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煤礦井下車用部件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
直O(jiān)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車在冬季行使過程中,由于駕駛室內(nèi)外溫度差的影響,在車輛擋風玻璃上形成哈氣,如不及時清除,就會結成冰,影響司機視線,如果司機用抹布清理,會影響運行效率。現(xiàn)有地面車輛所使用暖風除霜裝置均由電機帶動,而煤礦井下無法直接使用電機,電機必須防爆。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煤礦井下車輛沒有暖風除霜裝置影響運行效率,而現(xiàn)有暖風除霜裝置不能適用于煤礦井下車輛的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包括暖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液壓驅動機構,液壓驅動機構包括由防爆柴油機驅動的液壓泵,液壓泵通過操縱閥連接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連接取暖裝置;
所述的暖風裝置包括暖風裝置殼體,暖風裝置殼體內(nèi)部通過隔板分隔為兩個腔室,一個腔室內(nèi)部設置風扇,風扇通過連接軸與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連接,風扇軸線方向上方對應的暖風裝置殼體上開有風扇吸風口,風扇徑向方向對應的隔板上開有風扇吹風口 ;另一個腔室內(nèi)里設有熱交換器,該腔室暖風裝置殼體的頂部設有熱風出管,熱風出管連接鴨嘴管, 鴨嘴管延伸到駕駛室擋風玻璃處。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風扇外罩有風罩,風罩一端固定于隔板上,風罩與隔板的連接處位于風扇吹風口之外圍,風扇吸風口對應的風罩上也開口,風罩的開口處鑲嵌擋風圈。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液壓馬達固定在暖風裝置殼體上。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熱交換器為散熱銅管組成,其進熱水管與柴油機水箱熱水口連接,出水管與柴油機散熱器連接。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液壓馬達的輸出軸用半圓鍵、鎖母與連接塊相連;連接塊通過螺釘與安裝有風扇的連接軸相連。本發(fā)明所述的液壓馬達帶動風扇旋轉,風扇從風扇吸風口處吸入冷風,然后從風扇吹風口進入熱交換器所在腔室,熱交換器內(nèi)為散熱銅管組成,當熱水從柴油機水箱進入后,冷風與熱交換器內(nèi)的水產(chǎn)生熱交換作用,吸熱后的冷風變成熱風,從熱風出管經(jīng)鴨嘴管到達擋風玻璃處。本發(fā)明相對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驅動方便,裝配簡單,結構緊湊,易于布置,取熱及其出風順暢,可靠性高。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液壓驅動機構示意圖,
圖中1-液壓馬達,2-螺栓I,3-暖風裝置殼體,4-連接塊,5-半圓鍵,6-鎖母,7-螺釘,8-連接軸,9-風扇,10-風罩,11-擋風圈,12-鎖母,13-風扇吸風口,14-風扇吹風口, 15-螺栓II,16-隔板,17-熱交換管,18-熱風出管,19-鴨嘴管,20-密封墊,21-進熱水管, 22-出水管,23-防爆柴油機,24-液壓泵,25-手柄操縱閥,26-取暖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是用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而不是對其作任何限制。本發(fā)明由液壓驅動機構及其取暖裝置構成。液壓驅動機構由液壓泵對、手柄操縱閥25、液壓馬達1及其液壓附件組成。液壓泵M由防爆柴油機23帶動,液壓泵M的轉速由柴油機決定,液壓泵M輸出的液壓油經(jīng)過手柄操縱閥25后到達液壓馬達1,驅動液壓馬達1旋轉,液壓馬達1輸出到取暖裝置。取暖裝置液壓馬達1通過四條螺栓2固定在暖風裝置殼體3上。液壓馬達1輸出軸用半圓鍵5、鎖母6與連接塊4相連;連接塊4通過螺釘7與連接軸8相連;風扇9固定于連接軸8上,風罩10固定于隔板16上,風扇9與風罩10通過擋風圈11密封。熱交換器17立插在暖風裝置殼體3內(nèi),周圍用密封墊20密封。熱交換器的進熱水管21與柴油機水箱熱水口連接,出水管22與柴油機散熱器連接。熱風出管18用鴨嘴管19連接到井下車輛駕駛室擋風玻璃處。手柄操縱閥25在初始狀態(tài)時,泵處于卸荷狀態(tài),泵輸出的流量通過手柄操縱閥25 與油箱連通,泵空轉。當需要除霜取暖時,扳動手柄操縱閥25,使閥換向,泵輸出的油經(jīng)手柄操縱閥25到液壓馬達1,帶動暖風裝置運轉。風量的大小取決于油泵的流量,而流量取決于柴油機的轉速,即油門的大小。
權利要求
1.一種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包括暖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液壓驅動機構,液壓驅動機構包括由防爆柴油機(23)驅動的液壓泵(24),液壓泵(24)通過手柄操縱閥(25)連接液壓馬達(1 ),液壓馬達(1)連接取暖裝置(26);所述的暖風裝置包括暖風裝置殼體(3),暖風裝置殼體(3)內(nèi)部通過隔板(16)分隔為兩個腔室,一個腔室內(nèi)部設置風扇(9),風扇(9)通過連接軸(8)與液壓馬達(1)的輸出軸連接,風扇(9)軸線方向上方對應的暖風裝置殼體(3)上開有風扇吸風口(13),風扇徑向方向對應的隔板(16)上開有風扇吹風口(14);另一個腔室內(nèi)里設有熱交換器(17),該腔室暖風裝置殼體的頂部設有熱風出管(18),熱風出管(18)連接鴨嘴管(19),鴨嘴管(19)延伸到駕駛室擋風玻璃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扇(9)外罩有風罩(10),風罩(10) —端固定于隔板(16)上,風罩(10)與隔板(16)的連接處位于風扇吹風口(14)之外圍,風扇吸風口(14)對應的風罩(10)上也開口,風罩(10)的開口處鑲嵌擋風圈(11)。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其特征在于液壓馬達(1) 固定在暖風裝置殼體(3)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其特征在于熱交換器(17)為散熱銅管組成,其進熱水管(21)與柴油機水箱熱水口連接,出水管(22 )與柴油機散熱器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其特征在于液壓馬達(1)的輸出軸用半圓鍵(5)、鎖母(6)與連接塊(4)相連;連接塊(4)通過螺釘(7)與安裝有風扇(9) 的連接軸(8)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煤礦井下車用部件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礦井下車用暖風除霜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煤礦井下車輛沒有暖風除霜裝置影響運行效率。其包括暖風裝置、液壓驅動機構,液壓驅動機構包括液壓泵、操縱閥以及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連接取暖裝置;暖風裝置殼體內(nèi)部通過隔板分隔為兩個腔室,一個腔室內(nèi)部設置風扇,風扇與液壓馬達連接,風扇軸線方向上方對應的暖風裝置殼體上開有風扇吸風口,風扇徑向方向對應的隔板上開有風扇吹風口;另一個腔室內(nèi)里設有熱交換器,該腔室的頂部設有熱風出管,熱風出管連接鴨嘴管,鴨嘴管延伸到駕駛室擋風玻璃處。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驅動方便,裝配簡單,結構緊湊,易于布置,取熱及其出風順暢,可靠性高。
文檔編號B60S1/54GK102501832SQ2011103480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周鋒濤, 焦高榮, 趙瑞萍, 馬建民 申請人: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 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