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傳送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關(guān)于由若干互連元件構(gòu)成的傳送帶,互連元件逐個地安置在傳送帶的縱向上,并至少可繞垂直于傳送帶的縱向和平行于傳送帶平面的軸相互相對移動。
這種類型的傳送帶可以是如鏈式帶或攜帶鐵絲網(wǎng)的若干橫桿類的帶子。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先有技術(shù)的傳送帶并不具有制造、操作和維護方面所需要的性能。
因此要求有一種傳送帶,它具有相對簡單的設(shè)計,從而在少量元件的基礎(chǔ)上可基本自動化生產(chǎn)。還要求一種傳送帶,雖然僅在它的橫向邊緣上支撐,但它的橫向剛度使它能攜帶相當大的載荷。
對很多精密產(chǎn)品而言,重要的是要求傳送帶具有非常平坦的攜帶表面,同時該平坦表面可能必須具有小孔,以使空氣流過傳送帶的平面。對于食品工業(yè)的傳送帶,重要的是傳送帶的所有表面是較易接近的,這樣在操作期間可以安全而容易地清潔傳送帶。
雖然很多傳送帶僅在直線通道和圓形導輥上運行,但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一條傳送帶可在所有方向上移動,即能沿著它本身平面內(nèi)的曲線運行,因此對傳送帶提出螺旋形通道是可能的。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送帶,它至少具有上述性能的主要部分。
按照本發(fā)明,該目的可由引言中提到的那類傳送帶達到,這種傳送帶的特征在于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元件交錯放置,每個第一類型元件具有基本與軸平行伸展的、并具有若干相對的凸件的桿,凸件為T形且具有基本沿傳送帶縱向伸展的T形棒,它們的T形頭基本沿桿伸展,并離桿有一段距離;每個第二類型的元件為倒U形梁的形式,它具有朝下的法蘭和連接法蘭的腹板,并具有比T形頭的寬度要小的開口,通過相對于第一類型元件的T形頭尺寸方向的往復(fù)移動接納T形頭、或通過至少與T形頭同樣寬度的部分開口來接納T形頭。
因此,這種傳送帶的新型構(gòu)造,如果有橫向邊緣構(gòu)件的話,除它之外的傳送帶僅由兩種類型的元件構(gòu)成,它們的設(shè)計使高度自動化生產(chǎn)成為可能。另外,這種傳送帶將具有非常平坦的攜帶表面,同時由于每個第二類型元件是一U形梁,所以使它的橫向剛度非常高。通過選擇合適形式的開口,本發(fā)明的傳送帶也可沿傳送帶平面內(nèi)的曲線運行,在沿曲線運行的情況下,元件在傳送帶內(nèi)部橫向邊緣的方向逐漸套迭。
為了在傳送帶的橫向上得到盡可能大的剛性,倒U形梁的法蘭基本上是連續(xù)的。通過將梁的法蘭沿平行于梁的縱向伸展的一條線彎曲成V形,梁的剛性可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T形頭相對于桿和T形棒形成的平面向下彎曲,這就可產(chǎn)生完全平坦的攜帶表面,并使兩種類型的元件產(chǎn)生最大限度的套迭,這樣傳送帶就可沿它本身的平面內(nèi)的較窄的彎道運行。
為了有助于通過往復(fù)移動的方法將第一類型的元件裝到第二類型的元件上,梁上每個開口在梁的縱向的尺寸小于T形頭的尺寸、大于T形頭和T形棒同方向上尺寸之和的一半。另外,梁上開口在傳送帶縱向的尺寸大于T形頭的尺寸,小于或最好等于同方向上梁的尺寸。按照后一種的改形,即當開口伸展到梁的整個寬度上時,就可能提供第一和第二類型元件的最大限度的套迭。
兩種類型的元件可由如彈簧鋼類的金屬制造,然而它們也可用塑料或金屬和塑料的結(jié)合來制造。
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例。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個實施例的部分傳送帶的透視圖,圖2是沿圖1中II-II線的剖視圖,圖3是沿圖1中III-III線的剖視圖,圖4和5是圖1中的傳送帶裝有側(cè)板的剖視圖,圖6和7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傳送帶的透視圖,圖8是本發(fā)明第三個實施例的傳送帶的透視圖,圖9-11是圖8中傳送帶零件的透視圖,圖12和13是部分圖8中傳送帶裝有側(cè)板的透視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傳送帶的另一實施例的頂視圖,圖15是本發(fā)明的傳送帶的又一實施例的頂視圖。
