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焚紙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燃燒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焚紙器。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jīng)常需要將紙類焚燒。通常在燃燒紙類時 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和飛灰并且會擴散到周圍的空間,可是現(xiàn)有的燃燒裝置卻不 具有內(nèi)置的飛灰或煙處理部件。
現(xiàn)有的獨立燃燒器由于在通風設計上不能使得有足夠的氧氣供給,以致 于燃燒得很慢。而且在通常情況下,除了紙類本身,用戶還會把別的包裝材 料例如硬紙板和繩子放入燃燒器中,從而使得處理和充分燃燒都變得很困難。
由于以上提及的材料的復雜性,緩慢燃燒在燃燒器中是一個非常普遍的 問題,因此產(chǎn)生了長時間持續(xù)的熏煙。
特別地,當燃燒器大于lm3時,這種情況將變得更嚴重。這樣大體積的容 器允許可以有大量的材料同時燃燒,使得排氣口在短時間內(nèi)可將溫度迅速提 升到500'C。接著,由于燃燒腔室中氧氣不充足,使得一些還未燃燒的材料需 要很長的時間去燒毀,并因此產(chǎn)生了大量的灰和煙,從而使得灰燼的處理變 得更困難。
有時在這種燃燒器中將使用水洗器,然后這種系統(tǒng)僅用在小尺寸的燃燒 器中例如用于體積<0. 5m3燃燒器中。另外這種使用水洗器的系統(tǒng)需要排出污 水。而且這種處理系統(tǒng)不能將燃燒后的飛灰和二氧化碳顆粒分開,因此當將 最后得到污泥排到污水系統(tǒng)中時,這些污泥將包含所有的污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現(xiàn)有的燃燒器不能
4提供足夠的氧氣進行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將產(chǎn)生大量的飛灰和熏煙排到周圍 空氣中,以及處理飛灰和熏煙的水不能進行循環(huán)利用等缺陷,提供一種焚紙 器。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焚紙器,其包括 殼體,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進氣風道和排氣風道,在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有燃燒 腔、水幕噴淋腔、過濾腔、除煙腔、排氣風道、第一儲水腔、第二儲水腔、
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
其中,進氣風道、燃燒腔、水幕噴淋腔、除煙腔和排氣風道相互連通; 水幕噴淋腔、過濾腔和第一儲水腔相互連通; 第二儲水腔中的水通過第二水泵泵入水幕噴淋腔中; 第一儲水箱中的水通過第一水泵泵入第二儲水腔中; 在進氣風道和/或排氣風道中設置有排氣扇;
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采集燃燒腔中的溫度信號并將其發(fā)送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據(jù)所述溫度信號以開啟或關閉所述排氣扇、第一水泵和第 二水泵。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在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有吸熱腔和補水腔;其中, 所述吸熱腔與燃燒腔相鄰,在所述吸熱腔中裝有冷卻水;在所述吸熱腔上設 置有出氣口,用于將熱氣導出到殼體外;所述第二水泵還用于將第二水箱中 的水泵入所述補水腔中;所述補水腔通過排水管將水導入吸熱腔中。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在所述水幕噴淋腔中從上到下依次形成三級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在所述水幕噴淋腔中從上到下依次設置三個 中空管;每個中空管與第二水泵固定連接、可拆卸連接或一體成型,并且在 每個中空管上設置有多個噴嘴,其用于噴射水以形成水幕。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在所述過濾腔中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過 濾室和第二過濾室;所述第一過濾室的底部為疏網(wǎng)結構,以將水過濾后導入 第二過濾室中。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所述第一過濾室的四側面的下部為疏網(wǎng)結構,以將水過濾后導入第二過濾室中。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所述第二過濾室的底部設置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由濾棉、濾布或活性炭制成。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所述除煙腔是電子除塵器。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焚紙器中,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電源箱,用于為第一水
