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蒸發(fā)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
背景技術:
冷凝器是一種利用空氣強制循環(huán)將制冷劑凝結熱帶走的冷凝器,是制冷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圖1為一種現有冷凝器的示意圖,請參見圖1所示,現有的冷凝器為在其殼體內的一側帶有冷凝管的冷凝箱7,在冷凝器殼體內的另一側裝有風機的熱空氣通道,熱空氣通道由上而下貫通冷凝箱,并且在冷凝器殼體上還設有上進風口 8和側進風口 9。這種結構的冷凝器優(yōu)點是換熱效率高,水的損失量小。但是現有的冷凝器兩者通過熱空氣通道相連接,造成了整體結構的龐大與復雜,同時還不利于維修過程中的安裝拆卸。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凝管位于進風通道內部的冷凝器,以有效地減少冷凝器的體積,而且便于維修拆卸,同時在冷凝器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片,通過加熱冷凝器底部的水,達到增加濕度的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包括一具有中空內腔的箱體,所述箱體的上端開口,其中,所述箱體內腔中設置有至少一冷凝管,并且在每一所述冷凝管的下方設置一加熱片;所述箱體上安裝有至少一風扇。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為矩形,所述冷凝管呈螺線狀沿所述箱體的長邊方向設置,多對所述風扇分別設置在所述箱體短邊的兩側,且每一對所述風扇均與一所述冷凝管的兩端對應。進一步的,所述冷凝管設置有兩個,所述兩冷凝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兩冷凝管未相接的端部通過箱體長邊上靠近短邊的通孔穿出所述箱體。進一步的,所述兩冷凝管通過一個隔板隔開,所述隔板兩端與所述箱體兩短邊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加熱片的材質為金屬。進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卡槽,所述兩冷凝管相接部穿過其中一卡槽,所述兩冷凝管中遠離所述通孔的冷凝管穿過另一所述卡槽。進一步的,所述風扇為方形,所述箱體上安裝有風扇滑槽,所述風扇安裝在所述風扇滑槽上,所述箱體的一側長邊對應所述風扇處開設有風扇插孔,所述風扇插孔的尺寸與所述風扇相匹配,所述風扇通過所述風扇插孔以及風扇滑槽安裝在所述箱體上。進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的材質為金屬。進一步的,所述箱體長邊上還設置有排水管。進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的材質為銅。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具有的積極效果是[0016](1)蒸發(fā)式冷凝器整體結構體積小。(2)在維修過程中便于操作員拆卸安裝。(3)通過多螺線管以及加熱片以提高氣體的冷凝效果。(4)通過箱體內部加裝加熱片,可提高保濕的效果。
圖1是一種現有冷凝器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未安裝有箱蓋的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有箱蓋的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蒸發(fā)式冷凝器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2為本實用新型未安裝有箱蓋的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請參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以實際生產情況為例,包括一呈矩形結構的箱體1,箱體1 具有中空的內腔,同時在箱體1的上端設有開口,開口與內腔相貫通。冷凝管21和冷凝管 22,兩者并排設置,同時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的一端相連通,將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分別安裝在箱體1的內腔中,并且兩冷凝沿著箱體1的長邊方向設置。在箱體1的內腔底端面上分別設置兩加熱片61和加熱片62,同時加熱片61對應位于冷凝管21的下方,加熱片 62對應位于冷凝管22的下方。對應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還分別設置有風扇31和風扇 32,風扇31和風扇32分別對應安裝在箱體1的短邊兩側,同時每一對風扇均與一冷凝管的兩端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在上述的基礎上還具有如下實施方式請參見圖2所示。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均為螺線圈的金屬管,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的一端金屬管相互連接貫通,使得氣體能夠從冷凝管21未相接的一端進入,通過兩冷凝管的貫通端進入冷凝管22中,并且從冷凝管22的未相接一端向外排出。在箱體1長邊上靠近短邊處設置有一通孔11,安裝于箱體1內腔中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未相接的端部金屬管通過通孔11貫穿至箱體1外,便于外接設備通過箱體1外的冷凝管端部進行通氣與排氣。