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使用流體燃料的燃燒設備,尤其是一種以燃燒室形狀為特征的燃油燃氣的燃燒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鍋殼式燃油燃氣鍋爐,其主要吸熱量從爐膽中獲得,一般占總吸熱量的60%-70%,而現有爐膽一般采用平直爐膽或波形爐膽,平直或波形爐膽的直徑受火焰直徑的限制,致使爐膽的受熱面積受到火焰直徑的限制,爐膽的吸熱量也受到限制,所以鍋爐效率比較低;詳見由趙欽新、惠世恩主編的“燃油燃氣鍋爐”(西安交通大學出版,2000年5月第一版)之P308之5.3和P344之5.5.10.1。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改進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水管形成的燃燒室能適應各種直徑的火焰,使爐膽的直徑不受火焰直徑的限制,同時增加了爐內水的循環(huán),從而有效地提高爐膽的吸熱量,提高鍋爐的效率。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由鍋殼、煙管、人孔、觀火孔、保溫層組成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在爐膽的內部空間中,對稱地設置兩排彎水管,此兩排彎水管的圓弧彎曲段均同心外彎形成符合火焰直徑和長度要求的燃燒室,能適應各種直徑的火焰,并使爐膽的直徑不受火焰直徑的限制,此兩排彎水管的各相鄰的彎水管之間可留有一定的間隙,也可互相緊挨排列或在相鄰彎水管的外周上焊裝互相疊蓋的豎向翅片以形成密封面,此外,此兩排彎水管的兩端均與鍋爐內水室相通;當燃油或燃氣的火焰在此燃燒室中燃燒時,彎水管既增加了爐膽內輻射受熱的面積,又確保了燃燒室中火焰的正常溫度,此外煙氣先從彎水管和爐膽之間的空間中回流進入煙管,然后再經煙管回流后至煙囪外排,使鍋爐的總的受熱面積大大地提高,此外,彎水管受熱后,形成動壓頭,使鍋爐內水室中的水產生循環(huán),水受熱快并提高了傳熱的能力,就實現了有效地提高鍋爐效率的目的。
本發(fā)明結構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燃燒室能適應各種火焰的直徑,受熱面積大,熱效率高。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所提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發(fā)明所提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的主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俯視半剖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B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從圖1、圖2、圖3中可以看出一種由鍋殼1、煙管11、人孔10、觀火孔8、保溫層6組成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在爐膽2的內部空間中,自左至右前后對稱地均布設置兩排彎水管3,各相鄰的彎水管3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也可互相緊挨排列以形成密封面,或雖留有一定的間隙,但相鄰彎水管3的外側焊裝互相疊蓋的豎向的翅片以形成密封面,此前后兩排彎水管3的圓弧彎曲段均同心外彎,以形成符合火焰直徑和長度要求的燃燒室12,該燃燒室12能適應各種直徑的火焰并使爐膽2不受火焰直徑的限制,同時,各彎水管3的兩端均與鍋爐內水室4相通,這樣一來,當燃油或燃氣在燃燒室12中燃燒時,各彎水管3均受輻射熱,彎水管3既增加了爐膽2內輻射受熱的面積,又確保了燃燒室12中火焰的正常溫度,此外煙氣從彎水管3和爐膽2之間的空間中先回流到右回燃室5,然后再經煙管11回流到左回燃室7再從煙囪9外排,在這回流的過程中,爐膽2、彎水管3、煙管11均吸收部分余熱,就大大地提高了鍋爐的總的受熱面積,此外,彎水管3受熱后,形成動壓頭,使鍋爐內水室4中的水產生循環(huán),水受熱快并提高了傳熱的能力,就實現了有效地提高鍋爐效率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由鍋殼(1)、煙管(11)、人孔(10)、觀火孔(8)、保溫層(6)組成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a、在爐膽(2)的內部空間中,自左至右前后對稱地均布設置兩排彎水管(3),各相鄰的彎水管(3)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此前后兩排彎水管(3)的圓弧彎曲段均同心外彎,以形成符合火焰直徑和長度要求的燃燒室(12);b、各彎水管(3)的兩端均與鍋爐內水室(4)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各相鄰的彎水管(3)互相緊挨排列以形成密封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各相鄰彎水管(3)之間雖留有一定的間隙,但相鄰彎水管(3)的外側焊裝互相疊蓋的豎向翅片以形成密封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改進的水管爐膽燃油燃氣鍋爐,其特征是在爐膽的內部空間中,對稱地設置兩排彎水管,此兩排彎水管的圓弧彎曲段均同心外彎形成符合火焰直徑和長度的燃燒室,能適應各種直徑的火焰并使爐膽直徑不受火焰直徑的限制,此外,此兩排彎水管的兩端均與鍋爐內水室相通,當燃油或燃氣的火焰在此燃燒室中燃燒時,彎水管增加了爐膽內輻射受熱的面積,同時,煙氣先從彎水管和爐膽之間的空間中回流進入煙管,再從煙管回流到煙囪外排,彎水管、爐膽、煙管均吸收部分余熱,使鍋爐的總受熱面積大大提高,此外彎水管受熱后形成動壓頭,使鍋爐內水室中的水產生循環(huán),水受熱快并提高了傳熱的能力,就實現了有效地提高鍋爐效率的目的。
文檔編號F24H1/22GK1727749SQ20041004159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王飛, 王和 申請人: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