泵、第二水泵、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供電。
實施本發(fā)明的焚紙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燃燒的排氣通路中設置水幕噴淋腔可使得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飛灰和熏煙可被水幕噴射出的水
吸收,避免了飛灰和熏煙對周圍空氣的污染和影響,另外在廢氣進入排氣風道排出焚燒器之前,再經(jīng)過除煙腔,將水幕噴淋腔未處理的煙粒進行吸收,使得最后排出焚燒器的灰和煙盡可能少;另外在排氣風道和/或進去風道設置
排氣扇,使得在紙類物件燃燒過程中有充足的氧氣供給,從而可快速燒毀物件。進一步地,吸收飛灰和熏煙的水不排出到焚燒器外,而是通過兩級過濾分別將飛灰和碳顆粒等兩類污物分開,以分別進行處理,最后再將吸收水回收利用,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要求。另外,在該焚燒器中采用溫度傳感器探測燃燒腔中的溫度,從而可在點火燃燒時,由控制器監(jiān)控燃燒的開始,從而啟動排氣扇工作供應充足氧氣,以及啟動水泵為水幕噴淋腔供水,以及進行水循環(huán),從而使得本焚紙器實現(xiàn)了自動控制的功能。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焚紙器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4A是圖1所示的第二水泵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B是圖1所示的第二水泵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所示的第一過濾室的結構示意圖。
6本發(fā)明的焚紙器具有飛灰和熏煙的處理能力,在其內(nèi)部設置溫度傳感器
11,作為主要的反饋控制機制,以實現(xiàn)自動啟動處理。如圖1和3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焚紙器中,其包括殼體,在該殼體上設置有進氣風道12、排氣風道8和電源箱9,在殼體內(nèi)設置有燃燒腔l、水幕噴淋腔3、過濾腔、除煙腔7、吸熱腔2、排氣風道8、第一儲水腔5、第二儲水腔4、第一水泵、第二水泵41、溫度傳感器ll和控制器;其中,進氣風道12、燃燒腔l、水幕噴淋腔3、除煙腔7和排氣風道8相互連通以形成排氣通路,如圖2所示由此空氣可以從進氣風道12中進入燃燒腔1內(nèi),為燃燒的紙件提供氧氣,在燃燒腔1中由于燃燒過程產(chǎn)生的大量飛灰和熏煙就從燃燒腔1的排氣口排出,然后從水幕噴淋腔3的進氣口進入水幕噴淋腔3,在水幕噴淋腔3中有多個噴嘴不斷的噴水從而形成水幕,飛灰和熏煙通過水幕后,大量的飛灰和熏煙就會溶于水,跟著水流方向流動,接著溶有飛灰和熏煙的污水和一部分飛灰和熏煙就會從水幕噴淋腔3的出氣口排出,在水幕噴淋腔3的出氣口將形成分流,即溶有飛灰和熏煙的污水將順著水勢流到過濾腔,而未被水幕噴淋腔3吸收的一部分飛灰和熏煙將進入除煙腔7中,在除煙腔7中會進一步對未被吸收的飛灰和熏煙進行處理后,再將進一步處理后的廢氣排入排氣風道8,因此通過排氣風道8排出焚紙器的廢氣將含有盡可能少的飛灰和熏煙,從而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污染非常??;在設計中為了使得有充足的氧氣供應給燃燒腔1進行充分和快速的燃燒,只要在進氣風道12的進氣口和排氣風道8的排氣口之間設置有排氣扇81,就可以使得燃燒腔1處于負壓狀態(tài),從而使得有大量的氧氣進入燃燒腔l,滿足充分快速燃燒的功能。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以僅在排氣風道8內(nèi)設置排氣扇81,也可僅在進氣風道12內(nèi)設置排氣扇81。而在比較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可以既在排氣風道8內(nèi)設置排氣扇81,又在進氣風道12內(nèi)設置排氣扇81。另外,為了在水幕噴淋腔3中吸收盡可能多的飛灰和煙粒,可在該水幕噴淋腔3中從上到下依次形成三級水幕,其中,每一級水幕由一個中空管形成,在該中空管上相對于地面的方向設置一組噴嘴,也可進一步地與該組噴嘴相對的方向設置另一組噴嘴,從而當?shù)诙?1將水泵入中空
