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前防撞梁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所述前防撞梁組件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側,且所述吸能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一空腔;內板,所述內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側,且所述內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內板加強板,所述內板加強板固定在所述內板的前側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內。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在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有效保護行人和駕乘人員,且維修成本低。
【專利說明】前防撞梁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車輛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前防撞梁組件及具有該前防撞梁組件的車輛。
【背景技術】
[0002]相關技術中,前防撞梁總成布置在車架的前端,且包括內板和外板,同時與車架螺接固定。隨著整車安全性能要求的逐漸提高,對駕乘人員的保護和對行人的保護要求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前防撞總成的結構、布置以及可靠性直接影響整車在相關法規(guī)中駕乘人員項以及行人保護項中的性能表現(xiàn)。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整車的安全性能,現(xiàn)有的前防撞梁總成存在改進空間。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在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有效保護行人和駕乘人員,且維修成本低的前防撞梁組件。
[0004]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所述前防撞梁組件的車輛。
[0005]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前防撞梁組件。所述前防撞梁組件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側,且所述吸能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一空腔;內板,所述內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側,且所述內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內板加強板,所述內板加強板固定在所述內板的前側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內。
[0006]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從前向后依次設置有所述吸能板、所述外板、所述內板加強板以及所述內板,并在所述吸能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內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通過所述內板加強板加強所述內板結構強度,從而在所述車輛受到碰撞時,提供了充足的吸能空間,使碰撞能量被逐級吸收,有效地保護行人的安全以及駕乘人員的安全,避免位于所述前防撞梁組件后的其他零件損壞,減少損失且降低維修成本。
[0007]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吸能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一通孔,所述吸能板上還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包括兩個位于所述吸能板的兩端的第一子加強筋和多個第二子加強筋,多個第二子加強筋分別連接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通孔之間,一個第一子加強筋連接在最左側的第一通孔的左側,另一個第一子加強筋連接在最右側的第一通孔的右側。這樣,可以在碰撞時引導所述吸能板的變形,同時使所述吸能板的結構強度更合理。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吸能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吸能板的上側壁的寬度大于所述吸能板的下側壁的寬度,從而能夠確所述保吸能板與行人發(fā)生碰撞后,行人的膝蓋的上部與膝蓋的下部的運動趨勢相同,減小行人膝蓋處的彎曲程度,降低行人發(fā)生骨折的風險。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外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外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為U形且向所述外板的內部凹入,從而使所述外板與所述吸能板的焊接更容易,焊接穩(wěn)定性更高,還可以使外板受碰撞時變形均勻,不會發(fā)生斷裂,碰撞能量傳遞效果更好。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板加強板包括本體、上翻邊和下翻邊,所述本體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上翻邊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上側壁的后沿且向上延伸,所述下翻邊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側壁的后沿且向下延伸。
[0012]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包括多個向前凸出的凸出部和多個向后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沿所述本體的左右方向交錯布置,從而在加強結構強度的同時,還可以將所述第二空腔分隔成兩個第二子空腔,以在低速碰撞時減小所述第二空腔的空間且可以逐級吸收能量。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內板包括:第一段和兩個第二段,兩個所述第二段對稱地連接在所述第一段的兩側,所述第一段的前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段的前表面的前方。
