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回收機,包括一機臺、一轉動裝置及一切輪組,其中切輪組設有一前、后切輪并與一轉動組連接而同向轉動,所述前、后切輪設置成排的前、后切刀在不同轉速同步作動而為剪切狀態(tài),將以轉速慢所述該些前切刀先行絞破垃圾袋及包含袋中袋的小破孔后,使絞破的垃圾袋通過容置箱體底部設置的一第一、第二濾網各與前、后切輪間形成一第一、第二移動空間中擠壓,并位移帶至前、后切刀排列剪切為大破孔,使袋內的垃圾各由第一、第二濾網的第一、第二網孔中掉落集收,剪破的垃圾袋隨著轉速快的后切輪在同方向轉動時由一排出口帶出,以利垃圾袋的回收。
【專利說明】回收機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收機,尤其涉及一種使垃圾袋內部的垃圾經由回收機的處理,便于垃圾袋的回收處理。
【背景技術】
[0002]過去人類在文明發(fā)展過程中,消耗了許多資源并制造了許多廢棄物,造成資源日益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廢棄物無處可倒問題,如今環(huán)保意識抬頭,為使地球資源免于匱乏,也使環(huán)境免于遭受垃圾污染,因此現(xiàn)今許多廢棄物都需經由回收處理再利用,以使人類于文明發(fā)展時,具有足夠的再生資源可運用,更可使環(huán)境免于日益臟亂與污染。
[0003]就單以垃圾袋而言,單純就消費型的垃圾袋使用量每年就近10.5萬噸,換算約若近20億個垃圾袋,平均每人每天就用掉2.5個垃圾袋(數(shù)據來源引用于中國臺灣行政院環(huán)境教育學刊),可見其使用量大,與其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使用后的垃圾袋回收。
[0005]過去,因為垃圾袋可方便裝設各種不同型態(tài)的物品,如固態(tài)或液態(tài)物品,該方便性促使其被廣泛使用,但使用后多半是以垃圾或是包裝垃圾用的外袋丟棄,成為令人困擾的垃圾,于后續(xù)垃圾處理上有下述的方法:較差的方法是直接掩埋,但方便使用的垃圾袋卻也產生難以分解對土地產生了污染的問題,另一方法則是以焚化爐焚燒,其問題不難想象,即是產生空氣污染并因為廢氣排放,導致地球產生溫室效應等問題;近來相關人士提倡垃圾袋回收再利用的想法,也開始獲得認同,但于實際實施上,想要將垃圾袋回收,通常需要以許多人力,將個別垃圾袋拆解并加以分類,方可將垃圾袋分類回收,其過程所需的人員與時間,日以月累,無異成為龐大的成本。
[0006]由上所述,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垃圾袋的問題已不容忽視,藉由有效率的回收處里,期望可以促使垃圾袋衍生的相關問題降至最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收機,可解決以往垃圾袋與垃圾需要以人力拆卸分類的問題,使垃圾袋絞破后內部的垃圾掉落,以利于垃圾袋的回收。
[0008]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回收機,所述回收機至少包括有:
[0009]一機臺,所述機臺設置一容置箱體,所述容置箱體一端上方設有一置入口及另一端朝外設有一排出口,所述容置箱體底部具有相互鄰接且設呈圓弧形的一第一濾網及一第二濾網;
[0010]—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一轉動組及一馬達,其中所述轉動組具有一連接貫穿所述容置箱體且靠近在所述置入口一側的第一轉動軸,及一連接貫穿所述容置箱體且靠近在所述排出口一側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并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為并排,藉所述馬達連接轉動所述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再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軸為同向轉動;[0011]一切輪組,所述切輪組設在所述容置箱體內部,所述切輪組設有一前切輪及一與所述前切輪并排的后切輪,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各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及所述第二轉動軸作為轉動軸心連接而為同向轉動,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分別對應配合設在所述第一濾網及所述第二濾網的上方,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分別與所述第一濾網及所述第二濾網間分別形成一第一移動空間及一第二移動空間,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的外周環(huán)面上各設有成排并互為剪切的前切刀及后切刀。
