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具有自我定位功能 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背景技術:
參閱圖1,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用于承載一摩托車置物箱2, 并包含一前架單元11、 一結合于該前架單元11后端的后架單元 12,及一橫設于該后架單元12上的橫桿13。
該前架單元11具有一前架本體111,及兩條分別由該前架本 體111的左右兩側向后延伸的前段桿112,每一前段桿112皆具有 一用以懸吊摩托車引擎(圖未示)的懸吊部113,該后架單元12則 具有兩條分別接設于該兩前段桿112末端的后段桿121,該橫桿 13是橫設于該兩后段桿121上且位于該兩懸吊部113后方。
該摩托車置物箱2的底面形成有一凹陷槽21,以供該橫桿13
定位于其中,藉此使得該摩托車置物箱2可以穩(wěn)定地置放于該摩 托車車架i上。
參閱圖2,該前架單元11的前段桿112具有鄰近末端處的兩 個穿孔114,及一個介于該二穿孔114之間的定位孔115,該后架 單元12的后段桿121則具有一連接該橫桿13的桿本體122,及一 由該桿本體122朝向該前段桿112方向延伸以供穿置于該定位孔 115內的凸柱123,該桿本體122則具有兩個分別相對應前段桿112 的該二穿孔114的貫穿孔124。 當該前、后架單元ll、 12欲互相結合時,必須先利用夾具或
人力加以扶持,然后再令每一后段桿121的凸柱123穿置于相對 應前段桿112的定位孔115內,以確保前、后段桿112、 121不會 產生相對移動,然后再利用兩個螺栓14分別由前段桿112的兩個 穿孔114穿入,并通過后段桿121的相對應兩個貫穿孔124而其 末端突出于貫穿孔124夕卜,并配合兩個螺帽15鎖設于螺栓14末 端,藉此使得該前、后架單元ll、 12互相鎖合固定。
然而,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于組裝與實際使用時,具有以下所 述的缺點
(1) 須配合夾具或人力加以扶持該前、后架單元ll、 12,才能 進行組裝
該前、后架單元ll、 12皆具有相當重量,必須先配合夾具或 人力加以扶持,才能進行組裝,組裝難度較高,降低整體組裝效 率。
(2) 組裝該前、后架單元ll、 12較為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由于該兩螺栓14是采用由上往下鎖設的方式,分別穿伸于互 相對應的穿孔114與貫穿孔124,再加上該前、后架單元11、 12 皆具有一定高度,當進行鎖合固定時,作業(yè)員就必須要位于比該 前、后架單元11、 12更高的位置,才能將該兩螺栓14由上往下 鎖設,因此,組裝該前、后架單元ll、 12時顯得較為不便,降低 工作效率。
(3) 該前架單元11體積較大,不易鑄造
因為每一前段桿112是利用其懸吊部113后方的部分,而與 相對應的后段桿121進行結合,因此,每一前段桿112的長度勢
必較長,造成該前架單元11體積較大,不易與該后架單元12共 享相同的鑄造機臺,使得制造設備成本增加。
(4)每--前段桿112與后段桿121的強度降低
由于每一前段桿112與后段桿121的接觸面較為平滑,并且 在此接觸面上鉆設數個穿孔114與貫穿孔124,導致每一前段桿 112與后段桿121的強度降低,容易在穿孔114與貫穿孔124處產 生破裂現象。
(5)該摩托車置物箱2內部空間的運用效率較差
由于該橫桿13是橫亙于該摩托車置物箱2底部的凹陷槽21 內,導致該摩托車置物箱2內部空間被分隔為兩個區(qū)間,故對該 摩托車置物箱2內部空間造成較大限制與不便,降低空間運用效 率。
因此,如何克服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于組裝與實際使用時所產 生的上述缺點,便成為相關業(yè)者所欲努力研究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 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組裝時無需利用夾具或人力加以扶持,可 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相應地,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 車車架裝置,包含一前段車架、 一位于該前段車架后端的后端車 架,及一用以將該前、后段車架互相組裝結合的結合單元。
該前段車架具有一前架本體、兩條分別由該前架本體的左右 兩側向后延伸的外側桿,及兩個分別設于該二外側桿的內側面上
的定位塊,該后段車架具有一后架本體、兩條分別由該后架本體
的左右兩側向前延伸且可活動地座置于該兩外側桿上的內側桿,
及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向前延伸且接觸支撐相對應定位塊底緣
的凸耳部,該結合單元則用以使該兩外側桿與該兩內側桿對應組
站么士 A 農*口 口 。
