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袋,尤其是指一種水泥包裝袋。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水泥都是采用矩形狀的包裝袋,在灌裝水泥時,當往包裝袋內(nèi)灌裝水泥,而水泥袋內(nèi)的氣體部分無法排出,有些位置沒有裝實,影響水泥裝袋的重量,有時候需要將包裝袋搖一搖將氣體排出,再裝一些水泥,保證每一袋的水泥重量一致,裝袋不順暢;而且在堆疊時,袋內(nèi)若存在氣體,整袋水泥就會在堆疊過程受力袋內(nèi)壓強增大而發(fā)生爆袋;然而在倒出水泥的時候,老是有一些水泥滯留在包裝袋的直角型袋角內(nèi),造成浪費。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水泥包裝袋結(jié)構(gòu)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gòu)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fā)設計出本案。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泥包裝袋,方便灌裝、倒出水泥。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水泥包裝袋,其包括有袋本體,所述袋本體具有盛裝水泥的主袋體和用于灌裝水泥通道的副袋體,所述主袋體具有密封的底端和連接副袋體的頂端,所述副袋體具有與主袋體的頂端連接的第一端和遠離主袋體且由第一端漸縮延伸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寬度與主袋體的寬度一樣;所述主袋體的頂端連通所述副袋體的第一端,所述副袋體的第二端為灌裝水泥或倒出水泥的開口;
當水泥灌裝時,所述第二端向主袋體內(nèi)折疊呈一漏斗狀的灌裝水泥的開口;當水泥倒出時,所述第二端向外展開呈一漏斗狀的倒出水泥的開口。
所述副袋體由第二端向第一端卷繞折疊至第一端并車縫固定。
所述副袋體的第二端的開口處設置一硬質(zhì)套環(huán)。
所述副袋體的第一端開設有多個透氣孔。
所述主袋體的底端的兩端形成圓弧型袋角。
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后,本實用新型包裝袋在水泥灌裝時,所述第二端向主袋體內(nèi)折疊呈一漏斗狀的灌裝水泥的開口,可方便將水泥灌裝至包裝袋內(nèi);當水泥倒出時,所述第二端向外展開呈一漏斗狀的倒出水泥的開口,可方便將水泥倒出包裝袋;因此,本實用新型包裝袋可方便灌裝、倒出水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泥包裝袋在灌裝水泥時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泥包裝袋在倒出水泥時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泥包裝袋的副袋體折疊狀態(tài)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主袋體1 副袋體2
底端11 頂端12
第一端21 第二端22
透氣孔23 圓弧型袋角1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水泥包裝袋,其包括有袋本體,所述袋本體具有盛裝水泥的主袋體1和用于灌裝水泥通道的副袋體2,所述主袋體1具有密封的底端11和連接副袋體2的頂端12,所述副袋體2具有與主袋體1的頂端12連接的第一端21和遠離主袋體1且由第一端21漸縮延伸的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的寬度與主袋體1的寬度一樣;所述主袋體1的頂端12連通所述副袋體2的第一端21,所述副袋體2的第二端22為灌裝水泥或倒出水泥的開口;
本實用新型包裝袋在水泥灌裝時,所述第二端22向主袋體1內(nèi)折疊呈一漏斗狀的灌裝水泥的開口,可方便將水泥灌裝至包裝袋內(nèi);當水泥倒出時,所述第二端22向外展開呈一漏斗狀的倒出水泥的開口,可方便將水泥倒出包裝袋;因此,本實用新型包裝袋可方便灌裝、倒出水泥。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副袋體2由第二端22向第一端21卷繞折疊至第一端21并車縫固定;當水泥裝袋完成后,要對袋本體的開口進行密封,即可將副袋體2折疊密封主袋體1的頂端,而且,在主袋體1的頂端形成一卷軸,在搬運過程中,可方便搬運者提攜,方便搬運。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副袋體2的第二端22的開口處設置一硬質(zhì)套環(huán),方便灌裝水泥。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副袋體2的第一端21開設有多個透氣孔23,當灌裝水泥時,所述第二端22向主袋體1內(nèi)折疊時,位于所述第一端21的透氣孔23并不向內(nèi)折疊,所述透氣孔23位于外層,方便在灌裝水泥時排氣,使得灌裝水泥過程更順暢。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主袋體1的底端11的兩端形成圓弧型袋角13,在倒出水泥時,可避免水泥滯留直角型的袋角內(nèi),減少水泥的殘留。
上述實施例和附圖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