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管裝卸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圓管裝卸車,包括:車體框架,所述車體框架包括前上橫梁、后上橫梁、左上豎梁和右上豎梁,其中,所述前上橫梁低于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一旋轉套,所述右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右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二旋轉套;左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一旋轉套;右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二旋轉套;門梁,設置于所述后上橫梁上,所述門梁上設置有導鏈座;滑動輪,設置于所述車體框架的底部。
【專利說明】一種圓管裝卸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圓管裝卸車。
【背景技術】
[0002]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在生產(chǎn)前均會以模型的方式進行測試,以海底管道為例,海底管道在生產(chǎn)前一般均需經(jīng)過壓力測試、疲勞試驗等,在確保其滿足一定生產(chǎn)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0003]目前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主要有兩種:立式和臥式。立式高壓艙模型安裝主要采用起重機,臥式可采用起重機、叉車等。由于臥式高壓艙結構布置導致采用起重機安裝時模型吊起的高度較高,且模型重量較大時,吊起后穩(wěn)定性差,易對設備造成傷害,同時,起重機單次下降幅度不易控制,容易損壞海底管道。叉車安裝時對場地空間要求較高,不適宜狹窄空間作業(yè),極其容易損壞海底管道。
[0004]因此,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圓管裝卸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圓管裝卸車,包括:
[0007]車體框架,所述車體框架包括前上橫梁、后上橫梁、左上豎梁和右上豎梁,其中,所述前上橫梁低于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一旋轉套,所述右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右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二旋轉套;
[0008]左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一旋轉套;
[0009]右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二旋轉套;
[0010]門梁,設置于所述后上橫梁上,所述門梁上設置有導鏈座;
[0011]滑動輪,設置于所述車體框架的底部。
[0012]可選地,所述車體框架還包括:
[0013]左中后梁,所述左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一梁靴,用于容置所述左伸縮梁;
[0014]右中后梁,所述右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二梁靴,用于容置所述右伸縮梁。
[0015]可選地,所述前上橫梁具有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的大小與叉車的貨叉大小匹配。
[0016]可選地,所述滑動輪具體為萬向輪。
[0017]可選地,所述后上橫梁具有一掛鉤。
[0018]可選地,所述車體框架還包括:
[0019]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左上豎梁上,另一端設置在所述門梁上;
[0020]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右上豎梁上,另一端設置在所述門梁上。
[0021 ] 可選地,所述導鏈座上設置有一滑輪。
[0022]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0023]1、由于采用了伸縮梁的結構,可安全、精確控制大直徑、超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的安裝位置,避免安裝過程中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本身及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對高壓艙的損壞,從而實現(xiàn)狹窄作業(yè)空間內(nèi)大管徑、重圓管的安全、便捷裝卸,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0024]2、由于采用了具有導鏈座的門梁結構,通過人工導鏈,有效控制了模型安裝移動速度、避免了裝卸過程對模型及實驗設備的沖擊、碰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的裝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圓管裝卸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0028]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9]請參考圖1,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圓管裝卸車包括:
[0030]車體框架101,車體框架101包括前上橫梁1011、后上橫梁1012、左上豎梁1013和右上豎梁1014,其中,前上橫梁1011低于后上橫梁1012,左上豎梁1013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前上橫梁1011和后上橫梁1012,左上豎梁1013上設置有第一旋轉套10131,右上豎梁1014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前上橫梁1011和后上橫梁1012,右上豎梁1014上設置有第二旋轉套 10141 ;
[0031]左伸縮梁102,穿過第一旋轉套10131 ;
[0032]右伸縮梁103,穿過第二旋轉套10141 ;
[0033]門梁104,設置于后上橫梁1012上,門梁104上設置有導鏈座;
[0034]滑動輪105,設置于車體框架101的底部。
[0035]請參考圖2,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的裝卸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將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從圓管裝卸車上卸下時,左伸縮梁102和右伸縮梁103分別沿著第一旋轉套10131和第二旋轉套10141旋轉,作為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裝卸的滑道,并通過懸掛在門梁上的手動導鏈,能夠準確的控制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的移動范圍,從而實現(xiàn)安全、精確地控制大直徑、超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的安裝位置的技術效果。
