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梯,具體是一種用于智慧城市的通氣安全電梯。
背景技術:
電梯以電動機為動力,裝有箱狀吊艙,用于多層建筑乘人或載運貨物,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剛性導軌之間。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xiàn)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筑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制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采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20世紀末電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機作為動力,大大縮小了機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節(jié)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優(yōu)點,極大地助推了房地產(chǎn)向超高層方向發(fā)展。
電梯成為了城市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垂直運輸工具。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度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隨著諸如計算機、通信、自動控制等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具有各種智能化設計的建筑設施的智慧城市,而作為建筑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電梯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乘客長時間待在封閉的電梯里,電梯內(nèi)的空氣得不到補充,使得乘坐人員非常不舒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梯通過與電梯井道連通來解決空氣流通的問題,但電梯井道內(nèi)的空氣質(zhì)量不能保證,而且電梯在給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伴隨著危險,如果電梯一旦超載,電梯要么出現(xiàn)停滯的危險,要么出現(xiàn)墜落的危險,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危害,同時也會給電梯設備帶來了損害。為了杜絕電梯超載的現(xiàn)象,目前也研發(fā)出了防止電梯超載的儀器,然而,這些儀器在結構設計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儀器測量精度差,測量可靠度差,不能滿足電梯運行高精度高標準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智慧城市的通氣安全電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智慧城市的通氣安全電梯,包括轎廂,所述轎廂的頂端中部安裝有主動風機,主動風機的進氣端設置有主動進氣管,轎廂頂端兩側設置有被動進氣管,主動風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凈化道,凈化道橫向設置在轎廂上部,其兩端與位于轎廂頂端兩側的被動進氣管相連通,凈化道與被動進氣管連接處設置有空氣凈化裝置,凈化道下方連接有出風道,出風道與凈化道相連通,出風道下部等間距設置有與轎廂內(nèi)部相連通的排氣口,出風道中央設置有一個負離子發(fā)生器,轎廂側壁上還安裝有二氧化碳測量儀;所述轎廂后側壁上設有安裝窗,安裝窗與轎廂為一體結構;所述轎廂下部活動設置有U形支撐架,U形支撐架下方設有下梁,U形支撐架的上表面均勻設置有多個減震機構,減震機構的上方設置有活動轎底,活動轎底下表面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永久磁鐵,U形支撐架的中部開設有容永久磁鐵穿過的第一通孔,下梁的中部開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之間設置有門形連接支架,門形連接支架上連接有雙頭螺母,雙頭螺母的上部螺紋連接有與永久磁鐵位置相對應的傳感器,雙頭螺母的下部螺紋連接有稱重變送器,稱重變送器的尾部通過信號傳輸線與外部控制器相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氣凈化裝置由依次設置的HEPA過濾網(wǎng)、活性炭過濾網(wǎng)和冷觸媒觸發(fā)陶瓷板構成。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減震機構為減震橡膠或減震彈簧。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門形連接支架通過多個緊固螺釘固定安裝在第二通孔上。