[0014]更進一步地,兩個第二段上均形成有多個加強部,從而增加所述第二段的抵抗變形的能力,使碰撞能量能夠平穩(wěn)傳遞到車架縱梁上,避免出現(xiàn)所述前防撞梁組件在碰撞能量還未傳遞到車架縱梁時,所述前防撞梁組件就先損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0015]有利地,所述吸能板、所述外板、所述內板加強板和所述內板的屈服強度依次增大,從而更符合碰撞時的能量吸收規(guī)律,碰撞能量被逐級依次吸收。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左縱梁和右縱梁;前防撞梁組件,所述前防撞梁組件為第一方面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左縱梁吸能盒組件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所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前端和所述右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前端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的左右兩側,所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后端和所述右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后端分別與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螺栓連接。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車輛,高速碰撞時,所述前防撞梁組件能夠完全潰縮變形,碰撞能量平穩(wěn)地傳遞到左縱梁和右縱梁上,避免左縱梁和右縱梁的損壞,減小發(fā)動機的侵入量,保護駕乘人員和行人的安全,低速碰撞時,所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和所述右縱梁吸能盒組件充分發(fā)揮吸能作用,保護發(fā)動機罩和散熱器不被損壞。
[0018]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吸能板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吸能板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吸能板的又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0024]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吸能板的再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外板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外板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外板的又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外板的再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加強板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加強板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加強板的又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加強板的再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的又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1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1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8]【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9]車輛100、前防撞梁組件10、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外板1、第二加強筋11、外板I的上側壁101、外板I的下側壁102、外板I的底壁103、吸能板2、第一通孔21、第一加強筋22、第一子加強筋221、第二子加強筋222、吸能板2的上側壁201、吸能板2的下側壁202、吸能板2的底壁203、內板3、第一段31、第二段32、加強部321、內板3的上側壁301、內板3的下側壁302、內板3的底壁303、內板加強板4、本體41、本體41的上側壁401、本體41的下側壁402、本體41的底壁403、凸出部411、凹入部412、上翻邊42、下翻邊43、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吸能盒510、連接板520、螺栓530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41]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42]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43]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44]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5]下面參照圖1-圖18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10。如圖1-圖18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10包括外板1、吸能板2、內板3和內板加強板4。
[0046]吸能板2固定在外板I的前側,且吸能板2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第一空腔101以在碰撞時吸收能量。內板3固定在外板I的后側,且內板3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第二空腔102以在碰撞時吸收能量。內板加強板4固定在內板3的前側,且內板加強板4位于第二空腔102內。
[0047]換言之,在前防撞梁組件10中,內板3位于最后側,內板加強板4固定在內板3的前側對內板3起到加強作用,外板I固定在內板加強板4的前側,同時內板加強板4可將內板3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的第二空腔102分隔成兩個第二子空腔或者使第二空腔102的體積縮小,吸能板2固定在外板I的前側。
[0048]當車輛100受到碰撞時,吸能板2優(yōu)先發(fā)生變形,通過第一空腔101以及吸能板2自身的變形吸收能量,在一定碰撞速度下,減小碰撞對行人的傷害。碰撞力從前向后依次從外板1、內板加強板4到內板3的傳遞過程中,通過第二空腔102提供充足的吸能空間,并通過外板1、內板加強板4和內板3自身的變形逐級吸收能量,從而保護位于內板3后側的零部件(例如,車架縱梁),保護位于車輛100內的駕乘人員的安全,減少碰撞損失及維修成本。
[0049]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前防撞梁組件10,從前向后依次設置有吸能板2、外板
1、內板加強板4以及內板3,并在吸能板2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第一空腔101,在內板3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第二空腔102,通過內板加強板4加強內板3結構強度,從而在車輛100受到碰撞時,提供了充足的吸能空間,使碰撞能量被逐級吸收,有效地保護行人的安全以及駕乘人員的安全,避免位于前防撞梁組件10后的其他零件損壞,減少損失且降低維修成本。具體而言,碰撞能量經(jīng)過前防撞梁組件10的充分吸收后,再傳遞到車架縱梁上,可以減小車輛100的零部件(例如,發(fā)動機)侵入駕駛室的侵入量,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0050]有利地,吸能板2、外板1、內板加強板4和內板3的屈服強度依次增大,從而更符合碰撞時的能量吸收規(guī)律,碰撞能量被逐級依次吸收。
