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扭扭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少年兒童娛樂玩耍車,特別涉及一種站立在車上,兩手握住 手把,像帶方向一樣向兩邊轉(zhuǎn)搖,而使該車快速前行的立式扭扭車。
技術(shù)背景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站在車上,兩手握住手把向兩邊轉(zhuǎn)搖的扭扭車速度不快,缺少 娛樂性和趣味性,原因是這種扭扭車只是將前叉的輪叉往后彎,所以扭搖起來的功效差。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跑得更快的立式扭扭車。本實(shí)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 案是立式扭扭車包括車身、手把、前叉、前輪、萬向輪和兩后輪,其特征是車身由一車梁 管、一前頭管、一后桿和一塑料面板構(gòu)成,手把包括把桿,前叉由輪叉、前叉管和擺桿構(gòu)成, 前叉管通過七件碗與車身的前頭管作可轉(zhuǎn)動連接,并通過鞍管夾與把桿作固定套接,輪叉 上安裝有前輪,擺桿的一端焊接于輪叉的頂部,擺桿的另一端安裝一萬向輪,一后桿的兩端 各安裝一后輪,塑料面板通過螺絲與車梁管和后桿固定,車身的前頭管連帶著把桿、前叉管 及輪叉都垂直于地面。本實(shí)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比原有的扭扭車速度快了許多,增加了娛樂性和趣味 性。
圖1為本實(shí)用新型的基本構(gòu)造與外形圖圖中1——車身,2——手把,3——前叉,4——前輪,5 中車身1還包括11——車梁管,12——前頭管,13——后桿,14 括31——輪叉,32——前叉管,33——擺桿。
具體實(shí)施方式
參照圖1,所述的車身1包括車梁管11、前頭管12、后桿13和塑料面板14,所述的 車梁管11前端焊接所述的前頭管12,后端與所述的后桿13成丁字型焊接,所述的后桿13 的兩端各有短軸,可安裝兩后輪6,所述的塑料面板14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的車梁管11和 所述的后桿13上;所述的手把2包括把桿21 ;所述的前叉3包括輪叉31、前叉管32和擺桿33,所述的前叉管32通過七件碗與 所述的前頭管12作可轉(zhuǎn)動連接,所述的前叉管32還通過鞍管夾與所述的把桿21作固定套 接,所述的輪叉31上安裝前輪4,所述的輪叉31的頂部還焊接所述的擺桿33,所述的擺桿 33為管型,所述擺桿33的另一端安裝一萬向輪5。
萬向輪,6——后輪;其 塑料面板;前叉3還包
權(quán)利要求一種立式扭扭車包括車身、手把、前叉、前輪、萬向輪和兩后輪,其特征是車身由一車梁管、一前頭管、一后桿和一塑料面板構(gòu)成,手把包括把桿,前叉由輪叉、前叉管和擺桿構(gòu)成,前叉管通過七件碗與車身的前頭管作可轉(zhuǎn)動連接,并通過鞍管夾與把桿作固定套接,輪叉上安裝前輪,擺桿的一端焊接于輪叉的頂部,擺桿的另一端安裝一萬向輪,車身的后桿的兩端各安裝一后輪。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扭扭車,其特征還包括車身的前頭管連帶著把桿、前叉 管及輪叉都垂直于地面。
專利摘要一種立式扭扭車,包括車身、手把、前叉、前輪、萬向輪和兩后輪,其特征是車身由一車梁管、一前頭管、一后桿和一塑料面板構(gòu)成,手把包括把桿,前叉由輪叉、前叉管和擺桿構(gòu)成,前叉管通過七件碗與車身的前頭管作可轉(zhuǎn)動連接,并通過鞍管夾與把桿作固定套接,輪叉上安裝前輪,擺桿的一端焊接于輪叉的頂部,擺桿的另一端安裝一萬向輪,車身的后桿的兩端各安裝一后輪,該車比原有的扭扭車速度快了許多,增加了娛樂性的趣味性。
文檔編號B62M1/00GK201597712SQ20102003317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月19日
發(fā)明者龐明方 申請人:龐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