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有箱蓋的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請參見圖2和圖3 所示。為了防止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之間由于產生溫差而互相影響,還可以在兩冷凝管之間設置一隔板4,隔板4的高度與箱體1的高度相同為宜。隔板4沿箱體1長邊方向安裝在其內腔中,同時隔板4的兩端延伸至與箱體1的兩短邊連接,有效地將箱體1的內腔分隔成兩部分。箱體1還匹配設置有一箱蓋5,箱蓋5用于蓋住箱體1的開口。由于冷凝管21 和冷凝管22 —端相接的金屬管與另一端未接的金屬管會從隔板4的上方穿過,使得箱體1 覆蓋后,其會與隔板4產生對金屬管的擠壓,可以在隔板4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卡槽41和卡槽42,以隱藏金屬管。冷凝管21和冷凝管22相接一端金屬管穿過卡槽41,遠離通孔11的冷凝管21未相接一端向外延伸以穿過卡槽42直至通孔11處。通過卡槽41和卡槽42的設計使得兩冷凝管的金屬管能夠卡合于兩卡槽中,有效地防止箱體1覆蓋后,其與隔板4對金屬管造成擠壓。[0028]本實用新型為了便于安裝與拆卸風扇31和風扇32,在箱體1兩端短邊上分別設置有一風扇滑槽13和風扇滑槽14,風扇滑槽13和風扇滑槽14呈一條狀結構,并且均貫通所在箱體1的短邊。在箱體1 一側長邊對應兩短邊處還分別設置有一風扇插孔15和風扇插孔16,風扇插孔15和風扇插孔16的垂直高度尺寸分別與其對應的風扇滑槽13和風扇滑槽 14的垂直高度尺寸相同,同時風扇插孔15和風扇滑槽13相貫通,風扇插孔16和風扇滑槽 14相貫通。通過風扇插孔15和風扇插孔16能夠將兩對風扇分別滑入至風扇滑槽13和風扇滑槽14中,使得一對風扇31與冷凝管21的兩端相對應,一對風扇32與冷凝管22的兩端相對應。風扇31和風扇32具體為方形結構,當兩風扇運行時,有效地對兩冷凝管進行降溫。加熱片為PVC材料,能夠將兩冷凝管在冷凝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進行蒸發(fā)。同時為了排除由于兩冷凝管冷凝作用下會在箱體1內腔中產生的水分,在箱體1 長邊上設置一排水管12,排水管12貫通至箱體1的內腔,以排除在內腔中產生的水分。下面詳述本實用新型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的使用過程將外接設備分別與兩冷凝管從通孔處延伸出的金屬管相連,對一個冷凝管進行進氣,氣體通過兩冷凝管相接端進入另一冷凝管,然后開啟兩對風扇,通過風扇對兩冷凝管中的氣體進行降溫冷卻,使得冷凝氣體最終能夠從另一冷凝管向外排出。同時通過加熱片,可提高空氣的濕度。綜上所述,使用本實用新型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整體結構體積小,而且便于風扇等部件的拆卸與安裝,方便了使用者,同時又能夠達到保濕冷凝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包括一具有中空內腔的箱體,所述箱體的上端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中設置有至少一冷凝管,并且在每一所述冷凝管的下方設置一加熱片;所述箱體上安裝有至少一風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矩形,所述冷凝管呈螺線狀沿所述箱體的長邊方向設置,多對所述風扇分別設置在所述箱體短邊的兩側,且每一對所述風扇均與一所述冷凝管的兩端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設置有兩根,所述兩冷凝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兩冷凝管未相接的端部通過箱體長邊上靠近短邊的通孔穿出所述箱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冷凝管通過一個隔板隔開,所述隔板兩端與所述箱體兩短邊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片材質為金屬。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卡槽,所述兩冷凝管相接部穿過其中一卡槽,所述兩冷凝管中遠離所述通孔的冷凝管穿過另一所述卡槽。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為方形,所述箱體上安裝有風扇滑槽,所述風扇安裝在所述風扇滑槽上,所述箱體的一側長邊對應所述風扇處開設有風扇插孔,所述風扇插孔的尺寸與所述風扇相匹配,所述風扇通過所述風扇插孔以及風扇滑槽安裝在所述箱體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材質為金屬。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長邊上還設置有排水管。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蒸發(f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材質為銅。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蒸發(fā)式冷凝器,包括有中空內腔的箱體,所述箱體的上端開口,其中,所述箱體內腔中設置有至少一螺旋狀的冷凝管,并且在每一所述冷凝管的下方設置一加熱片;所述箱體上安裝有至少一風扇。本實用新型一種蒸發(fā)式冷凝裝置,整體結構體積小,而且便于風扇等部件的拆卸與安裝,方便了使用者,同時又能夠達到冷凝的效果。通過箱體內部加裝加熱片,可提高保濕的效果。
文檔編號F25B39/04GK201954852SQ2011200511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fā)明者陳信松 申請人:上海逸酒軒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