7管中后,可通過噴嘴形成一組垂直向上噴射的水幕和一組垂直向下噴射的水
幕。在設計中,如圖4A和4B所示,每個中空管可以與第二水泵41固定連接、可拆卸連接或一體成型。
在本發(fā)明中,水幕噴淋腔3、過濾腔和第一儲水腔5相互連通,從而使得溶有飛灰和熏煙的污水可以再處理后,進行循環(huán)利用,滿足了節(jié)約用水的要求;如上所述的污水進入過濾腔后,就可將其中的飛灰和煙粒過濾出,使得可對沉積的飛灰和煙粒進行集中處理。在燃燒腔1工作過程中,第二儲水腔4中的水通過第二水泵41泵入水幕噴淋腔3中,形成水幕,水幕噴射的水吸收飛灰和煙粒后流入過濾腔,在過濾腔中為了將飛灰和煙粒兩種不同的雜質(zhì)分開,進行了兩級過濾,其中,第一級過濾由是將飛灰分離出來,具體由第一過濾室61實現(xiàn)該功能,如圖5所示第一過濾室61可實施為方形體(正方形體和長方形體),其上部為密封結構,下部為疏網(wǎng)結構,當溶有飛灰和煙粒的污水流入第一過濾室61后,由于飛灰密度下一般會浮在水面,但是由于水是流動的,所以部分飛灰會沉到第一過濾室61的底部,但是由于第一過濾室61底部為疏網(wǎng)結構,所以其中的水和煙粒均可以通過而雜質(zhì)飛灰將留在第一過濾室61中;接著,含有煙粒的污水進入第二過濾室62,在第二過濾室62中為了將煙粒過濾出,在第二過濾室62的底部設置過濾層,為了將煙粒從水中分離出,該過濾層實施為濾棉、濾布或活性炭,從而將煙粒吸附住,經(jīng)過第一過濾室61和第二過濾室62處理后的水,僅含有及其少量的雜質(zhì),因此可將其回收到第一儲水腔5中,以進行循環(huán)使用,從而在操作中可將第一儲水腔5中的水通過第一水泵泵入第二儲水腔4中,以補充第二儲水腔4消耗的水,從而實現(xiàn)水的循環(huán)利用,而無需將污水排出。
在本發(fā)明中,為了實現(xiàn)自動控制的功能,是在燃燒腔1中設置溫度傳感器ll,當使用者放入需要焚燒的紙類物件并點火引燃后,燃燒腔l中的溫度會逐漸上升,同時溫度傳感器11會實時采集該溫度,并將相應的溫度檢測信號發(fā)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該溫度檢測信號后,會與一預設值相比較,例如該預設值可以是iocrc,總之預設值的選取以達到該溫度時,燃燒腔1中會產(chǎn)生較多的飛灰和熏煙排入水幕噴淋腔3中為準。當達到預設溫度后,
8控制器將啟動位于進氣風道12和/或排氣風道8中的排氣扇81以及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41工作。
由于在實際工作中,燃燒腔l中的溫度可以上升到50(TC左右,因此為了降低燃燒腔1的溫度,延長該焚燒器的壽命,以及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在該焚燒器中還設置有吸熱腔2,該吸熱腔2與燃燒腔1相鄰,優(yōu)選實施為吸熱腔2和燃燒腔1具有公共側壁,具體設計時可以在吸熱腔2中盛有冷卻水,燃燒腔1就可通過與吸熱腔2的公共側壁將熱傳導到吸熱腔2中,由吸熱腔2中的冷卻水吸收,該冷卻水吸熱后溫度上升將產(chǎn)生水蒸汽, 一般情況下,該水蒸氣會和燃燒腔1中和飛灰和熏煙一起進入水幕噴淋腔3,為了進一步增強該焚紙器的安全性,在吸熱腔2上開設緊急排氣口 21,再出現(xiàn)意外情況或正常排氣不能進行時,由緊急排氣口 21排出水蒸汽和燃燒腔3中的飛灰和熏煙;另外水蒸氣也可以是通過出水管將熱水導出。另外為了不斷地為燃燒腔1散熱,在該焚紙器內(nèi)可以進一步設置補水腔,在一實施例中,該補水腔中的水也可以通過第二水泵41從第二儲水箱中泵入,而吸熱腔2和補水腔兩者以設計為連通器結構,從而就可實現(xiàn)補水腔為吸熱腔2補水,進一步地實現(xiàn)吸熱腔2為燃燒腔1散熱。
如圖1所示,在該焚紙器殼體的左下部設置燃燒腔1,在該燃燒腔1的上部設置吸熱腔2,同時為配合飛灰和熏煙上升的趨勢,在燃燒腔l的頂部向上凸起開設一導風口并延伸至吸熱腔2中,同時吸熱腔2中的水面低于導風口的凸起部分,從而吸熱腔2中的水不會滲入燃燒腔1中。另外,水幕噴淋腔3設計為"7"字形結構,其中在水平部分形成第一級水幕31,其噴射方向向右,同時在垂直方向形成第二級水幕32和第三級水幕33。與水幕噴淋腔3的垂直部分并列設置有除煙腔7,其位于水幕噴淋腔3的右側,該除煙腔7可實施為電子除塵器,在該電子除塵器的上部設置排氣風道8。同時在水幕噴淋腔3和電子除塵器的下方,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二儲水箱和第一儲水箱,并在第一儲水箱的上方設置有過濾腔。并在殼體上掛接電源箱9,為該焚紙器提供工作電源。
