散凸起將水珠細化,增大水流和空氣接觸面增加曝氣量,提高了表面曝氣機的曝氣效果。
(2)光滑的浮筒表面在加工時容易變形,強度較低,而設置水流分散凸起可以增加浮筒強度,確保在生產過程中表面不易變形。
(3)浮筒表面光滑,在安裝維修時易打滑,水流分散凸起在大型表面曝氣機的安裝維修時起到安全防滑作用,有效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其中,所述水流分散凸起14設置在浮筒的上半部分表面。浮筒的上半部分表面露出水面,因此,只需要在浮筒的上半部分表面設置水流分散凸起即可起到增加曝氣量,增加浮筒強度、防護的效果。另外,所述水流分散凸起14呈球冠狀。圓弧部可以防止起到安全防滑作用,有效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或者所述水流分散凸起包括頂部的圓弧部和圓弧部下側的多邊形柱體部,圓弧部可以起到安全防滑作用,有效保護操作人員安全,多邊形柱體結構可以增大表面面積,改善對水流的分散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若干個水流分散凸起呈蜂窩狀或者矩形陣列狀排列。蜂窩狀可以增加水流分散凸起設置數(shù)量,矩形陣列狀可以形成規(guī)則的排列,當然也可以呈其他規(guī)則或者不規(guī)則形式排列。
上述進水口11為錐筒形結構,吸水通道12為直筒形結構,出水口13為倒錐筒形結構,且出水口為直徑逐級變大的多級錐筒結構。如圖3所示,所述導流罩23包括底部的倒錐段231和上部的圓弧段232,且倒錐段231和圓弧段232之間為圓弧過渡結構,由于進水口為倒錐筒形結構、出水口為倒錐筒形結構,因此一方面進水口可以加大抽水量,另外一方面出水口使污水在噴出之后向四周分散,同時在導流罩沖擊作用下,水流可以充分散開,與空氣接觸。與如圖2所示的現(xiàn)有技術中導流罩結構相比,現(xiàn)有技術中倒錐段231和上部的圓弧段232之間設有臺階,本實用新型則采用平滑的圓弧過渡設計,使曝氣機運行時水流能光滑過渡,增加擴散面積,增加曝氣量。
如圖5所示,現(xiàn)有防雨罩3由圓錐形的擋雨帽31和三個L型立柱30焊接組成,用螺栓301將電機端罩25和L立柱30的底腳連接,在實際使用中不能有效阻止雨水侵入電機端,致使電機進水燒壞。
實施例2,為了使防雨罩3既能起到電機散熱作用又能起到防雨的作用。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在所述擋雨帽31與端罩25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通風圈32,電機端罩25通過螺釘251與電機本體固定。所述通風圈32沿周向分布有通風口321,所述通風圈的內周側設有環(huán)形的擋雨圈33。通風圈32用于實現(xiàn)電機的通風散熱,而擋雨圈33則可以有效阻止雨水侵入電機。
如圖7所示,通風圈32展開后呈矩形長條狀,通風口321為通風圈底部設置的矩形槽口。如圖8所示,所述擋雨圈33展開后呈矩形長條狀。
其中,所述擋雨圈的高度高于通風口上口沿高度,所述通風口的下口沿高度高于擋雨帽的下檐高度。以避免雨水通過通風口侵入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