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裝箱包裝單個物件的封底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裝箱包裝單個物件的封底方法。
目前,國內外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一種包裝箱包裝單個物件的方法是《提吊法》。它是先將包裝箱坯從合疊狀態(tài)張開(
圖1、a),接著包折箱底的兩內折頁(圖1、b)及兩外折頁,形成一個有底的空箱(圖1、c),這些作業(yè)是由“包裝箱供應線”完成后再將空箱輸送到產品流水線上,以供產品吊裝入箱(圖1、e),(一般吊起高度為產品高的1.7~4倍),繼而才包折箱頂折頁,最后封箱。其缺點是設備多、占地大,吊裝產品有一定困難,且產品存在有松脫摔落的危險。
還有一種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包裝法是《翻滾法》。它是先將包裝箱坯展開(圖2、a),從產品上部套住產品后(圖2、b),先封箱頂(圖2、c),接著要把帶有產品的包裝箱翻滾180°,使箱頂朝下,箱底朝上(圖2、d),繼而封箱底(圖2、e),最后還須再翻滾紙箱180°使箱頂朝上,底朝下(圖2、f)?!斗瓭L法》雖然沒備筒單,占地小,但勞動強度大、工效低、且作業(yè)方式不文明。
本發(fā)明的目的要設計一種既不要吊起被包裝物,又不要翻滾包裝箱的包裝箱(該包裝箱的底側具有前、后內折頁及左、右外折頁,構造如附圖所示)包裝單個物件的封底方法,以改進包裝工藝。
本發(fā)明的構思是在生產流水線的流水線平臺、升降平臺及兩側分別具有外折則折合開口和折頁導向斜坡的外折頁折合平臺,以上依次按如下工序進行在升降平臺上置放外套有敞底包裝箱的單件物品,并使箱底的前、后內折頁及左、右外折頁向四周張開→降低升降平臺(使流水線平臺的下側面與升降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向后倒推內有物品的包裝箱(下移“整箱”),直至“整箱”的后側面位于流水線平臺與升降平臺之間的間隙時(流水線平臺與升降平臺之間的側向間隙略大于包裝箱的內折頁厚度),讓包裝箱后內折頁下垂→上升升降平臺(使升降平臺的下側面與流水線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繼續(xù)向前往流水線平臺上推移,使后內折頁折疊于包裝箱的底部→降低升降平臺并向前推移“整箱”,直至“整箱”的前側面位于升降平臺與外折頁折合平臺之間的間隙上時,讓包裝箱的前內折頁下垂→上升升降平臺(使升降平臺的下側面與外折頁折合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繼續(xù)向前往外折頁合平臺推移“整箱”,使前內折頁折疊于包裝箱底部→再繼續(xù)沿外折頁折合平臺向前推移“整箱”,使包裝箱的旁側面位于外折頁折合開口上,外折頁下垂→將外折頁折向外折頁折合平臺底部→繼續(xù)推進“整箱”,使外折頁經折頁導向斜坡后折合于包裝箱底(上述左、右外折頁的包折作業(yè)可同時進行,或分別先后進行)。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具體描述。
圖1是《提吊法》包裝工藝示意圖。圖中1為產品;2為泡沫墊;4為包裝箱。
圖2是《翻滾法》包裝工藝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有關設備構造示意圖,圖中3為墊板;18為流水線滾筒,以便包裝箱及被包裝物沿流水線推移。
圖4是本發(fā)明包折箱底內折頁作業(yè)法圖示。
圖5是本發(fā)明包折箱底外折頁作業(yè)法圖示。
圖6是本發(fā)明包折箱底內折頁作業(yè)法另一實施例圖示。
參照附圖,本發(fā)明生產流水線的裝置包括流水線平臺6,升降平臺7和外折頁折合平臺19,外折頁折合平臺的兩側分別設有外折頁折合開口,折合轉臂和折頁導向斜坡。本發(fā)明是在上述裝置中依次完成包折箱底內折頁的作業(yè)和包折箱底外折頁的作業(yè)。
包折箱底內折頁的工序步驟如下(參見圖4)a)包裝箱4箱底的前、后、左、右折頁向外四周張開,套住產品1。
b)由機械臂5推移包裝箱4進入升降平臺7。
c)下降升降平臺7,由機械臂5倒推包裝箱4。
d)當包裝箱4后側面處在“流水線平臺”6與升降平臺7之間的間隙時,上升“升降平臺”。