[0012]上述的回收機,其中所述馬達設有一轉動輪;其中,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兩端分別具有對應的一左第一轉動輪與一右第一轉動輪,所述右第一轉動輪藉由一第一轉動皮帶與所述轉動輪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軸具有一第二轉動輪,所述第二轉動輪藉由一第二轉動皮帶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的所述左第一轉動輪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輪徑小于所述左第一轉動輪的輪徑,使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轉速大于所述左第一轉動輪的轉速,使所述第二轉動軸的轉速比所述第一轉動軸的轉速快,相對使所述后切輪的轉速比所述前切輪的轉速快。
[0013]上述的回收機,其中所述后切輪設置至少一個且為同向轉動,所述至少一個后切輪,為依照后一個的轉速比前一個的轉速快的順序排列。
[0014]上述的回收機,其中所述前切輪與所述后切輪各自配置一馬達連接轉動。
[0015]上述的回收機,其中所述前切輪的所述前切刀與所述后切輪的所述后切刀各設為圓弧形。
[0016]藉由上述回收機,具有下列有益的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利用前、后切輪外周環(huán)面成排互為剪切狀配置且各呈圓弧形的前、后切刀,以及配合轉動裝置的馬達帶動轉動組,并依序帶動不同轉速的前、后切輪為同步轉動,使所述該些前切刀及所述該些后切刀起始互為點接觸剪切后再逐次為線接觸剪切,再藉轉速慢的所述該些前切刀先行絞破垃圾袋及包含袋中袋的小破孔后,使絞破的垃圾袋繼續(xù)受到容置箱體底部的第一、第二濾網各與前、后切輪之間的第一、第二移動空間中擠壓,并位移帶至所述該些前切刀與所述該些后切刀的點接觸剪切為大破孔,使袋內的垃圾各由第一、第二濾網的第一、第二網孔中掉落集收,剪破的垃圾袋隨著轉速快的后切輪在同方向轉動時由一排出口帶出,以利垃圾袋的回收。
[0018]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觀立體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配置俯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切輪組與轉動裝置組配的立體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垃圾袋、袋中袋被剪破與垃圾掉落的前視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第二濾網的俯視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切輪組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0025]圖7為圖6切輪組前視圖;
[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切輪組再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0027]圖9為圖8切輪組前視圖;
[0028]圖10為本實用新型前、后切輪可各自配置馬達連接俯視圖。
[0029]附圖標號:
[0030]回收機.10機臺.20
[0031]容置箱體.21第一濾網.22、22a、22b
[0032]第二濾網.23、23a、23b
[0033]第一、第二移動空間.220、230
[0034]第一、第二網孔.221、231
[0035]置入口.24排出口.25
[0036]腳架.26轉動裝置.30、30a、30b
[0037]轉動組.31、31a、31b第一轉動軸.311、311a、311b
[0038]第二轉動軸.312、312a、312b
[0039]左第一轉動輪.313
[0040]右第一轉動 輪.314第二轉動輪.315、315a、316b
[0041]輔助輪.316馬達.32、45、32a、32b