本發(fā)明是通過幾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明白,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替代。 另外,針對特定情形或具體情況,可以對本發(fā)明做各種修改,而不脫離本發(fā) 明的范圍。因此,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 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的全部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焚紙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進氣風道和排氣風道,在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有燃燒腔、水幕噴淋腔、過濾腔、除煙腔、排氣風道、第一儲水腔、第二儲水腔、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其中,進氣風道、燃燒腔、水幕噴淋腔、除煙腔和排氣風道相互連通;水幕噴淋腔、過濾腔和第一儲水腔相互連通;第二儲水腔中的水通過第二水泵泵入水幕噴淋腔中;第一儲水箱中的水通過第一水泵泵入第二儲水腔中;在進氣風道和/或排氣風道中設置有排氣扇;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采集燃燒腔中的溫度信號并將其發(fā)送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jù)所述溫度信號以開啟或關閉所述排氣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有吸 熱腔和補水腔;其中,所述吸熱腔與燃燒腔相鄰,在所述吸熱腔中裝有冷卻 水;在所述吸熱腔上設置有出氣口,用于將熱氣導出到殼體外;所述第二水 泵還用于將第二水箱中的水泵入所述補水腔中;所述補水腔通過排水管將水 導入吸熱腔中。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幕噴淋腔 中從上到下依次形成三級水幕。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幕噴淋腔中從 上到下依次設置三個中空管;每個中空管與第二水泵固定連接、可拆卸連接 或一體成型,并且在每個中空管上設置有多個噴嘴,其用于噴射水以形成水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過濾腔中從 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過濾室和第二過濾室;所述第一過濾室的底部為疏網(wǎng) 結構,以將水過濾后導入第二過濾室中。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室的四側 面的下部為疏網(wǎng)結構,以將水過濾后導入第二過濾室中。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室的 底部設置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由濾棉、濾布或活性炭制成。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煙腔是電子 除塵器。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焚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上設置 有電源箱,用于為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供電。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焚紙器,包括殼體,在殼體上設置有進氣風道和排氣風道,在殼體內(nèi)設置有燃燒腔、水幕噴淋腔、過濾腔、除煙腔、排氣風道、第一儲水腔、第二儲水腔、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其中,進氣風道、燃燒腔、水幕噴淋腔、除煙腔和排氣風道相互連通;水幕噴淋腔、過濾腔和第一儲水腔相互連通;控制器根據(jù)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信號以開啟或關閉所述排氣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本發(fā)明的焚紙器避免了飛灰和熏煙對周圍空氣的污染和影響,使得最后排出焚燒器的灰和煙盡可能少;并且使得在紙類物件燃燒過程中有充足的氧氣供給,從而可快速燒毀物件,還具有實現(xiàn)了自動控制的功能。
文檔編號F23G5/00GK101509663SQ20091000332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孫名林, 陳富濟 申請人:天浩國際咨詢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