本發(fā)明的功效在于,藉由該后段車架的兩支內側桿是可活動 地座置于該前段車架的兩支外側桿上,配合該后架本體因本身重 量而向下傾斜,此時,每一凸耳部則相對地向上傾斜而推抵該前 段車架的定位塊底緣,然而由于該前段車架的體積與重量皆較大, 所以定位塊并不會被凸耳部推抵移動,因此,該后段車架是保持 平衡狀態(tài)而自我定位于該前段車架后端,組裝時完全不需利用夾 具或人力加以扶持,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與摩托車置物箱 的相對結合位置關系-,
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的前段桿與后段 桿的結合方式;
圖3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發(fā)明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 式摩托車車架裝置的較佳實施例;
圖4是一局部立體分解圖,輔助說明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例, 其前、后段車架的相對結合位置;
圖5是一局部前視剖視圖,輔助說明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例, 由其前端方向所視的前、后段車架的結合態(tài)樣; 圖6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由外向
內的側視方向所視的前、后段車架的結合態(tài)樣;及
圖7是一局部前視剖視圖,輔助說明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例, 與摩托車引擎與置物箱的結合態(tài)樣。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有關本發(fā)明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 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3,本發(fā)明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3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前段車架31、 一位于該前段車架31后端 的后段車架32、 一用以將該前、后段車架31、 32互相組裝結合的 結合單元34,及一連設于該后段車架32上的橫桿35。在本實施 例中,為了提高摩托車續(xù)航力、避免油耗、減輕重量,所以該前、 后段車架31、 32,以及橫桿35都是采用密度較輕的鋁合金加以鑄 造而成型制作,當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密度較輕的金屬加以鑄造成 型,所以不應以本實施例的說明為限。
一并參閱圖3、 4,該前段車架31具有一前架本體31K兩條 分別由該前架本體311的左右兩側向后延伸的外側桿312,及兩個 分別設于該二外側桿312的內側面上的定位塊313(圖4中只繪出 其中一外側桿312與定位塊313)。
每一外側桿312具有多個由外側桿312外側面向內貫穿至外 側桿312內側面的貫穿孔314、多個間隔形成于外側桿312頂面且 呈前后方向設置的第一凹槽315、一由外側桿312外側面向內貫穿 至外側桿312內側面的懸吊孔316,及多個間隔形成于外側桿312 外側面上且位于每一貫穿孔314周圍的第一側向凹槽317,且該懸
吊孔316是介于最后端的兩相鄰貫穿孔314之間。
該后段車架32具有一后架本體321、兩條分別由該后架本體 321的左右兩側向前延伸至該兩外側桿312之間的內側桿322,及 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322向前延伸的凸耳部323(圖4中只繪出 其中一內側桿322與凸耳部323)。
每一內側桿322具有多個形成于內側桿322外側面且與所述 貫穿孔314互相對應的結合孔331、一形成于內側桿322外側面上 的凹陷部332、多個設于該凹陷部332內的凸肋333、 一形成于內 側桿322頂面且呈前后方向設置的第二凹槽334、多條布設于每一 結合孔331周圍的補強肋條335、 一形成于內側桿322底面且位于 懸吊孔316相對應位置處的開口 336,及多個間隔形成于外側面上 且位于每一結合孔331周圍的第二側向凹槽337,其中,每一結合 孔331是位于該凹陷部332內,且由該凹陷部332底緣向內貫穿 至內側桿322內側面。
該結合單元34具有多個分別穿伸過互相對應的貫穿孔314與 結合孔331的結合件341,及多個分別與所述結合件341對應螺合 的螺帽342,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結合件341均為螺絲。
該橫桿35具有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322內側面彼此相向且 向前延伸的延伸部351,及一連接該兩延伸部351的橋接部352, 其中,該兩延伸部351皆位于內側桿322的開口 336前方,并且 是位于相同高度,該橋接部352則是由該兩延伸部351向上延伸 一定高度后再連接在一起。