[0042]轉動輪.321、32la、32Ib 切輪組.40、40a、40b
[0043]前切輪.41、41a、41b
[0044]后切輪.42、42a、43a、42b、43b、44b
[0045]前切刀.411、411a、411b
[0046]后切刀.421、421a、431a、421b、431b、441b
[0047]第一轉動皮帶.413、413a、413b
[0048]第二轉動皮帶.423,423a,423b
[0049]第三轉動皮帶.433b第四轉動皮帶.443b
[0050]垃圾袋.50袋中袋.51
[0051]小破孔的垃圾袋.52垃圾.60
[0052]轉動組.31a
[0053]第三轉動軸.313a、313b
[0054]第一轉動輪.314a、315b
[0055]第三轉動輪.316a、317b
[0056]第四轉動軸.314b
[0057]第四轉動輪.318b
[0058]第三濾網.24a、24b
[0059]第四濾網.25b
【具體實施方式】
[006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0061]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回收機10,包括有一機臺20、一轉動裝置30及一切輪組40,其中:
[0062]所述機臺20設有一容置箱體21,所述容置箱體21底部具有相鄰接的一第一濾網22及一第二濾網23,所述第一、第二濾網22、23各自配合切輪組40各設為弧形,所述第一濾網22及第二濾網23分別設有多個第一網孔221及多個第二網孔231 (如圖4、圖5),而所述容置箱體21 —端的上方設有供垃圾袋50及包含袋中袋51放置的一置入口 24,所述容置箱體21另一端朝外設有供剪破的垃圾袋50集收的一排出口 25,另在機臺20的角落位置向下延伸一腳架26。
[0063]所述轉動裝置30包括一轉動組31及一馬達32,其中,所述轉動組31具有一連接貫穿所述容置箱體21且靠近在所述置入口 24 —側的第一轉動軸311,及一連接貫穿該容置箱體21且靠近在所述排出口 25 —側的第二轉動軸312,所述第二轉動軸312與第一轉動軸311并排設置,所述第一轉動軸311兩端分別對應設置一左第一轉動輪313及一右第一轉動輪314,在第二轉動軸312的一端設置一與左第一轉動輪313互為并排的第二轉動輪315。
[0064]所述馬達32在本案實施中是設在容置箱體21且靠近在所述置入口 24相鄰側邊上,所述馬達32的一端設有一轉動輪321,利用一第一轉動皮帶413使轉動輪321與右第一轉動輪314連接,藉由馬達32的轉動輪321帶動右第一轉動輪314轉動,同時帶動第一轉動軸311轉動,再以第一轉動軸311帶動左第一轉動輪313轉動,而在左第一轉動輪313與第二轉動輪315之間設置一輔助輪316,藉由一第二轉動皮帶423使左第一轉動輪313與輔助輪316及與第二轉動輪315連接轉動,并以第二轉動輪315帶動第二轉動軸312與第一轉動軸311為同向轉動。
[0065]所述切輪組40設有一前切輪41與一后切輪42,所述前切輪41及后切輪42各與第一轉動軸311及第二轉動軸312作為轉動軸心連接而同向轉動,所述前切輪41及后切輪42分別樞接在容置箱體21內部并分別對應在第一濾網22及第二濾網23的上方,令前切輪41及后切輪42分別與第一濾網22及第二濾網23間各形成一第一移動空間220及一第二移動空間230,所述前切輪41及后切輪42的外周環(huán)面上各設有成排且呈圓弧形的前切刀411及后切刀421,而當所述該些前切刀411轉動至其內側,并與所述該些后切刀421的內側形成不同方向的一上一下的剪切,則前切輪41與后切輪42各以同向轉動至其相對內側時,其速度相對增加(如圖4所示)。
[0066]又,前述馬達32 —端轉動輪321與右第一轉動輪314藉由第一轉動皮帶413連接轉動,在左第一轉動輪313與第二轉動輪315藉由第二轉動皮帶423連接轉動,而第二轉動輪315的輪徑小于左第一轉動輪313的輪徑,第二轉動輪315的轉速大于左第一轉動輪313的轉速,使得馬達32 —端的轉動輪321藉由第一轉動皮帶413并與右第一轉動輪314連接轉動,再以右第一轉動輪314帶動轉動速度慢的左第一轉動輪313轉動,相對使前切輪41在速度慢的情況下轉動,接著由左第一轉動輪313藉由第二轉動皮帶423而帶動轉動速度快的第二轉動輪315轉動,并連接轉動第二轉動軸312為同向轉動,使第二轉動軸312的轉速快于第一轉動軸311的轉速,令后切輪42的轉速比前切輪41的轉速快,而前切輪41在順時針轉動時,后切輪42也會形成順時針同步轉動,將由置入口 24放入的垃圾袋50及包含袋中袋51,利用所述該些前切刀411及所述該些后切刀421為同向轉動并形成不同方向的一上一下的剪切作動(如圖4所示)。
