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綠豆抗豆象品種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綠豆抗豆象品種的方法,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的引物對,以及其在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綠豆抗豆象 品種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綠豆(Vignaradiata)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SE豆屬植物,中國是綠豆的發(fā)源 地之一,擁有類型繁多的綠豆品種資源。中國、緬甸等國是主要的綠豆出口國。由于其生 育期短、適應性廣,且具有較好的固氮能力,因此是種植業(yè)資源合理配置、倒茬輪作、間作套 種、減災救災不可缺少的糧食作物及貧困地區(qū)農民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同時綠豆富含蛋 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及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和膽固醇、防止動 脈粥樣硬化等功效,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保健和經濟價值,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睞。近年來,國 際市場對綠豆的需求量和全世界綠豆的生產量均有所增加,目前中國的綠豆年出口量在 20-30萬噸,出口價格一般400-500美元。綠豆的社會經濟價值不容忽視。
[0003] 然而,豆象是危害綠豆最嚴重的倉儲害蟲,豆象分布范圍廣,在任何種植和儲藏 食用豆的地方都可發(fā)生綠豆象危害。在一個生活周期內,因綠豆象危害一般損失產量 30% -56%,可導致整倉綠豆被破壞。在我國,綠豆象每年可繁殖4-11代,除危害綠豆外, 還可危害小豆、豇豆、豌豆、蠶豆、菜豆、扁豆等。國內外對綠豆豆象的研究還相當滯后,雖然 國內外已進行了多年的抗豆象研究,但抗豆象相關基因方面的研究進展緩慢。首要原因是 綠豆尚無全基因組序列信息,SSR分子標記匱乏,基本都使用RFLP、RAH)和AFLP標記,這些 標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RFLP標記所需DNA量大,操作繁瑣、周期長、成本高、成功率低、 有放射性污染等弊端。RAH)標記不能鑒別雜合子和純合子,還存在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差等缺 點。AFLP標記技術難度大,費用高。這些標記限制了對綠豆抗豆象的分子研究,這與十年前 水稻基因的遺傳研究很相似。但自從完成水稻全基因組測序后,開發(fā)了大量的SSR,STS和 SNP等標記,特別是SSR標記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水稻基因的圖位克隆研究。SSR標記具有 重復性好、多態(tài)性高、共顯性遺傳、遍布整個基因組等優(yōu)點,使得SSR標記成為廣泛使用的 分子標記。
[0004] 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其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的特點成為越來越多的 生物學研究者在解決生物學問題時的首選,尤其在轉錄組測序方面更顯示出極大的潛力。 轉錄組是連接基因組遺傳信息與生物功能的必然紐帶,同時相對于真核生物全基因組測序 來說,轉錄組測序得到的序列不含有內含子及其它非編碼序列,因此轉錄組測序有著無可 比擬的高性價比優(yōu)勢。通過綠豆轉錄組測序來開發(fā)SSR標記是一種簡單高效的途徑,這些 新的EST-SSR分子標記對綠豆的分子遺傳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0005]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食用豆類遺傳育種學家致 力于抗豆象的研究。國內的抗豆象資源較為稀缺,目前為止,報道的高抗豆象綠豆資源主要 有來自于非洲馬達加斯加野生種TC1966和來自于澳大利亞野生種ACC41。TC1966被廣泛 應用于綠豆遺傳育種研究。
[0006] 目前,生產上防治豆象危害的主要方法為磷化鋁熏蒸法,這不僅增加了食用豆生 產的成本,而且容易導致農藥殘留,造成環(huán)境污染,影響食用者身體健康。因此研究開發(fā)抗 豆象基因緊密連鎖標記,克隆抗豆象基因,應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培育抗豆象綠 豆新品種,是防治豆象危害最為經濟且環(huán)保的方法,對于減輕豆象危害,保障我國綠豆安全 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fā)明內容】
[0007]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綠豆常規(guī)抗豆象育種方法只能依靠收獲后進行抗豆象鑒定 所帶來的周期長、操作繁瑣以及耗時費力等缺點,提供一種省時、省力、準確、快捷的分子標 記輔助選育綠豆抗豆象品種的選育方法,具體涉及了一種用于檢測綠豆對對象抗性的引物 對及其應用。
[0008]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的引物對,具體為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 示的單鏈DNA和序列2所示的單鏈DNA組成的引物對。
[0009] 所述引物對中,兩條單鏈DNA分子既可以分別單獨包裝,也可以混合包裝。如果混 合包裝,兩條單鏈DNA分子的摩爾比可為1:1。
[0010] 所述引物對在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中的應用也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11]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 一種用于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的試劑盒。
