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高強度薄鋼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作汽車用鋼板和運輸機械用鋼板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具體地,涉及其中由氫脆性所引起的斷裂如季節(jié)性開裂和延遲斷裂被抑制發(fā)生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由氫脆性所引起的斷裂特別是在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鋼板中的問題。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高強度鋼板在比如螺栓、PC鋼線和線管的應用中己經得到大量使用,并且已知的是,當抗拉強度變?yōu)?80MPa以上時,由于氫侵入鋼中,導致氫脆性(如酸洗脆化、鍍敷脆化和延遲斷裂)。與此相比,因為鋼板厚度薄,在氫侵入時,氫在短時間內得到釋放。另外,出于可加工性和可焊性的觀點,因為780MPa以上的鋼板并沒有得到如此多地使用,對所謂氫脆性的積極對策沒有被考慮。然而,近年來,出于實現汽車的輕重量和提高其碰撞安全性的需要,迅速增長的趨勢是對在增強材料如減震器、或沖擊梁或鋼軌中使用的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鋼板應用壓制成型或彎曲加工。而且,應用壓制成型或彎曲加工的部件如柱子也被要求高的機械強度。隨之而來的是,對為超高強度薄鋼板提供抗易感氫脆性的要求正在變高。作為響應這種要求的鋼板,特別是,使用TRIP(相變感生塑性)鋼的鋼板正在引起關注。TRIP鋼是這樣一種鋼板,其中奧氏體組織殘留,并在使用加工變形時,由于應力,誘導殘留奧氏體(殘留Y)相變成馬氏體,從而得到大的伸長率。作為其種類,可列舉一些。其實例包括以多邊鐵素體為母相,并包含殘留奧氏體的TRIP型復合組織鋼(TPF鋼);以回火馬氏體為母相,并包含殘留奧氏體的TRIP型回火馬氏體鋼(TAM鋼);以及以貝氏體鐵素體為母相,并包含殘留奧氏體的TRIP貝氏體鋼(TBF鋼)。在這些之中,TBF鋼已經得到了長期的認識(在例如專利文獻l中描述),并且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由于硬質的貝氏體鐵素體,容易地獲得高強度,并且在組織中,在板條狀的貝氏體鐵素體的邊界容易生成細小的殘留奧氏體晶粒,并且這樣的組織轉變顯示很優(yōu)異的伸長率。此外,TBF鋼還有從制造觀點考慮的這樣的優(yōu)點,即能夠容易地通過單一的熱處理(連續(xù)退火工序或鍍敷工序)進行制造。當TRIP鋼的耐氫脆性(耐氫脆性的性能)得到提高時,考慮轉變與其中將各種元素加入到鋼中的棒鋼和螺栓鋼相關的技術。例如,在非專利文件2中,報道了當在主要由回火馬氏體形成的金相組織中,加入顯示抗回火軟化性的添加劑元素如Cr、Mo和V時,延遲斷裂得到有效地提髙。這是其中合金碳化物在鋼中析出以用作氫捕獲位置的技術,從而延遲斷裂形式從晶間斷裂轉變?yōu)榇┚嗔?。而且,在專利文件l中,據報道主要由Ti和Mg構成的氧化物有效地抑制了氫相關的缺陷產生。而且,在專利文件2中,據報道當Mg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復合析出或析出的化合物的分散狀態(tài)得到控制,并且在鋼板的微結構中的殘留奧氏體和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控制時,在加工之后的伸長率(延展性)和耐延遲斷裂性變得相適應。專利文件1:JP-A-11-293383專利文件2:JP-A-2003-166035非專利文件1:NISSINSTEELTECHNICALREPORT,第43期,12月,1980,l-10頁非專利文件2:"在延遲斷裂的解釋的新進展(^yb^e/7ayta汝a/me/"os/2/"te"^r/;(由曰本鋼鐵協會在1997年1月發(fā)行,111-120頁)
發(fā)明內容然而,在非專利文件1和2的技術中,因為鋼含有0.4重量。/。以上的C和許多合金元素,所以在薄鋼板中所需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性很差,而且,因為析出熱處理必須花費幾個小時以上以析出合金碳化物,所以生產率也是有問題的。專利文件l的技術針對厚鋼板,并且考慮特別是在高的熱輸入焊接之后的延遲斷裂。然而,沒有充分考慮在由薄鋼板制成的汽車部件中的使用環(huán)境。而且,在專利文件2的技術中,在實際上產生腐蝕并且存在氫的這樣的環(huán)境下,單獨的析出物的捕獲效應不足。此外,當加入Cr時,在TRIP鋼中(特別是在晶界附近)產生粗大的夾雜物(碳化物),在加工過程中導致裂紋的很硬滲碳體大量析出,并且抑制殘留奧氏體的產生。由于這些原因,沒有將Cr加入到TRIP鋼中。而且,當粗大夾雜物(碳化物)存在于晶界附近時,不但鋼板的機械強度和伸長率劣化,而且從環(huán)境中侵入的氫積聚在粗大夾雜物的周圍,使耐氫脆性劣化。如上所述,棒鋼和螺栓鋼的技術不能提高TRIP鋼的耐氫脆性。而且,幾乎沒有發(fā)現這樣的研究例子,其中在發(fā)揮出作為TRIP鋼板的特性的優(yōu)異可加工性的同時,充分考慮例如汽車部件長時間所處的嚴酷的使用環(huán)境,并且使用對加工之后的氫脆性的對策。本發(fā)明鑒于上述情況進行,并且意圖在于提供一種TRIP型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在不損害作為TRIP鋼板的特性的優(yōu)異延展性(伸長率)的情況下,在其中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區(qū)域中,耐氫脆性得到顯著提高。此外,本發(fā)明還意在提供一種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TRIP型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在成型為部件后的鋼板在嚴酷的使用條件下長時間地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并且可加工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又另外,本發(fā)明意在提供一種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TRIP型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即使在加入Cr時,不同于常規(guī)技術的是,在晶界附近也不產生粗大的碳化物,并且耐氫脆性得到急劇提高。艮口,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0.10至0.60%的<:、1.0至3.0。/。的Si、1.0至3.5o/。的Mn、0.15%以下的P、0.02。/o以下的S、1.5。/o以下的Al、0.003至2.0。/o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tmi以下,并且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按照根據下面所示的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髙強度薄鋼板,當控制在鋼板中的組分組成和殘留奧氏體時,在既不損害延展性(伸長率)又不在晶界附近產生粗大的碳化物的情況下,在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區(qū)中耐氫脆性得到顯著提高。而且,當Mo的含量降低并且B增加時,涂層耐腐蝕性提高。而且,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是以優(yōu)異的生產率制備的,并且可以在汽車部件如增強材料,如減震器和沖擊梁、座椅橫擋、柱子、加固物和構件中用作超高強度部件,該超高強度部件非常難以導致延遲斷裂等。按照根據下面所示的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當控制在鋼板中的組分組成和殘留奧氏體時,在既不損害延展性(伸長率)又不在晶界附近產生粗大的碳化物的情況下,在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區(qū)中耐氫脆性得到顯著提高。而且,當降低Mo的含量并且增加B時,涂層耐腐蝕性提高。而且,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是以優(yōu)異的生產率制備的,并且可以在汽車部件如增強材料,如減震器和沖擊梁、座椅橫擋、柱子、加固物和構件中用作超高強度部件,該超高強度部件非常難以導致延遲斷裂等。附圖簡述圖l是示意性顯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圖。圖2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和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之間的關系的圖。圖3是示意性顯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圖。圖4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和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之間的關系的圖。圖5是在一個實施例中的耐壓壞性試驗中所用的部件的示意性透視圖。圖6是示意性顯示在一個實施例中的耐壓壞性試驗的情形的側視圖。圖7是在一個實施例中的耐沖擊性試驗中所用的部件的示意性透視圖。圖8是在圖7中的A-A線截面圖。圖9是示意性顯示在一個實施例中的耐沖擊性試驗的情形的側視圖。附圖標記的說明1:用于耐壓壞性試驗的部件(試樣)2,5:點焊位置3:模具4:用于耐沖擊性試驗的部件(試樣)6:落錘7:工作臺(用于耐沖擊性試驗)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之一,可以提及下面所示的(l)(以下在一些情況下被簡稱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l)一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0.10至0.60。/o的C、1.0至3.0。/o的Si、1.0至3.5。/o的Mn、0.15。/o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o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殘留奧氏體晶粒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此處,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含有以重量%計的0.10至0.60%的。1.0至3.0o/o的Si、1.0至3.5。/。的Mn、0.15%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M以下的A1、0.003至2.0。/o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1以下。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C、Si、Mn、P、Al和Cr,因此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提高并且殘留奧氏體在鋼板中有效地生成。當規(guī)定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狀態(tài)(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最近-鄰接距離)時,在鋼中分散的不是聚集體,而是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因為在鋼中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發(fā)揮出的氫捕獲能力壓倒性地大于碳化物的氫捕獲能力,所以由大氣腐蝕所致的氫侵入實際上變?yōu)闊o害。而且,特別是,當包含預定量的Cr時,粗大的碳化物不在鋼板中析出,并且細小的碳化物是分散的,從而導致氫捕獲能力的提高,并且抑制裂紋蔓延。根據相對于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優(yōu)選含有總量為80%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以及總量為0至9%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鋼板的母相由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組成,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且消除了晶間斷裂的起點。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3至0.5。/o的Cu和0.003至1.0。/o的Ni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由于預定量的Cu和Ni的夾雜物,促使生成熱力學上穩(wěn)定的保護性鐵銹,即使在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下,也充分抑制氫-助長裂紋等的產生,以提高耐腐蝕性,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總量為0.003至1.0。/。的Ti、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Ti、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鋼板的組織被細粒化,導致進一步提高氫捕獲能力。而且,促使生成熱力學上穩(wěn)定的保護性鐵銹以提高耐腐蝕性,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1.0。/。以下的Mo和0.P/。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Mo和Nb,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因為鋼板的組織是細?;牟⑶腋行У厣蓺埩魥W氏體,所以進一步提高氫捕獲能力。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含有以重量%計的0.2。/o以下的Mo和0.P/。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Mo和Nb,所以涂覆前處理是均一化的,并且涂層粘附性得到提高。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02至0.01。/。的B。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B,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由于B在晶界的富集,抑制了晶界裂紋的產生。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05至0.01。/。的B。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B,所以涂覆前處理為均一化,并且涂層粘附性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補充由Mo的降低所致的強度不足。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含有以重量%計的選自0.0005至0.005。/o的Ca、0.0005至0.01。