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工具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自行車。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二輪自行車,尾部都有一個備用座位,一般用于帶人或者載物。當(dāng)將備用座位用于載物時,由于備用座位面積較小,因此現(xiàn)有的二輪自行車攜帶物品能力有限。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尾部能攜帶大量物品的多功能自行車。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把手、車架、前輪和后輪,所述的尾部設(shè)有用于載物的拖行裝置。所述的拖行裝置它包括一端對應(yīng)連接自行車后輪軸左端和右端的左第一桿和右第一桿,它還包括左第二桿、左輪、右第二桿、右輪、中第一桿和中第二桿;中第一桿連接著左第一桿的另一端和右第一桿的另一端,所述的左輪和右輪可拆式連接在中第二桿兩端, 左第二桿的一端與右第二桿的一端連接且鉸接在中第一桿上,左第二桿的另一端與右第二桿的另一端連接中第二桿。所述的自行車車架橫檔上設(shè)有掛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自行車,尾部設(shè)有拖行裝置,面積大,因此可以攜帶更多的物品。作為該進,所述的自行車車架橫檔上設(shè)有掛鉤,用于鉤掛左第二桿、右第二桿和中
第一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自行車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拖行裝置收起時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自行車俯視圖。圖中,1.把手,2.車架,3.前輪,4.后輪,5.后輪軸,6.中第一桿,7.中第二桿, 8.掛鉤,11.左第一桿,12.左第二桿,13.左輪,21.右第一桿,12.右第二桿,13.右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參照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把手1、車架2、前輪3和后輪4, 所述的尾部設(shè)有用于載物的拖行裝置。所述的拖行裝置它包括一端對應(yīng)連接自行車后輪軸5左端和右端的左第一桿11 和右第一桿21,它還包括左第二桿12、左輪3、右第二桿22、右輪23、中第一桿6和中第二桿7 ;中第一桿6連接著左第一桿11的另一端和右第一桿21的另一端,所述的左輪3和右輪 23可拆式連接在中第二桿7兩端,左第二桿12的一端與右第二桿22的一端連接且鉸接在中第一桿6上,左第二桿12的另一端與右第二桿22的另一端連接中第二桿7。所述的自行車車架2橫檔上設(shè)有掛鉤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為圖1和圖2所示狀態(tài),由于左第二桿12的一端與右第二桿22的一端連接且鉸接在中第一桿6上,因此,自行車拐彎時,拖行裝置也能很方便的跟著拐過去。當(dāng)不需要載物,可以將左第二桿12、右第二桿22以及中第二桿7拆下, 掛在自行車車架2的橫架的掛鉤8上面,如圖3所示。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把手⑴、車架O)、前輪⑶和后輪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設(shè)有用于載物的拖行裝置。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行裝置它包括一端對應(yīng)連接自行車后輪軸( 左端和右端的左第一桿(11)和右第一桿(21),它還包括左第二桿 (12)、左輪(3)、右第二桿(22)、右輪(23)、中第一桿(6)和中第二桿(7);中第一桿(6)連接著左第一桿(11)的另一端和右第一桿的另一端,所述的左輪C3)和右輪可拆式連接在中第二桿(7)兩端,左第二桿(1 的一端與右第二桿0 的一端連接且鉸接在中第一桿(6)上,左第二桿(1 的另一端與右第二桿0 的另一端連接中第二桿(7)。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行車車架( 橫檔上設(shè)有掛鉤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把手(1)、車架(2)、前輪(3)和后輪(4),所述的尾部設(shè)有用于載物的拖行裝置,面積大,因此可以攜帶更多的物品。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工具技術(shù)領(lǐng)域。
文檔編號B62K27/02GK202124094SQ20112022100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6月24日
發(fā)明者林子健 申請人:林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