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照明設備。
背景技術(shù):
在過去,已經(jīng)提出了適合包括包含發(fā)光二極管(led)的光源的照明設備(例如,見jp2005-259653a(下本稱為“文件1”))。在文件1中公開的照明設備例如包括具有箱形狀的外殼、光源、準直器透鏡部分和復眼透鏡。所述外殼包括具有圓形窗孔的頂板、從頂板的相對端垂直地突出的一對側(cè)板,以及與所述一對側(cè)板互連并且平行于頂板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透射孔,所述透射孔具有比窗孔的直徑小的直徑并且以矩陣方式布置。所述光源包括具有矩形板形狀的電路板和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的子彈型led。子彈型led的頂部分別插入到底板的透射孔中。
文件1中公開的照明設備配置為將從光源發(fā)射的光的光線轉(zhuǎn)換為被準直器透鏡部分準直的光的光線并將準直的光的光線引導到復眼透鏡。
最近,表面安裝led和cob(板上芯片)led是用于照明的led的主流。然而,在這樣的表面安裝led和cobled被用作光源的情況下,可能難以讓文件1中公開的配置提高從led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并額外地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技術(shù)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將在于提出能夠提高從led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并額外地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的照明設備。
技術(shù)問題的解決方案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照明設備包括發(fā)光二極管、第一透鏡陣列、第二透鏡陣列和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透鏡陣列包括分別與發(fā)光二極管對應的第一透鏡。光控制構(gòu)件包括分別與第一透鏡對應的光透射通道和圍繞光透射通道的遮光器。第二透鏡陣列包括分別與光透射通道對應的第二透鏡。第一透鏡中的每一個包括用于通過集中從發(fā)光二極管中對應的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射的光的一部分而產(chǎn)生被集中的光的集光器,和圍繞集光器以通過在與被集中的光交叉的方向上反射從對應的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射的光的另一部分而產(chǎn)生被反射的光并且配置為輸出包括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照明光的反射器。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用于透射從第一透鏡中對應的第一透鏡輸出的照明光。遮光器用于阻止從第一透鏡中的每一個發(fā)射的照明光的透射。第二透鏡中的每一個用于折射被光透射通道中對應的光透射通道透射的照明光。
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能夠提出能夠提高從led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并額外地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的照明設備。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的分解透視圖。
圖2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前視圖。
圖3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平面圖。
圖4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左側(cè)視圖。
圖5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部段。
圖6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主要部分的部段。
圖7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修改的透視圖。
圖8是上述的照明設備的修改的部段。
圖9a是包括上述的照明設備的照明器具前視圖。
圖9b是包括上述的照明設備的照明器具側(cè)視圖。
圖10是上述的照明器具中的照明單元的透視圖。
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照明設備的分解透視圖。
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照明設備的透視圖。
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照明設備的平面圖,其中省略了其頂板。
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照明設備的平面圖,其中省略了其頂板和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涉及照明設備并且特別地涉及包括一個或多個發(fā)光二極管(led)的照明設備。要注意,在下面的實施例中描述的配置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本發(fā)明不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并且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考慮設計等來進行修改,只要它們屬于源自于本發(fā)明的相同技術(shù)構(gòu)思。
(實施例1)
如圖1到圖5所示,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包括led模塊10、第一透鏡陣列11、光控制構(gòu)件12和第二透鏡陣列13。額外地,照明設備x1可優(yōu)選地包括支撐構(gòu)件14。要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指出,否則照明設備x1的向前、向后、左、右、向上和向下方向與圖1中示出的方向?qū)?/p>
led模塊10包括具有矩形板形狀的印刷配線板101和led(在示意的示例中,二十二個led)100(見圖1)。要注意,led100的數(shù)量不限于22。在印刷配線板101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圓形通孔1010。要注意,位于印刷配線板101的左上角中的通孔1010的外圍被部分地切掉。每個led100包括用于發(fā)射藍光的led芯片、用于容納led芯片的表面安裝的封裝和從所述封裝的表面突出的樹脂部分1000(見圖5)。樹脂部分1000由諸如硅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制成,并且被形成為半球形形狀。另外,樹脂部分1000包括用于將藍光轉(zhuǎn)換為黃光的磷光體。這樣,從led芯片發(fā)射的藍光的光線中的一些被磷光體轉(zhuǎn)換為黃光。因此,每個led100混合藍光和黃光并且從而發(fā)射白光。這二十二個led100焊接到形成在印刷配線板101的正面上的焊盤上并且從而安裝在印刷配線板101的正面(此后稱為“安裝表面”)上。另外,在印刷配線板101的安裝表面上優(yōu)選安裝有兩個插座連接器102(見圖1)。這兩個插座連接器102通過形成在印刷配線板101的安裝表面上的印刷連線(導體)而分別地并且電氣地連接到十一個led100的串聯(lián)電路。
第一透鏡陣列11包括第一透鏡110,和第一支撐件113,第一透鏡110的數(shù)量等于led100的數(shù)量(即,22)(見圖1)。第一支撐件113支撐第一透鏡110。這二十二個第一透鏡110每個均包括集光器111和反射器112(見圖5)。在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中,集光器111和反射器112一體地形成。集光器111可優(yōu)選地包括準直器透鏡。反射器112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中空筒狀形狀,以便圍繞集光器111的光進入表面111a。簡言之,反射器112圍繞集光器111的光進入表面111a。反射器112可優(yōu)選地配置為造成接收的光的全內(nèi)反射。第一透鏡110和第一支撐件113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
第二透鏡陣列13包括第二透鏡130,和第二支撐件131,第二透鏡130的數(shù)量等于led100的數(shù)量(即,22)(見圖1)。第二支撐件131支撐第二透鏡130。這二十二個第二透鏡130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包括平凸透鏡(見圖3到圖5)。第二透鏡130和第二支撐件131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
