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維護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輪轂和漆面打磨工具。
背景技術:
車輛的輪轂部件在行駛過程中都會造成輪轂軸頭銹蝕和高溫卡死(燒結)的現(xiàn)象,影響輪轂的使用壽命和車主的行車安全。輪轂軸不經常保養(yǎng)就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首先,輪轂軸銹蝕時輪轂散熱不均,造成輪轂軸和鋼圈接觸點高溫燒結咬死,鋼圈拆卸困難,縮短軸承使用壽命,其次,輪轂軸銹蝕拆卸鋼圈后不進行除銹保養(yǎng),重裝鋼圈時很難原位復原,輪轂和鋼圈的接觸不吻合,汽車高速行駛時會出現(xiàn)抖動和搖晃,甚至導致輪胎螺絲斷裂的危險,嚴重影響車輛的操控性與安全性。
汽車漆面的刮蹭或碰撞,需要重新做漆面的修復,修復前需要把原來的底漆徹底清除后才能重新做新漆。目前都用砂輪片或普通鋼絲刷打磨,會有施工的危險,而且很容易傷害汽車金屬層,同時底漆很難清理干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輪轂和漆面打磨工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輪轂和漆面打磨工具,包括托盤、夾持頭、背膠式魔術貼及磨盤,所述托盤呈由中心向外側高度均勻降低的倒置狀圓盤,所述倒置狀圓盤的盤底直徑與中心高度的比值為(4-5):1,所述倒置狀圓盤的盤底呈中空以避讓輪轂軸頭的凸起部分和汽車漆面轉角部分,所述盤底的邊緣呈圓環(huán)狀以用于膠粘魔術貼,使磨盤可以粘連在魔術貼上,所述托盤中心處加工有螺紋孔,所述夾持頭的一端加工有與所述螺紋孔匹配的螺紋以與所述托盤連接,所述夾持頭的另一端為圓柱狀。
優(yōu)選地,所述托盤的材質為鋁合金。
優(yōu)選地,所述磨盤為黑金剛磨盤。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托盤的盤底直徑與中心高度的比值為(4-5):1,使得盤體運轉時平穩(wěn)不晃動,從而提高安全性并可增大軸向力以應對頑固斑點,且其盤體的高度由中心往外側均勻降低,磨盤的反作用力以緩和的方式向夾持頭傳遞,確保運轉平穩(wěn)的同時降低了使用時夾持頭的剪切力,避免夾持頭應力集中而斷裂的危險;
2、盤底邊緣為圓環(huán)狀,可直接與背膠式圓環(huán)狀魔術貼膠粘,利用魔術貼與黑金剛磨盤連接,可快速便捷安裝或更換不同粒度的磨盤,當魔術貼和黑金剛磨盤失效時直接撕下更換魔術貼即可;
3、盤體采用鋁合金制造,美觀耐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輪轂和漆面打磨工具,包括托盤1、夾持頭2、背膠式魔術貼3及磨盤4,托盤1呈由中心向外側高度均勻降低的倒置狀圓盤,所述倒置狀圓盤由鋁合金制造,其盤底直徑D與中心高度H的比值為(4-5):1,本實施例中為4:1。所述倒置狀圓盤的盤底呈中空狀以避讓輪轂軸頭的凸起部分和汽車漆面轉角部分,使得安裝在托盤1上的黑金剛磨盤能與輪轂軸頭和漆面接觸。托盤1盤底的邊緣呈圓環(huán)狀以與背膠式魔術貼3膠貼。托盤1的中心處加工有螺紋孔,夾持頭2的一端加工有與所述螺紋孔匹配的螺紋以與托盤1連接,夾持頭1的另一端為圓柱狀夾持在氣動鉆或電動鉆上。
使用時,將背膠式魔術貼3膠貼在托盤1上,黑金剛磨盤4與魔術貼粘連。當黑金剛磨盤4需更換時直接從魔術貼3上撕下即可,當魔術貼3損壞導致粘連不牢固時,更換魔術貼3。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