[0036]可以看出,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采用了伸縮梁的結構,可安全、精確控制大直徑、超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的安裝位置,避免安裝過程中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本身及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對高壓艙的損壞,從而實現(xiàn)狹窄作業(yè)空間內(nèi)大管徑、重圓管的安全、便捷裝卸,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0037]進一步地,由于采用了具有導鏈座的門梁結構,通過人工導鏈,有效控制了模型安裝移動速度、避免了裝卸過程對模型及實驗設備的沖擊、碰撞,進而避免了模型及實驗設備被損壞。
[0038]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車體框架101還包括:左中后梁,左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一梁靴,用于容置左伸縮梁102 ;右中后梁,右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二梁靴,用于容置右伸縮梁103。這樣,進一步增強車體框架101的結構強度,并且避免左伸縮梁102和右伸縮梁103在未工作狀態(tài)時會分別沿著第一旋轉套10131和第二旋轉套10141旋轉,進而造成車體框架101、左伸縮梁102和右伸縮梁103損壞。
[0039]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前上橫梁1011具有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的大小與叉車的貨叉大小匹配。這樣,能夠在叉車將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裝卸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時,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能夠分別容置叉車的貨叉,進而保證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居中,避免后續(xù)還需要調(diào)整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在圓管裝卸車上的位置。
[0040]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滑動輪105具體為萬向輪。這樣,方便圓管裝卸車在狹窄的工作場地中移動,提高圓管裝卸車的使用范圍。
[0041]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后上橫梁1012具有一掛鉤。這樣,在圓管裝卸車不工作的時候,可以通過該掛鉤將圓管裝卸車固定在某個地方,避免圓管裝卸車滑走而撞擊到其他設備。
[0042]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車體框架101還包括:第一加強筋,第一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左上豎梁1013上,另一端設置在門梁104上;第二加強筋,第二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右上豎梁1014上,另一端設置在門梁104上。這樣,能夠提高門梁104的抗壓能力,降低門梁104被壓壞的概率,進而提高圓管裝卸車的使用年限。
[004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導鏈座上設置有一滑輪。這樣,通過該滑輪的作用,避免人們在使用人工導鏈時的極其費力的缺陷,并且能夠提高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移動的精度。
[0044]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0045]1、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圓管裝卸車采用了伸縮梁的結構,可安全、精確控制大直徑、超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的安裝位置,避免安裝過程中對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本身及圓管形狀的建筑構件對高壓艙的損壞,從而實現(xiàn)狹窄作業(yè)空間內(nèi)大管徑、重圓管的安全、便捷裝卸,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將待測模型安裝至進行承壓試驗的高壓艙時容易導致模型損壞的技術問題。
[0046]2、由于采用了具有導鏈座的門梁結構,通過人工導鏈,有效控制了模型安裝移動速度、避免了裝卸過程對模型及實驗設備的沖擊、碰撞,進而避免了模型及實驗設備被損壞。
[0047]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nèi),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體框架,所述車體框架包括前上橫梁、后上橫梁、左上豎梁和右上豎梁,其中,所述前上橫梁低于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左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一旋轉套,所述右上豎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前上橫梁和所述后上橫梁,所述右上豎梁上設置有第二旋轉套; 左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一旋轉套; 右伸縮梁,穿過所述第二旋轉套; 門梁,設置于所述后上橫梁上,所述門梁上設置有導鏈座; 滑動輪,設置于所述車體框架的底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框架還包括: 左中后梁,所述左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一梁靴,用于容置所述左伸縮梁; 右中后梁,所述右中后梁上設置有第二梁靴,用于容置所述右伸縮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橫梁具有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的大小與叉車的貨叉大小匹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輪具體為萬向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橫梁具有一掛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框架還包括: 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左上豎梁上,另一端設置在所述門梁上; 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右上豎梁上,另一端設置在所述門梁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管裝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鏈座上設置有一滑輪。
【文檔編號】B65G65/00GK104176512SQ20141040086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4日
【發(fā)明者】趙開龍, 姚志廣, 徐爽, 祁磊, 曹文冉, 曹先凡, 王世澎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