光控制構(gòu)件12可優(yōu)選地包括至少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和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見圖1和圖3到圖5)。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包括第一遮光器1200和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數(shù)量等于第一透鏡110的數(shù)量(即,22)。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可進一步優(yōu)選地包括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數(shù)量等于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數(shù)量(即,22)。第一遮光器1200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不透射從led100發(fā)射的光的材料(例如,不透明合成樹脂)的平板形狀。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在第一遮光器1200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一遮光器1200的圓孔(見圖5)。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可優(yōu)選地從第一遮光器1200的前面的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外圍向前突出。另外,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每一個可優(yōu)選地具有圓管形狀,并且具有朝向其前端逐漸變小的直徑(見圖5)。換言之,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中的每一個具有隨著距第一遮光器1200的距離增加而變小的直徑。此外,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可優(yōu)選地包括三個第一凸臺1203(見圖1)。這三個第一凸臺1203每個均具有中空圓筒狀形狀,并且從第一遮光器1200的前面向前突出。要注意,第一遮光器1200、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三個第一凸臺可優(yōu)選地由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另外,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內(nèi)周表面可優(yōu)選經(jīng)受表面紋理處理或提供有細突起和凹陷以便散射光。
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包括第二遮光器1210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第二光透射通道1201的數(shù)量等于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數(shù)量(即,22)。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可進一步優(yōu)選地包括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數(shù)量等于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數(shù)量(即,22)。第二遮光器1210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不透射從led100發(fā)射的光的材料(例如,不透明合成樹脂)的平板形狀。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在第二遮光器1210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二遮光器1210的圓孔(見圖1和圖5)。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可優(yōu)選地從第二遮光器1210的后面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外圍向后突出。另外,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具有圓管形狀,并且具有朝向其后端逐漸變小的直徑(見圖5)。換言之,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中的每一個具有隨著距第二遮光器1210的距離增加而變小的直徑。此外,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可優(yōu)選地包括三個第二凸臺1213(見圖1)。這三個第二凸臺1213每個均具有半中空圓筒狀形狀,并且從第二遮光器1210的后面向后突出。要注意,第二遮光器1210、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和三個第二凸臺1213可優(yōu)選地由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另外,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內(nèi)周表面可優(yōu)選經(jīng)受表面紋理處理或提供有細突起和凹陷以便散射光。
支撐構(gòu)件14包括基部部分140和柱(在示意的示例中,五個柱)141(見圖1)。要注意,基部部分140和五個柱141可形成為單鑄模鋁制件?;坎糠?40形成為矩形板形狀。基部部分140包括圓形通孔142,圓形通孔142的數(shù)量等于第一透鏡110的數(shù)量(即,22)(見圖1)。另外,基部部分140包括四個階梯狀部分143(見圖1)。這四個階梯狀部分143與基部部分140的四個角一體地形成以便從基部部分140后縮。另外,基部部分140包括兩個凸臺。所述凸臺中的一個從基部部分140的后面的左上角向后突出,而另一個從具有矩形板形狀的突出件145的后面向后突出。要注意,突出件145在左右方向上從基部部分140的下端的中央向下突出。這兩個凸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從其穿透的螺栓插入孔144。五個柱141從基部部分140的四個角和基部部分140的近乎中央向前突出。這五個柱141每個均在其一端(前端)包括內(nèi)螺紋(螺孔)1410(見圖1)。
如在圖2到圖5中示出的,前述led模塊10、第一透鏡陣列11、光控制構(gòu)件12和第二透鏡陣列13被螺釘連接到支撐構(gòu)件14。led模塊10支撐在支撐構(gòu)件14的基部部分140的后側(cè)上。兩個螺栓146從基部部分140的前側(cè)插入到基部部分140的兩個螺栓插入孔144中。這兩個螺栓146插入到提供給印刷配線板101的兩個孔1011中并且與印刷配線板101的后表面(非安裝表面)上的螺母接合并擰緊。這樣,利用兩組螺栓146和螺母,led模塊10的印刷配線板101被螺釘連接(螺栓連接)到基部部分140(見圖2)。要注意,在前視圖中,led模塊10的led100中的每一個均定位在基部部分140的通孔142中對應的一個的近乎中央。
第一透鏡陣列11支撐在支撐構(gòu)件14的基部部分140的前側(cè)上。要注意,第一透鏡陣列11的第一透鏡110分別插入到基部部分140的通孔142中(見圖5)。三個螺釘插入到提供給第一透鏡陣列11的第一支撐件113的三個孔1130中(見圖1)。這三個螺釘與提供給基部部分140的三個內(nèi)螺紋1400接合并擰緊到三個內(nèi)螺紋1400(見圖1)。這樣,利用三個螺釘,第一透鏡陣列11被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到基部部分140(見圖3到圖5)。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一透鏡110的中央近乎與led100的樹脂部分1000的中央重疊。
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支撐在支撐構(gòu)件14的基部部分140上以便處于第一透鏡陣列11的前面。四個螺釘分別插入到提供給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的第一遮光器1200的四個孔中。這四個螺釘分別插入到提供給第一透鏡陣列11的第一支撐件113的四個孔1131中(見圖1)。另外,這四個螺釘分別與提供給基部部分140的四個內(nèi)螺紋1401接合并擰緊到四個內(nèi)螺紋1401(見圖1)。這樣,利用在其間具有第一透鏡陣列11的四個螺釘,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被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到基部部分140。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中央近乎與第一透鏡110的中央重疊。