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轎廂左右側壁外部底端設有安裝塊,安裝塊之間設有緩沖氣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快捷方便,提高乘坐人員的舒適度,主動風機的啟動關閉能夠調(diào)節(jié)轎廂內(nèi)的送風量,并且通過空氣進入時經(jīng)過空氣凈化裝置進行凈化,提高進入轎廂內(nèi)空氣的質(zhì)量;通過在U形支撐架的上表面均勻設置多個減震機構,并在多個減震機構的上方設置有活動轎底,使得活動轎底與多個減震機構的接觸面積大大提高,增加了電梯乘坐的安全性;利用永久磁鐵和傳感器的相互作用,將施壓在活動轎底上的重量信號傳輸給稱重變送器并通過信號傳輸線傳輸給外部控制器;通過采用門形連接支架和雙頭螺母連接傳感器和稱重變送器,使得傳感器和稱重變送器的運行狀態(tài)更加平穩(wěn),當超過設定重量時,報警器報警的同時切斷電梯運行,保證了電梯運作過程中的安全性能;緩沖氣囊避免轎廂與井壁的接觸摩擦,而且當電梯墜落時,安全氣囊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安全系數(shù)大大提高。通過上述智能化的設計,滿足了智慧城市的居民對于乘坐電梯的舒適度的要求,并且通過智能化的安全性設計保障了電梯乘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通氣安全電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轎廂、2-主動進氣管、3-主動風機、4-負離子發(fā)生器、5-被動進氣管、6-出風道、7-凈化道、8-HEPA過濾網(wǎng)、9-活性炭過濾網(wǎng)、10-冷媒觸媒發(fā)陶瓷板、11-排氣口、12-安裝窗、13-二氧化碳測量儀、14-U型支撐架、15-下梁、16-減震機構、17-活動轎底、18-永久磁鐵、19-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21-門形連接支架、22-雙頭螺母、23-傳感器、24-稱重變送器、25-信號傳輸線、26-緊固螺釘、27-安裝塊、28-緩沖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用于智慧城市的通氣安全電梯,包括轎廂1,所述轎廂1的頂端中部安裝有主動風機3,主動風機3的進氣端設置有主動進氣管2,轎廂1頂端兩側設置有被動進氣管5,主動風機3的輸出端連接有凈化道7,凈化道7橫向設置在轎廂1上部,其兩端與位于轎廂1頂端兩側的被動進氣管5相連通,凈化道7與被動進氣管5連接處設置有空氣凈化裝置,空氣凈化裝置由依次設置的HEPA過濾網(wǎng)8、活性炭過濾網(wǎng)9和冷觸媒觸發(fā)陶瓷板10構成,凈化道7下方連接有出風道6,出風道6與凈化道7相連通,在出風道6下部等間距設置有多個與轎廂1內(nèi)部相連通的排氣口11,在出風道6中央設置有一個負離子發(fā)生器4,電梯運行時,電梯的上下運行會使空氣經(jīng)過被動進氣管5進入轎廂1內(nèi)部,空氣進入時經(jīng)過空氣凈化裝置進行凈化,提高進入轎廂1內(nèi)空氣的質(zhì)量,并且通過出風道6上的排氣口11排出,提高排向轎廂1內(nèi)的空氣流速,同時,出風道6內(nèi)的負離子發(fā)生器4會讓進入轎廂1內(nèi)的空氣中混合負離子,這樣轎廂1內(nèi)的乘客就可以呼吸到高質(zhì)量的清新空氣,所述轎廂1側壁上還安裝有二氧化碳測量儀13,當二氧化碳測量儀13檢測到轎廂1內(nèi)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時,啟動主動風機3,增加進入轎廂1內(nèi)的空氣量,提高乘坐人員的舒適度。
所述轎廂1后側壁上設有安裝窗12,安裝窗12與轎廂1為一體結構,安裝窗12方便電梯1內(nèi)部安裝海報等產(chǎn)品。
所述轎廂1下部活動設置有U形支撐架14,U形支撐架14下方設有下梁15,U形支撐架14的上表面均勻設置有多個減震機構16,多個減震機構16的上方設置有活動轎底17,活動轎底17下表面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永久磁鐵18,U形支撐架14的中部開設有可容永久磁鐵18穿過的第一通孔19,下梁15的中部開設有第二通孔20,第二通孔20之間設置有門形連接支架21,門形連接支架21上連接有雙頭螺母22,雙頭螺母22的上部螺紋連接有與永久磁鐵18位置相對應的傳感器23,雙頭螺母22的下部螺紋連接有稱重變送器24,稱重變送器24的尾部通過信號傳輸線25與外部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減震機構16為減震橡膠或減震彈簧。
所述門形連接支架21通過多個緊固螺釘26固定安裝在第二通孔20上。
通過在U形支撐架14的上表面均勻設置多個減震機構16,并在多個減震機構16的上方設置有活動轎底17,使得活動轎底17與多個減震機構16的接觸面積大大提高,增加了電梯乘坐的安全性;利用永久磁鐵18和傳感器23的相互作用,將施壓在活動轎底17上的重量信號傳輸給稱重變送器24并通過信號傳輸線25傳輸給外部控制器;通過采用門形連接支架21和雙頭螺母22連接傳感器23和稱重變送器24,使得傳感器23和稱重變送器24的運行狀態(tài)更加平穩(wěn)。
所述轎廂1左右側壁外部底端設有安裝塊27,安裝塊27之間設有緩沖氣囊28,緩沖氣囊28避免轎廂1與井壁的接觸摩擦,而且當電梯墜落時,安全氣囊28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安全系數(shù)大大提高。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