[0012]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的試劑盒,具體可含有所述的引物對, 以及PCR反應緩沖液、DNA聚合酶和4種dNTP。
[0013] 所述引物對的制備方法和所述試劑盒的制備方法也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14]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檢測綠豆對豆象抗性的方法,具體可包括如下步驟:
[0015] (al)以待測綠豆的基因組DNA為模板,以所述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獲得PCR產 物;
[0016] (a2)檢測步驟(al)所得PCR產物的大小,按照如下方法確定所述待測綠豆對豆象 的抗性:若所述PCR產物中含有大小為106bp的DNA片段,則所述待測綠豆為或候選為抗豆 象綠豆;若所述PCR產物中含有大小為120bp的DNA片段,則所述待測綠豆為或候選為感豆 象綠豆。
[0017] 在實際應用中,判斷PCR產物中是否含有目的DNA片段時,可通過將PCR產物進行 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凝膠濃度具體可如8% ),看電泳圖譜上是否含有目的條帶: 電泳圖譜上含有目的條帶,則PCR產物中含有目的DNA片段。
[0018]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大小為106bp的DNA片段為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DNA片段;所 述大小為120bp的DNA片段為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DNA片段。
[0019] 在實際應用中,判斷PCR產物中是否含有序列3或序列4所示DNA片段,可通過對 PCR產物進行核苷酸序列測定來判斷。
[0020] 在所述方法中,以所述引物對進行PCR擴增的退火溫度為50°C。
[0021]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以所述引物對進行PCR擴增的程序具體為:95°C預變 性5min;95°C變性30s,50°C退火45s,72°C延伸30s,進行33個循環(huán);最后72°C延伸5min。
[0022] 所述的引物對或所述試劑盒或所述方法在如下(I)-(IV)任一中的應用也屬于本 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23] (I)篩選抗豆象綠豆品種;
[0024] (II)篩選感豆象綠豆品種;
[0025] (III)培育抗豆象綠豆品種;
[0026] (IV)培育感豆象綠豆品種。
[0027] 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培育抗豆象(或感豆象)綠豆品種的方法,包 括采用通過以上所述方法檢測得到的所述抗豆象(或感豆象)綠豆品種作為親本進行育種 的步驟。
[0028]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抗豆象或所述感豆象具體體現(xiàn)在種子被害率這一指標上。具體 而言,所述抗豆象綠豆為種子被害率在35%以下的綠豆;所述感豆象綠豆為種子被害率在 65%以上的綠豆。
[0029] 其中,所述種子被害率為受害種子粒數(shù)與每份材料鑒定的總粒數(shù)的比值。更加 具體的,所述種子被害率的測定方法參見"程須珍.綠豆抗豆象基因源發(fā)掘與創(chuàng)新利用研 究.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碩士論文"一文進行。
[0030]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豆象具體為綠豆象。
[0031]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待測綠豆具體為由綠豆親本TC1966(抗豆象)和 綠豆親本VC1973A(感豆象)雜交產生的F2分離群體94個單株衍生的F2:3家系。
[0032] 本發(fā)明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綠豆抗、感豆象近等基因系材料VC6089A 和VC1973A進行轉錄組測序,開發(fā)抗豆象相關的EST-SSR標記,并篩選出抗豆象親本TC1966 和感豆象親本材料VC1973A間的多態(tài)性標記,并對產生的F2分離群體94個單株進行驗證, 獲得了抗豆象基因連鎖標記(序列1和序列2組成的引物對)。實驗證明,本發(fā)明對由抗、 感豆象親本TC1966和VC1973A雜交產生的F2分離群體94個單株對綠豆象的分子檢測及抗 性統(tǒng)計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引物對(序列1和序列2)擴增出106bp目的條 帶(序列3)的綠豆全部表現(xiàn)出抗豆象;而采用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引物對(序列1和序列2) 擴增出120bp目的條帶(序列4)的綠豆全部表現(xiàn)出感豆象??梢?,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檢測綠 豆對豆象抗性的方法可靠、簡便、實用,在綠豆種質資源評價和育種標記的輔助選擇中具有 重要應用前景,同時為培育對豆象高抗的綠豆品種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附圖說明】
[0033] 圖1為實施例1中部分SSR重復基元類型和數(shù)量。
[0034] 圖2為實施例2中采用引物對A檢測抗豆象親本TC1966,感豆象親本VC1973A以 及它們雜交的F2分離群體DNA進行多態(tài)性驗證的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