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支撐在支撐構(gòu)件14的五個柱141和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的三個第一凸臺1203上,以便處于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的前面(見圖3到圖5)。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的三個第二凸臺1213螺栓連接到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的三個第一凸臺1203。另外,五個螺釘1215分別插入到提供給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的第二遮光器1210的五個孔1214中。這五個螺釘1215分別插入到提供給第二遮光器1210的五個孔1214中。另外,這五個螺釘1215分別與提供給五個柱141的端部的內(nèi)螺紋1410接合并與內(nèi)螺紋1410擰緊。要注意,從基部部分140的中央突出的柱141插入到提供給第一透鏡陣列11的第一支撐件113的中央的孔1132和提供給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的第一遮光器1200的中央的孔1204二者中。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中央近乎與第一透鏡110的中央重疊。
第二透鏡陣列13支撐在支撐構(gòu)件14的五個柱141上,以便處于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的前面(見圖2到圖5)。五個螺釘1215分別插入到提供給第二透鏡陣列13的第二支撐件131的中央和四個角的五個孔132中(見圖1)。這樣,利用五個螺釘1215,第二透鏡陣列連同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被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到五個柱141(見圖2)。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二透鏡130的中央近乎與第一透鏡110的中央重疊。
如在圖6中示出的,關(guān)于從led100發(fā)射的被發(fā)射的光中的光線l1到l3,被發(fā)射的光中的光線l1照射第一透鏡110的集光器111并且被集光器111集中并且然后從第一透鏡110出射到外部。關(guān)于從led100發(fā)射的被發(fā)射的光中的光線l1到l3,被發(fā)射的光中的光線l2和l3不被集中,而是被反射器112反射(以全內(nèi)反射的方式)并且然后從第一透鏡110出射到外部。在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內(nèi)部,被發(fā)射的光中的這些光線l2和l3(被反射的光)與在被集光器111集中之后出射到第一透鏡110外部的光(被集中的光)的光線交叉(見圖6)。要注意,在被反射器112反射之后從第一透鏡110出射到外部但是不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透射(不穿過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被反射的光的光線將被第一遮光器1200、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第二遮光器1210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中的任一者阻斷。相較之下,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透射(穿過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光(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光線照射第二透鏡130。照射第二透鏡130的光(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光線在從第二透鏡130出射到外部時被折射(見圖6)。這樣,通過光控制構(gòu)件12,從第二透鏡130出射到外部的光的光線中排除不需要的光(外圍光)的光線,并且因此能夠抑制在外圍(邊緣)處的亮度的非均勻性。此外,通過第二透鏡130來控制從第二透鏡130發(fā)射的光的光線的分布。
這樣,不被第一透鏡110的集光器111集中的被發(fā)射的光的光線被反射器112反射,并且因此照明設備x1能夠提高從led100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額外地,通過利用第一遮光器1200和第二遮光器1210,照明設備x1能夠阻斷被反射器112反射的被反射的光的不需要的光線。因此,照明設備x1能夠提高從第二透鏡130出射到外部的光(照明光)的均勻率(受照明平面上的照度的均勻性的程度(照度的均勻率))。此外,照明設備x1包括兩個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和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并且因此可通過利用兩個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和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來阻斷不能被一個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阻斷的不需要的光的光線。結(jié)果,與照明設備x1包括單個光控制構(gòu)件的情況相比,照明設備x1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另外,照明設備x1能夠通過利用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阻斷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透射但是朝向與對應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相鄰的其他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行進的被反射的光的光線。結(jié)果,與照明設備x1不包括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情況相比,照明設備x1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照度的均勻率)。此外,照明設備x1能夠抑制不需要的光照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并且因此能夠抑制暈光。
如上所述,照明設備x1包括led100、第一透鏡陣列11、第二透鏡陣列13和光控制構(gòu)件12。第一透鏡陣列11包括與led100分別對應的第一透鏡110。光控制構(gòu)件12包括與第一透鏡110分別對應的光透射通道(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圍繞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遮光器(第一遮光器1200)。第二透鏡陣列13包括分別與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對應的第二透鏡130。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包括用于通過集中從led100中對應的led100發(fā)射的光的一部分而產(chǎn)生被集中的光的集光器111。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包括圍繞集光器111的反射器112,以在與被集中的光交叉的方向上反射從對應的led100發(fā)射的光的另一部分來產(chǎn)生被反射的光。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配置為輸出包括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照明光。光透射通道(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中的每一個用于透射從第一透鏡110中對應的第一透鏡110輸出的照明光。遮光器(第一遮光器1200)用于阻止從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發(fā)射的照明光的透射。第二透鏡130中的每一個用于折射被光透射通道(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中對應的光透射通道(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透射的照明光。
照明設備x1按如上所述配置,并且因此不被第一透鏡110的集光器111集中的被發(fā)射的光的光線被反射器112反射,并且因此能夠提高從led100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另外,被反射器112反射的被反射的光的不需要的光線能夠被第一遮光器1200和第二遮光器1210阻斷,并且照明設備x1能夠提高從第二透鏡130出射到外部的照明光的均勻率。