/o的Mg以及0.0005至0.01%的REM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Ca、Mg以及REM中的至少一種,因為抑制了由鋼板表面腐蝕所產生的在界面環(huán)境中的氫離子濃度的上升,所以耐腐蝕性得到提高,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下面,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在通常被用作高強度鋼材的回火馬氏體鋼或馬氏體和鐵素體鋼組合的情況下,氫-誘導延遲斷裂被認為是以這樣的方式導致的氫積聚在原始奧氏體晶界上而形成孔隙,并且該部分作為氫-誘導延遲斷裂的起點。因此,為了降低延遲斷裂的感受性,已經考慮通常的解決手段來均勻地并且精細地分散氫的捕獲位置,如碳化物,以將那兒的氫捕獲以降低擴散性氫的濃度。然而,即使當大量分散氫的捕獲位置如碳化物時,也因為存在捕獲能力的極限,所以氫-誘導延遲斷裂沒有得到充分抑制。而且,當粗大的夾雜物存在于鋼中(特別是晶界附近)時,據認為由變形所致的應力集中在夾雜物上而促使開裂。為了抑制這種開裂的發(fā)生,優(yōu)選將組織設計為在鋼中不含粗大夾雜物以避免應力集中。關于這一點,為了實現更高等級的耐氫脆性(耐延遲斷裂性),該耐氫脆性充分考慮超高強度薄鋼板(以下稱為鋼板)的使用環(huán)境,以及注意氫的解毒(氫捕獲能力的增強),本發(fā)明人研究了其具體手段。結果,發(fā)現形成氫捕獲能力和儲氫能力非常高的殘留奧氏體是有效的。然而,當儲氫能力非常高的殘留奧氏體以粗大的聚集體形式存在時,在應力負荷下趨向于形成孔隙,從而形成斷裂的起點。為了殘留奧氏體在充分發(fā)揮出氫捕獲作用的同時可以不成為斷裂的起點,殘留奧氏體的形態(tài)必須被控制成細板條狀。在普通的TRIP鋼中的殘留奧氏體是以微米級的聚集體形式形成的。然而,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殘留奧氏體是以亞微米級形成的,并且具有細板條狀。而且,發(fā)現當根據相對于鋼板全部組織的面積比計,含有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殘留奧氏體分散地存在于鋼板中,使得在不添加特別的合金元素的情況下,分散形態(tài)可以滿足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時,在鋼板中的耐氫脆性(延遲斷裂性、抗助長開裂性等)得到充分提高,從而實現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形態(tài)。<殘留奧氏體根據面積比計為1%以上>出于確保殘留奧氏體的氫吸收能力和鋼板的伸長率的觀點,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根據相對于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殘留奧氏體必須存在1%以上。該面積比優(yōu)選為2%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為3%以上。當殘留奧氏體存在15%以上時,導致機械強度變得難以確保的問題;因此,其上限優(yōu)選被設定在15%。該面積比優(yōu)選被設定在14%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13%以下。而且,出于殘留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的觀點,推薦在殘留奧氏體中的C濃度(CV)為0.8重量。/。以上。當將CV控制為0.8重量。/o以上時,伸長率等可以有效地提高。C^優(yōu)選為1.0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為1.2重量%以上。C^越高越優(yōu)選。然而,出于實際操作的觀點,實際可控的上限被基本上認為為1.6重量%。<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圖2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在通過下述方法測量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在圖2中的殘留Y軸比)和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C通過在下列實例中所示的方法測量,并且表明數值越小,耐氫脆性越優(yōu)異)之間的關系的圖。從圖2發(fā)現,特別是在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為5以上時,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迅速降低??紤]這個,原因是當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變?yōu)?以上這么高時,充分發(fā)揮出殘留奧氏體固有的氫吸收能力,因此氫捕獲能力變得遠大于碳化物的氫捕獲能力,由于所謂大氣腐蝕侵入的氫實際上被解毒,由此發(fā)揮出耐氫脆性的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出于提高耐氫脆性的觀點,沒有具體規(guī)定平均軸比的上限。然而,為了使TRIP效果有效地發(fā)揮,殘留奧氏體的厚度必須達到一定程度。因此,上限優(yōu)選被設定在30,并且更優(yōu)選被設定在20以下?!礆埩魥W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m以下〉圖l是示意性顯示(板條狀)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圖。發(fā)現如圖l中所示,當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的的殘留奧氏體晶粒被分散時,耐氫脆性得到提高??紤]這個,原因是當具有短的平均短軸長度的細小殘留奧氏體晶粒被大量分散時,殘留奧氏體的表面積變得更大,從而增加氫捕獲能力。而且,平均短軸長度優(yōu)選為0.5pm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為0.25pm以下。<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為*111以下>如在圖l中所示,發(fā)現當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被控制時,更加提高耐氫脆性。考慮這個,原因是當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晶粒精細地分散時,抑制斷裂蔓延。而且,最近-鄰接距離優(yōu)選為0.8,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為0.5pm以下。殘留奧氏體指通過使用配置有EBSP(電子反向散射衍射圖)檢測器的FE-SEM(場發(fā)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為FCC(面心立方晶格)的區(qū)域。在EBSP中,將電子束輸入到樣品表面上,并且分析由此時產生的反射電子所獲得的Kikuchi圖以確定在電子入射位置的晶體取向。當電子束在樣品表面上二維掃描,并且每隔確定間距測量晶體取向時,測量在樣品表面上的取向分布。將列舉測量的實例。在板厚度四分之一的位置,將在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50jimx50|im,測量距離O.lpm)作為測量目標。當對測量平面施加拋光時,為了抑制殘留奧氏體轉變,使用電解拋光。其次,通過使用"配置有EBSP的FE-SEM",使用高感光度照相機拍攝EBSP圖像,并且以圖像形式輸入電腦。進行圖像分析,并且對通過與由于使用已知的晶系(在殘留奧氏體的情況下的FCC(面心立方晶格))模擬所致的圖比較所確定的FCC相繪制顏色。由此,獲得繪制的區(qū)域的面積比,并且將這個面積比作為殘留奧氏體組織的面積比。作為根據上述分析的硬件和軟件,可以使用OIM(取向成像顯微鏡TM)系統(可獲自TexSEM實驗室有限公司)。如下顯示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和最近-鄰接距離的測量方法。首先,以這樣的方式獲得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使用TEM觀察(放大倍數例如15,000倍),測量存在于任意選擇的三個視場中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長軸和短軸(參見圖l)以獲得軸比,并且計算其平均值作為平均軸比。通過計算如上述測量的短軸的平均值,以獲得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以這樣的方式獲得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使用TEM觀察(放大倍數例如15,000倍),在任意選擇的三個視場中,測量在長軸方向上排列的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距離,該距離在圖l中顯示為(a),將其最小值作為最近-鄰接距離,并且將三個視場的最近-鄰接距離平均化以獲得最近-鄰接距離。在圖l中以(b)所示的距離并不作為最近-鄰接距離。為了進一步提高鋼板的耐氫脆性(延遲斷裂性),本發(fā)明人研究了其具體手段,同時注意消除晶間斷裂的起點。結果,發(fā)現有效的是不將鋼板的母相形成為單相馬氏體組織,而是形成鐵素體和馬氏體的兩相組織。在馬氏體中,碳化物如膜狀滲碳體等析出,從而可能導致晶間斷裂。另一方面,貝氏體鐵素體不同于一般的(多邊形)鐵素體,它是平面鐵素體,在位錯密度方面高,在全部組織的機械強度方面高,沒有變成晶間斷裂的起點的碳化物,并且在氫捕獲能力方面高;因此,貝氏體鐵素體最優(yōu)選作為鋼板的母相。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出像這樣的氫捕獲能力,包含根據相對于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總計優(yōu)選80%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85%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另一方面,從與其它組織(殘留奧氏體)的平衡中確定其上限,并且在不包含鐵素體組織時,將該上限控制為99%。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銅板可以只由上述組織(即,具有殘留奧氏體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的混合組織)形成。然而,在不損害本發(fā)明的作用的范圍內,作為其它組織,可以含有多邊形鐵素體或珠光體。盡管這些是在本發(fā)明的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殘留的組織,但是越少量越優(yōu)選。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將相對于全部組織的面積比抑制為9%以下,優(yōu)選小于5%,并且更優(yōu)選小于3%。本發(fā)明中的貝氏體鐵素體是平面鐵素體,并且指位錯密度高的較低組織。另一方面,多邊形鐵素體或珠光體沒有位錯,或者具有位錯極少的較低組織,具有多邊形形狀,并且在其內部不包含殘留奧氏體或馬氏體。如下所示獲得(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和(多邊形鐵素體和珠光體)的面積比。即,使用硝酸酒精溶液腐蝕銅板,通過使用FE-SEM(放大倍數1500倍)在板厚度的四分之一的位置觀察在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內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50x50pm),使用顏色調節(jié)以區(qū)別組織,并且計算面積比。在SEM照片中,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表現出深灰色(在SEM的情況中,在某些情況下,貝氏體鐵素體和殘留奧氏體或馬氏體沒有被分開和區(qū)分);然而,因為在SEM照片中多邊形鐵素體和珠光體顯示為黑色,所以這些是明顯區(qū)別的。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控制了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形態(tài)。然而,為了控制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及其分散形態(tài),并且獲得發(fā)揮出規(guī)定的機械強度的鋼板,必須按如下所示控制組分組成。<C:0.10至0.25重量%>如今,C是能夠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的元素。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c特別對于確保殘留奧氏體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必需為0.10重量%以上的C以獲得980MPa以上的機械強度。C的含量優(yōu)選為0.1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為0.15重量%以上。然而,出于確保耐腐蝕性和可焊性的觀點,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將C的量設定在0,25重量M以下,并且優(yōu)選設定在0.23重量%以下。<Si:1.0至3.0重量%>接著,Si是對于有效抑制殘留奧氏體分解而產生碳化物重要的元素,并且是使材料極大地硬化的代替固溶體硬化元素。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出這種優(yōu)點,必需含有1.0重量。/。以上(優(yōu)選1.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1.5重量。/。以上)的Si。然而,當含有超過3.0重量。/。的Si時,在熱軋過程中顯著形成鐵鱗,并且除去該缺陷(flaw)的成本太高使得在經濟上不利;因此,將上限設定在3.0重量%(優(yōu)選2.5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2.0重量%以下)。<Mn:1.0至3.5重量%>Mn元素對于穩(wěn)定奧氏體和對于獲得需要的殘留奧氏體是必需的,并且必須是以1.0重量%以上(優(yōu)選1.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1.5重量%以上)包含的。另一方面,當包含大量Mn時,偏析變得顯著,以致在一些情況下,使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設定在3.5重量%(優(yōu)選在3.0重量%)。<P:0.15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P元素是幫助引起由晶界偏析所致的晶間斷裂的元素,并且優(yōu)選含有較少;因此,將上限設定在0.15重量%,優(yōu)選在0.10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0.05重量%以下。<S:0.02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S元素是在腐蝕環(huán)境下幫助吸收氫的元素,并且優(yōu)選含有較少;因此將上限設定在0.02重量%。<A1:1.5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可以以0.01重量。/。以上添加A1元素以進行脫氧。它具有抑制氫侵入鋼中的優(yōu)點,并且優(yōu)選將其含量設定在0.02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5重量%以上)。而且,Al不但脫氧,而且起提高耐腐蝕性和耐氫脆性的作用。據認為,當加入A1時,提高耐腐蝕性,導致由于大氣腐蝕產生的氫的量降低,并作為其結果,還提高耐氫脆性。還此外,據認為,當加入A1時,板條狀殘留奧氏體進一步被穩(wěn)定,從而有助于提高耐氫脆性。然而,當Al的加入量增加時,夾雜物如氧化鋁等增加以致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設定在1.5重量%。