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中容置腔具有傾斜的底壁,在傾斜的底壁上鋪設有曝氣管,將餐廚垃圾自斗體底部較高一側倒入容置腔內,重雜質沉入容置腔底部,沿傾斜底壁滑向較低的一側,而輕雜質,如塑料袋、塑料瓶、渣等,由于自身浮力以及在曝氣管的作用下上浮到容置腔上部。對應地,在容置腔底部中較低的一側設置第一雜質輸送機,可將沉于底部的重雜質輸出到斗體外,而在容置腔的上部設置第二雜質輸送機,可將浮于容置腔上部的輕雜質輸出到斗體外,最終斗體內剩下水、餐廚垃圾漿液、油和浮渣,還可用泵將斗體中的物料輸送至下一工序進行處理,后面工序中餐廚垃圾脫出來的水可以回用于調節(jié)餐廚垃圾的含水率。
【專利說明】餐廚垃圾分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將餐廚垃圾進行分選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的產生量越來越大,餐廚垃圾的有序管理已成為我國城市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發(fā)展的一個障礙。特別是在連續(xù)出現三聚氰胺、瘦肉精和地溝油等事件后,國家已將餐廚垃圾處理上升為重大食品安全項目,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等一系統(tǒng)政策文件,要求各地盡快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要求通過開展試點,探索適宜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技術工藝路線及管理模式,提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通過各項措施嚴厲打擊非法收購和處置行為,杜絕餐廚垃圾再次流回餐桌,通過有效途徑使餐廚垃圾最大程度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0003]在此背景下,全國很多單位開展了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研究和實踐,并開發(fā)了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餐廚垃圾飼料化、餐廚垃圾好氧堆肥等資源化利用處理工藝路線。由于餐廚垃圾成分復雜,雜質很多,往往含有塑料袋、塑料瓶、碗、酒瓶、刀叉、貝殼、石塊、大骨頭等雜質,餐廚垃圾無論采用那種資源化利用處理工藝路線,都需要對對雜質進行分選,將無用的雜質去除,以進行資源化利用。
[0004]現有的餐廚垃圾分選一般是將餐廚垃圾倒入斗體或料池中,再輸送到破袋機、滾筒篩、磁選機、一體式破碎分選機等機械中進行分選。這些機械能分離一種或多種雜質,但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破袋機,主要針對塑料袋,將塑料袋打碎后作為輕物質去除,但塑料袋打破后細碎片混在漿液中很難分離徹底,對后續(xù)的厭氧或飼料都非常不利;滾筒篩對大塊雜質具有很好的很離效果,對小的刀叉、石塊等雜質去除不徹底;磁選機對鋁質的餐具和部分不銹鋼餐具無效;一體式破碎分選機對全部雜質都進行破碎后再進行分選,雜質中的石塊、玻璃、不銹鋼等雜質對破碎機有較大損害,并且將塑料袋破碎后混在漿液中也很難分離徹底。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申請?zhí)峁┮环N可進行餐廚垃圾分選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
[0006]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斗體,所述斗體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傾斜設置的底壁;
[0008]曝氣管機構,其包括至少一根曝氣管,所述曝氣管設置在容置腔的底部;
[0009]第一雜質輸送機,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的底部中較低一偵牝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用于將斗體內沉于底部的重雜質輸出斗體外;
[0010]以及第二雜質輸送機,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的上部,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用于將浮在容置腔上部的輕雜質輸出斗體外。
[0011]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述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循環(huán)泵和至少一個噴頭,所述循環(huán)泵的輸入端與容置腔連通,其輸出端與噴頭連通,所述噴頭對應設置在容置腔底部較高的一側。
[0012]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循環(huán)泵的輸入端位于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上方且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下方。
[0013]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頭為多個,其并列設置在容置腔的上方。
[0014]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包括橫向螺旋輸送機和斜向螺旋輸送機,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橫向設置在容置腔底部,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并位于所述斜向螺旋輸送機的輸入端上方。
[0015]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較低的一側設有向下凹陷的集砂槽,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設置在集砂槽內