優(yōu)選地,在照明設備x1中,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可包括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可優(yōu)選地面對第一透鏡陣列11以透射從第一透鏡110中對應的第一透鏡110輸出的照明光。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可優(yōu)選地面對第二透鏡陣列13,以透射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透射的照明光。遮光器可優(yōu)選地包括第一遮光器1200和第二遮光器1210,第一遮光器1200面對第一透鏡陣列11并且圍繞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第二遮光器1210面對第二透鏡陣列13并且圍繞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
當按如上所述配置照明設備x1時,其能夠通過利用兩個遮光器(第一遮光器1200和第二遮光器1210)來阻斷不能被一個遮光構(gòu)件阻斷的光的不需要的光線。結(jié)果,與照明設備x1包括單個遮光構(gòu)件的情況相比,照明設備x1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另外,在照明設備x1中,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可優(yōu)選地包括分別圍繞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光控制構(gòu)件(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可優(yōu)選地包括分別圍繞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可優(yōu)選地從第一遮光器1200朝向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突出。此外,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可優(yōu)選地從第二遮光器1210朝向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突出。
當照明設備x1如上配置時,其能夠通過利用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來阻斷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透射但是朝向與對應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相鄰的其他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行進的被反射的光的光線。結(jié)果,與照明設備x1不包括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情況相比,照明設備x1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要注意,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與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分別分離預定距離d1(見圖3)。然而,如圖7和圖8所示,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可以不與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分離而是可與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接觸。換言之,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彼此面對并且接觸。圖7和圖8示出了根據(jù)實施例1的修改的照明設備x2,其中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具有分別與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后端接觸的前端。根據(jù)修改的照明設備x2能夠以類似于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的方式,通過利用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來阻斷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透射但是朝向與對應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相鄰的其他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行進的被反射的光的光線。
然而,當在戶外使用根據(jù)修改的照明設備x2時,日光可被第二透鏡130聚集并且因此可導致在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前端部分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后端部分處溫度的大幅增加。當?shù)谝恢锌胀矤畈糠?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由熱塑性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制成時,溫度增加可導致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形變。特別地,為了抑制光的反射,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被著色有很好地吸收光(日光)的顏色(例如,黑色)。因此,可認為溫度容易增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分別與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分離預定距離d1,并且從而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能夠抑制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后端部分的溫度增加。另外,在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中,包括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可優(yōu)選地被著色有比黑色吸收更少日光的顏色(例如,白色)。當?shù)谝恢锌胀矤畈糠?202使它們的表面涂白時,照明設備x1能夠抑制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前端部分的溫度增加。要注意,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可由具有對日光低透射率和高反射率的合成樹脂制成。
如上所述,在照明設備x1中,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可優(yōu)選地彼此面對并且分離預定距離d1。
當按上述配置照明設備x1時,即使日光通過第二透鏡130進入照明設備x1,也能抑制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溫度增加。
另外,在照明設備x1中,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中的每一個可具有帶有比黑色吸收更少日光的顏色的表面。
當按上述配置照明設備x1時,即使日光通過第二透鏡130進入照明設備x1,也能抑制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溫度增加。
要注意,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未必是圓孔。在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中的至少一個可形成為不是圓形形狀的形狀,例如半圓形形狀、多邊形形狀和星形形狀。換言之,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非圓形通孔。例如,當?shù)谝还馔干渫ǖ?201形成為半圓形形狀時,通過第二透鏡130發(fā)射的照明光的形狀(其指由照明光照明的區(qū)域的形狀)還變成半圓形形狀。
如上所述,在照明設備x1中,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中的至少幾個可優(yōu)選地以配置為部分地阻斷照明光的形狀形成。
當按上述配置照明設備x1時,通過第二透鏡130發(fā)射的照明光的形狀可通過改變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形狀而容易地改變。