正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的傳送帶的實施例包括第一種類型的元件1,它在傳送帶的縱向上與第二種類型的元件2交替安置。元件1、2互連并可繞軸3相互相對移動,軸3垂直于傳送帶的縱向,并平行于傳送帶的平面。
每個第一類型的元件具有平行于軸3的桿4,它具有若干T形的相對凸件5。每個T形凸件的T形棒6在傳送帶的縱向延伸,它的T形頭7大致沿桿4延伸并離桿4有一段距離。桿4每一側(cè)上的T形頭7可被看作一個側(cè)桿,由縫8分成T形頭7。然而應(yīng)該注意,T形頭不必相互連在一起,它們可在桿4的縱向分開。另外,正如圖1所示,元件1不必以桿4對稱,然而一方面桿4可非對稱布置,另一方面桿4兩側(cè)的T形凸件可在桿4縱向上相互偏置。
正如圖2中詳細示出的,T形頭7從桿4和T形棒6形成的平面上朝下彎曲。這就允許每個元件1相對于連接的元件2繞它們相應(yīng)的軸3轉(zhuǎn)動。
每個元件2具有倒U形梁的形式,它具有法蘭9和連接法蘭的腹板10。腹板10具有接納T形頭7的開口,T形頭7通過在元件1和2之間在T形頭方向的往復(fù)運動精確地插入開口11。元件1以其T形頭安置在元件2開口11的頂上,縫8靠近開口11的橫向邊緣。然后稍微向下壓每個T形頭7的同一端,同時元件1相對于元件2橫向移動,直到T形頭扣入開口11,此時再移回,直到T形棒與開口11對中。為了進行這項操作,每個開口11相對于相應(yīng)的凸件5對中。另外,每個開口11在元件2縱向的尺寸,小于T形頭7的尺寸,并大于T形頭7和同樣方向T形棒6尺寸之和的一半。
為了使元件1和2套迭,開口11伸展在整個元件2的寬度上。為了使元件1和2互連,在元件1中的每個開口11僅需要在傳送帶縱向上的尺寸稍大于T形頭7在同樣方向上的尺寸。這種設(shè)計在傳送帶不必能夠走過自己平面內(nèi)的彎道時是方便的。另一方面,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元件1和2是可拆卸的,元件1和2由T形頭7鎖住,T形頭位于連接元件2的橫桿12的下方,上述橫桿12限定了開口11。
當開口11在元件2的至少部分的寬度上伸展時,T形頭7可通過開口11側(cè)部的切口11’插入開口11,這樣每個開口部件至少具有與相應(yīng)T形頭同樣的寬度。切口11’在開口11內(nèi)是相互相對的,它們宜于在相鄰開口11的相應(yīng)的切口11’的橫桿12的方向上偏置,從而不會使橫桿產(chǎn)生不必要的減弱。
正如圖3所示,開口11在其短邊、側(cè)法蘭9的上邊緣具有中央凹口13。上述凹口與T形棒6具有同樣的寬度,或比T形棒6的寬度稍大,從而使T形棒接納在如圖2所示的凹口13內(nèi)。采用這樣的設(shè)計,元件1和2的頂面完全相互對準。應(yīng)該注意,T形頭7向下彎曲成使T形頭7位于橫梁12下方的一定距離上,這樣傳送帶能繞著一根導輥運行,導輥的軸平行于軸3,并且元件1和2能相互相對套迭,同時又保持它們的垂直位置。為達此目的,凹口13的深度與T形棒6的厚度相一致是有利的。
正如圖4和5所示,元件1的端部能設(shè)計成側(cè)板14,它垂直于傳送帶的平面朝上彎曲,并與桿4的每一側(cè)上的T形頭7之間的元件1具有同樣的寬度。為了使傳送帶的側(cè)壁完整,元件2的端部可僅由每個具有開口15的法蘭9組件。盒形側(cè)板16具有接納法蘭端部的槽17,板16可推到凸出的法蘭9上,通過側(cè)板16的彈性舌片18套入開口15,使側(cè)板16相對于元件2固定定位。
圖6和7表示本發(fā)明傳送帶的第二個實施例。由于圖1所示的元件1也可用于該實施例中,故圖中僅示出元件2’。元件2’不同于元件2之處是法蘭9’沿線19彎成V形,線19與元件2的縱向平行。每個元件2’的法蘭9’的兩個下部分更精確地相互朝內(nèi)彎曲,如圖6所示。這樣,構(gòu)成元件2’的U形梁作為整體增大了繞它自己縱向轉(zhuǎn)動的剛度。
