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艦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目標特性的擋焰板。
背景技術:
當今艦船平臺經常面臨被敵方反艦導彈、機載雷達等探測設備發(fā)現和跟蹤的威脅,探測設備的形式主要為紅外探測和電磁探測。常規(guī)武器擋焰板,其肘板、小肘板、護板之間及與甲板間呈直角結構設計,肘板、小肘板及加強筋均為裸露結構,其框架采用圓弧狀形式。擋焰板通常布置在武器發(fā)射裝置之間,或其后方的艦面區(qū)域,當雷達波照射時,易與周圍船體結構和發(fā)射裝置本身產生耦合,形成局部散射亮點,會對全船貢獻較大的RCS散射量值。常規(guī)擋焰板采用鋼板材質,武器發(fā)射裝置尾焰燒蝕時,會造成紅外輻射特征。
現有擋焰板形式,降低了整船的隱身性能,有必要針對擋焰板進行隱身設計以提高全船的整體隱身性能有必要針對擋焰板進行隱身設計以提高全船的整體隱身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低目標特性的擋焰板,有效降低擋焰板雷達波散射截面積及紅外特性,避免成為艦船雷達波散射局部亮點或紅外熱點,從而保證全艦整體隱身性能。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低目標特性的擋焰板,包括擋焰板框架和護板,擋焰板框架為四面體梯臺框架結構,擋焰板框架的底部與甲板焊接,護板設置于擋焰板框架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的護板的材料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碳纖維層、吸波層、玻璃纖維層和鋼化玻璃層,各層之間均設有膠粘層。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擋焰板框架每個棱邊上均設有溝槽,護板通過護板的側邊卡入溝槽,與擋焰板框架拼接。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擋焰板框架側面上的護板與甲板之間設有加強筋。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加強筋與甲板之間設有肘板。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擋焰板框架的側面與豎直面的夾角小于87°。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擋焰板框架采用直徑為20mm~40mm的圓鋼焊接而成。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碳纖維層的厚度為4mm~6mm,吸波層的厚度為600um~800um,玻璃纖維層的厚度為4mm~6mm,鋼化玻璃層的厚度為4mm~6mm,膠粘層的厚度均為0.5mm~1.5mm。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擋焰板的外表面涂覆一層具有耐高溫的紅外、雷達吸波兼容隱身涂層。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擋焰板的外表面涂刷耐高溫涂料;提高擋焰板耐高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擋焰板框架的四面體梯臺框架結構和護板材料的結構,有效降低擋焰板雷達波散射截面積及紅外特性,避免成為艦船雷達波散射局部亮點或紅外熱點,從而保證全艦整體隱身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低目標特性的擋焰板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護板的材料截面圖;
圖中,1-擋焰板框架,2-護板,3-加強筋,4-肘板,5-碳纖維層,6-第一膠粘層,7-吸波層,8-第二膠粘層,9-玻璃纖維層,10-第三膠粘層,11-鋼化玻璃層,12-甲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中低目標特性的擋焰板,包括擋焰板框架1和護板2,擋焰板框架1為四面體梯臺框架結構,擋焰板框架1的底部與甲板12焊接,護板2設置于擋焰板框架1的外表面;擋焰板用于艦面武器發(fā)射時尾焰的安全防護,通過擋焰板框架1的四面體梯臺框架結構和護板2材料的結構,有效降低擋焰板雷達波散射截面積及紅外特性,避免成為艦船雷達波散射局部亮點或紅外熱點,從而保證全艦整體隱身性能。
進一步地,擋焰板框架1每個棱邊上均設有溝槽,護板2通過護板2的側邊卡入溝槽,與擋焰板框架1拼接。
進一步地,擋焰板框架1側面上的護板2與甲板12之間焊接有加強筋3。
進一步地,加強筋3與甲板12之間焊接有肘板4。
進一步地,擋焰板框架1的側面與豎直面的夾角小于87°。
進一步地,擋焰板框架1的側面與豎直面的夾角為78°。
進一步地,所述的豎直面與擋焰板框架1的底面垂直。
進一步地,擋焰板框架1采用直徑為20mm~40mm的圓鋼焊接而成。
進一步地,直徑為27mm的圓鋼。
進一步地,所述的護板2的材料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碳纖維層5、第一膠粘層6、吸波層7、第二膠粘層8、玻璃纖維層9、第三膠粘層10和鋼化玻璃層11。
進一步地,碳纖維層5的厚度為5mm,吸波層7的厚度為600um~800um,玻璃纖維層9的厚度為5mm,鋼化玻璃層11的厚度為5mm,第一膠粘層6、第二膠粘層8和第三膠粘層10的厚度均為1mm。
進一步地,所述擋焰板的外表面整體涂覆一層具有耐高溫的紅外、雷達吸波兼容隱身涂層;降低擋焰板的RCS值及紅外輻射特性,實現對2mm到3mm的雷達波吸波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擋焰板的外表面涂刷耐高溫涂料;提高擋焰板耐高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低目標特性的武器擋焰板,包括擋焰板框架1、護板2、加強筋3、肘板4;其中擋焰板框架1為四面體梯臺框架結構,并設有溝槽,護板2為平面結構,設有與框架結構相同的溝槽結構;
其連接關系在于:所述護板2插接在擋焰板的溝槽內,框架與護板2拼接為一個整體,再將加強筋3與上述焊接件焊接,通過打磨上述裝備件的底面,使之與安裝處甲板12面吻合,并與甲板12進行焊接,再將肘板4與上述裝配件及甲板12進行焊接,完成擋焰板的安裝。
為轉移探測波造成的法向散射峰值,所述擋焰板框架1的棱型角應小于87°。
為進一步降低RCS值,所述護板2為耐高溫的多層電磁吸波結構材料,其由內至外依次為碳纖維層5、第一膠粘層6、吸波層7、第二膠粘層8、玻璃纖維層9、第三膠粘層10和鋼化玻璃層11。
為進一步降低RCS值,所述吸波層7采用周期結構金屬層,金屬層選用納米鐵摻硼、鈷等元素,增強吸波效果。
為進一步降低RCS值及紅外輻射特性,在擋焰板整體涂覆具有耐高溫的紅外、雷達吸波兼容隱身涂層,實現對2mm到3mm的雷達波吸波性能,
為進一步提高擋焰板耐高溫性能,應在擋焰板表面涂刷耐高溫涂料。
通過焊接將整個擋焰板安裝在艦船上,本發(fā)明大小尺寸均可根據艦船實際需求進行設計;可用于導艦船擋焰板的隱身設計,支撐艦船隱身性指標實現,可推廣至其他設備的雷達波隱身設計,通過外形結構、安裝方案和材料選型設計,有效降低武器擋焰板雷達波散射截面積及紅外特性,避免成為艦船雷達波散射局部亮點或紅外熱點,從而保證全艦整體隱身性能。。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采用多層電磁吸波結構材料護板2,吸波層7采用對HF波段~Ku波段范圍的電磁波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的周期結構金屬層,通過低RCS特性隱身外形設計和電磁吸波結構材料實現對電磁波的減縮,降低了母艦標志燈雷達波散射截面積。同時在擋焰板整體涂覆具有耐高溫的紅外、雷達波兼容隱身涂層,進一步提升整體雷達波及紅外隱身效果,結構合理,堅固耐用,可根據布置位置空間大小及不同船體背景傾角進行設計,安裝維護方便,可方便的安裝在艦艇武器發(fā)射裝置之間或附近位置,具有顯著的使用價值。
以上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