一并參閱圖3、 4、 5,當欲組裝結合該前、后段車架31、 32 時,先使該后段車架32的兩內側桿322是位于該前段車架31的 兩外側桿312之間,并且將該前段車架31的每一外側桿312皆容 置于相對應內側桿322的凹陷部332內,且位于該凹陷部332內 的凸肋333則觸抵于外側桿312頂面上。
一并參閱圖3、 4、 6,此時,位于每一外側桿312內側面上的 定位塊313,其底緣則是分別被相對應內側桿322前端的凸耳部 323所接觸支撐,并且配合位于該凹陷部332內的凸肋333是觸抵 于外側桿312頂面上的設計,亦即該后段車架32的兩支內側桿322 是可活動地座置于該前段車架31的兩支外側桿312上,此時,由 于該后段車架32的后架本體321重量較重,使得該后架本體321 是以該等凸肋333為支點而向下傾斜,造成位于內側桿322前端 的凸耳部323是相對地向上傾斜,然而,凸耳部323于向上傾斜 的過程中雖然是持續(xù)推抵定位塊313底緣,但是由于該前段車架 31的體積與重量皆較大,所以整體而言,定位塊313并不會被凸 耳部323推抵移動,因此,該后段車架32是保持平衡狀態(tài)而自我 定位于該前段車架31后端,完全不需利用夾具或人力加以扶持, 組裝上非常簡便,可提高整體組裝效率。
參閱圖4、 5,此時,當作業(yè)員處于與該前、后段車架31、 32 相同高度的位置時,即可方便地從該前段車架31的左右外側,分 別將所述結合件341以由外向內的方向,穿伸過互相對應的貫穿 孔314與結合孔331而突出于內側桿322內側面上,并配合所述 螺帽342對應螺合于所述結合件341上且觸抵于內側桿322內側 面,即可使該兩外側桿312與該兩內側桿322互相對應結合,藉 此組裝結合該前、后段車架31、 32,而由于作業(yè)員毋需改變其所 處位置,即可由側向方位較不費力地將所述結合件341與螺帽342 鎖設固定于該前、后段車架31、 32上,完全不需如傳統(tǒng)摩托車車
架1于組裝時,作業(yè)員需要改變其位置,使其高于該摩托車車架1 上方才能將該兩螺栓14由上往下鎖設于該前、后架單元11、 12 上,相較之下,本發(fā)明于組裝上顯得較為方便,可有效提升工作 效率。
除此之外,為了減少該前、后段車架31、 32的整體重量,本 發(fā)明在每一外側桿312與內側桿322的外側面上分別形成有所述 第一、二側向凹槽317、 337,以及在其頂面上形成有所述第-、 二凹槽315、 334,而減少該前、后段車架31、 32的體積,進而達 到減少重量的目的,然而為同時避免重量過低,降低結構強度, 本發(fā)明更于每一內側桿322的結合孔331周圍布設該等補強肋條 335,藉以加強結構強度,避免該前、后段車架31、 32結合時于 每一結合孔331處產生破裂現象,降低結構穩(wěn)定性。
參閱圖4、 6,再者,相較于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的懸吊部113 的位置間隔前段桿112的末端仍有相當長的距離,本發(fā)明的每一 外側桿312的懸吊孔316是介于最后端的兩相鄰貫穿孔314之間, 亦即懸吊孔316與外側桿312末端間的距離相當小,縮短該前段 車架31的長度與所占的體積,可使該前段車架31小型化,而易 于與體積較小的后段車架32共享相同鑄具,降低制造設備成本。
參閱圖3、 4、 7,本發(fā)明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 架裝置3可用以懸吊一摩托車引擎4與承載一置物箱51,該摩托 車引擎4具有一連設于該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3上的支撐臂41, 及一位于摩托車引擎4頂端的化油器42,并利用該支撐臂41的兩 端分別穿伸過該二內側桿322的開口 336且固定于相對應外側桿 312的懸吊孔316,而掛設于該兩內側桿322之間。
由于該橫桿35的橋接部352是由該兩延伸部351向上延伸一 定高度后再連接在一起,因此該橫桿35形成有一可供該摩托車引 擎4的化油器42所容納的頂部空間353,提高整體空間形態(tài)的運 用效率,而且藉由該橫桿35概呈倒U形的設計,也可對整體后段 車架32提供更高的強度及剛性。
至于該橫桿35、兩內側桿322,與后架本體321互相配合則 界定出一供該置物箱51置放于其中的容置空間36,并且該橫桿 35的兩延伸部351具有多個鎖孔354,以供多個鎖合螺絲52穿伸 過該置物箱51后,可鎖設固定于相對應的鎖孔354內,藉此使該 置物箱51定位于該容置空間36內。
而由于該橫桿35的兩延伸部351是位于該兩內側桿322的開 口 336前方,并且由該兩內側桿322內側面上彼此相向且向前延 伸,反觀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的橫桿13是位于該兩懸吊部113后方, 并且直接向上橫亙于該摩托車置物箱2底部的凹陷槽21內,導致 該摩托車置物箱2內部空間被分隔為兩個區(qū)間,相較之下,本發(fā) 明的橫桿35則是先將其兩延伸部351分別由該二內側桿322內側 面上予以向前延伸,然后再向上延伸形成該橋接部352,所以該二 延伸部351不僅可以靈活占用該摩托車引擎4上方的空間,而且 該置物箱51于底部中央處也可以保持完整,確保該置物箱51內 部不會產生分隔狀態(tài),提高該置物箱51內部的空間運用效率。