[0051]如圖2所示,吸能板2上可以形成有在左右方向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一通孔21,從而降低吸能板2的強度,減輕吸能板2的重量,且碰撞時可優(yōu)先潰縮變形。此外,第一通孔21可以位于吸能板2的中部,這樣吸能板2變形時可沿車輛100的前后方向變形,不會向上偏移或者向下偏移,避免安裝在吸能板2上方或下方的零件受損。
[0052]如圖2-圖5所示,第一通孔21可以為正六邊形孔或圓孔,且第一通孔21的面積可以在達到滿足吸能板2成型工藝實現(xiàn)的前提下能達到的最大面積。如圖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通孔21為9個,且相鄰兩個第一通孔21之間的間距為45毫米。
[0053]如圖2和圖5所示,吸能板2上還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22。第一加強筋22包括兩個位于吸能板2的兩端的第一子加強筋221和多個第二子加強筋222。多個第二子加強筋222可以分別連接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通孔21之間。一個第一子加強筋221連接在最左側的第一通孔21的左側,另一個第一子加強筋221連接在最右側的第一通孔21的右側。
[0054]也就是說,第一加強筋22沿車輛100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貫穿多個第一通孔21,從而能夠在碰撞時引導吸能板2的變形,同時與多個第一通孔21配合,使吸能板2的結構強
度更合理。
[0055]換言之,吸能板2的結構強度既能保證碰撞時優(yōu)先潰縮變形,又不能出現(xiàn)由于強度小,遇到較小的外力時就發(fā)生變形(例如,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磕碰而產(chǎn)生變形)的情況。
[0056]有利地,吸能板2的橫截面可以為U形。吸能板2的上側壁201的寬度可以大于吸能板2的下側壁202的寬度,從而能夠確保吸能板2與行人發(fā)生碰撞后,行人的膝蓋的上部與膝蓋的下部的運動趨勢相同,減小行人膝蓋處的彎曲程度,降低行人發(fā)生骨折的風險。
[0057]此外,為了方便吸能板2的焊接和涂裝等需求,吸能板2上還可以設有焊接定位孔以及涂裝漏液孔等工藝孔,在滿足工藝需求的同時滿足車輛100的輕量化需求。
[0058]如圖6-圖9所示,外板I的橫截面可以為U形。外板I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二加強筋11,第二加強筋11為U形且向外板I的內部凹入,從而使外板I與吸能板2的焊接更容易,焊接穩(wěn)定性更高。此外,在低速碰撞時,多個第二加強筋11能夠使外板I整體承擔碰撞力,碰撞時第二加強筋11可以凹陷變形,外板I整體的變形比較均勻,不會發(fā)生外板I斷裂的現(xiàn)象,碰撞能量傳遞效果好。
[0059]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加強筋11的數(shù)量需要合理設置,以避免第二加強筋11過多而導致外板I斷裂而影響碰撞效果的現(xiàn)象發(fā)生。例如,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示例中,第二加強筋11為5個,且相鄰兩個第二加強筋11之間的間隔為135毫米。
[0060]具體而言,如圖8和圖9所示,第二加強筋11可以形成在U形外板I的上側壁101、下側壁102以及底壁103上,且均向內凹入。這樣,不但加強了外板I的結構強度,而且外板I的外表面上大部分為平面,更有利于外板I與吸能板2的焊接。
[0061]更為具體地,外板I的上側壁101與吸能板2的上側壁201可以通過點焊相連,夕卜板I的下側壁102和吸能板2的下側壁202可以通過點焊相連,外板I的底壁103與吸能板2的底壁203在前后方向上間隔開以形成第二空腔102的壁。
[0062]內板加強板4可以包括本體41、上翻邊42和下翻邊43。內板加強板4的本體41的橫截面可以為U形。上翻邊42可以連接在本體41的上側壁401的后沿且從上側壁401的后沿向上延伸。下翻邊43可以連接在本體41的下側壁402的后沿且從下側壁402的后沿向下延伸。這樣,當內板加強板4焊接在內板3上,可以增加碰撞能量的承受面積,改善碰撞能量的傳遞效果。
[0063]如圖11所示,本體41可以包括多個向前凸出的凸出部411和多個向后凹入的凹入部412。凸出部411和凹入部412可以沿本體41的左右方向交錯布置?!敖诲e布置”是指,相鄰兩個凸出部411之間可以連接有一個凸出部411,相鄰兩個凸出部411之間可以連接有一個凹入部412。
[0064]其中,本體41的左右方向,也就是車輛100的左右方向。如圖11所示,從上向下俯視內板加強板4,先前凸出的部分為凸出部411,向后凹入的部分為凹入部412。
[0065]內板加強板4形成交錯布置的凸出部411和凹入部412,加強結構強度的同時,可以將第二空腔102分隔成兩個第二子空腔,以在低速碰撞時減小第二空腔102的空間且可以逐級吸收能量。
[0066]具體而言,當外板I發(fā)生過度變形時,內板加強板4與外板I之間限定出的一個第二子空腔可以充分吸收外板I過度變形產(chǎn)生的能量,避免外板I與內板3的焊接處脫開,更好地控制碰撞變形量。
[0067]此外,在發(fā)生側面碰撞時,如圖11所示的內板加強板4的兩側的凸出部411,可以使碰撞能量向另一側傳遞。具體而言,如果側面碰撞發(fā)生在車輛100的左側,則位于內板加強板4的左側的凸出部411可以將能量向右側傳遞。
[0068]如圖14-圖16所示,內板3的橫截面可以為U形。如圖15所示,內板3可以包括第一段31和兩個第二段32。兩個第二段32可以對稱地連接在第一段31的兩側,第一段31的前表面位于第二段32的前表面的前方。第二段32上可以形成有多個加強部321,從而增加第二段32的抵抗變形的能力,使碰撞能量能夠平穩(wěn)傳遞到車架縱梁上,避免出現(xiàn)前防撞梁組件10在碰撞能量還未傳遞到車架縱梁,前防撞梁組件10就先損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0069]總體而言,內板3位于前防撞梁組件10的最后側,外板I以及內板加強板4均焊接在內板3上,內板3采用三段式結構,且第一段31向前凸出,兩個第二段32上均形成有加強部321,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內板3的結構強度,保證碰撞能量能夠最大程度的吸收后,再傳遞到車輛100的車架上,不會造成位于內板3后側的其它零部件的損壞。
[0070]可選地,如圖14所示,加強部321可以為加強凸起,加強凸起可以為圓形或方形。有利地,第一段31與第二段32之間可以通過圓弧過渡,避免應力集中。
[0071]此外,內板加強板4的上翻邊42和下翻邊43可以焊接在內板3的底壁303上,上翻邊42和下翻邊43中的每一個上均形成有多個第三加強筋,內板3的底壁303上形成有與多個所述第三加強筋配合的第四加強筋,從而增加配合處的局部剛度,由此在前防撞梁組件10發(fā)生碰撞變形時,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0072]內板3的上側壁301與外板I的上側壁101點焊相連,內板3的下側壁302302與外板I的下側壁102點焊相連,從而不僅使內板3和外板I的焊接容易實現(xiàn),還可以分攤碰撞能量,增加前防撞梁組件10的承受能力。
[0073]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車輛100。車輛100可以包括左縱梁、右縱梁、前防撞梁組件10、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
[0074]如圖1所示,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的前端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的前端可以分別焊接固定在前防撞梁組件10的內板3的左右兩側。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的后端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的后端可以分別與左縱梁和右縱梁螺栓530連接。