<Cr:0.003至2.0重量%>當含有在0.003至2.0重量。/。的范圍內的Cr時,Cr元素是非常有效的。據認為,當加入Cr時,提高淬硬性,使得能夠容易地確保鋼板的機械強度,并且耐腐蝕性提高,降低由于大氣腐蝕產生的氫的量,從而導致耐氫脆性提高。而且,在本發(fā)明中,發(fā)現通過研究熱處理條件等,即使當加入Cr時,細小的碳化物也被分散于鋼中,而在鋼中不析出粗大的碳化物。另外,通過研究組成范圍還發(fā)現有效地產生殘留奧氏體。由此,據認為Cr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氫捕獲能力,并且有助于抑制裂紋蔓延。當一起使用下述Cu和Ni時,更有效地發(fā)揮該優(yōu)點。為了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必須將添加量的下限值設定在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1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3重量%以上)。而且,當過量加入Cr時,該優(yōu)點飽和,并且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2.0重量%(優(yōu)選在1.5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1.0重量%以下)。此外,Cr具有促進在下的膜腐蝕的不利作用。因此,為了提高涂層耐腐蝕性,在上述范圍內盡可能少地加入Cr。在本發(fā)明中規(guī)定的組分組成如下。即,余量組分基本上由Fe制成,作為由于原料、材料、制備裝置等所致的被慘混到鋼中的不可避免的雜質,包含0.001重量。/。以下的N等,并且在沒有不利地影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的程度內,可以肯定地包含下列元素。<Cu:0.003至0.5重量。/o禾口/或Ni:0.003至1.0重量%>很有效的是包含Cu:0.003至0.5重量。/。禾口/或Ni:0.003至1.0重量%。更詳細而言,當存在Cu和/或Ni時,鋼板本身的耐腐蝕性得到提高;因此,充分抑制了氫因鋼板的腐蝕所致的產生。而且,所述元素具有促進鐵氧化物a-FeOOH的形成的優(yōu)點,所述鐵氧化物被提到在熱力學上是穩(wěn)定的,并且具有在空氣中產生的鐵銹之中的保護性。因此,當在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下促進鐵銹的產生,從而抑制產生的氫侵入鋼板中時,充分抑制了氫-助長斷裂的產生。為了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當包含Cu和/或Ni時,必須將各個含量設定在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05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1重量%以上。而且,當過量含有兩者中的任何一個時,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分別設定在0.5重量%和1.0重量%?!碩i、V、Zr、W:總計0.003至1.0重量%>與Cu、Ni和Cr類似,Ti元素具有保護性鐵銹的生成促進作用。保護性鐵銹具有很有利的優(yōu)點,該優(yōu)點在于抑制了P-FeOOH的生成,該卩-FeOOH特別是在氯化物環(huán)境下產生而不利地影響耐腐蝕性(作為結果的耐氫脆性)。當特別是組合加入Ti和V(或Zr,W)時,促進了這種保護性鐵銹的生成。Ti元素是賦予很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并且還具有清潔鋼的優(yōu)點的元素。而且,除如上所述具有與Ti組合提高耐氫脆性的優(yōu)點外,V還在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和細?;鲜怯行У?,并且當碳化物的形狀被控制時,起著有效捕獲氫的作用的元素。即,V與Ti和Zr結合,有效提高耐氫脆性。Zr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和細?;脑?,并且與Ti共存而提高耐氫脆性。W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的元素,并且其析出物也對氫捕獲有效。而且,生成的鐵銹排斥氯離子而同樣有助于提高耐腐蝕性。與Ti和Zr結合,有效地提高耐腐蝕性和耐氫脆性。為了充分發(fā)揮Ti、V、Zr和W的優(yōu)點,必須包含總計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0.01重量%以上)的這些元素。當過量加入這些元素時,碳化物大量析出,從而導致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必須在總計1.0重量%以下并且優(yōu)選0.5重量%以下的范圍內加入這些元素。<Mo:1.0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Mo元素對于穩(wěn)定奧氏體并且獲得需要的殘留奧氏體是必需的元素。該元素不但有效抑制氫侵入而改善延遲斷裂性,以及提高鋼板的淬硬性,而且增強晶界以抑制氫脆性發(fā)生。然而,當其加入量超過1.0重量%時,這些優(yōu)點飽和;因此,上限值被設定在1.0重量%,優(yōu)選在0.8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0.5重量%以下。而且,當超過規(guī)定的量加入Mo時,涂覆前處理成為不均一,從而使涂層耐腐蝕性劣化。另外,暴露了熱軋材料的機械強度變得很高而難以軋制的制造問題。而且,出于成本的觀點,Mo是很昂貴的元素以致在經濟上不利。出于所述觀點,當還期待涂層耐腐蝕性時,必須加入0.2重量%以下、優(yōu)選0.03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0.005重量。/。以下的Mo。<Nb:0.1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Nb元素是很有效地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以及細?;脑亍L貏e是,當將Nb與Mo—起使用時,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然而,當它被加入多于0.1重量%時,成型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0.1重量%,并且優(yōu)選設定在0.08重量%以下。而且,不設定下限值。然而,優(yōu)選加入0.005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0.01重量。/。以上的Nb。<B:0.0002至0.01重量%>B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的元素。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為了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必須含有0.0002重量%以上(優(yōu)選0.0005重量%以上)的B。這是因為當含有少于0.0002重量%的B時,沒有獲得該優(yōu)點;因此,將下限值設定在0.0002重量%。另一方面,當含有超過0.01重量。/。的B時,熱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0.01重量%并且更優(yōu)選在0.005重量%以下。而且,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當減少Mo以提高鋼板的涂層耐腐蝕性時,必須通過加入B以補償由于Mo的量降低所致的強度不足。為了提高機械強度,必須含有0.0005重量%以上(優(yōu)選0.0008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0.0015重量。/。以上)的B。而且,B使涂覆前處理如磷酸鹽處理均一化,以提高涂層粘附性(涂層耐腐蝕性)。盡管機理是未知的,但是當在鋼中加入0.01重量。/。以上的Ti時,更加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而且,更優(yōu)選含有0.03重量%以上的Ti和0.0005重量M以上的B。此外,B具有增強晶界以改善耐延遲斷裂性的優(yōu)點。〈選自Ca:0.0005至0.005重量%、Mg:0.0005至0.01重量。/。和REM:0.0005至0.01重量%中的至少一種>這些元素有效抑制界面環(huán)境的氫離子濃度伴隨鋼表面的腐蝕而升高,即,有效抑制pH降低。而且,這些元素控制在鋼中的硫化物的形成,從而有效提高可加工性。然而,當這些元素各自都被包含少于0.0005重量%時,沒有獲得該優(yōu)點;因此,將其下限值設定在0.0005重量%。而且,當過量含有這些元素時,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分別設定在0.005重量%、0.01重量%和0.01重量%。本發(fā)明沒有規(guī)定制備條件。然而,為了形成機械強度超高的上述組織,并且由滿足所述組分組成的鋼板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推薦將熱軋中的精扎溫度(fmishingtemperature)設定在不產生鐵素體的過冷奧氏體區(qū)中并且盡可能低的溫度。當在所述溫度實施精軋時,熱軋鋼板的奧氏體被細?;?,從而導致最終產品的精細組織。而且,推薦在熱軋或熱軋后的冷軋之后根據下面所示程序實施熱處理。即,推薦將滿足上述組分組成的鋼加熱,并且在處于AC3點(鐵素體-奧氏體轉變完成的溫度)至0^3點+50。C)的范圍內的加熱保持溫度Cn)保持10至1800秒(tl),隨后以3。C/s以上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至在(Ms點(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100。C)至Bs點(貝氏體轉變開始溫度)的范圍內的加熱保持溫度(T2),隨后進一步在該溫度區(qū)加熱并且保持60至1800秒(t2)。當加熱保持溫度(Tl)超過(Ac3點+50。C)或者加熱保持時間(tl)超過1800秒時,導致奧氏體的晶粒生長,從而不可避免地劣化可加工性(外巻邊性質)。另一方面,當CT1)變得低于AC3點的溫度時,沒有獲得預定的貝氏體鐵素體組織。而且,當(tl)少于10秒時,因為沒有充分進行奧氏體化,因此滲碳體和其它合金碳化物不可避免地殘留。將(tl)設定為優(yōu)選在30至600秒的范圍內,并且更優(yōu)選在60至400秒的范圍內。其次,當鋼板冷卻時,它是3。C/秒以上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的。這是因為避免了珠光體轉變區(qū),從而抑制珠光體組織產生。平均冷卻速率越大越好,并且推薦被優(yōu)選設定在5。C/s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10°C/s以上。然后,在以所述冷卻速率將鋼板淬火至加熱保持溫度(T2)之后,在使用等溫轉變時,引入了預定的組織。當這里的加熱保持溫度(T2)超過Bs點時,大量生成不利于本發(fā)明的珠光體;因此,沒有充分確保貝氏體鐵素體組織。另一方面,(T2)變得低于(Ms點-100。C),殘留奧氏體不利地減少。而且,當加熱保持時間(t2)超過1800秒時,除貝氏體鐵素體的位錯密度變得更小以致氫的捕獲量更小以外,沒有獲得預定的殘留奧氏體。另一方面,同樣在加熱保持時間(t2)少于60秒時,沒有獲得預定的貝氏體鐵素體組織。將加熱保持時間(t2)設定在優(yōu)選90秒以上且1200秒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120秒以上且600秒以下。在加熱保持之后的冷卻方法不受特別限制。g卩,可以使用空氣冷卻、淬火、氣體和水冷卻等中的任何一種。此外,通過在制備過程中控制冷卻速率、加熱保持溫度(T2)、加熱保持時間(t2)等,控制在鋼板中的殘留奧氏體的存在形式。例如,當朝較低溫度側設定加熱保持溫度(T2)時,可以形成平均軸比小的殘留奧氏體。當考慮實際操作時,通過使用連續(xù)退火裝置或間歇退火裝置,方便地進行熱處理(退火處理)。當將冷軋板鍍敷而使用熱浸鍍鋅時,可以通過設定鍍敷條件以滿足上述熱處理條件,以在鍍敷步驟中施加熱處理。而且,在連續(xù)退火處理前的熱軋步驟(需要時,冷軋步驟)中,在除熱軋精扎溫度以外,沒有特別限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選擇采用通常作業(yè)的條件。具體而言,在熱軋步驟中,采用條件是在Af3點(奧氏體-鐵素體轉變開始溫度)以上實施熱軋,隨后以基本上為30。C/秒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進一步接著在基本上在500至600。C的范圍內的溫度巻取。此外,當在熱軋之后的形狀不良時,可以使用冷軋糾正形狀。這里,推薦將冷軋率(coldrollingrate)設定在1至70%的范圍內。當在冷軋中冷軋率超過70%時,軋制負荷增加而難以軋制。本發(fā)明指向產品形狀并不限于具體某一種的鋼板(薄鋼板)。即,對于熱軋鋼板,進一步冷軋的鋼板和在熱軋或冷軋之后退火的鋼板,可以使用鍍敷,如化學轉化處理、熱浸鍍敷、電鍍和氣相沉積;各種涂覆;底涂處理;有機膜處理。而且,鍍敷可以是普通的鍍鋅、鍍鋁等中的任何一種。鍍敷可以是熱浸和電鍍中的任何一種。而且,在鍍敷之后,可以使用合金化熱處理或者可以使用多層鍍敷。此外,其中將膜層壓在非鍍敷鋼板或鍍敷鋼板上的鋼板均不在本發(fā)明之外。在涂覆的情況下,根據各種應用,可以使用化學轉化處理如磷酸鹽處理,或者可以使用電沉積涂覆。在涂料中,可以將已知的樹脂與已知的固化劑一起使用,所述已知的樹脂比如有環(huán)氧樹脂、氟化樹脂、硅氧烷-丙烯酸類(acryl)樹脂、聚氨酯樹脂、丙烯酸類樹脂、聚酯樹脂、酚樹脂、醇酸樹脂和蜜胺樹脂。出于特別是耐腐蝕性的觀點,推薦使用環(huán)氧樹脂、氟化樹脂和硅氧烷-丙烯酸類樹脂。除上述以外,可以添加被加入到涂料中的已知添加劑,如著色顏料、偶聯劑、流平劑、敏化劑、抗氧化劑、紫外線穩(wěn)定劑和阻燃劑。而且,涂料形式不受特別限制。可以根據應用適當地選擇溶劑涂料、粉末涂料、水性涂料、水性分散體涂料和電沉積涂料。為了在鋼材上形成具有涂料的所需涂層,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如浸漬法、輥涂機方法、噴涂法和幕流涂覆機方法。作為涂層的厚度,根據應用,使用已知的適合值。本發(fā)明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可以用于汽車增強部件(如增強構件,如減震器和門沖擊梁)以及室內部件,如座椅橫擋等。通過也像這樣的成型以及加工而獲得的部件具有足夠的材料性能(機械強度、剛度等)以及減震性能,并且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耐延遲斷裂性)。而且,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列舉下面的(2)(在前一些情況下,以下被簡稱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2)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大于0.25%但不大于0.60%的(:、1.0至3.0%的Si、1.0至3.5Q/o的Mn、0.15。/。以下的P、0.02。/o以下的S、1.5。/o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所述鋼板在加工率為3。/。的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含有根據相對于所述金相組織的面積比為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其中在所述金相組織中,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這里,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包括這樣的鋼板,該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大于0.25%但不大于0.60%的。