要注意,如在圖9a和圖9b中示出的,照明設備x1可優(yōu)選地用作照明器具(投影儀)y1的光源。照明器具y1可優(yōu)選地包括器具主體2、臂3和電力供應單元4。器具主體2可包括外殼20和蓋21。外殼20由諸如不銹鋼板的金屬板制成,并且形成為具有打開的前面的箱形狀。蓋21包括框22和面板23。框22由諸如不銹鋼板的金屬板制成,并且形成為矩形框形狀。面板23由透明或半透明合成樹脂(例如,丙烯酸樹脂和聚碳酸酯樹脂)制成,并且形成為矩形平板形狀。面板23由框22支撐。蓋21附接到外殼20以便覆蓋外殼20的前面。臂3由諸如不銹鋼板的金屬板制成,并且形成為u形。臂3具有螺釘連接到外殼20的相對側(cè)壁的相對端。這樣,外殼20(器具主體2)被臂3以可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電力供應單元4包括金屬的殼體40和容納在殼體40中的電力供應裝置。例如,電力供應裝置將從ac電力系統(tǒng)供應的ac電力轉(zhuǎn)換成dc電力。殼體40附接到外殼20的后面(見圖9b)。
如在圖9a中示出的,外殼20容納照明單元1。如在圖10中示出的,照明單元1包括四個照明設備x1、附接板15和電力線纜16。附接板15由諸如鋁板和鋅鐵板的金屬板制成,并且形成為矩形平板。四個照明設備x1附接到附接板15的前面以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布置成2x2陣列。在四個照明設備x1中的每一個中,支撐構(gòu)件14的四個階梯狀部分143被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到附接板15。電力線纜16包括電力線(在示意的示例中,4個電力線)和提供到這四個電力線的端部的插頭連接器。電力線纜16連接到led模塊10的插座連接器102。這樣,這四個照明設備x1通過電力線纜16被供應有來自電力供應單元4的dc電力。
(實施例2)
如圖11所示,根據(jù)實施例2的照明設備x3包括led模塊50、第一透鏡陣列51、光控制構(gòu)件52和第二透鏡陣列53。額外地,照明設備x3可優(yōu)選地包括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和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要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指出,否則照明設備x3的向前、向后、左、右、向上和向下方向與圖11和圖12中示出的方向?qū)?/p>
led模塊50包括具有矩形板形狀的印刷配線板501和led(在示意的示例中,八十五個led)500(見圖11)。要注意,led500的數(shù)量不限于85。在印刷配線板501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圓孔503。要注意,led500與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中的led100具有相同配置。這些led500焊接到形成在印刷配線板501的前面上的焊盤并且從而安裝在印刷配線板501的前面(此后稱為“安裝表面”)上。另外,在印刷配線板501的安裝表面上優(yōu)選安裝有插座連接器502(見圖11)。插座連接器502通過形成在印刷配線板501的安裝表面上的印刷連線(導體)而電氣地連接到led500。
第一透鏡陣列51包括第一透鏡,和第一支撐件510,第一透鏡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見圖11)。要注意,這些第一透鏡與根據(jù)實施例1的照明設備x1中的第一透鏡110具有相同配置。第一支撐件510支撐第一透鏡。第一支撐件510形成為近乎矩形的平板形狀。第一透鏡和第一支撐件510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要注意,在第一支撐件510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圓孔511。
第二透鏡陣列53包括第二透鏡530,和第二支撐件531,第二透鏡530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見圖11)。第二支撐件531支撐第二透鏡530。第二支撐件531形成為近乎矩形的平板形狀。第二透鏡530中的每一個可優(yōu)選地為雙凸透鏡。第二透鏡530和第二支撐件531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要注意,在第二支撐件531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圓孔532。
光控制構(gòu)件52可優(yōu)選地包括至少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520和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521(見圖11)。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520包括第一遮光器5200和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的數(shù)量等于第一透鏡的數(shù)量(即,85)。第一遮光器5200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不透射從led500發(fā)射的光的材料(例如,不透明合成樹脂)的平板形狀。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在第一遮光器5200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一遮光器5200的圓孔(見圖11)。要注意,在第一遮光器5200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圓孔5202。
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521包括第二遮光器5210和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及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及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的數(shù)量均等于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的數(shù)量。第二遮光器5210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不透射從led500發(fā)射的光的材料(例如,不透明合成樹脂)的平板形狀。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在第二遮光器5210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二遮光器5210的圓孔(見圖11)。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在第二遮光器5210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二遮光器5210并且具有比每個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小的內(nèi)直徑的圓孔(見圖11)。要注意,在第二遮光器5210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橢圓孔5213。這些孔5213形成為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長軸。
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包括第一可移動透鏡540,和第一可移動支撐件541,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見圖11)。第一可移動支撐件541支撐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一可移動支撐件541形成為近乎六邊形形狀。這些第一可移動透鏡540每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凹透鏡。第一可移動透鏡540和第一可移動支撐件541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
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包括第二可移動透鏡550,和第二可移動支撐件551,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見圖11)。第二可移動支撐件551支撐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第二可移動支撐件551形成為近乎六邊形形狀。這些第二可移動透鏡550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雙凸透鏡。第二可移動透鏡550和第二可移動支撐件551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
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包括第三可移動透鏡,和第三可移動支撐件560,第三可移動透鏡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見圖11)。第三可移動支撐件560支撐第三可移動透鏡。第三可移動支撐件560形成為近乎六邊形形狀。這些第三可移動透鏡每一個均可優(yōu)選地為凹透鏡。第三可移動透鏡和第三可移動支撐件560可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合成樹脂一體地形成。
