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具,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定位板上一側設有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所述定位板中開有與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外壁,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會泄漏、冷卻效果好、冷卻效果快的模具。
【專利說明】
一種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在模具中內(nèi)的型腔和型芯是塑料模具中的成型零件,成型后為加快型芯和型腔內(nèi)的塑料件的冷卻速度一般會在成型零件中設計冷卻水道,傳統(tǒng)的冷卻水道采用直線布線法,通過直線的冷卻水道進行布線,通過第一條冷卻水道貫穿型腔件實體,然后通過在一端堵頭進行堵漏,然后第二條冷卻水道貫穿腔件實體并且與第一條冷卻水道連通,并且堵頭再一次堵在了第二冷卻水道一端,然后通過第三條冷卻水道與第一條冷卻水道平行并貫穿腔件實體,第三條冷卻水道貫穿第二條冷卻水道,與第一條冷卻水道堵漏相同端,也通過堵頭堵漏,使得第一條冷卻水道、第二冷卻水道和第三冷卻水道形成一個圍繞著型芯或者型腔的回路,但是這種需要進行堵頭進行堵漏,較為麻煩,也容易出現(xiàn)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泄漏,以及在使用的過程中,冷卻水道兩兩相交處,到堵頭有一段距離形成一個閑置流道,影響了整體冷卻效果和冷卻效率,且因為冷卻水道都是直來直去的較為難靠近全面靠近型芯或者型腔,最終導致冷卻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會泄漏、冷卻效果好、冷卻效果快的模具。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具,包括定位板和置于定位板上的型腔,所述定位板上一側設有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所述定位板中開有與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外壁。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定位板上一側設有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定位板中開有與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外壁,利用冷卻水道直接在定位板上不需要通過多條交叉,直接以一條冷卻水道直接環(huán)繞置于型腔外壁,當冷卻水從冷卻水進孔進入,直接沿著冷卻水道環(huán)繞型腔外壁,從冷卻水出孔直接出來進行冷卻,保證了冷卻的效率問題,不會出現(xiàn)在內(nèi)部回流,并且通過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外壁上,使得冷卻水道各點到型腔距離相同,使得冷卻效果更佳,冷卻更佳到位。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型腔包括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第一側壁上設有圓弧槽,第二側壁上設有截面為梯形的凹槽,第四側壁上設有圓弧凸起,所述冷卻水道包括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所述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依次相連接通,所述第一冷卻道與第二冷卻道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卻水進孔連通,所述第十一冷卻道與第十冷卻道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卻水出孔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道呈S狀,所述第四冷卻道、第七冷卻道和第九冷卻道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繞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繞于第二側壁和第三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繞于第三冷卻道和第四冷卻道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與型腔外壁平行,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為圓弧狀,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環(huán)繞于圓弧凸起外壁,所述第六冷卻道呈梯形狀卡于凹槽內(nèi)。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分層堆疊術進行制造模具,并且將第二冷卻道呈S狀,所述第四冷卻道、第七冷卻道和第九冷卻道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繞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繞于第二側壁和第三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繞于第三冷卻道和第四冷卻道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與型腔外壁平行,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為圓弧狀,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環(huán)繞于圓弧凸起外壁,所述第六冷卻道呈梯形狀卡于凹槽內(nèi),通過各種形狀保證了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能夠沿著型腔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進行配合排布,保證了型腔與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之間的距離,并且通第四冷卻道、第七冷卻道和第九冷卻道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繞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繞于第二側壁和第三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繞于第三冷卻道和第四冷卻道相連接端外能夠使得保證其型腔端面能夠進行良好的冷卻,從而保證整體冷卻的更加高效和徹底,第六冷卻道呈梯形狀卡于凹槽內(nèi),保證了與第二側壁的凹槽相配合,保證了凹槽部分的充分冷卻。