圖6和7所示的實施例在傳送帶可能采用的側(cè)邊設(shè)計上也不同于圖1-5中所示的實施例。具體地說,與U形梁同樣截面形狀的套筒20可插入每個元件2’的端部。在套筒20的插入位置,套筒上的窄縫21和元件2’頂面上的窄縫22精確地相互相對安置,這樣與窄縫21和22同樣寬度和長度的帶凸件24的平側(cè)板23能通過縫21和22向下壓。凸件24上的彈性舌片25卡入縫21內(nèi),因此將套筒20和側(cè)板23鎖到元件2’上。側(cè)板23在傳送帶縱向的尺寸足以使它們能相互迭合。因此在圖6和7的實施例中,元件1不必具有朝上彎曲部分14。
圖1-7所示的新型傳送帶的實施例最好用金屬、最宜于用不銹的彈簧鋼制造。然而也有可能元件1和2均用塑料制造,或僅元件1用塑料,而元件2用金屬制造。
在圖8-13所示的新型傳送帶的實施例中。元件2”的剖面形狀基本與元件2’相同。中間元件1”也基本與元件1相同,但它們都是用塑料制造的,從每個T形棒6”伸出的T形頭7”的剖面是圓形的,開口11”的短邊側(cè)、即法蘭9”上邊緣上的凹口由于T形棒6”的厚度較大而更稍大一些。
在圖8-13所示的實施例中,每個元件2”在其開口11”內(nèi)均具有一塑料襯26。具體地說,該襯26包括H形部分27,它由相鄰棒的外端上的連接部分28互連成一排。連接部28是彎曲的,它的剖面是與T形頭7”自由端剖面相一致的內(nèi)圓弧形。正如圖11所示,襯27可繞其中心線折迭,因此能從U形梁式的元件2”的內(nèi)側(cè)向上推到圖8所示的位置,在該位置,襯26H棒中部從元件2”縱向伸出的腿29卡在元件2”的橫梁12”上。在連接元件1”用其T形頭7與鄰近的開口11”的短邊定位后,襯27在元件2”上定位。在襯27在元件2”上定位時,具有內(nèi)圓弧形表面的部分28將因此貼靠在T形頭7”突出部分上,因此構(gòu)成一個中心在軸3”上的鉸鏈。由于采用了襯27減小了開口11”的寬度,結(jié)果有效地控制了元件1”和2”在傳送帶縱向相互之間的位移。
圖12和13示出元件2”側(cè)板30的另一種改形。該側(cè)板30在傳送帶的縱向上的尺寸基本與圖6和7的側(cè)板23相同,但是它與相當于套筒20的端部構(gòu)件31做成整體,該端部構(gòu)件將側(cè)板30鎖到元件2”上。另外側(cè)板30具有中部垂直的增強槽32。
圖14所示的元件2”’至少在其部分長度上,它的寬度增大了,這就使它既能沿直的傳送帶通道,又能沿彎曲的傳送帶通道部分進行很好拉動傳輸。在沿彎道傳輸?shù)那闆r下由于彎曲而宜于增大元件2”’的寬度。在第一種類型的元件中也可能具有相應(yīng)的寬度上的變化。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種類型的元件和/或第二種類型的元件都宜于由它們本身攜帶傳送的載荷。這些元件能設(shè)計成從具有開孔到實際上完全封閉的任何形狀,例如設(shè)計成在T形棒6之間具有盡可能大的敞開的表面和最大的開口11的具有開孔的結(jié)構(gòu),與在T形棒之間具有盡可能小的敞開表面聯(lián)合的、僅需用于插入T形頭那樣大的開口11的實際上完全封閉的結(jié)構(gòu),或者是與最小開口11聯(lián)合的盡可能短的T形棒的結(jié)構(gòu)。即使在傳送帶不必能夠沿其本身的平面彎道行駛的情況下能夠減小開口的尺寸是有利的。另外,幾乎是完全封閉的傳送帶也可用打孔機多少開出一些孔。
通過采用第一種類型1的元件的桿4,以及與它在傳送帶縱向上具有基本同樣尺寸的第二種類型2的元件的腹板10,基本能得到用于柔軟產(chǎn)品的大型的平坦而連續(xù)的攜帶表面。
圖15所示的本發(fā)明傳送帶的實施例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實施例,在上面的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類型的元件并不企圖由它們自身或僅由它們自身來攜帶載荷。而圖15中以攜帶板33形式的側(cè)向伸展的梁2宜用于攜帶載荷。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類型1和2的元件也可用作為適宜產(chǎn)品的載荷攜帶件。毫無疑問,攜帶板33可用任何載荷攜帶件代替,如攜帶板33可與類型1和2的輔助元件制成一體,或以其它方式至少與一些元件牢固地連接在一起,或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起,這樣可按傳送的產(chǎn)品來選擇有關(guān)的載荷攜帶件。