l.O至3.0。/。的Si、1.0至3.5。/o的Mn、0.15%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所述鋼板在加工率為3%的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含有根據相對于所述金相組織的面積比為l。/。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其中在所述金相組織中,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mi以下。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C、Si、Mn、P、Al和Cr,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提高并且殘留奧氏體在鋼板中有效地生成。當規(guī)定在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狀態(tài)(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最近-鄰接距離)時,在鋼中分散的不是聚集體,而是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因為在鋼中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發(fā)揮出的氫捕獲能力壓倒性地大于碳化物的氫捕獲能力,所以由大氣腐蝕所致的氫侵入實際上變?yōu)闊o害。而且,特別是,當包含預定量的Cr時,粗大的碳化物不在鋼板中析出,并且細小的碳化物是分散的,從而導致氫捕獲能力的提高,并且抑制裂紋蔓延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優(yōu)選包含在加工率為3%的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該金相組織包含根據相對于金相組織的面積比計的總量為80%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以及總量為0至9%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鋼板的母相由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組成,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且消除了晶間斷裂的起點。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3至0.5。/o的Cu和0.003至1.0o/o的Ni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由于預定量的Cu和Ni的夾雜物,促使生成熱力學上穩(wěn)定的保護性鐵銹,即使在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下,也充分抑制氫-助長裂紋等的產生,以提高耐腐蝕性,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總量為0.003至1.0。/o的Ti、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Ti、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鋼板的組織被細?;?,導致進一步提高氫捕獲能力。而且,促使生成熱力學上穩(wěn)定的保護性鐵銹以提高耐腐蝕性,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1.0%以下的Mo和O.1%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Mo和Nb,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因為鋼板的組織是細粒的并且更有效地生成殘留奧氏體,所以進一步提高氫捕獲能力。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含有以重量%計的0.2%以下的Mo和O.1%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Mo和Nb,所以涂覆前處理是均一化的,并且涂層粘附性得到提高。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02至0.01。/。的B。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B,所以鋼板的機械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由于B在晶界的富集,抑制了晶界裂紋的產生。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中,鋼板優(yōu)選還包含以重量%計的選自0.0005至0.005。/o的Ca、0.0005至0.0P/o的Mg以及0.0005至0.01%的REM中的至少一種。當這樣構成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時,因為包含預定量的Ca、Mg以及REM,因為抑制了由鋼板表面腐蝕產生的界面環(huán)境中的氫離子濃度上升,所以耐腐蝕性得到提高,從而導致進一步提高耐氫脆性。下面,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在通常被用作高強度鋼材的回火馬氏體鋼或馬氏體和鐵素體鋼的組合的情況下,氫-誘導的延遲斷裂被認為是以這樣的方式導致的氫積聚在原始奧氏體晶界上而形成孔隙,并且該部分作為氫-誘導延遲斷裂的起點。因此,為了降低延遲斷裂的感受性,己經考慮通常的解決手段來均勻地并且精細地分散氫的捕獲位置,如碳化物,以將那兒的氫捕獲以降低擴散性氫的濃度。然而,即使當大量分散氫的捕獲位置如碳化物大量,也因為存在捕獲能力的極限,所以氫-誘導延遲斷裂沒有得到充分抑制。而且,當粗大的夾雜物存在于鋼中(特別是晶界附近)時,據認為由變形所致的應力集中在夾雜物上而促使開裂。為了抑制這種開裂的發(fā)生,優(yōu)選將組織設計為在鋼中不含粗大夾雜物以避免應力集中。關于這一點,為了實現更高等級的耐氫脆性(耐延遲斷裂性),該耐氫脆性充分考慮到超高強度薄鋼板(以下稱為鋼板)中的使用環(huán)境,以及注意氫的解毒(氫捕獲能力的增強),本發(fā)明研究了其具體手段。結果,發(fā)現形成氫捕獲能力和儲氫能力非常高的殘留奧氏體是有效的。然而,當儲氫能力非常高的殘留奧氏體以粗大的聚集體形式存在時,在應力負荷下趨向于形成孔隙,從而形成斷裂的起點。為了在充分發(fā)揮出氫捕獲作用的同時,殘留奧氏體可以不成為斷裂的起點,殘留奧氏體的形態(tài)必須被控制成細板條狀。在普通的TRIP鋼中的殘留奧氏體是以微米級的聚集體形式形成的。然而,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殘留奧氏體是以亞微米級形成的,并且具有細板條狀。當以細板條狀形成時,殘留奧氏體在加工過程中的變形不是不必要的;因此,即使在加工之后,也確保殘留奧氏體。在加工過程中殘留奧氏體的穩(wěn)定對TRIP鋼的轉變誘導可加工性的劣化沒有影響。而且,發(fā)現當在鋼板中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包含根據相對于金相組織(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為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殘留奧氏體分散地存在于鋼板中,以使在不添加特別的合金元素的情況下,分散形態(tài)可以滿足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并且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時,在鋼板中的耐氫脆性(延遲斷裂性、抗助長開裂性等)得到充分提高,從而實現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這里將加工率規(guī)定在3%,原因是作為在假定實際部件的加工情形下進行各種實驗的結果,當以3%的加工率進行拉伸處理時,在各種實驗的結果和實際部件的開裂之間的關系優(yōu)異的。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形態(tài)。<殘留奧氏體根據面積比計為1%以上>出于確保殘留奧氏體的氫吸收能力的觀點,并且出于耐氫脆性(抵抗氫脆性的性質)的觀點,即,為了在形成部件之后,即使長時間在嚴酷的加工條件下,也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在以3%的加工率拉伸鋼板之后的金相組織必須包含根據相對于金相組織的面積比為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該面積比優(yōu)選為2%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為3%以上。當殘留奧氏體存在15%以上時,因為導致機械強度變得難以確保的問題,所以其上限優(yōu)選被設定在15%。該面積比優(yōu)選被設定在14%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13%以下。而且,出于殘留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的觀點,推薦在殘留奧氏體中的C濃度(C^)為0.8重量。/。以上。當將C^控制為0.8重量。/。以上時,伸長率等可以有效地提高。C^優(yōu)選為1.0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為1.2重量%以上。C^越高越適宜。然而,出于實際操作的觀點,實際可控的上限被基本上認為為1.6重量%。<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圖4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在通過下述方法測量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依圖4中的殘留Y軸比)和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通過在下列實例中所示的方法測量,并且表明數值越小,耐氫脆性越優(yōu)異)之間的關系的圖。從圖4發(fā)現,在鋼板中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中,特別是在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為5以上時,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迅速降低??紤]這個,原因是當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變?yōu)?以上這么高時,充分發(fā)揮出殘留奧氏體固有的氫吸收能力,氫捕獲能力變得遠大于碳化物的氫捕獲能力,由于所謂大氣腐蝕侵入的氫實際上被解毒,由此發(fā)揮出耐氫脆性的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出于提高耐氫脆性的觀點,沒有具體規(guī)定平均軸比的上限。然而,為了使TRIP效果有效地發(fā)揮,殘留奧氏體的厚度必須達到一定程度。因此,上限優(yōu)選被設定在30,并且更優(yōu)選被設定在20以下。<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1|^111以下>圖3是示意性顯示(板條狀)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圖。發(fā)現如圖3中所示,在鋼板中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中,當平均短軸長度為l(im以下的殘留奧氏體晶粒被分散時,耐氫脆性得到提高??紤]這個,原因是當具有短的平均短軸長度的細小殘留奧氏體晶粒被大量分散時,殘留奧氏體的表面面積變得更大以增加氫捕獲能力。而且,平均短軸長度優(yōu)選為0.5nm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為0.25pm以下。<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為1|1111以下>如在圖3中所示,發(fā)現在鋼板中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中,當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被控制時,更加提高耐氫脆性??紤]這個,原因是當細板條狀殘留奧氏體晶粒被精細地分散時,抑制斷裂蔓延。而且,最近-鄰接距離優(yōu)選為0.8pm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為0.5pm以下。殘留奧氏體指通過使用配置有EBSP(電子反向散射衍射圖)檢測器的FE-SEM(場發(fā)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為FCC(面心立方晶格)的區(qū)域。在EBSP中,將電子束輸入到樣品表面上,并且分析由此時產生的反射電子所獲得的Kikuchi圖,以確定在電子入射位置的晶體取向。當電子束在樣品表面上二維掃描,并且每隔確定間距測量晶體取向時,測量在樣品表面上的取向分布。將列舉測量的實例。在板厚度四分之一的位置,將在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5(^mx50pm,測量距離O.lpm)作為測量目標。當對測量平面施加拋光時,為了抑制殘留奧氏體轉變,使用電解拋光。其次,通過使用"配置有EBSP的FE-SEM",使用高感光度照相機拍攝EBSP圖像,并且以圖像形式輸入電腦。進行圖像分析,并且對通過與由于使用己知的晶系(在殘留奧氏體的情況下,FCC(面心立方晶格))模擬所致的圖比較所確定的FCC相繪制顏色。由此,獲得繪制區(qū)域的面積比,并且將這個面積比作為殘留奧氏體組織的面積比。作為根據上述分析的硬件和軟件,可以使用OIM(取向成像顯微鏡TM)系統(可獲自TexSEM實驗室有限公司)。如下顯示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和最近-鄰接距離的測量方法。首先,以這樣的方式獲得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使用TEM觀察(放大倍數例如15,000倍),測量存在于任意選擇的三個視場中的殘留奧氏體晶粒的長軸和短軸(參見圖l)以獲得軸比,并且計算其平均值作為平均軸比。通過計算如上述測量的短軸的平均值,以獲得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以這樣的方式獲得在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使用TEM觀察(放大倍數例如15,000倍),在任意選擇的三個視場中,測量在長軸方向上排列的殘留奧氏體晶粒之間的距離,該距離在圖3中顯示為(a),將其最小值作為最近-鄰接距離,并且將三個視場的最近-鄰接距離平均化以獲得最近-鄰接距離。在此的最近-鄰接距離是指如圖3的(a)所示,對在長軸方向上排列的兩個殘留奧氏體晶粒,在殘留奧氏體短軸之間的距離。沒有排列在長軸方向上的兩個殘留奧氏體晶粒的距離比如圖3的(b)所示的距離并不是最近-鄰接距離。為了進一步提高鋼板的耐氫脆性(延遲斷裂性),本發(fā)明人在注意消除晶間斷裂的起點的情況下,研究了其具體手段。結果,發(fā)現有效的是不將鋼板的母相形成為單相馬氏體組織,而是形成鐵素體和馬氏體的兩相組織。在馬氏體中,碳化物如膜狀滲碳體等析出而可能導致晶間斷裂。另一方面,貝氏體鐵素體不同于一般的(多邊形)鐵素體,它是平面鐵素體,在位錯密度方面高,在全部組織的機械強度方面高,沒有變成晶間斷裂的起點的碳化物,并且在氫捕獲能力方面高;因此,貝氏體鐵素體最優(yōu)選作為鋼板的母相。