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冷卻道包括第一冷卻流道和第二冷卻流道,所述第一冷卻流道環(huán)繞于第一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二冷卻流道嵌于圓弧槽內(nèi)。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第二冷卻道包括第一冷卻流道和第二冷卻流道,通過第一冷卻流道環(huán)繞于第一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接端外,保證了第一側壁和第四側壁端部相連接端的冷卻效果,所述第二冷卻流道嵌于圓弧槽內(nèi),可以使得型腔設有圓弧槽部分能夠進行良好的配合,保證冷卻較為快速和充分。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 ] 圖中附圖標記:101,定位板;102冷卻水進孔;103、冷卻水出孔;201、型腔;202、第一側壁;203第二側壁;204、第三側壁;205、第四側壁;206、圓弧槽;207、凹槽;208、圓弧凸起;300、第一冷卻道;301、第二冷卻道;302、第三冷卻道;303、第四冷卻道;304、第五冷卻道;305、第六冷卻道;306、第七冷卻道;307、第八冷卻道;308、第九冷卻道;309、第十冷卻道;3010、第^^一冷卻道;3011、第二冷卻流道;3012、第一冷卻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3]—種模具,包括定位板101和置于定位板101上的型腔201,所述定位板101上一側設有冷去水進孔102和冷卻水出孔103,所述定位板101中開有與冷去水進孔102和冷卻水出孔103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201外壁。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定位板101上一側設有冷去水進孔102和冷卻水出孔103,定位板101中開有與冷去水進孔102和冷卻水出孔103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201外壁,利用冷卻水道直接在定位板101上不需要通過多條交叉,直接以一條冷卻水道直接環(huán)繞置于型腔201外壁,當冷卻水從冷去水進孔102進入,直接沿著冷卻水道環(huán)繞型腔201外壁,從冷卻水出孔103直接出來進行冷卻,保證了冷卻的效率問題,不會出現(xiàn)在內(nèi)部回流,并且通過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201外壁上,使得冷卻水道各點到型腔201距離相同,使得冷卻效果更佳,冷卻更佳到位。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型腔201包括第一側壁202、第二側壁203、第三側壁204和第四側壁205,所述第一側壁202上設有圓弧槽206,第二側壁203上設有截面為梯形的凹槽207,第四側壁205上設有圓弧凸起208,所述冷卻水道包括第一冷卻道300、第二冷卻道301、第三冷卻道302、第四冷卻道303、第五冷卻道304、第六冷卻道305、第七冷卻道306、第八冷卻道307、第九冷卻道308、第十冷卻道309和第^^一冷卻道3010,所述第一冷卻道300、第二冷卻道301、第三冷卻道302、第四冷卻道303、第五冷卻道304、第六冷卻道305、第七冷卻道306、第八冷卻道307、第九冷卻道308、第十冷卻道309和第^^一冷卻道3010依次相連接通,所述第一冷卻道300與第二冷卻道301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去水進孔102連通,所述第十一冷卻道3010與第十冷卻道309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卻水出孔103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道301呈S狀,所述第四冷卻道303、第七冷卻道306和第九冷卻道308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303繞于第一側壁202和第二側壁203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306繞于第二側壁203和第三側壁204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308繞于第三冷卻道302和第四冷卻道303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三冷卻道302、第五冷卻道304、第八冷卻道307和第十冷卻道309為直線狀,第三冷卻道302、第五冷卻道304、第八冷卻道307和第十冷卻道309為直線狀與型腔201外壁平行,所述第一冷卻道300和第^^一冷卻道3010為圓弧狀,所述第一冷卻道300和第^^一冷卻道3010環(huán)繞于圓弧凸起208外壁,所述第六冷卻道305呈梯形狀卡于凹槽207內(nèi)。