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變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踏車的變速裝置。
一般腳踏車的變速裝置,其操作變速的方式,是利用鏈條在車身踏軸的踏齒輪與后輪的鏈齒組之間上、下跳動,用以可更換前后不同大小齒徑的鏈齒,來達到可變速的效果。這種眾所周知的變速方式,有如下幾項不足之處1.市面上雖有十檔變速以上的腳踏車產品,變速檔雖多,可是相鄰的檔速差異性并不大;以實用的觀點來說,如機動車最多也不過五檔變速左右而已,實在不需要這么多檔數(shù),而是應該加大檔數(shù)間的差異,來減少檔數(shù)才對;但因采用鏈條跳動變速方式,若僅選用幾個實用的鏈輪組,則會因齒輪徑大小差別太大,造成鏈條橫越跳動困難,而發(fā)生變速不確實的現(xiàn)象。
2.騎乘者很難在行駛中清楚的知道正處于何檔速,即使從外觀上或感覺上都難以判別。
3.鏈條鏈輪組之間的橫越跳動,是很容易產生嚴重的摩擦及脫鏈現(xiàn)象。例如從最低速變換到最高速,鏈條則至少且必需越過其間的三個鏈齒輪,如此的狀況很容易造成鏈條在齒面上重力磨損現(xiàn)象。
4.行駛中常有噪音現(xiàn)象,其原因是相鄰鏈輪太接近,使得撥動鏈條變速后,常因稍有偏離造成雖已完成變速,但鏈條處于所接觸鏈齒輪的側面,而與相鄰鏈齒輪相互摩擦而發(fā)出噪音。
綜上所述及生活上觀察,發(fā)現(xiàn)事實上現(xiàn)有自行車變速功能,除非真正爬坡或高速行駛時才采用高、低變速,其余變速經常備而不用。就實際使用狀況考察及研究得知,一般自行車騎車所須的變速歸納起來,大致只須具備起動(爬坡)、低正常(逆風載重)、高正常(順風)及高速等四個擋位變速,便可滿足一般者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行車的變速功能更具有實用性,而設計一種可在變速齒輪組與輸出齒輪組的間位中,先操作呈空檔后,再換入所欲想的擋位的自行車變速裝置。
圖示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裝自行車上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變速裝置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變速裝置的組裝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換檔軸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變速齒輪組、輸出齒輪組及換檔軸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手柄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手柄組的組合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操作變檔的簡易示意圖。
現(xiàn)就圖示詳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如