載荷攜帶件最好與梁、即類型2的元件結(jié)合,但它們也可連接到類型1的元件上、或兩種類型的元件上。它們也可安置成如圖15所示的類型1和2的元件的一側(cè),也可安置在這些元件的兩側(cè)。
上述實施例僅作為本發(fā)明傳送帶的示例,顯然,在所附權(quán)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修改是完全可能的。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傳送帶,包括若干互連元件(1,2,2’,1”,2”),互連元件逐個安置在傳送帶的縱向上,并至少可繞軸(3,3”)相互相對移動,軸(3,3”)垂直于傳送帶的縱向并平行于傳送帶的平面,其特征在于元件(1,2,2’,1”,2”)為交錯放置的第一類型(1,1”)和第二類型(2,2’,2”)的元件,每個第一類型(1,1”)元件具有基本與軸(3,3”)平行伸展的、并且有若干相對的凸件(5,5”)的桿(4,4”),凸件(5,5”)為T形且具有基本沿傳送帶縱向伸展的它們的T形棒(6,6”),它們的T形頭(7,7”)基本沿桿伸展并離桿有一段距離;每個第二類型(2,2’,2”)的元件為倒U梁的形式,它具有法蘭(9,9’,9”)和連接法蘭的腹板(10,10’,10”),并具有比T形頭的寬度要小的開口(11,11’,11”),通過相對于第一類型元件的T形頭尺寸方向的往復(fù)移動接納T形頭,或通過至少與T形頭同樣寬度的部分開口(11’)來接納T形頭。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倒U形梁的法蘭(9,9’,9”)基本是連續(xù)的。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2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每倒U形梁的法蘭(9,9’,9”)沿平行于梁縱向的線彎成V形。
4.按照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T形頭(7)相對于桿(4)和T形棒(6)形成的平面向下彎曲。
5.按照權(quán)利要求1-4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U形梁上每個開口(11,11’,11”)在梁縱向上的尺寸小于T形頭(7,7’)的尺寸、大于T形頭和T形棒(6,6”)在同方向上的尺寸之和的一半。
6.按照權(quán)利要求1-5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類型(1)的元件在傳送帶的橫向邊緣上包括一塊側(cè)板(14),它垂直于傳送帶的平面朝上彎曲。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6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二類型(2,2’,2”)的元件在傳送帶的橫向邊緣上連接到垂直的側(cè)板(16,23,30)上。
8.按照權(quán)利要求7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側(cè)板(16)具有接納梁的法蘭(9)的伸出部分的槽(17)。
9.按照權(quán)利要求7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側(cè)板(23)具有凸件(24),該凸件可通過縫(21,22)插入梁的腹板(10’)及插入梁端的套筒(20)。
10.按照權(quán)利要求1-9的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梁(2,2’,2”)上每個開口(11,11’,11”)在傳送帶縱向上的尺寸大于T形頭(7,7”)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同樣方向上的梁的尺寸。
11.按照權(quán)利要求10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梁(2”)上的每個開口(11”)在傳送帶的縱向上具有基本與梁相同的尺寸,并具有襯(26),襯(26)減小了開口(11”)在梁縱向上的尺寸。