[0016]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為斜向設置的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于容置腔的上部,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
[0017]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和斜向螺旋輸送機上分別設有沖洗機構,所述沖洗機構包括沖洗頭和水泵。
[0018]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曝氣管機構中,在所述曝氣管上方鋪設穿孔板,所述穿孔板隨容置腔底壁斜向設置,并于其上開設多個小孔。
[0019]作為所述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曝氣管為多根,其并排設置在位于容置腔底部的穿孔板的下方。
[0020]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請所提供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中,容置腔具有傾斜的底壁,在傾斜的底壁上鋪設有曝氣管,將餐廚垃圾自斗體底部較高一側倒入容置腔內,重雜質,如碗、酒瓶、刀叉、貝殼、石塊、大骨頭等,沉入容置腔底部,沿傾斜底壁滑向較低的一側,而輕雜質,如塑料袋、塑料瓶、渣等,由于自身浮力以及在曝氣管的作用下上浮到容置腔上部。對應地,在容置腔底部中較低的一側設置第一雜質輸送機,可將沉于底部的重雜質輸出到斗體外,而在容置腔的上部設置第二雜質輸送機,可將浮于容置腔上部的輕雜質輸出到斗體外,最終斗體內剩下水、餐廚垃圾漿液、油和浮渣,還可用泵將斗體中的物料輸送至下一工序進行處理,后面工序中餐廚垃圾脫出來的水可以回用于調節(jié)餐廚垃圾的含水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申請餐廚垃圾分選裝置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所示結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5]請參考圖1和2,本實施例提供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包括斗體1、曝氣管機構、第一雜質輸送機、第二雜質輸送機和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0026]該斗體I可以為料斗,也可以為料池。本實施例所示斗體I呈長條狀,斗體I具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分為浮選沉淀區(qū)111和集渣區(qū)112。容置腔11具有傾斜設置的底壁。容置腔11內傾斜底壁對應的空間為浮選沉淀區(qū)111。在斜底上層設置一塊表面光滑并且布滿小孔的穿孔板22,可拆卸。穿孔板22與底壁間為一夾層,里面布有微孔曝氣管21 (曝氣管是利用鼓風機將空氣通過輸氣管道輸送到設在池底的曝氣裝置中,以氣泡形式彌散逸出),微孔曝氣管21連接鼓風機(圖中未示出),鼓風機往微孔曝氣管21中通入空氣并釋放細微氣泡,氣泡穿過穿孔板22進入浮選沉淀區(qū)111,餐廚垃圾中輕雜質,如塑料袋、塑料瓶、渣等,在自身浮力以及氣泡作用下上浮,對餐廚垃圾進行浮選。順著傾斜底壁設有一凹陷的集砂槽33,集砂槽33位于底壁較低的一側,餐廚垃圾中的重物質經沉淀后沿斜底滑入集砂槽33內。容置腔11內與浮選沉淀區(qū)111銜接的則為集渣區(qū)112,集渣區(qū)112呈喇叭口狀,集渣區(qū)112底部傾斜,輕雜質在這里集中并被輸送出斗體I。
[0027]曝氣管21機構由穿孔板22、微孔曝氣管21和鼓風機(圖中未示出)組成,鼓風機裝有變頻裝置,可將風壓和風量調節(jié)至合適大小,使得餐廚垃圾中的輕雜質剛好浮在液面,還可以使重雜質在氣體攪拌下與渣分離往下沉。曝氣管21為至少一根,本實施例所示結構曝氣管21為多根,其并排設置在位于容置腔11底部的穿孔板22的下方,或者也可以將一根曝氣管21呈多道s形彎折排列設置。曝氣管21機構中的穿孔板22為了防止砂或垃圾堵塞曝氣管21,長期使用少量砂會通過穿孔板22進入夾層,要定期拆卸穿孔板22,用水噴射清理沉積在夾層中的砂,以免堵塞微孔曝氣管21。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同樣也可以不設置該穿孔板22。
[0028]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11的底部中較低一側,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I外,用于將斗體I內沉于底部的重雜質輸出斗體I外。本實施例第一雜質輸送機選用無軸螺旋輸送機,包括橫向螺旋輸送機31和斜向螺旋輸送機32,橫向螺旋輸送機31橫向設置在容置腔11底部的集砂槽33內或容置腔11底部的其他地方,橫向螺旋輸送機31的輸出端伸出斗體I外,并位于斜向螺旋輸送機32的輸入端上方。由橫向螺旋輸送機31將沉于容置腔11底部的重雜質橫向輸送到斜向螺旋輸送機32的輸入端處,再由斜向螺旋輸送機32將重雜質提升至液面之上,在斜向螺旋輸送機32液面上部裝有沖洗機構(圖中未示出),沖洗機構包括沖洗頭和水泵,用熱水將重物質的油和漿沖洗干凈再排走,而沖洗水再沿螺旋輸送機回流至斗體I內。
[0029]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11的上部,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I外,用于將浮在容置腔11上部的輕雜質輸出斗體I外。第二雜質輸送機可采用斜向設置的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41,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41的輸入端設置于容置腔11的上部,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41的輸出端伸出斗體I外。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41貼著集渣區(qū)112的底部斜面安裝,該輸送機內裝有變徑螺軸,可將輕雜質進行擠壓脫漿脫水,輸送機中部裝有沖洗機構(圖中未示出),沖洗機構包括沖洗頭和水泵,用熱水將輕物質上的油和漿液沖洗干凈再排走,而沖洗水再沿輸送機回流至斗體I內。
