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135景像合成照相機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應用二次曝光景像合成原理設計的供室內(nèi)使用的景像合成專用相機。
經(jīng)檢索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國內(nèi)沒有與本實用新型結構相同的照相機。本實用新型以前的景像合成攝影方法是這樣的在普通座式照相機的皮腔里,裝置一塊可繞支軸轉(zhuǎn)動的翻板,翻板上裝有可更換的風景片(幻燈片),相機在程控電路控制下,通過翻板的上下翻落及燈光的二次明滅,使風景片與被攝人像分別在感光膠片上曝光,從而完成景像合成過程。但是翻板機構存在著如下缺點,以致影響了合成攝影技術的推廣翻板僅是一種附設裝置,使用它須對座式相機進行改裝,並且需要一個縱跨度10米以上的攝影室,許多小型照相館難以實現(xiàn)。翻板機構需要一個較大的活動空間,致使相機的鏡頭與膠片間須保持足夠大的距離(200毫米以上)。相機須配用大焦距鏡頭和大規(guī)格膠片(120膠卷),而不能配用35毫米焦距鏡頭,使用135膠卷近距離拍攝合成照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在普通小型攝影室里(縱跨度6米)使用135膠卷進行近距離(3~4米)拍攝的景像合成攝影照相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是整機由機箱、機架、暗盒、鏡頭四個部分組成。為達到最大限度的縮短鏡頭與膠片間的距離,將翻板機構改為新型的滑板機構,它們之間原理上的區(qū)別是翻板機構通過本身的翻動來傳送風景片,滑板機構是通過兩個機件的合運動來傳送風景片。采用滑板機構可使鏡頭與膠片間的距離縮短至35毫米,可配用35毫米小焦距鏡頭,使用135膠卷進行近距離拍攝?;鍣C構在程控電路控制下完成二次曝光景像合成攝影。
機箱內(nèi)由滑板機構和快門機構及控制電路構成。滑板機構的具體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本機的滑板機構的結構形式見圖2風景片(16)嵌裝在景片夾(17)的燕尾槽中,能方便的拆換。景片夾活套在滑板(18)的4個導向柱上,且能沿導向柱滑動。復位彈簧(20)支撐著景片夾,螺釘(21)和墊圈(22)則起限位作用。拍攝時,風景片進入或撤離曝光區(qū)的動作由滑板在其所在平面內(nèi)的滑動來實現(xiàn),而風景片貼緊或脫開膠片的動作則由景片夾沿導向柱方向的滑動來實現(xiàn)。
機箱內(nèi)的控制電路是一個多節(jié)延時電路,通過繼電器和電磁鐵來控制滑板機構的動作和快門啟閉及二次閃光。本機的拍攝操作及動作原理如下(參見圖3、圖4、圖5)按下電源開關,接通電源。將裝有膠卷(31)的暗盒(2)移至對準鏡頭中心的位置,(圖3所示位置,相機上有鋼珠定位),拉開盒門(32),逆時針轉(zhuǎn)動旋柄(48),此時,與旋柄同軸的撥桿(50)推動滑板(18)右移至被定位鉤(35)鉤住,旋柄在扭簧(51)作用下復位。由于滑板上的頂塊(52)帶動了簧片開關K2,使電磁鐵L1通電吸合。裝在電磁鐵滑動鐵芯上的壓板(30)帶動撥叉(28)將景片夾(17)及裝在其上的風景片(16)貼緊膠卷,準備工作即告完成。按動拍攝按鈕AN1,控制電路工作。繼電器J1吸合并自鎖。電磁鐵L2吸合,帶動拉線滑輪(39)~(42)開啟快門(38)。同時,雙連滑輪(44)帶動簧片開關K3使其接通,閃光燈A閃亮進行景片曝光。延時約0.3秒后,J2吸合,其常閉觸點J2-4斷開,電磁鐵L1釋放,撥叉在彈簧(31)作用下復位。景片夾在復位彈簧作用下亦同步復位。同時,壓板上的調(diào)節(jié)螺釘(36)撞動定位鉤釋放滑板,滑板又在拉簧(46)和行程倍增機構(44)(45)的作用下,帶著風景片向左滑離曝光區(qū)。隨即,頂塊(52)帶動簧片開關K4,閃光燈B閃亮進行人像曝光。電路繼續(xù)工作,J3通電吸合,常閉觸點切斷全部電路,電磁鐵L2釋放,滑動鐵芯在彈簧作用下復位,快門關閉。拍攝過程結束,歷時約1秒鐘。風景片的換裝將暗盒向右推移,使底板(23)中心的方孔暴露。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旋柄,此時,在電磁鐵和撥叉作用下景片夾的燕尾槽部分冒出方孔,即可進行風景片換裝。待換裝結束后,按動按鈕AN3,其常閉觸點斷開,L1失電釋放,景片夾縮入機箱並在滑板帶動下左移。因為控制電路未工作,所以閃光燈不會亮。同理,當按動對光按鈕AN2開啟快門對光時,閃光燈也不亮。
機架由升降軸、機腳、升降閘把、凸輪手把、水平轉(zhuǎn)架等部件構成,與機箱用銷軸聯(lián)接。機腳能使相機作前后、左右移動,在凸輪手把控制下,可作仰俯角度調(diào)整,在水平轉(zhuǎn)架和升降閘把作用下,相機可作水平回轉(zhuǎn)和垂直升降。
暗盒裝在機箱底板后面的矩形導軌內(nèi),可左右移動。暗盒具有卷片、倒片、停片、計數(shù)的功能,並裝有毛玻璃、放大鏡,便于對光時使用。
鏡頭采用市售的50毫米焦距有光圈不帶快門的拍攝鏡頭,用螺釘固定在機箱前面。