1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襯(26)可在每個第二類型(2”)元件連接到兩個相接的第一類型(1”)元件上后,從U形梁內(nèi)側(cè)插入梁(2”)的開口(11”)內(nèi)。
1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2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附屬于每個開口(11”)的襯(26)部分做成H形,其中部具有將襯固定到開口內(nèi)的腿(29) 。
14.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3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類型的元件由金屬板制造。
15.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3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第一類型的元件由塑料制造,第二類型的元件由金屬板制造。
16.按照權(quán)利要求14或15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金屬板是彈簧鋼制成的。
1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3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類型的元件是由塑料制造的。
18.按照權(quán)利要求7-9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側(cè)板(16,23,30)是由塑料制造的。
19.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8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和/或第二類型的元件在其縱向的寬度是變化的。
20.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9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第一類型(1)的元件的桿(4)和第二類型(2)的元件的腹板(10)在傳送帶的縱向上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
21.按照權(quán)利要求1-5中任何一個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第一或第二類型(1,2)的元件支撐載荷攜帶件(33),載荷攜帶件(33)在第一和第二類型元件中至少一個的橫向邊緣上的外側(cè)伸展。
2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至少與T形頭(7)同寬的開口(11)的部件(11’)在傳送帶縱向上與相鄰開口(11)的相應(yīng)部件(11’)是偏置的。
全文摘要
一種傳送帶包括若干互連元件(1,2),互連元件逐個地安置在傳送帶縱向上,并至少可繞著垂直于傳送帶縱向且平行于傳送帶平面的軸(3)相互相對移動。元件(1,2)為交替安置的第一(1)和第二(2)類型元件。每個第一(1)類型元件具有基本平行于軸(3)的桿(4)和若干相對的凸件(5)。T件(5)為T形,它們具有基本沿傳送帶縱向伸展的T形棒(6)和基本沿桿伸展并離開桿一段路距離的T形頭(7)。每個第二類型(2)的元件呈側(cè)U形梁的形式,它具有法蘭(9)和與之相連的腹板(10)。腹板(10)具有接納T形頭的開口(11),通過在T形頭方向相對于第一類型元件的往復(fù)移動將T形頭裝到開口(11)中。
文檔編號B65G17/08GK1189806SQ96195259
公開日1998年8月5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5年7月4日
發(fā)明者倫納特·烏爾松 申請人:弗里戈斯堪迪亞設(shè)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