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出像這樣的氫捕獲能力,在鋼板中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包含根據相對于金相組織的面積比計的總計優(yōu)選80%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85%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另一方面,從與其它組織(殘留奧氏體)的平衡中確定其上限,并且在不包含鐵素體組織時,將上限控制為99%。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銅板可以只由上述組織(即,具有殘留奧氏體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的混合組織)形成。然而,在不損害本發(fā)明的作用的范圍內,作為其它組織,可以含有多邊形鐵素體或珠光體。盡管這些是在本發(fā)明的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殘留的組織,但是越少量越優(yōu)選。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在以3%的加工率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中,將相對于金相組織的面積比抑制為9%以下,優(yōu)選小于5%,并且更優(yōu)選小于3%。本發(fā)明中的貝氏體鐵素體是平面鐵素體,并且指位錯密度高的較低組織。另一方面,多邊形鐵素體或珠光體沒有位錯,或者具有在位錯中極小的較低組織,具有多邊形形狀,并且在其內部不包含殘留奧氏體或馬氏體。如下所示獲得(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和(多邊形鐵素體和珠光體)的面積比。即,使用硝酸酒精溶液腐蝕銅板,通過使用FE-SEM(放大倍數1500倍)在板厚度的四分之一的位置觀察在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內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50x50pm),使用顏色調節(jié)以區(qū)別組織,并且計算面積比。在SEM照片中,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表現出深灰色(在SEM的情況中,在某些情況下,貝氏體鐵素體和殘留奧氏體或馬氏體沒有被分開和區(qū)分);然而,因為在SEM照片中多邊形鐵素體和珠光體顯示為黑色,所以這些是明顯區(qū)別的。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控制了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和分散形態(tài)。然而,為了控制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及其分散形態(tài),并且為了獲得發(fā)揮出規(guī)定的機械強度的鋼板,必須按如下所示控制組分組成。<C:大于0.25至0.60重量%>c元素對于確保鋼板的機械強度是必需的元素。而且,c元素對于提高殘留奧氏體中的c濃度(c^)是必需的元素。當加工鋼板(變形)時,殘留奧氏體轉變?yōu)轳R氏體。然而,當在殘留奧氏體中的c濃度高時,殘留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增加而難以變形得比需要的多。結果,在加工的鋼板中確保殘留奧氏體而能夠保持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性質。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為了實現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優(yōu)點,必需加入超過0.25重量a/。的C。當C的量不足時,可加工性劣化。將C的量優(yōu)選設定在0.27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30重量。/。以上。然而,出于確保耐腐蝕性的觀點,在本發(fā)明中,將C的量抑制在0.60重量。/。以下,優(yōu)選0.55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0.50重量%以下。當這樣提高在鋼板中的C的量時,容易提高殘留奧氏體中的C濃度(C^)。<Si:1.0至3.0重量%>接著,Si是對于有效抑制殘留奧氏體分解而產生碳化物重要的元素,并且是使材料極大地硬化的代替固溶體硬化元素。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出這種優(yōu)點,必需含有1.0重量%以上(優(yōu)選1.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1.5重量%以上)的Si。然而,當含有超過3.0重量。/。的Si時,在熱軋過程中顯著形成鐵鱗,并且除去該缺陷的成本太高使得在經濟上不利;因此,將上限設定在3.0重量%(優(yōu)選2.5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2.0重量%以下)。<Mn:1.0至3.5重量%>Mn元素對于穩(wěn)定奧氏體和對于獲得需要的殘留奧氏體、所需的機械強度和伸長率是必需的,并且必須是以1.0重量%以上(優(yōu)選1.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1.5重量%以上)包含的。另一方面,當包含大量Mn時,偏析變得顯著,以致在一些情況下,使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設定在3.5重量%(優(yōu)選在3.0重量%)。<P:0.15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P元素是幫助導致由晶界偏析所致的晶間斷裂的元素,并且優(yōu)選含有較少;因此,將上限設定在0.15重量%,優(yōu)選在0.10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0.05重量%以下。<S:0.02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因為S元素是在腐蝕環(huán)境下幫助吸收氫的元素,并且優(yōu)選含有較少,因此,將上限設定在0.02重量%。<A1:1.5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可以以0.01重量。/。以上添加A1元素以進行脫氧。由于A1富集在鋼板的表面上,因而它具有抑制氫侵入鋼中的優(yōu)點,并且優(yōu)選將其含量設定在0.02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2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5重量%以上)。而且,Al不但脫氧,而且起提高耐腐蝕性和耐氫脆性的作用。據認為當加入A1時,提高耐腐蝕性而導致降低由于大氣腐蝕所產生的氫的量,并作為其結果,還提高耐氫脆性。此外,據認為當加入A1時,板條狀殘留奧氏體進一步被穩(wěn)定而有助于提高耐氫脆性。然而,當A1的加入量增加時,夾雜物如氧化鋁等增加以致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設定在1.5重量%。<Cr:0.003至2.0重量%>當含有在0.003至2.0重量。/。的范圍內的Cr時,Cr元素是非常有效的。據認為當加入Cr時,提高淬硬性,使得能夠容易地確保鋼板的機械強度,并且耐腐蝕性提高以降低由于大氣腐蝕產生的氫的量,從而導致提高耐氫脆性。而且,在本發(fā)明中,通過研究熱處理條件等發(fā)現,即使在加入Cr時,細小的碳化物也被分散于鋼中,而在鋼中不析出粗大的碳化物,并且通過研究組成范圍發(fā)現,有效地產生殘留奧氏體。由此,據認為Cr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氫捕獲能力,并且抑制裂紋蔓延。當一起使用下面所述的Cu和Ni時,更有效地發(fā)揮該優(yōu)點。為了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必須將添加量的下限值設定在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1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3重量%以上)。而且,當過量加入Cr時,該優(yōu)點飽和,并且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2.0重量%(優(yōu)選在1.5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1.0重量%以下)。此外,Cr具有促進在下的膜腐蝕的不利作用。因此,為了提高涂層耐腐蝕性,在上述范圍內盡可能少地加入Cr。在本發(fā)明中規(guī)定的組分組成如下。SP,余量組分基本上由Fe組成,作為由于原料、材料、制備裝置等所致的被摻混到鋼中的不可避免的雜質,包含0.001重量。/。以下的N,并且在沒有不利地影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的程度內,可以肯定地包含下列元素。<Cu:0.003至0.5重量o/o禾口/或Ni:0.003至1.0重量0/0〉很有效的是包含Cu:0.003至0.5重量。/o禾口/或Ni:0.003至1.0重量%。更詳細而言,當存在Cu和/或Ni時,由于鋼板本身的耐腐蝕性得到提高;因此,充分抑制了氫因鋼板的腐蝕所致的產生。而且,所述元素具有促進鐵氧化物(x-FeOOH的形成的優(yōu)點,所述鐵氧化物被提到在熱力學上是穩(wěn)定的,并且具有在空氣中產生的鐵銹之中的保護性。因此,當在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下促進鐵銹的產生,由此抑制產生的氫侵入鋼板中時,充分抑制了氫-助長斷裂的產生。為了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當包含Cu和/或Ni時,必須將各個含量設定在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在0.05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0.1重量%以上。而且,當過量含有兩者中的任何一個時,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分別設定在0.5重量%和1.0重量%。<Ti、V、Zr、W:總計0.003至1.0重量%>與Cu、Ni和Cr類似,Ti元素具有保護性鐵銹的生成促進作用。保護性鐵銹具有很有利的優(yōu)點,該優(yōu)點在于抑制了(3-FeOOH的生成,該(3-FeOOH特別是在氯化物環(huán)境下產生而不利地影響耐腐蝕性(作為結果的耐氫脆性)。當特別是組合加入Ti和V(或Zr、W)時,促進了這種保護性鐵銹的生成。Ti元素是賦予很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并且還具有清潔鋼的優(yōu)點的元素。而且,除如上所述具有與Ti組合提高耐氫脆性的優(yōu)點外,V還在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和原始y-晶粒(原始奧氏體)的細粒化上是有效的,并且當控制碳化物的形狀時,起著有效捕獲氫的作用的元素。即,V與Ti和Zr組合,有效提高耐氫脆性。Zr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和原始y-晶粒的細?;脑兀⑶遗cTi共存而提高耐氫脆性。W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的元素,并且其析出物也對氫捕獲有效。而且,生成的鐵銹排斥氯離子,從而同樣有助于提高耐腐蝕性。在與Ti和Zr組合中,耐腐蝕性和耐氫脆性得到有效地提高。為了充分發(fā)揮Ti、V、Zr和W的優(yōu)點,必須包含總計0.003重量%以上(優(yōu)選0.01重量%以上)的這些元素。當過量加入這些元素時,碳化物大量析出而導致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必須在總計1.0重量%以下并且優(yōu)選0.5重量%以下的范圍內加入這些元素。<Mo:1.0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Mo元素對于穩(wěn)定奧氏體并且獲得需要的殘留奧氏體是必需的元素。該元素不但有效抑制氫侵入而改善延遲斷裂性,并提高鋼板的淬硬性,而且增強晶界而抑制氫脆性發(fā)生。然而,當其加入量超過1.0重量%時,這些優(yōu)點飽和;因此,上限值被設定在1.0重量%,優(yōu)選在0.8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在0.5重量%以下。而且,當超過規(guī)定的量加入Mo時,涂覆前處理成為不均一,從而使在涂覆之后的耐腐蝕性劣化。另外,暴露了熱軋材料的機械強度變得很高而難以軋制的制造問題。而且,出于成本的觀點,Mo是很昂貴的元素以致在經濟上不利。出于所述觀點,當還期待涂層耐腐蝕性時,必須加入0.2重量%以下、優(yōu)選0.03重量。/。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0.005重量。/。以下的Mo。<Nb:0.1重量%以下<;不包括0重量%)>Nb元素是很有效地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以及原始Y-晶粒的細?;脑?。特別是,在與Mo結合,發(fā)揮出協同效應。然而,因為當Nb的量超過O.l重量%時,該優(yōu)點飽和,所以將上限值設定在0.1重量%。<B:0.0002至0.01重量%>B元素是有效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的元素。而且,當減少Mo以提高鋼板的涂層耐腐蝕性時,必須通過加入B以補償由于Mo的量降低所致的強度不足。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中,為了提高機械強度,必須含有0.0002重量%以上(優(yōu)選0.0008重量。/。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0.0015重量。/。以上)的B。這是因為當含有少于0.0002重量。/。的B時,沒有獲得該優(yōu)點;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0.0002重量%。而且,B使涂覆前處理如磷酸鹽處理均一化,以提高涂層粘附性(涂層耐腐蝕性)。盡管機理是未知的,但是當在鋼中加入0.(H重量。/。以上的Ti時,更加發(fā)揮出該優(yōu)點。而且,更優(yōu)選含有0.03重量%以上的11和0.0005重量%以上的B。此外,B具有增強晶界以改善耐延遲斷裂性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當含有超過0.01重量。/。的B時,熱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設定在0.01重量%并且更優(yōu)選在0.005重量%以下?!催x自Ca:0.0005至0.005重量%、Mg:0.0005至0.01重量。/o和REM:0.0005至0.01重量%中的至少一種>這些元素有效抑制界面環(huán)境的氫離子濃度伴隨鋼表面的腐蝕而升高,即,有效抑制pH降低。而且,這些元素控制在鋼中的硫化物的形成,從而有效提高可加工性。然而,當這些元素各自都被包含少于0.0005重量%時,沒有獲得該優(yōu)點;因此,將其下限值設定在0.0005重量%。而且,當過量含有這些元素時,由于可加工性劣化,因此將上限值分別設定在0.005重量%、O.Ol重量%和0.01重量%。本發(fā)明沒有規(guī)定制備條件。然而,為了形成機械強度超高的上述組織,并且由滿足所述組分組成的鋼板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推薦將熱軋中的精扎溫度設定在不產生鐵素體的過冷奧氏體區(qū)中并且盡可能低的溫度。當在所述溫度實施精軋時,熱軋鋼板的奧氏體被細?;瑥亩鴮е伦罱K產品的精細組織。