e)由機械臂5倒推包裝箱4,返回到“流水線平臺”。
f)當包裝箱4只返回半個箱子長度時,后內折頁8被包折好,升降臺7適度下降。
g)機械臂5向前推移使包裝箱4上升降臺7。
h)當整個包裝箱4上了升降平臺7時,升降臺7再次下降。
i)機械臂5向前推移包裝箱4,當包裝箱4的前側面處于升降平臺7與外折頁折合平臺19之間的間隙時,升降平臺7上升。
j)繼續(xù)向前推移包裝箱4上“外折頁折合平臺”,前內折頁9被包折好。
包折箱底外折頁的工序步驟如下(參見圖5)a)機械臂5推移包裝箱4。
b)當包裝箱4處于1#外折頁折合開口11時,包裝箱4相應側的外折頁下垂。
c)轉臂13將此外折頁折向外折頁折合平臺的底部,當包裝箱繼續(xù)推進時,外折頁10由折頁導向斜坡14的誘導,被折疊在包裝箱底部。
d)機械臂5繼續(xù)推移包裝箱4進2#折合開口后,重復上述的動作,包裝箱4的另一側的外折頁10也被折疊在包裝箱的底部。
若在上述折合箱底的作業(yè)過程中同時進行箱頂的自動折合作業(yè),即可實現(xiàn)包裝箱包裝單個物件的全自動包裝作業(yè)。
圖6是本發(fā)明折合箱底外折頁的另一種實施例示意圖。圖中15為外折頁折合開口;16為折頁導向斜坡;17為支撐板,它的特點在于左、右側的“外折頁折合開口”和折頁導向斜坡以及轉臂,是分別對稱地布置在外折頁折合平臺的兩邊,以使左、右外折頁同時進行包折作業(yè)。
在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中,套有敞底紙箱的被包裝物,只要在包裝流水線上后退一個紙箱位的行程后再前進,輔以升降平臺的配合動作即可自動完成包折箱底兩內折頁的作業(yè),再通過外折頁折合平臺及其機械轉臂的配合,又使包折箱底兩外折頁的作業(yè)完成。被包裝物可在既不被吊起又不被反復翻滾的情況下,輕松地沿著流水線被包裝好。本發(fā)明較之已有的包裝箱包裝方法,具有工效高、設施簡單、安全可靠等顯著優(yōu)點。特別是對于不宜或不易抓吊的被包裝物(如音箱、冷凍海鮮)的箱式包裝,就更加優(yōu)越。
權利要求
1.一種包裝箱包裝單個物件的封底方法,其特征是在生產流水線的流水線平臺、升降平臺以及兩側分別具有外折頁折合口和折頁導向斜坡的外折頁折合平臺上依次按如下工序進行在升降平臺上置放外套有敞底包裝箱的單件物品,并使箱底的前、后內折頁及左、右外折頁向四周張開→降低升降平臺(使流水線平臺的下側面與升降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向后倒推內有物品的包裝箱(下稱“整箱”),直至“整箱”的后側面位于流水線平臺與升降平臺之間的間隙時,讓包裝箱后內折頁下垂→上升升降平臺(使升降平臺的下側面與流水線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繼續(xù)向后往流水線平臺推移,使后內折頁疊于包裝箱的底部→降低升降平臺并向前推移“整箱”,直至“整箱”的前側面位于升降平臺與外折頁折合平臺之間的間隙上時,讓包裝箱的前內折頁下垂→上升升降平臺(使升降平臺的下側面與外折頁折合平臺上側面之間的間隙略大于包裝箱內折頁的厚度)→繼續(xù)向前往外折頁折合平臺推移“整箱”,使前內折頁折疊于包裝箱底部→再繼續(xù)沿外折頁折合平臺向前推移“整箱”使包裝箱的旁側面位于外折頁折合開口上,外折頁下垂→將外折頁折向外折頁折合平臺底部→繼續(xù)推進“整箱”,使外折頁經折頁導向斜坡后折合于包裝箱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包裝箱包裝單個物體的封底方法,其特征是套有敞底紙箱的被包裝物通過在生產線上前、后移動和升降平臺的配合動作完成折合包裝箱底部兩內折頁的動作,繼而再通過外折頁折合平臺及機械轉臂的配合又使包裝箱底部的兩外折頁折合,被包裝物可在不被提升的情況下沿生產線包裝好。較之已有的包裝工藝,本發(fā)明具有工效高、設施簡單、安全可靠等顯著優(yōu)點。特別是對于不宜或不易抓吊的被包裝物(如音箱、冷凍海鮮)的箱式包裝,就更加優(yōu)越。
文檔編號B65B5/00GK1066630SQ92104279
公開日1992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5月29日
發(fā)明者張建華 申請人: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