關(guān)于從led500發(fā)射的被發(fā)射的光,照射第一透鏡的被發(fā)射的光中的一部分被集中并且然后從第一透鏡出射到外部。關(guān)于從led500發(fā)射的被發(fā)射的光,不被第一透鏡集中的被發(fā)射的光的一部分在第一透鏡內(nèi)部被反射(以全內(nèi)反射的方式)并且然后從第一透鏡出射到外部。在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內(nèi)部,被發(fā)射的光(被反射的光)交叉被集中的光(被集中的光)。要注意,從第一透鏡出射到外部并且不被光控制構(gòu)件52的光透射通道(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或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透射(不穿過該光透射通道)的被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將被第一遮光器5200或第二遮光器5210阻斷。相較之下,被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或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透射(穿過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或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的光(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一部分照射第二透鏡530。照射第二透鏡530的光(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在從第二透鏡530出射到外部時被折射。這樣,通過光控制構(gòu)件52,從第二透鏡530出射到外部的光中排除不需要的光(外圍光),并且因此能夠抑制在外圍(邊緣)處的亮度的不均勻性。此外,通過第二透鏡530來控制從第二透鏡530發(fā)射的光的分布。
另外,通過第二透鏡530發(fā)射到外部的光每次被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和第三可移動透鏡中的任一個透射時都被折射。將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和第三可移動透鏡設計成允許從第二透鏡530出射的光的光束直徑的增加和對其像差校正。
另外,優(yōu)選地,移動機構(gòu)7可移動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和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以便增加和減少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和第二透陣列鏡53之間以及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和第二透鏡陣列53之間的距離(間距)。另外,優(yōu)選地,移動機構(gòu)7可移動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以便增加和減少第三可移動透鏡56和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之間以及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和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之間的距離(間距)。在下文中,參考圖12到圖14描述照明設備x3的移動機構(gòu)7。
照明設備x3可優(yōu)選地包括外殼6連同移動機構(gòu)7。如圖12到圖14中示出的,外殼6可優(yōu)選地包括底板60、頂板61、前板62、后板63和中間板64。底板60和頂板61每一個均由矩形金屬板制成。頂板61在向前向后方向上比底板60短(見圖12)。前板62、后板63和中間板64可優(yōu)選地形成為鋁鑄模制件的矩形板形狀。led模塊50和散熱構(gòu)件65螺釘連接到后板63的后面。后板63具有孔,孔的數(shù)量等于led500的數(shù)量。這些孔每一個均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后板63。第一透鏡陣列51的第一透鏡分別插入到后板63的孔中。前板62包括圓形窗孔620,圓形窗孔620在厚度方向(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前板62。同樣地,中間板64包括圓形窗孔640,圓形窗孔640在厚度方向(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中間板64(見圖12)。前板62螺釘連接到底板60的前端和頂板61的前端。另外,后板63在靠近底板60的后端的部分處螺釘連接到底板60,并且還螺釘連接到頂板61的后端。另外,中間板64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螺釘連接到底板60和頂板61的中間部分。
移動機構(gòu)7可包括第一保持器70、第二保持器71、四個軸72和八個線性軸承73。第一保持器70是鋁鑄模制件并且形成為矩形框形狀。另外,第一保持器70包括圓形窗孔,該圓形窗孔在厚度方向(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第一保持器70。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1和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螺釘連接到第一保持器70的前面。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的第一可移動透鏡540和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的第二可移動透鏡550定位在第一保持器70的窗孔內(nèi)部。另外,存在附接到第一保持器70的上面的具有倒u形狀的柄74。要注意,柄74的相對端分別插入到提供給頂板61的一對凹槽610中,如圖12所示
第二保持器71是鋁鑄模制件并且形成為矩形框形狀。另外,第二保持器71包括圓形窗孔710,圓形窗孔710在厚度方向(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第二保持器71(見圖12)。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螺釘連接到第二保持器71的后面。要注意,在前視圖中,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的第三可移動透鏡定位在第二保持器71的窗孔710的內(nèi)部。另外,存在附接到第二保持器71的上面的具有倒u形狀的柄75。要注意,柄75的相對端分別插入到提供給頂板61的一對凹槽611中,如圖12所示。
四個線性軸承73螺釘連接到第一保持器70的四個角并且另外四個線性軸承73螺釘連接到第二保持器71的四個角。線性軸承73可包括具有中空圓形筒狀形狀并在一端包括凸邊(凸緣)730的軸承及由所述軸承保持的轉(zhuǎn)子。線性軸承73的軸承插入到形成在第一保持器70的四個角和第二保持器71的四個角中的四個孔中(孔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透)。線性軸承73的凸邊730螺釘連接到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
四個軸72均由諸如不銹鋼材料的金屬材料制成并且形成為細長的圓形實心圓柱形狀。這四個軸72具有分別螺釘連接到前板62的四個角的前端。這四個軸72具有分別螺釘連接到后板63的四個角的后端。因此,這四個軸72分別插入到穿透中間板64的四個角的孔中。因此,在前視圖中,這四個軸72定位在外殼6的四個角中,以便平行于底板60和頂板61并垂直于中間板64和后板63(見圖12到圖14)。要注意,這四個軸72分別插入到led模塊50的四個角中的孔503、第一透鏡陣列51的四個角中的孔511、每個均在光控制構(gòu)件52的四個角中的孔5202和5213以及在第二透鏡陣列53的四個角中的孔532中。
另外,這四個軸72接合到附接到第一保持器70的四個線性軸承73并且還接合到附接到第二保持器71的另外四個線性軸承73(見圖12)。因此,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被置于前板62和中間板64之間的空間中,以使得線性軸承73允許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沿四個軸72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移動。