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分層堆疊術進行制造模具,并且將第二冷卻道301呈S狀,所述第四冷卻道303、第七冷卻道306和第九冷卻道308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303繞于第一側壁202和第二側壁203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306繞于第二側壁203和第三側壁204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308繞于第三冷卻道302和第四冷卻道303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三冷卻道302、第五冷卻道304、第八冷卻道307和第十冷卻道309為直線狀,第三冷卻道302、第五冷卻道304、第八冷卻道307和第十冷卻道309為直線狀與型腔201外壁平行,所述第一冷卻道300和第十一冷卻道3010為圓弧狀,所述第一冷卻道300和第十一冷卻道3010環(huán)繞于圓弧凸起208外壁,所述第六冷卻道305呈梯形狀卡于凹槽207內(nèi),通過各種形狀保證了第一冷卻道300、第二冷卻道301、第三冷卻道302、第四冷卻道303、第五冷卻道304、第六冷卻道305、第七冷卻道306、第八冷卻道307、第九冷卻道308、第十冷卻道309和第i^一冷卻道3010,能夠沿著型腔201的第一側壁202、第二側壁203、第三側壁204和第四側壁205進行配合排布,保證了型腔201與第一冷卻道300、第二冷卻道301、第三冷卻道302、第四冷卻道303、第五冷卻道304、第六冷卻道305、第七冷卻道306、第八冷卻道307、第九冷卻道308、第十冷卻道309和第^^一冷卻道3010之間的距離,并且通第四冷卻道303、第七冷卻道306和第九冷卻道308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303繞于第一側壁202和第二側壁203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306繞于第二側壁203和第三側壁204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308繞于第三冷卻道302和第四冷卻道303相連接端外能夠使得保證其型腔201端面能夠進行良好的冷卻,從而保證整體冷卻的更加高效和徹底,第六冷卻道305呈梯形狀卡于凹槽207內(nèi),保證了與第二側壁203的凹槽207相配合,保證了凹槽207部分的充分冷卻。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冷卻道301包括第一冷卻流道3012和第二冷卻流道3011,所述第一冷卻流道3012環(huán)繞于第一側壁202和第四側壁205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二冷卻流道3011嵌于圓弧槽206內(nèi)。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第二冷卻道301包括第一冷卻流道3012和第二冷卻流道3011,通過第一冷卻流道3012環(huán)繞于第一側壁202和第四側壁205相連接端外,保證了第一側壁202和第四側壁205端部相連接端的冷卻效果,所述第二冷卻流道3011嵌于圓弧槽206內(nèi),可以使得型腔201設有圓弧槽206部分能夠進行良好的配合,保證冷卻較為快速和充分。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模具,包括定位板和置于定位板上的型腔,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上一側設有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所述定位板中開有與冷卻水進孔和冷卻水出孔相通的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均距環(huán)繞于型腔外壁。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型腔包括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第一側壁上設有圓弧槽,第二側壁上設有截面為梯形的凹槽,第四側壁上設有圓弧凸起,所述冷卻水道包括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所述第一冷卻道、第二冷卻道、第三冷卻道、第四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六冷卻道、第七冷卻道、第八冷卻道、第九冷卻道、第十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依次相連接通,所述第一冷卻道與第二冷卻道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卻水進孔連通,所述第十一冷卻道與第十冷卻道連接端的另一端與冷卻水出孔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道呈S狀,所述第四冷卻道、第七冷卻道和第九冷卻道呈圓弧狀,第四冷卻道繞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七冷卻道繞于第二側壁和第三側壁相連接端外,第九冷卻道繞于第三冷卻道和第四冷卻道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第三冷卻道、第五冷卻道、第八冷卻道和第十冷卻道為直線狀與型腔外壁平行,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為圓弧狀,所述第一冷卻道和第十一冷卻道環(huán)繞于圓弧凸起外壁,所述第六冷卻道呈梯形狀卡于凹槽內(nèi)。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冷卻道包括第一冷卻流道和第二冷卻流道,所述第一冷卻流道環(huán)繞于第一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接端外,所述第二冷卻流道嵌于圓弧槽內(nèi)。
【文檔編號】B29C33/04GK205497884SQ20152107188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8日
【發(fā)明人】項兆偉, 艾立東, 丁康, 方思月, 呂鋮超, 溫志良
【申請人】艾立東, 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