而且,推薦在熱軋或熱軋后的冷軋之后根據下面所述程序使用熱處理。即,推薦將滿足上述組分組成的鋼加熱,并且在處于AC3點(鐵素體-奧氏體轉變達到完成的溫度)至(八03點+50。C)的范圍內的加熱保持溫度(T1)保持10至1800秒(tl),隨后以3。C/s以上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至在(Ms點(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100。C)至Bs點(貝氏體轉變開始溫度)的范圍內的加熱保持溫度(T2),隨后進一步在該溫度區(qū)加熱并且保持60至1800秒(t2)。當加熱保持溫度(Tl)超過(Ac3點+50。C)或者加熱保持時間(tl)超過1800秒時,導致奧氏體的晶粒生長,從而不可避免地劣化可加工性(外巻邊性質)。另一方面,當(T1)變得低于AC3點的溫度時,沒有獲得預定的貝氏體鐵素體組織。而且,當(tl)少于10秒時,因為沒有充分進行奧氏體化,因此滲碳體和其它合金碳化物不可避免地殘留。將(tl)設定為優(yōu)選在30至600秒的范圍內,并且更優(yōu)選在60至400秒的范圍內。其次,當鋼板冷卻時,它是3。C/秒以上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的。這是因為避免了珠光體轉變區(qū),從而抑制珠光體組織產生。平均冷卻速率越大越好,并且推薦被優(yōu)選設定在5。C/s以上,并且更優(yōu)選在10。C/s以上。然后,在以所述冷卻速率將鋼板淬火至加熱保持溫度(T2)之后,在使用等溫轉變時,引入了預定的組織。當這里的加熱保持溫度(T2)超過Bs點時,大量生成不利于本發(fā)明的珠光體;因此,沒有充分確保貝氏體鐵素體組織。另一方面,(T2)變得低于(Ms點-100。C),殘留奧氏體不利地減少。而且,當加熱保持時間(t2)超過1800秒時,除貝氏體鐵素體的位錯密度變得更小以致氫的捕獲量更小以外,沒有獲得預定的殘留奧氏體。另一方面,同樣在加熱保持時間(t2)少于60秒時,沒有獲得預定的貝氏體鐵素體組織。將加熱保持時間(t2)設定在優(yōu)選90秒以上且1200秒以下,并且更優(yōu)選120秒以上且600秒以下。在加熱保持之后的冷卻方法不受特別限制。即,可以使用空氣冷卻、淬火、氣體和水冷卻等中的任何一種。此外,通過在制備過程中控制冷卻速率、加熱保持溫度(T2)、加熱保持時間(t2)等,控制在鋼板中的殘留奧氏體的存在形式。例如,當朝較低溫度側設定加熱保持溫度(T2)時,可以形成平均軸比小的殘留奧氏體。當考慮實際操作時,通過使用連續(xù)退火裝置或間歇退火裝置,方便地進行熱處理(退火處理)。當將冷軋板鍍敷而使用熱浸鍍鋅時,可以通過設定鍍敷條件以滿足上述熱處理條件,以在鍍敷步驟中施加熱處理。而且,在連續(xù)退火處理前的熱軋步驟(需要時,冷軋步驟)中,在除熱軋精扎溫度以外,沒有特別限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選擇采用通常作業(yè)的條件。具體而言,在熱軋步驟中,采用的條件是在Ar3點(奧氏體-鐵素體轉變開始溫度)以上實施熱軋,隨后以基本上為30。C/秒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進一步接著在基本上為500至600。C的范圍內的溫度巻取。此外,當在熱軋之后的形狀不良時,可以使用冷軋糾正形狀。這里,推薦將冷軋率設定在1至70%的范圍內。當在冷軋中冷軋率超過70%時,軋制負荷增加而難以軋制。本發(fā)明指向產品形狀并不限于具體某一種的鋼板(薄鋼板)。即,對于熱軋鋼板,進一步冷軋的鋼板和在熱軋或冷軋之后退火的鋼板,可以使用用于汽車的電沉積涂覆;鍍敷如化學轉化處理、熱浸鍍敷、電鍍和氣相沉積;各種涂覆;底涂處理;有機膜處理。而且,鍍敷可以是普通的鍍鋅、鍍鋁等中的任何一種。鍍敷可以是熱浸和電鍍中的任何一種。而且,在鍍敷之后,可以使用合金化熱處理或者可以使用多層鍍敷。此外,其中將膜層壓在非鍍敷的鋼板或鍍敷的鋼板上的鋼板均不在本發(fā)明之外。在涂覆的情況下,根據各種應用,可以使用化學轉化處理如磷酸鹽處理,或者可以使用電沉積涂覆。在涂料中,可以將已知的樹脂與已知的固化劑一起使用,所述己知的樹脂比如有環(huán)氧樹脂、氟化樹脂、硅氧垸-丙烯酸類樹脂、聚氨酯樹脂、丙烯酸類樹脂、聚酯樹脂、酚樹脂、醇酸樹脂和蜜胺樹脂。出于特別是耐腐蝕性的觀點,推薦使用環(huán)氧樹脂、氟化樹脂和硅氧烷-丙烯酸類樹脂。除上述以外,可以添加被加入到涂料中的已知添加劑,如著色顏料、偶聯劑、流平劑、敏化劑、抗氧化劑、紫外線穩(wěn)定劑和阻燃劑。而且,涂料形式不受特別限制。可以根據應用適當地選擇溶劑涂料、粉末涂料、水性涂料、水性分散體涂料和電沉積涂料。為了在鋼材上形成具有涂料的所需的涂層,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如浸漬法、輥涂機方法、噴涂法和幕流涂覆機方法。作為涂層的厚度,根據應用,使用已知的適合值。本發(fā)明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可以用于汽車增強部件(如增強構件,如減震器和門沖擊梁)以及室內部件,如座椅橫擋等。通過也像這樣的成型以及加工而獲得的部件具有足夠的材料性能(機械強度、剛度等)以及減震性能,并且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耐延遲斷裂性)。下面,將參考實施例更具體地描述本發(fā)明。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下列實施例。本發(fā)明在適合本發(fā)明的要旨的范圍內適當變更和實施。所有這些均結合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實施例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的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在將其組分組成顯示于表1中的鋼(鋼種A至V)真空熔融以形成厚板之后,根據下列工序(熱軋—冷軋—連續(xù)退火),獲得板厚度為3.2mm的熱軋鋼板,隨后用酸洗滌以除去表面鐵鱗,隨后進一步冷軋至1.2mm,再進一步如下所示連續(xù)退火,由此制備出各種鋼板(實驗編號1至23)。<熱軋步驟>開始溫度在1150至1250。C保持30分鐘最終溫度850°C冷卻速率40°C/s巻取溫度550°C<冷軋步驟>冷軋率50%<連續(xù)退火步驟>在冷軋之后,將實驗編號1至15、17至19以及21至23的鋼板在處于AC3點(參見表1)至八(^3點+30。C的范圍內的溫度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淬火(空氣冷卻)至表2的To。C,隨后進一步在To。C保持240秒,隨后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直至室溫。在冷軋之后,將由作為現有的高強度鋼并且使用鋼種(P)的馬氏體鋼制成的實驗編號16的鋼板在880。C保持30分鐘,隨后水淬,隨后進一步在300。C回火1小時。而且,為了研究制備條件對鋼板組織的影響,在實驗編號20的鋼板中,使用鋼種(A),將在冷軋之后的鋼板在Ac3點-50。C的溫度下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淬火(空氣冷去卩)至表2的To。C,隨后進一步在To。C保持240秒,隨后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至室溫。在這樣獲得的相應鋼板的每一種中,根據下列所示的方法研究并且評價金相組織、抗拉強度(TS)、伸長率(總伸長率(EL))、耐氫脆性(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和可焊性。結果顯示于表2中。(金相組織)觀察在每一種鋼板的板厚度四分之一位置的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為50pmx50)am,測量距離O.lpm),并且通過使用FE-SEM(商品名XL30S-FEG,由Phillip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拍照,并且根據上述方法測量貝氏體鐵素體(BF)和馬氏體(M)的面積比以及殘留奧氏體(殘留力的面積比。在兩個任意選擇的視場中,進行類似的測量,隨后獲得平均值。而且,通過從全部組織(100。/。)中減去組織(BF、M、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獲得其它組織(鐵素體、珠光體等)。此外,在殘留Y的晶粒中,根據上面提及的方法測量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和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在第一實施例中,將平均軸比為5以上、平均短軸長度為llim(1000nm)以下并且最近-鄰接距離為lfim(1000nm)以下的鋼板評價為滿足本發(fā)明的必要條件(O),并且將平均軸比小于5、平均短軸長度超過l(im(1000nm)并且最近-鄰接距離超過lpm(1000nm)的鋼板評價為不滿足本發(fā)明的必要條件(x)。(抗拉強度,伸長率)拉伸試驗使用JIS^試樣進行以測量抗拉強度(TS)和伸長率(EL)。在拉伸試驗時,將應變速率設定在lmm/sec。在第一實施例中,在根據上述方法測量的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鋼板之中,將伸長率為10。/。以上的鋼板評價為"伸長率優(yōu)異"。(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耐氫脆性的評價)通過使用板厚度為1.2111111的平面試樣,以lxlO"mm/sec的拉伸速率進行慢拉伸速率的拉伸(SSRT)試驗,并且獲得由下式(l)定義的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以評價耐氫脆性。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100x(l-E1/E0)...(1)這里,EO表示在鋼中基本上不含氫的試樣斷裂時的伸長率,而E1表示當在通過將潤濕時間設定得更長而假定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的組合循環(huán)試驗,使氫侵入鋼板(試樣)時斷裂的伸長率。在組合循環(huán)試驗中,在將5%鹽水噴淋8小時與在(溫度)35。C和(濕度)60。/。RH下進行恒溫恒濕試驗16小時的組合作為一個循環(huán)的情況下,進行7個循環(huán)。因為在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超過50%時,氫脆性可能是在使用中導致的,所以在該指數為50%以上時,將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評價為耐氫脆性優(yōu)異。(可焊性的評價)進行實驗編號7(鋼種(G))和實驗編號14(鋼種(N))的鋼板的可焊性試驗。根據JISZ3136andJlSZ3137的方法,對由厚度為1.2mm的鋼板制成的試樣進行可焊性試驗,隨后在下列條件下進行點焊,隨后進一步進行拉伸剪切試驗(在20mm/min的拉伸速度下測量最大負荷)和交叉拉伸試驗(在20mm/min的拉伸速度下測量最大負荷),由此獲得拉伸剪切強度(TSS)和交叉抗拉強度(CTS)。當由交叉抗拉強度(CTS)和拉伸剪切強度(TSS)的比率表示的延性比(CTS/TSS)為0.2或更高時,將可焊性評價為優(yōu)異。結果,發(fā)現實驗編號14(比較鋼板)的延性比為0.19,g卩,可焊性差(在表2中由x表示)。另一方面,實驗編號7(本發(fā)明的鋼板)的延性比為0.23,艮P,可焊性優(yōu)異依表2中由0表示)。<點焊條件>初始加壓時間60個循環(huán)/60Hz,加壓壓力450kgf(4.4kN)通電時間l個循環(huán)/60Hz焊接電流8,5KA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0</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1</column></row><table>從表1和2中,滿足本發(fā)明中限定的必要條件的實驗編號1至13和21至23的鋼板(實施例)是980MPa以上并且具有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性質的超高強度鋼板。而且,因為TRIP鋼板應當具有的伸長率以及可焊性也是優(yōu)異的,所以可以最優(yōu)選地提及所述鋼板用于暴露在大氣腐蝕環(huán)境中的汽車的增強部件。另一方面,不滿足本發(fā)明所限定的必要條件的實驗編號14至20的鋼板(比較例)具有下面提及的不宜之處。在其中C含量過量的實驗編號14的鋼板中,殘留Y(殘留奧氏體)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得到滿足,沒有獲得足夠的可焊性,并且耐氫脆性差。在實驗編號15的鋼板中,因為Mn量不足,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得到滿足,淬硬性等劣化,并且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伸長率和耐氫脆性。實驗編號16是其中使用Si量不足的鋼種獲得作為現有的高強度鋼的馬氏體鋼的實施例。然而,因為殘留Y幾乎不存在,所以沒有獲得足夠的伸長率和耐氫脆性。在實驗編號17的鋼板中,因為C量不足,并且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滿足,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氫脆性。在實驗編號18的鋼板中,因為不含Cr,并且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滿足,因此淬硬性不足并且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氫脆性。在實驗編號19的鋼板中,因為含有過量Cr,并且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滿足,因此析出粗大的碳化物,從而導致難以加工并且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氫脆性。在實驗編號20中,使用滿足本發(fā)明所限定的組成范圍的鋼種(A)。然而,因為沒有采用所推薦的制備條件(在退火時的加熱保持溫度T1為AC3點-50°C),因此獲得的鋼板變成TRIP鋼板。即,不滿足本發(fā)明所限定的分散形態(tài)的殘留奧氏體變?yōu)榫奂w,并且母相也不形成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的兩相組織。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氫脆性。其次,通過使用表1中所示的鋼種(B)和(G)的鋼板和比較鋼板(機械強度為590MPa等級的現有高強度鋼板),模制成部件,隨后進行如下所示的耐壓壞性試驗和耐沖擊性試驗以研究成型產品的性能。(耐壓壞性試驗)使用顯示于表1的鋼種(B)和(G)的鋼板以及比較鋼板中的每一種,制備顯示于圖5中的部件(試樣,帽形通道部件)l,隨后進行耐壓壞性試驗。從尖端直徑為6mm的電極,將比粉塵產生電流低0.5kA的電流流動到顯示于圖5中的部件的點焊位置2,以在如圖5中所示的35mm的間距進行點焊。其次,如圖6中所示,從部件l的較長方向上中心部分的上部,向下擠壓金屬模具3以獲得最大負荷。而且,由負荷位移線圖的面積獲得吸收能量。其結果顯示于表3中。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3</column></row><table>從表3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B,G)制備的部件(試樣)顯示出比在使用機械強度低的比較鋼板時的負荷更高的負荷,并且在吸收能量方面也更高,即在耐壓壞性方面是優(yōu)異的。(耐沖擊性試驗)使用顯示于表1的鋼種(B)和(G)的鋼板以及比較鋼板中的每一種,制備顯示于圖7的部件(試樣,帽形通道部件)4,隨后進行耐沖擊性試驗。圖8顯示了圖7中的部件4的A-A截面圖。在耐沖擊性試驗中,在與耐壓壞性試驗的情況類似地對部件4的點焊位置5進行點焊之后,如圖9中示意性所示,將部件4設置在基座7上,從部件4的上方的llm高度落下落錘(110kg)6,由此獲得直至部件4變形40mm(在高度方向上的收縮)的吸收能量。