[0030]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循環(huán)泵51和至少一個噴頭52,循環(huán)泵51的輸入端53與容置腔11連通,其輸出端與噴頭52連通,噴頭52對應設置在容置腔11底部較高的一側。循環(huán)泵51可為砂泵,其輸入端位于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上方且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下方,將位于容置腔11中部的液體垃圾重新泵入到容置腔11底部較高的一側,即餐廚垃圾的入口處,通過水力將浮在液面的輕雜質推送至集渣區(qū)112內的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處。本實施例噴頭52選用多個,其并列設置在容置腔11的上方。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將斗體I內分離的液體垃圾,如水、餐廚垃圾漿液和油等重復使用,節(jié)約成本。當然,在其他實施例完全可以采用外部水源,而不采用斗體I內的液體垃圾。
[0031]本餐廚垃圾分選裝置的操作如下:餐廚垃圾進入斗體I后,如果餐廚垃圾的含水率比較低,先加水調節(jié)餐廚垃圾的含水率,使餐廚垃圾的重雜質和輕雜質能分層。調節(jié)至合適的含水率后,開啟鼓風機、砂泵、螺旋輸送機等設備,調節(jié)鼓風機至合適的風壓和風量,使得餐廚垃圾中的輕雜質,如塑料袋、塑料瓶、渣等懸浮在液面上,餐廚垃圾中的重雜質,如碗、酒瓶、刀叉、貝殼、石塊、大骨頭等被氣體攪拌與渣分離往下沉,并沿斗體I下的斜底往下滑進入集砂槽33,并被橫向螺旋輸送機31排出斗體I。浮在液面的輕雜質被水力推送至集渣區(qū)112,被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41邊輸送邊擠壓,輕雜質中的油、渣和漿被擠壓出來并回流至斗體I內,輕雜質經擠壓脫水后排走。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理后,餐廚垃圾中的重雜質和輕雜質被分離排出斗體1,斗體I中剩下水、餐廚垃圾漿液、油和浮渣。這時可用泵將斗體I中的物料輸送至下一工序進行處理。后面工序中餐廚垃圾脫出來的水可以回用于調節(jié)餐廚垃圾的含水率。
[0032]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斗體,所述斗體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傾斜設置的底壁; 曝氣管機構,其包括至少一根曝氣管,所述曝氣管設置在容置腔的底部; 第一雜質輸送機,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的底部中較低一側,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用于將斗體內沉于底部的重雜質輸出斗體外; 以及第二雜質輸送機,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在容置腔的上部,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用于將浮在容置腔上部的輕雜質輸出斗體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述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循環(huán)泵和至少一個噴頭,所述循環(huán)泵的輸入端與容置腔連通,其輸出端與噴頭連通,所述噴頭對應設置在容置腔底部較高的一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huán)泵的輸入端位于第一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上方且第二雜質輸送機的輸入端的下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為多個,其并列設置在容置腔的上方。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雜質輸送機包括橫向螺旋輸送機和斜向螺旋輸送機,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橫向設置在容置腔底部,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并位于所述斜向螺旋輸送機的輸入端上方。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較低的一側設有向下凹陷的集砂槽,所述橫向螺旋輸送機設置在集砂槽內。
7.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雜質輸送機為斜向設置的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的輸入端設置于容置腔的上部,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的輸出端伸出斗體外。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擠壓脫水輸送機和斜向螺旋輸送機上分別設有沖洗機構,所述沖洗機構包括沖洗頭和水泵。
9.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機構中,在所述曝氣管上方鋪設穿孔板,所述穿孔板隨容置腔底壁斜向設置,并于其上開設多個小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餐廚垃圾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為多根,其并排設置在位于容置腔底部的穿孔板的下方。
【文檔編號】B09B5/00GK103567216SQ201310530935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李帥, 方勇, 陳建湘, 楊友強, 張卓 申請人:深圳市朗坤環(huán)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