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光燈。
背景技術:
投光燈包括底殼、上蓋和發(fā)光芯片等,鋁基板設置于底殼上,發(fā)光芯片設置于鋁基板上。這種結構的投光燈結構相對復雜,材料和制造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已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且成本更低的投光燈。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投光燈,包括殼體和發(fā)光芯片,其特征是:所述殼體由鋁基板和上蓋構成,上蓋固定于鋁基板上,所述發(fā)光芯片設置于鋁基板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投光燈具有以下優(yōu)點:
1、省去底殼后節(jié)省了材料和制造成本;
2、部件更加簡約后使整個產(chǎn)品的體型可以做的更小,有利于采用更加復合現(xiàn)代美感的簡約設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投光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F-F結構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投光燈,包括殼體和發(fā)光芯片1,所述殼體由鋁基板2和上蓋3構成,上蓋3固定于鋁基板2上,一般采用膠粘固定且配合處形成液密封,所述發(fā)光芯片1設置于鋁基板2上。為了使外觀更加美觀且便于加工,所述鋁基板2呈平板狀,所述上蓋3與鋁基板2的形狀適配且上表面呈平面分布。
參照圖2所示,為了提升聚光效果,所述上蓋3包括反光部31和透光槽32,透光槽32處設置有透光板33,透光板33與透光槽32四周的配合處液密封,所述反光部31具有反光表層且呈四周向內(nèi)收的斜面分布,所述透光槽32處于反光部31的最低處且正對發(fā)光芯片1。
參照圖2所示,為了進一步提升聚光效果,所述透光槽32下側的上蓋3上帶有下沿34,所述發(fā)光芯片1配置有擋光圍板4,擋光圍板4與下沿35扣接,所述透光板被夾緊在所述擋光圍板和下沿之間,所述擋光圍板4正對發(fā)光芯片1以聚攏光線,所述擋光圍板4的下部還可以具有向下放大的喇叭口形狀,有利于提升聚攏效果。
參照圖2所示,為了更好地裝飾投光燈,所述上蓋3包括上蓋主體35和裝飾框條36,上蓋主體35上開設有裝飾條安裝槽37,所述裝飾框條36卡設于裝飾條安裝槽37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