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變速裝置由一變速齒輪組(1)、一輸出齒輪組(2)、一換檔軸組(3)、一可操作換檔軸組動作的手柄組(4)及若干連絡于其間的齒輪組成,變速齒輪組(1)及輸出齒輪組(2)及換檔軸組(3),可組合在一結構板(7)上,再將結構板(7)組裝在自行車的三角架(5)本體處,并介于左右踏柄(6)之間;參閱圖(4)并配合圖2可知,其特征在于換檔軸組(3)的結構包含有一外軸筒(31),其壁面適當處設有對稱性的兩銷槽(311),憑借兩軸承(312)將其組合在結構板(7)上,呈可自由旋轉狀態(tài),其一端固接有一左齒帽(313),其中段可供變速齒輪組(1)活設定位;一內軸筒(32),其壁面適當處設有一承座槽(321),在對稱承座槽(321)的壁面設有一銷槽(322),其筒一端設有兩銷柱組合孔(323);一承座(33),其下緣具有一嵌塊(331),其兩側面各形成一導槽(332),可供兩導板(34)活設于其內,其中央頂部設有一開放式的容置空間(333);兩導板(34),是嵌入承座(33)的導槽(332)內,受承座(33)的限制而不可脫離,并受承座(33)的引導而前后滑移,每導板(34)的內壁面設有一斜狀槽(341),及一銷柱組合孔(342);一檔銷(35),其兩側壁面對稱的各設有一斜凸沿(351),當其置入承座(33)中央頂部開放式的容置空間(333)后,可憑借該斜凸沿(351)去嵌入兩導板(34)的斜狀槽(341)內,尋得定位;兩轉子(36),其前端沿各突設有對稱性的銷柱(361),并用其中的一轉子(36A)的銷柱(361)去組合于兩導板(34)的銷柱組合孔(342),用另一轉子(36B)的銷柱(361)去組合于內軸筒(32)的銷柱組合孔(323),當兩轉子(36)通過內軸筒(32)的兩端套入時,兩拉伸彈簧(362)是可橫在其兩銷柱(361)之間,另兩轉子(36)各設有一軸承(363);兩線套固定座(37),是憑借兩個軸承(374)而分別套設于內軸筒(32)及外軸筒(31)端側,其內各穿設有一空檔線(371)及一換檔線(372),而空檔線(371)及換檔線(372)的末端各設有一兩片式的線夾(373),而線夾(373)是可分別夾固在轉子(36)的軸承(363)處;一壓縮彈簧(38),設置于內軸筒與外軸筒之間,在內軸筒(32)欲置入外軸筒(31)內組裝之前,須先將其置入其間,其功能是在拉動內軸筒(32)位移至所需檔位的變速齒輪處時提供給內軸筒(32)反向走位的作用。
參閱圖5并配合圖2可知,四個變速齒輪組(11)、(12)、(13)、(14)的輪軸心孔是各具有等分四角的四個檔銷槽(15);當四個變速齒輪(11)、(12)、(13)、(14)欲活設于換檔軸組(3)的外軸筒(31)中段定位時,其間各類設有一墊圈(16);四個輸出齒輪(21)、(22)、(23)、(24)是呈同軸一體狀態(tài),可憑借軸承(25)而活設在結構板(7)上;由圖2所示可知,換檔軸組(3)是利用軸承(312)來活設在結構板(7)上;而輸出齒輪組(2)也是利用軸承(25)來活設在結構板(7)上;變速齒輪組(1)又是活設在換檔軸組(3)的外軸筒(31)中段位置上;因此變速齒輪組(1)是可與輸出齒輪組(2)相互嚙合,又因結構板(7)是以足夠的強度固設在自行車的三角架(5)本體處,并介于兩踏柄(6)之間,當在左踏板(6A)上固設有一踏齒輪(61)時,該踏齒輪(61)去嚙合一以軸承活設于輸出齒輪組(2)的軸心上的被動輪(26),而被動輪(26)再同一固設在換檔軸組(3)上的左齒帽(313)嚙合;另在輸出齒輪組(2)的軸心另一端固設一從動輪(27),而該從動輪(27)再嚙合于右踏板(6B)上活設的鏈齒輪(62),該鏈齒輪(62)又固設有一齒盤(621),齒盤(621)與后鏈齒輪(63)之間盤繞有一鏈條(64),總體構成本實用新型的變速裝置;參閱圖6、圖7并配合