藉由上述設計,本發(fā)明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 架裝置3于實際組裝與使用上,具有以下所述優(yōu)點
(1)該后段車架32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組裝時無需利用夾具 或人力加以扶持 藉由該后段車架32是以該等凸肋333觸抵于該前段車架31 的外側桿312頂面上,而作為一活動性支撐杠桿設計,配合該后 架本休321囡童量較童而向下傾斜,此時,位于內側桿322前端 的凸耳部323是相對地向上傾斜而推抵該前段車架31的定位塊 313底緣,然而由于該前段車架31的體積與重量皆較大,所以定 位塊313并不會被凸耳部323推抵移動,因此,該后段車架32是 保持平衡狀態(tài)而自我定位于該前段車架31后端,完全不需利用夾 具或人力加以扶持。
(2) 提高組裝工作效率
藉由該后段車架32的兩內側桿322是位于該前段車架31的 兩外側桿312之間,當作業(yè)員處于與該前、后段車架31、 32相同 高度的位置時,即可方便地從該前段車架31的左右外側,分別將 所述結合件341以由外向內的方向,穿伸過互相對應的貫穿孔314 與結合孔331,而使該前、后段車架31、 32互相結合,藉此方式, 組裝上顯得較為方便,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 減少該前段車架31的體積
本發(fā)明的每一外側桿312的懸吊孔316是介于最后端的兩相 鄰貫穿孔314之間,亦即懸吊孔316與外側桿312末端間的距離 相當小,反觀傳統(tǒng)摩托車車架1的懸吊部113與前段桿112的末 端間距離相當大,因此本發(fā)明可以有效縮短該前段車架31的長度 與所占的體積,而易于與體積較小的后段車架32共享相同機具, 降低制造設備成本。
(4)減輕重量,提高強度
本發(fā)明在每一外側桿312與內側桿322的外側面上分別形成
有所述第一、二側向凹槽317、 337,以及在其頂面上形成有所述 第一、二凹槽315、 334,而減少該前、后段車架31、 32的體積, 進而達到減少重量的目的,并且在每一內側桿322的結合孔331 周圍布設該等補強肋條335,藉以加強結構強度。
(5)該置物箱51內部的空間運用效率較佳
藉由該橫桿35是先將其延伸部351向前延伸,然后再向上延 伸形成該橋接部352,所以該置物箱51于底部中央處可以保持完 整,而只會在其底部前緣處形成一容置該橋接部352的結構設計, 藉此確保該置物箱51內部不會產生分隔狀態(tài),提高該置物箱51 內部的空間運用效率。
歸納上述,本發(fā)明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 置3,于實際組裝與使用上,具有該后段車架32組裝時無需利用 夾具或人力加以扶持、提高組裝工作效率、減少該前段車架31的 體積、減輕整體重量、該置物箱51內部的空間運用效率較佳等各 項優(yōu)點,所以確實能夠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的范圍。根據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及發(fā)明說明內容所作的簡 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圍。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3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31 前段車架 311前架本體 312外側桿313定位塊
314貫穿孔 315第一凹槽 316懸吊孔 317第一側向凹槽
32 后段車架 321后架本體 322內側桿 323凸耳部 331結合孔 332凹陷部 333凸肋 334第二凹槽 335補強肋條 336開口
337第二側向凹槽
34 結合單元 341結合件 342螺帽
35 橫桿 351延伸部
352橋接部
353空間 354鎖孔
36 容置空間 4摩托車引擎
41 支撐臂
42 化油器
51 置物箱
52 鎖合螺絲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包含前段車架,其具有前架本體、兩條分別由該前架本體的左右兩側向后延伸的外側桿,及兩個分別設于該兩條外側桿的內側面上的定位塊;后段車架,其具有后架本體、兩條分別由該后架本體的左右兩側向前延伸且可活動地座置于該兩外側桿上的內側桿,及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向前延伸且接觸支撐相對應定位塊底緣的凸耳部;及結合單元,其用以使該兩外側桿與該兩內側桿對應組裝結合。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 中,該前段車架是以鑄造成型方式制成。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 中,該后段車架是以鑄造成型方式制成。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 中,該后段車架的該兩條內側桿是延伸至該前段車架的該兩條外側 桿之間,且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形成于外側面上的凹陷部,以供相對 應的外側桿容置于其中。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 中,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多個設于該凹陷部內且觸抵于 相對應外側桿的頂面的凸肋。