[0067]又,前述后切輪42設置至少一個的切輪組40a,如圖6、圖7所示實施例中,所述切輪組40a包括一前切輪41a及二個后切輪42a、43a為并排狀,并分別套設在轉動裝置30a轉動組31a的第一轉動軸311a、第二轉動軸312a及第三轉動軸313a的外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轉動軸311a、312a、313a分別具有不同轉速的第一、第二、第三轉動輪314a、315a、316a,所述第三轉動輪316a的輪徑小于第二轉動輪315a的輪徑,所述第二轉動輪315a的輪徑又小于第一轉動輪314a的輪徑,使得第三轉動輪316a的轉速大于第二轉動輪315a的轉速,所述第二轉動輪315a的轉速大于第一轉動輪314a的轉速,使得在后一個的后切輪43a的轉速依序比前一個的后切輪42a的轉速快及同向轉動。因此,所述轉動裝置30a的馬達32a —端的轉動輪321a藉由第一轉動皮帶413a帶動第一轉動輪314a轉動,讓靠近置入口 24為轉速速度最慢的前切輪41a轉動,而另一端的第一轉動輪314a藉由第二轉動皮帶423a與第二轉動輪315a連接轉動,使設在中間位置且轉速略快的后切輪42a轉動,而第二轉動輪315a再藉第三轉動皮帶433a與第三轉動輪316a連接轉動,則與后切輪42a并接且靠近排出口 25的后切輪43a轉速為更快,使得前切輪41a設置的所述該些前切刀411a與后切輪42a、43a各自設置的所述該些后切刀421a、431a為同向轉動并形成互剪作動,另在前切輪41a與二個后切輪42a、43a的下方分別設置對應且相鄰接的一第一濾網22a、一第二濾網23a及一第三濾網24a。
[0068]又,前述后切輪42設置至少一個的切輪組40b,如圖8、圖9所示實施例中,所述切輪組40b包括一前切輪41b及三個后切輪42b、43b、44b為并排狀,并分別套設在轉動裝置30b轉動組31b的第一轉動軸31 lb、第二轉動軸312b、第三轉動軸313b及第四轉動軸314b的外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轉動軸311b、312b、313b、314b分別具有不同轉速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轉動輪315b、316b、317b、318b,所述第四轉動輪318b的輪徑小于第三轉動輪317b的輪徑,所述第三轉動輪317b的輪徑又小于第二轉動輪316b的輪徑,所述第二轉動輪316b的輪徑又小于第一轉動輪315b的輪徑,使得第四轉動輪318b的轉速大于第三轉動輪317b的轉速,所述第三轉動輪317b的轉速大于第二轉動輪316b的轉速,所述第二轉動輪316b的轉速大于第一轉動輪315b的轉速,使得在后一個的后切輪44b、43b的轉速依序比前一個的后切輪42b的轉速快及同向轉動。因此,所述轉動裝置30b的馬達32b —端的轉動輪321b藉由第一轉動皮帶413b帶動第一轉動輪315b轉動,讓靠近置入口 24為轉速速度最慢的前切輪41b轉動,而另一端的第一轉動輪315b藉由第二轉動皮帶423b與第二轉動輪316b連接轉動,使轉速略快且與前切輪41b相并排第一個的后切輪42b轉動,而第二轉動輪316b再藉由第三轉動皮帶433b與第三轉動輪317b連接轉動,讓轉速快且與前切輪41b相并排第二個的后切輪43b轉動,而第三轉動輪317b再藉由第四轉動皮帶443b與第四轉動輪318b連接轉動,令靠近排出口 25且轉速更快的后切輪44b轉動,使得前切輪41b設置的所述該些前切刀411b與相并排三個的后切輪42b、43b、44b各自設置的該些后切刀421b、431b、441b為同向轉動并形成互剪作動,另在前切輪41b與相并排三個的后切輪42b、43b、44b的下方各設置對應且相鄰接的一第一濾網22b、一第二濾網23b、一第三濾網24b及一第四濾網25b。
[0069]在實際使用時,如圖3、圖4所示,所述機臺20的容置箱體21 —端的置入口 24,供垃圾袋50及包含袋中袋51放置,利用馬達32 —端的轉動輪321藉由第一轉動皮帶413與右第一轉動輪314形成轉動,再以右第一轉動輪314帶動第一轉動軸311轉動,第一轉動軸311帶動轉動速度慢的左第一轉動輪313轉動,令前切輪41在速度慢的情況下轉動,接著由左第一轉動輪313藉由第二轉動皮帶423帶動轉動速度快的第二轉動輪315轉動,并連接轉動第二轉動軸312為同向轉動,使得所述該些前切刀411與所述該些后切刀421排列互為剪切狀配置,并藉由前切輪41與后切輪42在不同轉速下,令前切輪41在順時針轉動時,后切輪42也會形成順時針同向轉動并為互剪設置;以便當轉速慢的所述該些前切刀411先進行絞破垃圾袋50及包含袋中袋51后,垃圾袋50的破孔不大,垃圾60只有一部分掉出,并由第一濾網22的第一網孔221中掉下,此時,垃圾袋50被擠入前切輪41與第一濾網22之間的第一移動空間220,使為小破孔的垃圾袋52繼續(xù)再受到所述該些前切刀411與所述該些后切刀421為點接觸剪切后,逐漸為線接觸剪切為大破孔后,并讓設置在垃圾袋50內部重量較重的垃圾60,分別由第一濾網22的第一網孔221及第二濾網23的第二網孔231中掉落集收(如圖5),便于小破孔的垃圾袋52再擠入后切輪42與第二濾網23之間的第二移動空間230中,再隨著轉速快的后切輪42在同方向轉動并由排出口 25帶出,才不致于將垃圾袋50或袋中袋51與垃圾60混雜落在第一濾網22及第二濾網23的上方,以利垃圾袋50或袋中袋51確實回收作業(yè)的進行,提供極佳的便利性功效。