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是整機設計新穎,結構合理,針對原景像合成攝影傳統(tǒng)技術中的存在缺點作了具有新穎性的改進,機箱內(nèi)設計了滑板機構代替原來的翻板機構,從而實現(xiàn)了使用135膠卷近距離拍攝,使景像合成攝影能在小型攝影室內(nèi)進行。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1是景像合成照相整機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景像合成照相機中滑板機構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景像合成照相機的機箱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景像合成照相機機箱內(nèi)的快門機構示意圖。
附圖5是景像合成照相機的控制電路圖。
參照附圖1,按整機結構示意圖所示;鏡頭(1)用螺釘固定在機箱(3)前面,暗盒(2)裝在機箱后部的導軌內(nèi)。機箱與機架間用銷軸(5)聯(lián)接,用緊固螺母(6)緊固。水平轉(zhuǎn)架(13)與升降軸(8)滑配,由緊定螺釘(7)緊固。升降軸插在機腳(10)的套筒中,由緊定螺釘(9)緊固。松開緊定螺釘(9),按下升降閘把(12),相機可連同升降軸作垂直升降。凸輪手把(14)與平衡拉簧(4)可調(diào)節(jié)相機仰俯角度。(13)是水平轉(zhuǎn)架。機架底部安裝3只萬向輪(11)。機箱內(nèi)部由隔板分為上下二部分(圖中虛線所示),上部為暗室,內(nèi)有滑板機構及快門機構,下部為控制室,內(nèi)裝電路板,其表面是面板(15),上面有控制按鈕、指示燈、電源插孔和閃光燈控制線插孔。相機的機箱、暗盒的外殼用膠木壓塑成型,機架用鋼管和薄鋼板制成。
參照附圖2,景像合成照相機中滑板機構示意所示;景片夾(17)、滑板(18)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墊圈(21)被螺釘(22)固定在滑板的導向柱上,防止景片夾在復位彈簧(20)的支撐下滑出導向柱。風景片(16)實際上由幻燈片和片基粘合制成。片基是無色透明有機玻璃,兩邊倒角45°,以便嵌裝在景片夾中。
參照附圖3,景像合成照相機的機箱結構圖所示,底板(23)的兩面有導軌,便于安裝滑板和暗盒。底板和導軌都是薄鋼板,用點焊組成一體。底板用螺釘固定在機箱(3)的后面,機箱的前面是鏡頭(1),鏡頭后面是快門(38),用螺釘固定在機箱內(nèi)。電磁鐵L1、L2由固定板(26)、螺釘(27)緊固在機箱內(nèi)。定位鉤(35)用螺釘安裝在底板上,簧片開關K2、K4用螺釘固定在底板上,K3用螺釘固定在機箱的固定柱上。撥叉(28)用彈簧鋼片制成,呈叉狀,以便中間透光。撥叉用銷軸裝在支架(25)上,支架用螺釘固定在機箱上。由雙連滑輪(44),拉線(45)組成的行程倍增機構的作用是使滑板在滑移過程中受到較為恒定的拉力,保證滑板輕快平穩(wěn)的滑動。原理是由于兩個滑輪直徑不同,滑板移動了一定的距離,彈簧只要拉長幾分之一(
)的長度,長度越短,拉力變化越小。(47)為調(diào)節(jié)螺釘,用于調(diào)節(jié)拉簧。
參照附圖4,景像合成照相機的快門機構由快門(38)、拉簧(43)、雙聯(lián)滑輪(41)、調(diào)節(jié)彈簧(42)、拉線(39)、滑輪(40)組成,在電磁鐵L2的作用下保證快門按時啟閉。拉簧使快門保持平時的關閉狀態(tài)。雙聯(lián)滑輪可增加拉線行程,并在快門開啟后接通K3。調(diào)節(jié)彈簧的作用是控制行程、調(diào)節(jié)拉力,保護拉線和快門。雙聯(lián)滑輪和滑輪都用塑料注塑成型用銷軸裝在支架上和用帶軸肩的螺釘固定在機箱內(nèi)的固定柱上。
參照附圖5,景像合成照相機的控制電路由電源電路和延時電路構成。參照附表的元件名稱和參數(shù),按原理圖連接無誤后,該電路即可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室內(nèi)景像合成攝影的照相機,由機箱、機架、暗盒、鏡頭構成,其特征是相機使用135膠卷拍攝,機內(nèi)設有由程控電路控制的滑板機構。
2.根據(jù)權利1所述的景像合成照相機,其結構特征是風景片在相機內(nèi)用滑板機構傳送,其傳送動作是由兩個機件的合運動來實現(xiàn)的。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應用二次曝光景像合成攝影原理設計的供室內(nèi)使用的景像合成專用照相機。景像合成攝影的傳統(tǒng)方法是對座式相機改裝,在其皮腔內(nèi)裝置翻板機構。本實用新型對整機作了專門設計并用滑板機構代替了翻板機構,實現(xiàn)了使用135膠卷在小型攝影室內(nèi)近距離拍攝真實的自然風景與人像合成的彩色照片。
文檔編號G03B17/56GK87209086SQ87209086
公開日1988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1987年6月9日
發(fā)明者孫一沖, 孫永樂, 孫百樂 申請人:孫一沖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