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及空調(diào)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空調(diào)技術(shù)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管翅式換熱器及應用其的空調(diào)機組。
【背景技術(shù)】
[0002]換熱器是空調(diào)機組中的一個重要部件,管翅式換熱器是一種常見的換熱器形式,由于機組的性能、結(jié)構(gòu)等不同,采用的管翅式換熱器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一排管和多排管等形式。
[0003]對于多排管的管翅式換熱器,隨著換熱管排數(shù)的增加,由迎風面到背風面,換熱管的換熱效率逐漸下降,使得整個換熱器的效率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空調(diào)機組在制熱運行時,位于室外的管翅式換熱器會出現(xiàn)結(jié)霜的情況,隨著運行時間的加長,霜層會逐漸從迎風面的換熱管蔓延到背風面的換熱管,使得整個換熱器布滿霜層,并不斷加厚,從而影響了整機的性能。為了維護機組的性能,系統(tǒng)需要對整個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運行,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而且除霜時間較長,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換熱效率高、除霜時間短的換熱器及空調(diào)機組。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0006]一種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單元和第二換熱單元;
[0007]其中,所述第一換熱單元和所述第二換熱單元沿著空氣的流動方向并排設置;所述第一換熱單元和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之間設置有空腔。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熱單元和所述第二換熱單元均包括至少一排換熱管以及設置在所述換熱管上的翅片;
[0009]其中,每排所述換熱管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以及多根連通管,所述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通過所述多根連通管連通。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熱單元或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中的換熱管為多排時,多排所述換熱管沿著空氣的流動方向并排設置。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器還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
[0012]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均設置有多個與所述支管的管徑相匹配的孔洞,所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孔洞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孔洞中。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器還包括總分氣管、第一分氣管和第二分氣管;
[0014]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上設置有第一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一分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流入流出端口連通,所述第一分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總分氣管連通;
[0015]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上設置有第二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二分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流入流出端口連通,所述第二分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總分氣管連通。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器還包括總集液管、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
[0017]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上設置有第三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流入流出端口連通,所述第一集液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總集液管連通;
[0018]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上設置有第四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二集液管的一端與所述第四流入流出端口連通,所述第二集液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總集液管連通。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液管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第二集液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為電磁閥或電子膨脹閥。
[002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閥門開啟,所述第二閥門關(guān)閉,或者所述第二閥門開啟,所述第一閥門關(guān)閉。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位于迎風側(cè)的換熱單元中的換熱管為一排或兩排。
[00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腔的厚度為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中相鄰兩排換熱管間距的I?4倍,或者為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中相鄰兩排換熱管間距的I?4倍。
[00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中的換熱管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中的換熱管相同或不同;
[0025]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中的翅片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中的翅片相同或不同。
[0026]一種空調(diào)機組,包括上述的換熱器。