[0070]再請參閱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切輪組40的前切輪41與后切輪42可各自配置一馬達45連接轉動。
[0071]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機至少包括有: 一機臺,所述機臺設置一容置箱體,所述容置箱體一端上方設有一置入口及另一端朝外設有一排出口,所述容置箱體底部具有相互鄰接且設呈圓弧形的一第一濾網及一第二濾網; 一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一轉動組及一馬達,其中所述轉動組具有一連接貫穿所述容置箱體且靠近在所述置入口一側的第一轉動軸,及一連接貫穿所述容置箱體且靠近在所述排出口一側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并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為并排,藉所述馬達連接轉動所述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再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軸為同向轉動; 一切輪組,所述切輪組設在所述容置箱體內部,所述切輪組設有一前切輪及一與所述前切輪并排的后切輪,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各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及所述第二轉動軸作為轉動軸心連接而為同向轉動,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分別對應配合設在所述第一濾網及所述第二濾網的上方,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分別與所述第一濾網及所述第二濾網間分別形成一第一移動空間及一第二移動空間,所述前切輪及所述后切輪的外周環(huán)面上各設有成排并互為剪切的前切刀及后切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設有一轉動輪;其中,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兩端分別具有對應的一左第一轉動輪與一右第一轉動輪,所述右第一轉動輪藉由一第一轉動皮帶與所述轉動輪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軸具有一第二轉動輪,所述第二轉動輪藉由一第二轉動皮帶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的所述左第一轉動輪連接轉動,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輪徑小于所述左第一轉動輪的輪徑,使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轉速大于所述左第一轉動輪的轉速,使所述第二轉動軸的轉速比所述第一轉動軸的轉速快,相對使所述后切輪的轉速比所述前切輪的轉速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切輪設置至少一個且為同向轉動,所述至少一個后切輪,為依照后一個的轉速比前一個的轉速快的順序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輪與所述后切輪各自配置一馬達連接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輪的所述前切刀與所述后切輪的所述后切刀各設為圓弧形。
【文檔編號】B65B69/00GK203544535SQ201320652515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洪宗柏 申請人:大智耘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