6. 如權利要求l、 2、 3或5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中,該前段車架的每一外側桿具有多個由外側面向內貫 穿至內側面的貫穿孔,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具有多個形成于外側面且與所述貫穿孔互相對應的結合孔,該結合單元具有多個分別 穿伸過互相對應的貫穿孔與結合孔的結合件,以使該兩外側桿與該兩內側桿互相對應結合。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用以懸吊一摩托車引擎,該摩托車引擎具有連設于該分段式車架裝置上的支撐臂,其中,該前段車架的每一外側桿還具有由外側面向 內貫穿至內側面的懸吊孔,且該懸吊孔是介于最后端的兩相鄰貫穿孔之間,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形成于底面且位于懸吊孔相對應位置處的開口,該摩托車引擎利用其支撐臂穿伸過兩開口且固定于相對應的懸吊孔,而掛設于該兩內側桿之間。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用以承載一置物箱,該分段式車架裝置還包括連設于該兩內側桿上且位于開口前方的橫桿,該橫桿、兩內側桿,與后架本體互相配合界定出供該置物箱置放于其中的容置空間。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中,該橫桿具有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內側面彼此相向且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及連接該兩個延伸部的橋接部,且該兩個延伸部皆位于內側桿的開口前方。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中,該橫桿的兩延伸部是位于相同高度,該橋接部則是由該兩延伸部向上延伸一定高度后再連接在一起。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該橫桿的兩個延伸部具有多個鎖孔,以供多個鎖合螺絲穿伸過該置物箱后,可鎖設固定于相對應的鎖孔內。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每一內側桿的結合孔是由該凹陷部底緣向內貫穿至內側桿內 側面,該結合單元的每一結合件均為螺絲,分別穿伸過互相對應的 貫穿孔與結合孔而突出于內側桿內側面上,該結合單元還具有多個 分別與所述結合件對應螺合且觸抵于內側桿內側面上的螺帽。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多條布設于每一結合孔周圍 的補強肋條。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該前段車架的每一外側桿還具有多個間隔形成于外側面上且 位于每一貫穿孔周圍的第一側向凹槽。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多個間隔形成于外側面上且 位于每一結合孔周圍的第二側向凹槽。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 其中,該前段車架的每一外側桿還具有多個間隔形成于頂面且呈前 后方向設置的第一凹槽。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其中,該后段車架的每一內側桿還具有形成于頂面且呈前后方向設 置的第二凹槽。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自我定位功能的分段式摩托車車架裝置,包含一前段車架、一后段車架,及一結合單元。該前段車架具有兩條向后延伸的外側桿,及兩個分別設于該二外側桿內側面上的定位塊,該后段車架具有兩條向前延伸且可活動地座置于該兩外側桿上的內側桿,及兩個分別由該兩內側桿向前延伸的凸耳部,配合該后段車架因本身重量而向下傾斜,此時,每一凸耳部則相對地向上傾斜而推抵定位塊底緣,然而由于該前段車架的體積與重量皆較大,所以定位塊并不會被凸耳部推抵移動,藉此使得該后段車架于組裝時是保持平衡狀態(tài)而自我定位于該前段車架后端。
文檔編號B62K11/02GK101172508SQ20061014290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蔡豐智 申請人:光陽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