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車輛內飾,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及車輛。
背景技術:
1、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和乘客經常會直面太陽照射,對駕駛員和乘客的視野帶來不適,尤其在順光開車突然轉為逆光行車時,會突然受到太陽光強烈直射,駕駛員眼前將出現盲區(q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人們在汽車的前檔玻璃位置設置了遮陽板,以滿足駕駛員和乘客對遮掩的開車需求,為駕駛車輛時提升安全性和舒適型性。
2、遮陽板是為了滿足客戶遮陽要求的汽車內飾零件,針對不同車輛(轎車、suv、卡車)視野的不同,以及客戶的身高和開車習慣,遮陽板的調節(jié)遮陽角度應該滿足全角度視野調整要求,并固定在客戶自適應的任意位置,且滿足行車震動過程中調整角度保持性、無異響等要求。
3、現有的遮陽板通過轉軸座安裝在汽車頂棚上,手動操作遮陽板翻轉,來實現遮陽功能;化妝鏡通常為滑蓋式/或翻蓋式,手動操作鏡蓋打開,實現照明及化妝功能;由于在駕駛過程中,經常經過顛簸路面,駕駛員在適應性調整好遮陽板角度的情況下,遮陽板角度下沉或晃動,對行車安全會帶來一定的隱患。目前汽車上遮陽板轉軸使用的單扁度結構,在適應性調整完角度后,角度的保持完全靠轉軸的直徑尺寸與剛性夾鉗過盈配合來保證遮陽板的調節(jié)力矩、通過調節(jié)力矩來實現角度保持的耐久性,在遮陽板反復調節(jié)2500次后,剛性夾鉗的夾持力存在衰減、調節(jié)扭矩下降,遮陽板下沉,無法滿足客戶調節(jié)角度要求,且過盈配合對零件尺寸要求嚴格,存在異響等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zhí)峁┮环N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及車輛,可以解決目前遮陽板行業(yè)內使用的單扁度轉軸結構,在調節(jié)耐久及角度保持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客戶使用過程中存在松動、調節(jié)異響的風險,引發(fā)客戶抱怨的技術問題。
2、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包括:
3、遮陽板本體,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蓋合圍成一容納腔;
4、轉軸機構,包括轉軸、剛性夾鉗以及安裝座,所述轉軸包括第一軸段與之垂直連接的第二軸段,所述安裝座用于安裝在車里擋風玻璃上方的車頂內飾處,所述第一軸段轉動地安裝于所述安裝座內,所述第二軸段外壁面上開設有至少兩個扁平面,兩個扁平面位于所述第二軸段的不同徑線方向上,所述第二軸段被轉動至第一扁平面或第二扁平面匹配于所述剛性夾鉗處于限位狀態(tài)時,所述遮陽板本體處于非工作角度或最大工作角度。
5、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不同徑線方向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為45度-180度。
6、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的寬度不同。
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二軸段的中軸線平行。
8、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剛性夾鉗的鉗部內壁面具有一平直面,當所述第二軸段被轉動至第一扁平面或第二扁平面匹配于所述剛性夾鉗處于限位狀態(tài)時,所述平直面與所述第一扁平面或所述第二扁平面貼合。
9、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鉗部的平直面和弧面之間圓滑過渡連接。
10、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扁平面和第二扁平面非對稱設置。
11、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扁平面和第二扁平面位于所述第二軸段的中部。
12、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軸段中部外壁面設有鉗合部,所述鉗合部為圓柱狀,所述鉗合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軸段的直徑,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開設于所述鉗合部內。
13、第二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
14、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5、通過在轉軸上開設至少兩個扁平面,兩個扁平面與剛性夾鉗配合限位遮陽板本體于非工作角度或最大工作角度,替代傳統(tǒng)的轉軸和剛性夾鉗過盈配合的方式轉動過程中對剛性夾鉗的沖擊更小;轉軸雙扁度直邊與剛性夾鉗匹配,規(guī)避過盈配合耐久過程中夾持力衰減,提升耐久保持性遮陽板的耐久保持性更好。
1.一種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徑線方向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為0度-180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的寬度不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二軸段的中軸線平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夾鉗的鉗部內壁面具有一平直面,當所述第二軸段被轉動至第一扁平面或第二扁平面匹配于所述剛性夾鉗處于限位狀態(tài)時,所述平直面與所述第一扁平面或所述第二扁平面貼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部的平直面和弧面之間圓滑過渡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面和第二扁平面非對稱設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扁平面和第二扁平面位于所述第二軸段的中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段中部外壁面設有鉗合部,所述鉗合部為圓柱狀,所述鉗合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軸段的直徑,所述第一扁平面和所述第二扁平面開設于所述鉗合部內。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全角度適應調整的遮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