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通過兩個互連構(gòu)件76而互連。如在圖14中示出的,兩個互連構(gòu)件76每個均形成為細長桿的形狀。兩個互連構(gòu)件76中的每一個包括第一引導孔760和第二引導孔761。第一引導孔760形成為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穿透互連構(gòu)件76的后端部分的橢圓形狀。第二引導孔761形成為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穿透互連構(gòu)件76的前端部分的橢圓形狀。要注意,第二引導孔761在長軸上具有一尺寸,該尺寸比在第一引導孔760的長軸上的尺寸長(見圖14)?;ミB構(gòu)件76中的第一互連構(gòu)件通過螺栓77和螺母而附接到頂板61,以便可繞螺栓77旋轉(zhuǎn)?;ミB構(gòu)件76中的第二互連構(gòu)件通過螺栓和螺母而附接到底板60,以便可繞螺栓旋轉(zhuǎn)。另外,存在第一銷700,其從第一保持器70的上面突出并且插入到附接到頂板61的互連構(gòu)件76的第一引導孔760中。另外,存在第二銷711,其從第二保持器71的上面突出并且插入到附接到頂板61的互連構(gòu)件76的第二引導孔761中。此外,存在第一銷,其從第一保持器70的下面突出并且插入到附接到底板60的互連構(gòu)件76的第一引導孔中。另外,存在第二銷,其從第二保持器71的下面突出并且插入到附接到底板60的互連構(gòu)件76的第二引導孔中。
因此,當?shù)诙3制?1向前移動時,第二銷711也在第二引導孔761內(nèi)向前移動。當?shù)诙N711在第二引導孔761內(nèi)向前移動時,互連構(gòu)件76繞螺栓77逆時針旋轉(zhuǎn)。當互連構(gòu)件76逆時針旋轉(zhuǎn)時,第一銷700在第一引導孔760內(nèi)向后移動。第一銷700在第一引導孔760內(nèi)的這樣的向后移動導致第一保持器70的向后移動。相較之下,當?shù)诙3制?1向后移動時,第二銷711也在第二引導孔761內(nèi)向后移動。當?shù)诙N711在第二引導孔761內(nèi)向后移動時,互連構(gòu)件76繞螺栓77順時針旋轉(zhuǎn)。當互連構(gòu)件76順時針旋轉(zhuǎn)時,第一銷700在第一引導孔760內(nèi)向前移動。第一銷700在第一引導孔760內(nèi)的這樣的向前移動導致第一保持器70的向前移動。如上所述,通過互連構(gòu)件76而互連的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移動,以便改變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之間的距離(間距)。隨著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之間的距離(間距)減小,通過第二保持器71的窗孔710向前發(fā)射的光(照明光)的受照明區(qū)域增加。相較之下,隨著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之間的距離(間距)增加,照明光的受照明區(qū)域減少。要注意,第一保持器70和第二保持器71分別根據(jù)柄74和75通過手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的移動而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移動。
因此,照明設備x3允許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和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相對于外殼6在向前向后方向(平行于第二透鏡530的光軸的方向)上移動,并且因此可以容易地改變受照明區(qū)域。要注意,可移動透鏡陣列的數(shù)量不限于3,而可以為1或2或4或更多。
此外,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521的四個孔5213形成為具有沿左右方向的長軸的橢圓形狀。當被四個軸72支撐時,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521被允許在左右方向上移動。當?shù)诙饪刂茦?gòu)件521被移動到其右側(cè)位置時,已經(jīng)穿過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520的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的光的光線被允許穿過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相較之下,當?shù)诙饪刂茦?gòu)件521被移動到其左側(cè)位置時,已經(jīng)穿過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520的第一光透射通道5201的光的光線被允許穿過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這樣,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521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可導致用于透射光的孔的直徑(孔徑)改變。因此,能夠切換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和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并且因此照明設備x3能夠改變照明光的受照射區(qū)域。要注意,第二光透射通道5211和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可為具有不是圓形形狀的形狀的孔。例如,當?shù)诙馔干渫ǖ?211為半圓形孔而第三光透射通道5212為圓孔時,照明設備x3的照明光的(受照射區(qū)域)的形狀可在半圓形形狀和圓形形狀之間切換。
如上所述,照明設備x3可優(yōu)選地包括可移動透鏡(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第三可移動透鏡560)的可移動透鏡陣列(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所述可移動透鏡分別與第二透鏡530對應。另外,照明設備x3可優(yōu)選地包括移動機構(gòu)7,其配置為沿第二透鏡530的光軸移動可移動透鏡陣列??梢苿油哥R(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第三可移動透鏡)中的每一個可優(yōu)選地配置為折射被第二透鏡530中對應的第二透鏡530折射的照明光。
當按上述配置照明設備x3時,可通過移動可移動透鏡陣列(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來容易地改變受照明區(qū)域。
如根據(jù)上述實施例1和2所明了的,第一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包括發(fā)光二極管(100,500)、第一透鏡陣列(11,51)、第二透鏡陣列(13,53)和光控制構(gòu)件(12,52)。第一透鏡陣列(11,51)包括分別與發(fā)光二極管(100,500)對應的第一透鏡(110)。光控制構(gòu)件(12,52)包括分別與第一透鏡(110)對應的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和圍繞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的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第二透鏡陣列(13,53)包括分別與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對應的第二透鏡(130,530)。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包括用于通過集中從發(fā)光二極管(100,500)中對應的發(fā)光二極管(100,500)發(fā)射的光的一部分而產(chǎn)生被集中的光的集光器(111)和圍繞集光器(111)以通過在與被集中的光交叉的方向上反射從對應的發(fā)光二極管(100,500)發(fā)射的光的另一部分而產(chǎn)生被反射的光并且配置為輸出包括被集中的光和被反射的光的照明光的反射器(112)。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中的每一個用于透射從第一透鏡(110)中對應的第一透鏡(110)輸出的照明光。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用于阻止從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發(fā)射的照明光的透射。第二透鏡(130,530)中的每一個用于折射被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中對應的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透射的照明光。根據(jù)第一方面,能夠提高從發(fā)光二極管(100,500)發(fā)射的光的使用效率并且額外地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第二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二方面,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中的每一個包括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5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5211)。