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噴砂工位中種植體固定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噴砂工位中種植體固定座。
背景技術:
種植體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其植入人體缺牙部位的上或下頜骨內,待其手術傷口愈合后,種植體外部的螺牙與上或下頜骨結合為一體。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實驗證明,螺牙雖然能夠與骨頭牢固結合于一體,假牙仍然會與螺牙分離,存在使用壽命短的缺陷,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種植體進行噴砂處理,以在種植體上形成小孔,形成的小孔能夠有效增大骨頭與種植體的相融性,使骨頭與種植體結合的更加牢固。為保證噴砂的順利進行,需要將種植體采用工裝夾具進行固定,該夾具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開設有卡槽。工裝時,將種植體放置于卡槽內,使種植體的下端部與卡槽形成過盈配合,以防止在噴砂時,種植體在砂粒擊打下從卡槽中脫出。然而當噴砂結束后,很難將種植體從卡槽拔出,費時費力,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導致噴砂不連續(xù),降低了噴砂效率。此外,種植體是強行插入于卡槽內,其外表面容易損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提高種植體工裝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操作簡單的噴砂工位中種植體固定座。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噴砂工位中種植體固定座,它包括承載臺、底座和空壓機,所述底座設置于承載臺頂部,底座的頂部開設有凹槽,底座內開設有氣流通道a,承載臺內開設有氣流通道b,氣流通道a的一端與氣流通道b連接,氣流通道a的另一端與凹槽底部連通,氣流通道b的另一端與空壓機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的底座的左右側壁上均開設有連通凹槽的導向孔,底座的左右側壁上均還設置有夾緊機構,夾緊機構由壓縮彈簧、壓桿、活塞和套筒組成,套筒的一端固設于底座側壁上,套筒內設置有活塞,套筒內且位于活塞與底座之間連接有壓縮彈簧,活塞上固設有順次貫穿壓縮彈簧和導向孔的壓桿,壓桿的端部連接有橡膠墊。
所述的凹槽為盲孔。
所述的氣流通道b為l形狀。
所述的氣流通道a垂向設置。
所述的導向孔徑向貫穿盲孔。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結構緊湊、提高種植體工裝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承載臺,2-底座,3-空壓機,4-凹槽,5-氣流通道a,6-氣流通道b,7-導向孔,8-夾緊機構,9-壓縮彈簧,10-壓桿,11-活塞,12-套筒,13-橡膠墊,14-種植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噴砂工位中種植體固定座,它包括承載臺1、底座2和空壓機3,所述底座2設置于承載臺1頂部,底座2的頂部開設有凹槽4,凹槽4為盲孔,底座2內開設有氣流通道a5,氣流通道a5垂向設置,承載臺1內開設有氣流通道b6,氣流通道b6為l形狀,氣流通道a5的一端與氣流通道b6連接,氣流通道a5的另一端與凹槽4底部連通,氣流通道b6的另一端與空壓機3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的底座2的左右側壁上均開設有連通凹槽4的導向孔7,導向孔7徑向貫穿盲孔,底座2的左右側壁上均還設置有夾緊機構8,夾緊機構8由壓縮彈簧9、壓桿10、活塞11和套筒12組成,套筒12的一端固設于底座2側壁上,套筒12內設置有活塞11,套筒12內且位于活塞11與底座2之間連接有壓縮彈簧9,活塞11上固設有順次貫穿壓縮彈簧9和導向孔7的壓桿10,壓桿10的端部連接有橡膠墊13。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2所示,先拉動兩個夾緊機構8的活塞11,使活塞11朝遠離底座2方向移動,保證橡膠墊13進入導向孔7內,再將待噴砂種植體14插入于凹槽4內,當種植體14底表面與凹槽4底表面接觸時,放開活塞11,壓桿10在壓縮彈簧9恢復力作用下朝種植體14方向運動,橡膠墊13抵壓于種植體14上,從而實現(xiàn)了種植體的快速工裝,相比傳統(tǒng)的過盈配合連接,極大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采用噴砂機對種植體噴砂處理后,再次使活塞11朝遠離底座2方向移動,橡膠墊13與種植體14分離,隨后打開空壓機3,空壓機3產出的高壓氣體順次經(jīng)氣流通道b6、氣流通道a5進入種植體的內螺紋孔內,在氣壓下,種植體從凹槽4內吹出,方便了卸料,進一步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