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族樂器,尤其是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
背景技術:
板胡是我國民族樂器代表之一,其聲音高亢、明亮,在地方戲劇、歌劇以及民樂中 被稱為主弦樂器。在一般戲劇中,無論板胡、京胡都普遍存在高拉低唱或低拉高唱的現(xiàn)象, 此現(xiàn)象與板胡的實際音域有關,即在伴奏中由于受音域限制,有時不得不借音(高八度以 代低音)。但是在戲劇以外的伴奏中,各音區(qū)(高、中、低)樂器齊全的樂隊里,板胡的借音 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理論上都不應借音。尤其是板胡已經發(fā)展為頗具特色的獨奏樂器,為完 美表現(xiàn)音樂意境,更不允許借音。實際上作曲家為板胡譜寫的獨奏曲、伴奏曲等都是根據板 胡的實際音域而定的,如《把歡奏的鑼鼓敲起來》,1= F,其最低音只能是&因此時板胡上沒 有比?再低的音;再如《歡迎新戰(zhàn)友》,1 = G,其最低音為&此時板胡上也沒有比&再低的音。 這正是作曲家也只能按照“內弦空弦為最低音”模式去譜寫獨奏曲的道理,否則將脫離演奏 實際。如果能把板胡音域有效的向低音區(qū)拓展,將回避以上借音的問題,并會使作曲和 演奏更加靈活而富有感染力。由于除戲劇伴奏以外,一般使用“指尖按弦”的指法,這就為 我們提供了拓展音域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由于該板胡音域可 拓展,避免或減少了借音現(xiàn)象,使作曲和演奏更加靈活而富有感染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 其在琴筒上設有琴桿,在琴桿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琴軸、千斤、彈性千斤以及虛千斤,在琴 軸和位于琴筒下部的琴托之間設有琴弦,其關鍵技術在于在所述彈性千斤的下方設有連 桿,連桿下部經由旋轉軸鉸接有叉形支架,在所述琴桿上設有與叉形支架相適配的嵌槽,叉 形支架與嵌槽呈滑動配合。優(yōu)選的,上述叉形支架一端為U形結構,在U形結構的兩個支端上設有通孔,另一 端為燕尾式滑塊。優(yōu)選的,上述連桿上部設有用于與彈性千斤鉸接的旋轉套,在連桿中部設有用于 與叉形支架鉸接的軸套。優(yōu)選的,上述彈性千斤包括設于琴桿上的固定架、與固定架連接的扣壓桿以及設 于扣壓桿與琴桿之間的彈簧調節(jié)裝置;彈簧調節(jié)裝置包括固定于琴桿上的U形調節(jié)桿、固 定于U型調節(jié)桿上的調節(jié)板以及固定于調節(jié)板與扣壓桿之間的彈簧。優(yōu)選的,上述虛千斤設于傳統(tǒng)千斤的位置,本實用新型中的千斤設于虛千斤上方 2 10cm。[0010]本實用新型可拓展音域的原理是根據弦振頻率公式if,張力和密度一定,空弦時1(有效弦長)最長,傳統(tǒng)的板胡對應著傳統(tǒng)的千斤位置,由于把傳統(tǒng)千斤上移,通過連 桿把扣壓桿抬起時有效弦長必然延伸到已上移的傳統(tǒng)千斤位置,因而有效弦長增加,可知 頻率必然降低,因為整個裝置可以移動,根據演奏需要可以調節(jié)傳統(tǒng)千斤上移的距離,從而 按要求實現(xiàn)音域向低音區(qū)拓展2、3、5度等。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指尖按弦”指法的演奏, 如一般歌曲、歌劇的伴奏,板胡獨奏等。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扣壓連桿下部可迫 使扣壓桿處于抬起狀態(tài),即離開琴弦,使琴弦的有效長度1瞬時增加,從而出現(xiàn)比傳統(tǒng)的最 低音更低的音,有效的向低音區(qū)拓展了音域;且在演奏傳統(tǒng)空弦音時可用左手指顫壓連桿 的上部(旋轉軸上部),可使空弦音柔美動聽,彌補了空弦不能揉弦的缺撼。由于音域可向 低音區(qū)拓展2到5度,可避免或減少無奈的借音(以高音代低音)現(xiàn)象,可使演奏選調更 方便靈活,如有低音^或?的樂曲亦可用F調指法演奏,而不會出現(xiàn)借音現(xiàn)象;且由于音域拓 展,為板胡作曲家開辟了新的可用空間,會使板胡的演奏表現(xiàn)更豐富,藝術感染力更強。通 過這些改進并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板胡演奏方法和技巧,靈活性更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叉形支架的示意圖;圖3是連桿的示意圖;其中,1、琴軸;2、琴弦;3、千斤;4代表彈性千斤,4-1、定軸,4-2、固定架,4-3、扣 壓桿,4-4、彈簧,4-5、調節(jié)板,4-6、螺母,4-7、U形調節(jié)桿,4_8、橫桿;5、連桿;6、叉形支架; 7、嵌槽;8、琴托;9、琴筒;10、琴桿;11、旋轉軸;12、銷軸;13、虛千斤;14、旋轉套;15、軸套; 16、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在琴筒9上設有琴桿10,在琴桿10上部設有琴軸1,琴軸 1和定位于琴筒9下部的琴托8之間連接有琴弦2,琴筒9側面的琴板上設有與琴弦2配套 的碼子或琴碼(圖中未示出)。在琴桿10上設有千斤3,千斤3可對琴弦2起切弦作用,千 斤3的位置比傳統(tǒng)的千斤位置上移2 10cm,用傳統(tǒng)的方法將其固定(用絲繩或金屬鉤均 可)在琴桿10上部。