其結果顯示于表4中。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4</column></row><table>從表4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B,G)制備的部件(試樣)具有比在使用機械強度較低的現有鋼板時的吸收能量更高的吸收能量,即在耐沖擊性方面是優(yōu)異的。第二實施例在將其組分組成顯示于表5中的鋼(鋼種1至22)真空熔融以形成厚板之后,根據下列工序(熱軋—冷軋—連續(xù)退火),獲得板厚度為3.2mm的熱軋鋼板,隨后用酸洗滌以除去表面鐵鱗,隨后進一步冷軋至1.2mm,再進一步如下所示連續(xù)退火,由此制備出各種鋼板(實驗編號24至46)。<熱軋步驟>開始溫度在1150至1250。C保持30分鐘最終溫度850°C冷卻速率40。C/s巻取溫度550。C<冷軋步驟>冷軋率50%<連續(xù)退火步驟>將實驗編號24至42、44以及45的鋼板以這樣的方式處理將冷軋鋼板在AC3點十30。C的溫度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淬火(空氣冷卻)至表6的To。C,隨后進一步在To。C保持240秒,隨后再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直至室溫。而且,以這樣的方式處理由馬氏體鋼制成的實驗編號43的鋼板,而所述馬氏體鋼是使用鋼種(Chi)的現有高強度鋼板將冷軋鋼板加熱至83(TC,并且在此保持5分鐘,隨后水淬,隨后進一步在300。C回火10分鐘。此外,將使用鋼種(1)的實驗編號46的鋼板以這樣的方式處理將冷軋鋼板加熱至80(TC,并且在此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冷卻至350。C(To),并且在To。C保持240秒,隨后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直至室溫。根據下列所示的方法分別研究并且評價這樣獲得的每一種鋼板的金相組織、抗拉強度(TS)、伸長率(總伸長率(EL))、耐氫脆性(耐延遲斷裂性)、涂層耐腐蝕性和可焊性。其結果顯示于表6中。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研究金相組織、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可焊性。在表6中,將殘留y的平均軸比為5以上的鋼板用(O)示,并且小于5的鋼板用(x)表示。(耐延遲斷裂性耐氫脆性的評價)從每一個鋼板切割出120mmx30mm的條狀試驗片,隨后彎曲使得彎曲部分的R可以是15mm,由此制備用于彎曲試驗的試樣。將其上被施加lOOOMPa應力的彎曲試驗用試樣浸漬在5。/。HCl的水溶液中,并且測量直至產生裂紋的時間以評價耐氫脆性。當直至產生裂紋的時間為24小時以上時,將耐氫脆性判斷為優(yōu)異。C凃層耐腐蝕性的評價)通過模擬使用環(huán)境,還評價在涂覆之后的耐腐蝕性。從每一個鋼板中切割出板厚度為1.2mm的平面試驗片作為試樣。將在磷酸鋅處理之后的試樣進行可商購的電沉積涂覆以形成膜厚度為25pm的涂膜。對于其上使用電沉積涂覆的試樣的平行部分的中心,通過使用切割機產生到達底部的斑痕,并且將帶斑痕的試樣進行腐蝕試驗。在一定期間后,測量來自由切割機所致的人為斑痕的腐蝕的擴展。該斑痕寬度是使用被設定在'T'的實驗編號24的試樣的斑痕寬度歸一化的,并且按如下所示分等級以評價涂層耐腐蝕性。當斑痕寬度大于1.0并且等于或小于1.5時,將涂層耐腐蝕性評價為略差(A),并且當斑痕寬度為1.0以下時,將涂層耐腐蝕性評價為優(yōu)異(0-)。在表6中,當斑痕寬度為0.7以下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G)0)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7并且等于或小于0.7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〇)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75并且等于或小于0.8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0)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8并且等于或小于0.8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O)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85并且等于或小于0.卯寸,涂層耐腐蝕性由(0A)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9并且等于或小于0.9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95并且等于或小于1.0時,涂層耐腐蝕性由(O)表示,并且當斑痕寬度大于1.0并且等于或小于1.0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A)表示。而且,當使用普通的磷酸鹽處理時,在使用預處理(脫脂、水洗、表面控制)之后進行磷酸鋅處理,并且使用SD5000(商品名,由NipponPaint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在45。C進行2分鐘的電沉積涂覆。通過控制磷酸鋅處理的處理時間,控制涂層的涂覆量。此外,對進行了電沉積涂覆的試樣,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腐蝕試驗在35。C噴淋NaCl的水溶液,隨后在60。C干燥,隨后進一步在50。C溫度和95。/。相對濕度的大氣下放置的操作作為1個循環(huán)(8小時)的情況下,進行每天3個循環(huán),歷時30天。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7</column></row><table>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8</column></row><table>從表6中,實驗編號24至37和40的鋼板(實施例)具有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和涂層耐腐蝕性,所述鋼板滿足在本發(fā)明中限定的必要條件,并且這些鋼板是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鋼板。而且,作為TRIP鋼板應當得到的伸長率也是優(yōu)異的,并且可焊性也是優(yōu)異的;因此,這些鋼板是所述的最優(yōu)選作為暴露于大氣腐蝕環(huán)境中的汽車的增強部件的鋼板。實驗編號38和39的鋼板(實施例)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伸長率和耐氫脆性。然而,因為實驗編號38的鋼板含有大量Mo,所以涂層耐腐蝕性劣化。不含B的實驗編號39的鋼板導致涂層耐腐蝕性劣化。另一方面,不滿足本發(fā)明的規(guī)定的實驗編號41至46的鋼板(比較例)分別具有下列不宜之處。實驗編號41的鋼板含有過量C;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伸長率、耐氫脆性和可焊性。涂層耐腐蝕性也是劣化的。實驗編號42的鋼板含有較少的Mn;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耐氫脆性。伸長率也是不足的。實驗編號43的鋼板是其中通過使用Si量不足的鋼種(20)獲得作為現有高強度鋼的馬氏體鋼的實施例。在該鋼板中,因為殘留奧氏體幾乎不存在,所以耐氫脆性差。而且,對薄鋼板所需的伸長率也得不到保證。實驗編號44的鋼板的C量不足;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因為實驗編號45的鋼板含有過量Nb,所以成型性顯著劣化,并且沒有獲得足夠的伸長率。因為實驗編號45的鋼板不能彎曲,所以不能研究耐氫脆性。在實驗編號46中,使用滿足在本發(fā)明中限定的組分組成的鋼材,但是沒有使用推薦的條件來制造(在退火過程中的加熱保持溫度T1低于AC3點);因此,獲得的鋼板變成現有的TRIP鋼板。結果,殘留奧氏體不滿足在本發(fā)明中限定的平均軸比,并且也沒有獲得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的兩相組織形式的母相。因此,不能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其次,使用鋼種(10)的鋼板和比較例的鋼板(機械強度為590MPa等級的現有高抗拉鋼板),制備部件。與第一實施例類似,進行耐壓壞性試驗和耐沖擊性試驗以研究成型產品的性能。其結果顯示于表7和8中。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0</column></row><table>表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0</column></row><table>從表7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10)制備的部件(試樣)顯示出比在使用機械強度低的比較鋼板時的負荷更高的負荷,并且在吸收能量方面也是更高的,從而導致優(yōu)異的耐壓壞性。從表8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10)制備的部件(試樣)具有比在使用機械強度較低的比較鋼板時的吸收能量更高的吸收能量,以及優(yōu)異的耐沖擊性。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在將其組分組成顯示于表9中的鋼(鋼種a至t)真空熔融以形成厚板之后,根據下列工序(熱軋—冷軋—連續(xù)退火),獲得板厚度為3.2mm的熱軋鋼板,隨后用酸洗滌以除去表面鐵鱗,隨后進一步冷軋至1.2mm,再進一步如下所示連續(xù)退火,由此制備出各種鋼板(實驗編號47至67)。<熱軋步驟>開始溫度在1150至1250。C保持30分鐘最終溫度850°C冷卻速率40°C/s巻取溫度550°C<冷軋步驟>冷軋率50%<連續(xù)退火步驟>在冷軋之后,將實驗編號47至62以及64至66的鋼板在處于AC3點(參見表9)至八03點+30。C的范圍內的溫度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淬火(空氣冷卻)至表10的To。C,隨后進一步在To。C保持240秒,隨后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直至室溫。將由作為現有的高強度鋼并且使用鋼種(q)的馬氏體鋼制成的實驗編號63的鋼板在冷軋之后,在880。C保持30分鐘,隨后水淬,隨后進一步在300。C回火1小時。而且,為了研究制備條件對鋼板組織的影響,在實驗編號67的鋼板中,使用鋼種(b),將在冷軋之后的鋼板在Ac3點-50。C的溫度下保持120秒,隨后以20。C/s的平均冷卻速率淬火(空氣冷卻)至表10的To。C,隨后進一步在To。C保持240秒,隨后進一步進行氣體和水冷卻直至室溫。從這樣獲得的各種鋼板的每一種中,取得JIS#5試樣,隨后模擬實際進行的工藝以3%的加工率拉伸,隨后進一步分別研究并且評價在加工之前和之后的相應樣品的金相組織,在加工之前的抗拉強度(TS)和伸長率(總伸長率(EL))、在加工之后的耐氫脆性性質(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耐腐蝕性和耐延遲斷裂性。其結果顯示于表10中。(金相組織)觀察在每一個鋼板的板厚度四分之一位置的與軋制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任意測量區(qū)域(基本上為50pmx5(Vm,測量距離O.lpm),并且通過使用FE-SEM(商品名XL30S-FEG,由Phillip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拍照,并且根據上述方法測量貝氏體鐵素體(BF)和馬氏體(M)的面積比以及殘留奧氏體(殘留Y)的面積比。在兩個任意選擇的視場中,進行類似的測量,隨后獲得平均值。而且,通過從全部組織(100。/。)中減去組織(BF、M、殘留奧氏體)的面積比獲得其它組織(鐵素體、珠光體等)。此外,在處理之后和之前的殘留Y的晶粒中,根據上面提及的方法測量平均軸比、平均短軸長度和晶粒之間的最近-鄰接距離。在第三實施例中,將在處理之后,平均軸比為5以上,平均短軸長度為liim(1000nm)以下,并且最近-鄰接距離為lpm(1000nm)以下的鋼板評價為滿足本發(fā)明的必要條件(O),并且將平均軸比小于5、平均短軸長度超過lpm(1000nm),并且最近-鄰接距離超過lMm(1000nm)的鋼板評價為不滿足本發(fā)明的必要條件(x)。(抗拉強度,伸長率)拉伸試驗使用JIS存5試樣進行以測量抗拉強度(TS)和伸長率(EL)。在拉伸試驗時,將應變速率設定在lmm/sec。在第三實施例中,在根據上述方法測量的抗拉強度為980MPa以上的鋼板之中,將伸長率為10%以上的鋼板評價為"伸長率優(yōu)異"。(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耐氫脆性的評價)通過使用板厚度為1.2mm的平面試樣,以lxl0—"mm/sec的拉伸速率進行慢拉伸速率的拉伸(SSRT)試驗,并且獲得由下式(1)定義的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以評價耐氫脆性。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100E1/E0)...(1)這里,EO表示在鋼中基本上不含氫的試樣斷裂時的伸長率,而E1表示當在通過將潤濕時間設定得更長而假定嚴酷的腐蝕環(huán)境的組合循環(huán)試驗,使氫侵入鋼板(試樣)時斷裂的伸長率。在組合循環(huán)試驗中,在將5%鹽水噴淋8小時和在(溫度)35。C禾B(濕度)60。/。RH下進行恒溫恒濕試驗16小時的組合作為一個循環(huán)的情況下,進行7個循環(huán)。因為在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超過50%時,氫脆性可能是在使用中導致的,所以在該指數為50%以上時,將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評價為耐氫脆性優(yōu)異。(耐延遲斷裂性耐氫脆性的評價)從每一個鋼板切割出150mmx30mm的條狀試驗片,以3%的加工率拉伸而變形,隨后彎曲使得彎曲部分的R可以是15mm,由此制備出彎曲試驗樣品。將其上施加有1000MPa應力的彎曲試驗用試樣浸漬在5。/。HCl的水溶液中,并且測量直至產生裂紋的時間以評價耐氫脆性。當直至產生裂紋的時間為24小時以上時,將耐氫脆性判斷為優(yōu)異。(涂層耐腐蝕性的評價)通過模擬使用環(huán)境,還評價在涂覆之后的耐腐蝕性。從每一個鋼板中切割出板厚度為1.2mm的平面試驗片作為試樣。將在磷酸鋅處理之后的試樣進行可商購的電沉積涂覆以形成膜厚度為25pm的涂膜。對于其上使用電沉積涂覆的試樣的平行部分的中心,通過使用切割機產生到達底部的斑痕,并且將帶斑痕的試樣進行腐蝕試驗。在一定期間后,測量來自由切割機所致的人為斑痕的腐蝕的擴展。該斑痕寬度是使用被設定在"1"的實驗編號47的試樣的斑痕寬度歸一化的,并且如下所示分等級以評價涂層耐腐蝕性。當斑痕寬度大于1.0并且等于或小于1.5時,將涂層耐腐蝕性評價為略差(A),并且當斑痕寬度為1.0以下時,將涂層耐腐蝕性評價為優(yōu)異(〇-0)。在表10中,當斑痕寬度為0.7以下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00)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7并且等于或小于0.7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0O)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75并且等于或小于0.8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0)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8并且等于或小于0.8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0O)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85并且等于或小于0.