圖1可知,手柄組(4)的結構為一換檔手柄(41),其頂端橫設有一握把(411),在靠近頂端的適當處設有一長型滑槽(412),靠近底端處設置有一組合孔(413),一固設換檔線的結合孔(414),及一空檔線設置孔(415);一空檔手柄(42),其頂端橫設有一握把(421),憑借一插銷(422),將其活設在換檔手柄(41)靠近頂端適當處;一空檔滑塊(43),是置入于換檔手柄(41)的長型滑槽(412)內,通過頂端與空檔手柄(42)活接而成為一體,其一端面突設有一嵌塊(431);一結合板(44),固設在空檔滑塊(43)的一面,其目的在于可限制空檔滑塊(43)只能恒位在換檔手柄(41)的長型滑槽(412)內自由上下滑動;一拉伸彈簧(45),兩端分別與結合板(44)、換檔手柄(41)相連結,提供給空檔滑塊(43)以回拉力;一架體(46),可供一弧狀檔位識別座(461)組裝定位在其上,該檔位識別座(461)上設有四個檔位嵌制槽(462);另換擋手柄(41)采取活設的方式組裝在架體(46)上(如圖7所示),最后再將架體(46)裝設在自行車的三角架(5)本體上(如
圖1所示);變速齒輪組(1)的各齒輪軸心孔為具有等分四角的四個檔銷槽結構,活設在換檔軸組(3)的中段,再將換檔軸組(3)活設在結構板(7)上,并與也活設在結構板(7)上的輸出齒輪組(2)相互嚙合,構成一種可通過手柄組(4)操作變檔的自行車變速裝置。
由圖7及圖2所示,在正常狀態(tài)時換檔軸組(3)的檔銷(35)是突伸在內、外軸筒(32)、(31)的銷槽(322)、(311),并可嵌制入任何變速齒輪的檔銷槽(15)內;當欲更換檔位(變速),只要將手指同時握在空檔手柄(42)及換檔手柄(41)的握把(411)、(421)上,而施力上拉空檔手柄(42),來帶動空檔滑塊(43)向上位移,空檔滑塊(43)向上位移,便可連動與其固定的結合板(44)同步上移,而拉動空檔線(371)(此時橫跨在結合板(44)與換檔手柄(41)之間的拉伸彈簧(45)便可被拉伸,從而可提供結合板(44)歸位的回復力),空檔線(371)被拉動,便可憑借其末端的線夾(373)來轉動換檔軸組(3)內的轉子(36A)后退,轉子(36A)后退便可同步拉動與之固定的導板(34),在承座(33)的導槽(332)內受其限制而只能做直線移動,當導板(34)移動時,便可利用其斜狀槽(341)去配合檔頭(35)的斜凸沿(351)的嵌套關系,而使檔銷(35)可滑入承座(33)的容置空間(333)內(即縮入內、外軸筒(31)、(32),脫離嵌制變速齒輪組(1)的檔銷槽(15)),此時換檔軸組(3)便可呈空檔狀態(tài);即換檔軸組(3)可任意的滑動去選擇所欲想的檔位。此時,如果扳動換檔手柄(41),便可拉動換檔線(372),而換檔線(372)的拉動,使可透過末端設置的線夾(373),再憑借線夾(373)夾固轉子(36B)的軸承(363)處的關系,而同步拉動轉子(36B)位移,轉子(36B)位移,便可透過其銷柱(361)插設在內軸筒32的銷柱組合孔(323)的關系,而拉動內軸筒(32)位移至所須檔位的變速齒輪處,此時裝設在內軸筒(32)與外軸筒(31)間的壓縮彈簧(38),是呈被壓縮狀態(tài),可提供給內軸筒(32)以反向走位的動力;同時將手指移離握把(411)、(421),此時靠拉伸彈簧(45)的回復拉力,便可拉回空檔滑塊(43),空檔滑塊(43)被拉回,其嵌塊(431)便可嵌入檔位識別座(461)的檔位嵌制槽(462)內,恒保持在該檔位位置,此動作的同時空檔線(371)便可被拉回,帶使轉子(36A)回復原勢,轉子(36A)回復原勢,便可帶動檔銷(35)回到突伸在內、外軸筒(31)、(32)狀態(tài);去嵌制于變速齒輪組(1)的檔銷槽(15)處。