[0027]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及空調(diào)機組在進行換熱時,假定第一換熱單元位于迎風側(cè),則空氣首先進入第一換熱單元,與第一換熱單元中的冷媒進行換熱,然后進入空腔,空氣在空腔中進行均壓、混合后,進入第二換熱單元進行換熱。因此,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可以消除由于第一換熱單元換熱不均勻?qū)罄m(xù)第二換熱單元換熱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空氣在通過第二換熱單元時會更加均勻,從而提高整個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同時,傳統(tǒng)換熱器發(fā)生結(jié)霜時,霜層首先在迎風側(cè)的換熱管表面凝結(jié),然后沿著相連的翅片不斷擴展延伸,擴大結(jié)霜面積,不僅加速了換熱量的衰減,而且除霜時需要耗費的能量也大大增加;而本發(fā)明的換熱器中,空氣中的水分大多在第一換熱單元中就被凝結(jié)下來,空氣中含濕量大幅降低,因此在經(jīng)過后面第二換熱單元時霜層的凝結(jié)量大大減小,另外,由于第一換熱單元和第二換熱單元被空腔隔開,因此,第一換熱單元中凝結(jié)的霜層沿著翅片擴展延伸的路徑被截斷,整個換熱器的結(jié)霜面積大大減小,不僅減少了換熱量的衰減,而且有效縮短了除霜時間。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發(fā)明的換熱器一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0]圖2為圖1所示的換熱器的俯視圖;
[0031]圖3為圖1所示的換熱器的剖視圖,其中,箭頭方向為空氣流動方向;
[0032]圖4為本發(fā)明換熱器一實施例的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及空調(diào)機組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34]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換熱器,該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單元110和第二換熱單元120。其中,第一換熱單元110和第二換熱單元120沿著空氣的流動方向并排設置;同時,第一換熱單元110和第二換熱單元120之間設置有空腔130。本發(fā)明中,可將第一換熱單元110設置在迎風側(cè),也可將第二換熱單元120設置在迎風側(cè),以下實施例以第一換熱單元110位于迎風側(cè)進行說明。
[0035]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在進行換熱時,空氣首先進入位于迎風側(cè)的第一換熱單元110,與第一換熱單元I1中的冷媒進行換熱,然后進入空腔130,空氣在空腔130中進行均壓、混合后,再進入第二換熱單元120進行換熱。因此,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可以消除由于第一換熱單元110換熱不均勻?qū)罄m(xù)第二換熱單元120換熱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空氣在通過第二換熱單元120時會更加均勻,從而提高了整個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36]同時,傳統(tǒng)換熱器發(fā)生結(jié)霜時,霜層首先在迎風側(cè)的換熱管表面凝結(jié),然后沿著相連的翅片不斷擴展延伸,擴大結(jié)霜面積,不僅加速了換熱量的衰減,而且除霜時需要耗費的能量也大大增加;而本發(fā)明的換熱器中,空氣中的水分大多在第一換熱單元110中就被凝結(jié)下來,空氣中含濕量大幅降低,因此在經(jīng)過后面第二換熱單元120時霜層的凝結(jié)量大大減小,另外,由于第一換熱單元110和第二換熱單元120被空腔130隔開,因此,第一換熱單元110中凝結(jié)的霜層的擴展延伸路徑被截斷,整個換熱器的結(jié)霜面積大大減小,不僅減少了換熱量的衰減,而且有效縮短了除霜時間,提高了用戶使用舒適度。
[0037]具體地,如圖1所示,第一換熱單元110和第二換熱單元120均包括至少一排換熱管140以及設置在換熱管140上的翅片150。參見圖3,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第一換熱單元I1包括一排換熱管140,第二換熱單元120包括兩排換熱管140 ;每排換熱管140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以及多根連通管,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通過多根連通管連通,連通管優(yōu)選為U型管。
[0038]較佳地,當?shù)谝粨Q熱單元110或第二換熱單元120的換熱管140為多排(兩排或兩排以上)時,多排換熱管140沿著空氣的流動方向并排設置。在換熱過程中,空氣首先經(jīng)過位于迎風側(cè)的第一排換熱管140,并與第一排換熱管140中的冷媒進行熱交換,然后到達下一排換熱管140處,與下一排的換熱管140中的冷媒進行熱交換,依次類推,直至與最后一排換熱管140中的冷媒進行熱交換完畢,實現(xiàn)了遞進式換熱過程。
[0039]參見圖1,本發(fā)明的換熱器還包括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 ;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上均設置有多個與支管的管徑相匹配的孔洞,支管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的孔洞中。其中,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支管是指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的所有支管和第二換熱單元120中的所有支管。本實施例中,密封板將第一換熱單元I1和第二換熱單元120連接在一起,同時封堵了第一換熱單元110、第二換熱單元120和空腔130的兩端,使得換熱過程中空氣的流動更具方向性,并能夠使空腔130中的氣體的混合更均勻,利于換熱效率的提高。
[0040]作為優(yōu)選,位于迎風側(cè)的換熱單元中的換熱管140為一排或兩排,即當?shù)谝粨Q熱單元110位于迎風側(cè)時,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的換熱管140為一排或兩排。由于空氣中的水分大多在位于迎風側(cè)的第一換熱單元110中就被凝結(jié)下來,因而本發(fā)明的換熱器結(jié)霜主要發(fā)生在位于迎風側(cè)的第一換熱單元110上,當位于迎風側(cè)的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的換熱管140排數(shù)較少時,在進行除霜時能夠使熱量更集中,損耗較低,除霜所需的能耗及時間也進一步縮短。
[0041]若空腔130的厚度過大,則會增加換熱器的體積,不利于小型化的要求,若空腔130的厚度過小,則不利于空氣的充分混合。較優(yōu)地,空腔130的厚度為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相鄰兩排換熱管140間距的I?4倍,或者為第二換熱單元120中相鄰兩排換熱管140間距的I?4倍。其中,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相鄰兩排換熱管140之間的距離與第二換熱單元120中相鄰兩排換熱管140之間的距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該方式在保證換熱器體積較小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空腔130中空氣的充分混合,提高了換熱效率。需要說明的是,空腔130的厚度是指第一換熱單元110與第二換熱單元120之間的間隔,即第一換熱單元110中的翅片150與第二換熱單元120中的翅片150之間的距離。
[0042]較佳地,如圖1和4所示,本發(fā)明的換熱器還包括總分氣管310、第一分氣管320和第二分氣管330 ;第一換熱單元110上設置有第一流入流出端口,第一分氣管320的一端與第一流入流出端口連通,第一分氣管320的另一端與總分氣管310連通;第二換熱單元120上設置有第二流入流出端口,第二分氣管330的一端與第二流入流出端口連通,第二分氣管330的另一端與總分氣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