[0075]換言之,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連接在前防撞梁組件10的內板3的左側和左縱梁之間,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連接在前防撞梁組件10的內板3的右側和右縱梁之間,用于進一步吸收碰撞能量。
[0076]可以理解的是,前防撞梁組件10的整體剛度要弱于車架的縱梁的剛度,從而在車輛100發(fā)生碰撞時,前防撞梁組件10可以優(yōu)先發(fā)生變形。
[0077]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車輛100,高速碰撞時,前防撞梁組件10能夠完全潰縮變形,碰撞能量平穩(wěn)地傳遞到左縱梁和右縱梁上,避免左縱梁和右縱梁的損壞,減小發(fā)動機的侵入量,保護駕乘人員和行人的安全,低速碰撞時,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充分發(fā)揮吸能作用,保護發(fā)動機罩和散熱器不被損壞。
[0078]此外,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與左縱梁螺接固定,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與右縱梁螺接固定可以在碰撞后,方便的拆卸和更換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以及焊接固定在上述吸能盒組件上的前防撞梁組件10。
[0079]優(yōu)選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與前防撞梁組件10可以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相連,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與前防撞梁組件10可以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相連,焊接更牢固,使前防撞梁組件10整體承受碰撞能量時,能夠將碰撞能量從左右兩側均勻地傳遞到車架上。
[0080]具體地,如圖17和圖18所示,左縱梁吸能盒組件50a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50b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包括吸能盒510和焊接固定在吸能盒510的后側的連接板520。連接板520與相應的縱梁通過螺栓530相連。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示例中,螺栓530可以為三個,三個螺栓530中的兩個可以位于連接板520的外側,其中一個可以位于連接板520的內側。
[0081]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車輛100的其他構成例如左縱梁和右縱梁等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0082]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83]盡管上面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板; 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側,且所述吸能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一空腔; 內板,所述內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側,且所述內板與所述外板之間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 內板加強板,所述內板加強板固定在所述內板的前側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一通孔,所述吸能板上還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 所述第一加強筋包括兩個位于所述吸能板的兩端的第一子加強筋和多個第二子加強筋,多個第二子加強 筋分別連接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通孔之間,一個第一子加強筋連接在最左側的第一通孔的左側,另一個第一子加強筋連接在最右側的第一通孔的右側。
3.根據(jù)權利要2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吸能板的上側壁的寬度大于所述吸能板的下側壁的覽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外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為U形且向所述外板的內部凹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加強板包括本體、上翻邊和下翻邊,所述本體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上翻邊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上側壁的后沿且向上延伸,所述下翻邊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側壁的后沿且向下延伸。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體包括多個向前凸出的凸出部和多個向后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沿所述本體的左右方向交錯布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內板包括:第一段和兩個第二段,兩個所述第二段對稱地連接在所述第一段的兩側,所述第一段的前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段的前表面的前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兩個第二段上均形成有多個加強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板、所述外板、所述內板加強板和所述內板的屈服強度依次增大。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縱梁和右縱梁; 前防撞梁組件,所述前防撞梁組件為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前防撞梁組件; 左縱梁吸能盒組件和右縱梁吸能盒組件,所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前端和所述右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前端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前防撞梁組件的內板的左右兩側,所述左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后端和所述右縱梁吸能盒組件的后端分別 與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螺栓連接。
【文檔編號】B60R19/24GK103522968SQ201310517491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張康, 宋紅雙, 徐波, 張清芳, 孟令洲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