卯寸,涂層耐腐蝕性由(0A)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9并且等于或小于0.9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表示,當斑痕寬度大于0.95并且等于或小于1.0時,涂層耐腐蝕性由(O)表示,并且當斑痕寬度大于1.0并且等于或小于1.05時,涂層耐腐蝕性由(A)表示。而且,當使用普通的磷酸鹽處理時,在使用預處理(脫脂、水洗、表面控制)之后進行磷酸鋅處理,并且使用SD5000(商品名,由NipponPaint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在45。C進行2分鐘的電沉積涂覆。通過控制磷酸鋅處理的處理時間,控制涂層的涂覆量。此外,對進行了電沉積涂覆的試樣,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腐蝕試驗在35。C噴淋NaCl的水溶液,隨后在60。C干燥,隨后進一步在50。C溫度和95。/。的相對濕度的大氣下放置的操作作為1個循環(huán)(8小時)的情況下,進行每天3個循環(huán),歷時30天。表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4</column></row><table>(注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表IO<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5</column></row><table>表io(續(x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6</column></row><table>從表9和表10中發(fā)現,滿足在本發(fā)明中限定的必要條件的實驗編號47至60的鋼板(實施例)是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鋼板,并且即使在加工之后,也結合有優(yōu)異的耐氫脆性和涂層耐腐蝕性。而且,因為TRIP鋼板必須滿足的伸長率也是優(yōu)異的,因此這些鋼板可以被提及最優(yōu)選作為暴露于大氣腐蝕環(huán)境中的汽車的增強部件。另一方面,不滿足本發(fā)明規(guī)定的實驗編號61至67的鋼板(比較例)具有下列所示的不宜之處。在3%的拉伸之后,實驗編號61的鋼板的C量不足,并且?guī)缀醪缓瑲埩鬥(殘留奧氏體);結果,沒有獲得耐氫脆性。因此,它可以被論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因為其中Mn的量不足,因此實驗編號62的鋼板幾乎不含殘留Y;因此,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得到滿足。結果,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高,并且沒有獲得耐氫脆性。因此,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而且,因為淬硬性劣化,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和伸長率。此外,涂層耐腐蝕性劣化。實驗編號63的鋼板是作為其中使用Si量不足的鋼種獲得的現有高強度鋼的馬氏體鋼的實施例。然而,殘留Y幾乎不存在并且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也沒有得到滿足。因此,沒有獲得足夠的伸長率和耐氫脆性。結果,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而且,涂層耐腐蝕性也劣化。實驗編號64的鋼板在C量方面過量,并且不含Cr;因此,殘留Y的分散形態(tài)沒有得到滿足,并且耐氫脆性差。因此,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而且,涂層耐腐蝕性也差。盡管實驗編號65的鋼板的Mn量過量,但是獲得預定的殘留奧氏體。然而,因為殘留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低,因此在加工之后殘留奧氏體沒有穩(wěn)定地存在。結果,沒有獲得耐氫脆性。因此,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而且,沒有獲得足夠的伸長率。此外,涂層耐腐蝕性劣化。因為實驗編號66的鋼板在Cr量方面過量,并且不滿足殘留Y的分散模式,所以析出粗大的碳化物而使可加工性劣化,并且沒有獲得耐氫脆性。因此,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盡管其中使用滿足本發(fā)明所限定的組成范圍的鋼種(b),但是實驗編號67的鋼板不是根據推薦的制備條件(在退火過程中的加熱保持溫度T1為AC3點-50。C)制造的;因此,所獲得的鋼板導致現有的TRIP鋼板。g卩,不滿足本發(fā)明所限定的分散形態(tài)的殘留奧氏體是聚集體,并且母相也不形成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的兩相組織。結果,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械強度。而且,氫脆性危險度的評價指數高,并且沒有獲得耐氫脆性。因此,它可以被提及在可加工性方面差。其次,由顯示于表9的鋼種(e)的鋼板和比較鋼板(機械強度為590MPa等級的現有高抗拉鋼板)被模制成部件,隨后如下所示進行耐壓壞性試驗和耐沖擊性試驗以研究成型產品的性能。(耐壓壞性試驗)使用顯示于表9的鋼種(e)的鋼板以及比較鋼板,制備顯示于圖5中的部件(試樣,帽形通道部件)l,隨后進行耐壓壞性試驗。對于從尖端直徑為6mm的電極,將比粉塵產生電流低0.5kA的電流流動到顯示于圖5中的部件的點焊位置2,以在如圖5中所示的35mm的間距進行點焊。其次,如圖6中所示,從部件l的較長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的上部,向下擠壓金屬模具3以獲得最大負荷。而且,由負荷位移線圖的面積獲得吸收能量。其結果顯示于表11中。表l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8</column></row><table>從表ll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e)制備的部件(試樣)顯示出比在使用機械強度低的比較鋼板時的負荷更高的負荷,并且在吸收能量方面也更高,即,在耐壓壞性方面是優(yōu)異的。(耐沖擊性試驗)使用顯示于表9的鋼種(e)的鋼板以及比較鋼板,制備顯示于圖7的部件(帽形通道部件)4,隨后進行耐沖擊性試驗。圖8顯示了圖7中的部件4的A-A截面圖。在耐沖擊性試驗中,在與耐壓壞性試驗的情況類似地對部件4的點焊位置5進行點焊之后,如圖9中示意性所示,將部件4設置在基座7上,從部件4的上方的llm高度落下落錘(110kg)6,由此獲得直至部件4變形40mm(在高度方向上的收縮)的吸收能量。其結果顯示于表12中。表1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9</column></row><table>從表12中發(fā)現,由本發(fā)明的鋼板(鋼種e)制備的部件(試樣)具有比在使用機械強度較低的現有鋼板時的吸收能量更高的吸收能量,即在耐沖擊性方面是優(yōu)異的。本發(fā)明是參考特定的方式詳述的。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明顯的是,可以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使用各種變更和修正。本發(fā)明基于2005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05-379188、2006年11月16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06-310359以及2006年11月16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06-310458,并且這些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此。而且,本申請引用的所有參考文獻整體上通過引用結合在此。工業(yè)適用性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機械強度為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TRIP薄鋼板,該鋼板在延展性(伸長率)方面沒有受到損害,即使在加入Cr時,在晶界附近也不生成粗大的碳化物,并且顯著提高耐氫脆性。而且,提供一種機械強度為98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TRIP薄鋼板,即使在加入Cr時,該鋼板在晶界附近也不生成粗大的碳化物,并且顯著提高可加工性和耐氫脆性。權利要求1.一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0.10至0.60%的C、1.0至3.0%的Si、1.0至3.5%的Mn、0.15%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1μm以下,并且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1μm以下。2.—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0.10至0.25%的(:、1.0至3.0。/o的Si、l.O至3.50/o的Mn、0.15。/o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o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相對于所述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計,所述鋼板含有為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其中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以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根據相對于所述鋼板的全部組織的面積比計,所述鋼板含有總量為80%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以及總量為0至9%的鐵素體和珠光體。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3至0.5。/。的Cu和0.003至1.0。/。的Ni中的至少一種。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總量為0.003至1.0%的丁1、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1.07。以下的Mo和0.P/。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7.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2。/。以下的Mo和0.1。/。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8.根據權利要求2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02至0.0P/。的B。9.根據權利要求2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0005至0.01。/。的B。10.根據權利要求2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選自0.0005至0.005。/。的Ca、0.0005至0.01。/。的Mg以及0.0005至0.01。/。的REM中的至少一種。11.一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大于0.25%但不大于0.60%的。1.0至3.0%的Si、1.0至3.5。/o的Mn、0.15。/。以下的P、0.02。/o以下的S、1.5。/。以下的A1、0.003至2.0%的0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所述鋼板在加工率為3%的拉伸處理之后的金相組織含有根據相對于所述金相組織的面積比計為1%以上的殘留奧氏體;并且其中,在所述金相組織中,所述殘留奧氏體的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lpm以下,以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lpm以下。12.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根據相對于所述金相組織的面積比計,所述鋼板在加工率為3%的拉伸處理之后的所述金相組織含有總量為80%以上的貝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以及總量為0至9%的鐵素體和珠光體。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o計的0.003至0.5。/o的Cu和0.003至1.0。/。的Ni中的至少一種。14.根據權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總量為0.003至1.0。/。的Ti、V、Zr和W中的至少一種。15.根據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1.0。/。以下的Mo和0.1。/。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16.根據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0.2。/。以下的Mo和0.1。/。以下的Nb中的至少一種。17.根據權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o計的0.0002至0.01。/。的B。18.根據權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其中所述鋼板還包含以重量。/。計的選自O.O005至O.OO5。/。的Ca、0.0005至0.01。/。的Mg以及0.0005至0.01。/。的REM中的至少一種。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耐氫脆性優(yōu)異的超高強度薄鋼板,所述鋼板包含以重量%計的0.10至0.60%的C、1.0至3.0%的Si、1.0至3.5%的Mn、0.15%以下的P、0.02%以下的S、1.5%以下的Al、0.003至2.0%的Cr以及包括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在內的余量;其中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軸比(長軸/短軸)為5以上,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平均短軸長度為1μm以下,并且所述殘留奧氏體晶粒的晶粒間最近-鄰接距離為1μm以下。文檔編號C22C38/00GK101351570SQ200680049968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8日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8日發(fā)明者上妻伸二,向井陽一,杉本公一,池田宗朗,湯瀨文雄,粕谷康二,衣笠潤一郎,赤水宏申請人: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株式會社信州T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