在傳統(tǒng)千斤位置上設有虛千斤13,虛千斤13采用傳統(tǒng)的千斤形狀且 虛千斤13與琴弦2之間有一定距離,使虛千斤13與琴弦2在演奏過程中始終不接觸,設置 的虛千斤13是為了不改變板胡的演奏模式。彈性千斤4設置在千斤3的下方(也可設置于 其上方),其結構是在琴桿10上設有固定架4-2,在固定架4-2上設有定軸4-1,定軸4-1 與設置的兩根扣壓桿4-3鉸接,兩根扣壓桿4-3借助設置于下部的橫桿4-8連接在一起,橫 桿4-8可扣壓琴弦2。由于傳統(tǒng)的千斤適當上移,使演奏者在演奏時的手感變得更加松弛, 可明顯降低揉弦的難度。扣壓桿4-3與琴桿10之間設有彈簧調節(jié)裝置,彈簧調節(jié)裝置是在 琴桿10上安裝有U型調節(jié)桿4-7,U型調節(jié)桿4-7的兩個支端穿過設置的調節(jié)板4-5,調節(jié)板4-5與U型調節(jié)桿4-7之間螺紋連接,在U形調節(jié)桿4-7與扣壓桿4_3之間固定連接有 彈簧4-4。通過擰緊或擰松螺母4-6來改變調節(jié)板4-5的位置,從而可調節(jié)彈簧4-4的松 緊。該彈簧4-4會隨著琴弦2的振動而振動,所以在琴弦2的基頻不變的情況下疊加了新 的振動,其音色更加柔美。參見附圖1、附圖2以及附圖3,在扣壓桿4-3的末端通過銷軸12鉸接有連桿5, 連桿5中部通過旋轉軸11鉸接有叉形支架6,在琴桿10的下部設有與叉形支架6相適配 的嵌槽7,叉形支架6與嵌槽7之間形成滑動配合,使用時還可在嵌槽7內安裝形狀匹配的 金屬片,這樣叉形支架與金屬片之間的滑動效果更好。該叉形支架6 —端為U形結構,在U 形結構的兩個支端上設有通孔16,在通孔16上配套安裝有旋轉軸11,叉形支架6另一端為 燕尾式滑塊,通過該燕尾式結構與琴桿10上的嵌槽7配合。連桿5為異型桿,其中間部位 的寬度較小,上部以及下部的寬度較大,這樣演奏時可方便手指進行彈壓,連桿5上部設有 用于與扣壓桿4-3下部的銷軸12鉸接的旋轉套14,在連桿5中部設有用于與叉形支架6鉸 接的軸套15。演奏時,通過手指來彈壓連桿5,可迫使扣壓桿4-3上的橫桿4-8處于抬起狀 態(tài),即離開琴弦2,使琴弦2的有效長度瞬時增加,從而出現(xiàn)比傳統(tǒng)的最低音更低的音,即有 效的向低音區(qū)拓展了音域。本實用新型音域可有效的向低音區(qū)拓展,為作曲家開辟了新的利用空間,使演奏 中各種調式的指法互用更為靈活,各種指法的風格能互相滲透,避免或減少了借音現(xiàn)象,提 高了板胡的藝術感染力,能更完美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
權利要求1.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在琴筒(9)上設有琴桿(10),在琴桿(10)上從上到下依 次設有琴軸(1)、千斤(3)、彈性千斤(4)以及虛千斤(13),在琴軸(1)和位于琴筒(9)下部 的琴托(8)之間設有琴弦O),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彈性千斤(4)的下方設有連桿(5),連桿 (5)下部經由旋轉軸(11)鉸接有叉形支架(6),在所述琴桿(10)上設有與叉形支架(6)相 適配的嵌槽(7),叉形支架(6)與嵌槽(7)呈滑動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支架(6)— 端為U形結構,在U形結構的兩個支端上設有通孔(16),另一端為燕尾式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5)上 部設有用于與彈性千斤(4)鉸接的旋轉套(14),在連桿(5)中部設有用于與叉形支架(6) 鉸接的軸套(1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千斤包括設 于琴桿(10)上的固定架(4-2)、與固定架(4-2)連接的扣壓桿(4-3)以及設于扣壓桿(4_3) 與琴桿(10)之間的彈簧調節(jié)裝置;所述彈簧調節(jié)裝置包括固定于琴桿(10)上的U形調節(jié) 桿G-7)、固定于U型調節(jié)桿(4-7)上的調節(jié)板G-5)以及固定于調節(jié)板G-5)與扣壓桿 (4-3)之間的彈簧(4-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3)設于虛 千斤(13)上方2 1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拓展音域的板胡,其在琴筒上設有琴桿,在琴桿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琴軸、千斤、彈性千斤以及虛千斤,在琴軸和位于琴筒下部的琴托之間設有琴弦,其關鍵技術在于在彈性千斤的下方設有連桿,連桿下部經由旋轉軸鉸接有叉形支架,在所述琴桿上設有與叉形支架相適配的嵌槽,叉形支架與嵌槽呈滑動配合。本實用新型的音域可有效的向低音區(qū)拓展,為作曲家開辟了新的利用空間,使演奏中各種調式的指法互用更為靈活,各種指法的風格能互相滲透,避免或減少了借音現(xiàn)象,提高了板胡的藝術感染力,能更完美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
文檔編號G10D3/00GK201838304SQ20102051722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6日
發(fā)明者劉天山, 韓佩琦, 高新存 申請人: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