簡單地說,就是拉動空檔手柄(42),可帶動檔銷(35)縮入換檔軸組(3)的內部,使檔銷(35)不再嵌制變速齒輪組(1)的檔銷槽(15),形成空檔狀態(tài);如果扳動換檔手柄(41),便可拉動換檔線(372)帶動內軸筒(32)位移至所須檔位的變速齒輪處,檔銷(35)嵌入所須的變速齒軸組(1)的檔銷槽(15)時,完成檔位變換的定位,如圖(8)簡易操作圖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傳輸方式為當踏動踏柄(6)旋轉,其扭力便可透過踏齒輪(61),帶動與之嚙合的被動輪(26)同步旋轉,又因被動輪(26)是通過軸承活設在輸出齒輪組(2)的軸心,因此是不會連動輸出齒輪組(2),可在其內自由轉動將其旋動力傳送給與之嚙合的左齒帽(313)帶動換檔軸組(3)同步轉動,換檔軸組(3)的轉動則通過檔銷(35)的嵌制功能帶動變速齒輪同步旋轉,該旋轉的變速齒輪便可嚙動與其嚙合的輸出齒輪,將動力通過固設在其同軸心的從動輪(27)傳送給鏈齒輪(62),再憑借齒盤(621)通過鏈條(64),將變速后的動力傳給后輪的鏈齒輪(63)上,達到具有變速帶動車輪前進的功能。
權利要求一種自行車變速裝置,由一變速齒輪組(1)、一輸出齒輪組(2)、一換檔軸組(3)、一可操作換檔軸組動作的手柄組(4)及若干連絡于其間的齒輪組成,變速齒輪組(1)及輸出齒輪組(2)及換檔軸組(3),可組合在一結構板(7)上,再將結構板(7)組裝在自行車的三角架(5)本體處,且介于左右踏柄6之間;其特征在于換檔軸組(3)的結構包含有一外軸筒(31),其壁面適當處設有對稱性的兩銷槽(311),憑借兩軸承(312)將其組合在結構板(7)上,其中段可供變速齒輪組1活設定位;一內軸筒(32),其壁面適當處是設有一承座槽(321),在對稱承座槽(321)的壁面設有一銷槽(322);一承座(33),其下緣具有一嵌塊(331),其兩側面各形成一導槽(332),其中央頂部設有一開放式的容置空間(333);兩導板(34),是嵌入承座(33)的導槽(332)內,每一導板(34)的內壁面設有一斜狀槽(341),及一銷柱組合孔(342);一檔銷(35),其兩側壁面對稱的各設有一斜凸沿(351);兩轉子(36),其前端沿各突設有對稱性的銷柱(361);兩線套固定座(37),是憑借兩個軸承(374)而分別套設于內軸筒(32)及外軸筒(31)端側;一壓縮彈簧(38),設置于內軸筒與外軸筒之間;手柄組(4)的結構為一換檔手柄(41),在靠近頂端的適當處設有一長型滑槽(412),靠近底端處設置有一組合孔(413),一固設換檔線的結合孔(414),及一空檔線設置孔(415);一空檔手柄(42),其頂端橫設有一握把(421),憑借一插銷(422),將其活設在換檔手柄(41)靠近頂端適當處;一空檔滑塊(43),其一端面突設有一嵌塊(431);一結合板(44),固設在空檔滑塊(43)的一面;一拉伸彈簧(45),兩端分別與結合板(44)、換檔手柄(41)相連結,提供給空檔滑塊(43)以回拉力;一架體(46),可供一弧狀檔位識別座(461)組裝定位在其上,該檔位識別座(461)上設有四個檔位嵌制槽(462);變速齒輪組(1)的各齒輪軸心孔為具有等分四角的四個檔銷槽(15)結構,活設在換檔軸組(3)的中段,再將換檔軸組(3)活設在結構板(7)上,并與也活設在結構板(7)上的輸出齒輪組(2)相互嚙合,構成一種可通過手柄組(4)操作變檔的自行車變速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變速裝置,由一變速齒輪組、一輸出齒輪組、一換擋軸組、一可操作換擋軸組動作的手柄組及若干連絡于其間的齒輪組成,利用手柄組去操作空擋線及換擋線,使換擋軸組可卡制于所欲的擋位的變速齒輪與輸出齒輪間位,當踏動腳踏板帶動踏齒輪轉動時,將扭力傳至變速裝置中的變速齒輪組,再經由輸出齒輪,將動力傳至鏈齒輪,最后通過鏈條將動力傳至后鏈齒,從而達到變速帶動車輪前進的功能。
文檔編號B62M25/04GK2148024SQ9320001
公開日1993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月7日
發(fā)明者黃天佑, 羅正國 申請人:黃天佑, 羅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