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5201)面對第一透鏡陣列(11,51)以透射從第一透鏡(110)中對應的第一透鏡(110)輸出的照明光。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5211)面對第二透鏡陣列(13,53),以透射被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5201)透射的照明光。遮光器包括第一遮光器(1200,5200),其面對第一透鏡陣列(11)并且圍繞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5201),以及第二遮光器(1210,5210),其面對第二透鏡陣列(13,53)并且圍繞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5211)。根據(jù)第二方面,與僅提供單個遮光元件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第三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二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三方面中,光控制構(gòu)件(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120)包括分別圍繞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的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光控制構(gòu)件(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121)包括分別圍繞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從第一遮光器(1200)朝向第二遮光器(1210)突出。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從第二遮光器(1210)朝向第一遮光器(1200)突出。根據(jù)第三方面,相比于不提供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情況,能夠進一步提高照明光的均勻率。
第四方面的照明設備(x1,x3)能夠與第三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四方面中,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彼此面對并且分離預定距離(d1)。根據(jù)第四方面,即使日光通過第二透鏡(130)進入照明設備(x1,x3),也能抑制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的溫度增加。
第五方面的照明設備(x1,x3)能夠與第四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五方面,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中的每一個具有帶有比黑色吸收更少日光的顏色的表面。根據(jù)第五方面,即使日光通過第二透鏡(130)進入照明設備(x1,x3),也能抑制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的溫度增加。
第六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三到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六方面,在光透射通道中的每一個中,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中的至少一個具有配置為部分地阻斷從第一透鏡(110)中對應的第一透鏡(110)輸出的照明光的形狀。根據(jù)第六方面,通過第二透鏡(130)發(fā)射的照明光的形狀可通過改變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的形狀而容易地改變。
第七方面的照明設備(x2)能夠與第三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七方面,第一中空圓筒部分(1202)和第二中空圓筒部分(1212)彼此面對并且接觸。
第八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三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八方面,第一中空筒狀部分(1202)中的每一個具有隨著距第一遮光器(1200)的距離增加而變小的直徑。
第九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八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九方面,第二中空筒狀部分(1212)中的每一個具有隨著距第二遮光器(1210)的距離增加而變小的直徑。
第十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二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十方面,光透射通道(1201,1211)中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光透射通道(1201)和第二光透射通道(1211)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非圓形通孔。
第十一方面的照明設備(x3)能夠與第一或第二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第十一方面包括包含可移動透鏡(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第三可移動透鏡560)的可移動透鏡陣列(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所述可移動透鏡分別與第二透鏡(130,530)對應。另外,第七方面包括移動機構(gòu)(7),其配置為沿第二透鏡(130,530)的光軸移動可移動透鏡陣列。可移動透鏡(第一可移動透鏡540、第二可移動透鏡550、第三可移動透鏡)中的每一個可優(yōu)選地配置為折射被第二透鏡(130,530)中對應的第二透鏡(130,530)折射的照明光。根據(jù)第十一方面,可通過移動可移動透鏡陣列(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54、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55、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56)來容易地改變受照明區(qū)域。
第十二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十二方面,反射器(112)圍繞集光器(111)的光進入表面(111a)。
第十三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十三方面,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具有平板形狀的材料。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具有穿透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的圓形通孔。
第十四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十四方面,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具有平板形狀的材料。光透射通道(1201,1211,5201,5211)具有穿透遮光器(1200,1210,5200,5210)的非圓形通孔。
第十五方面的照明設備(x1,x2,x3)能夠與第一到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結(jié)合來實現(xiàn)。在第十五方面,在第一透鏡(110)中的每一個中,集光器(111)和反射器(112)一體地形成。
附圖標記列表
x1,x2,x3照明設備
7可移動機構(gòu)
11,51第一透鏡陣列
12,52光控制構(gòu)件
13,53第二透鏡陣列
54第一可移動透鏡陣列(可移動透鏡陣列)
55第二可移動透鏡陣列(可移動透鏡陣列)
56第三可移動透鏡陣列(可移動透鏡陣列)
100,100led
101,501印刷配線板
110第一透鏡
111集光器
112反射器
120,520第一光控制構(gòu)件
121,521第二光控制構(gòu)件
130,530第二透鏡
540第一可移動透鏡(可移動透鏡)
541第一可移動支撐件(可移動支撐件)
550第二可移動透鏡(可移動透鏡)
551第二可移動支撐件(可移動支撐件)
560第三可移動支撐件(可移動支撐件)
1200,5200第一遮光器
1201,5201第一光透射通道
1202第一中空筒狀部分
1210,5210第二遮光器
1211,5211第二光透射通道
1212第一中空筒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