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打印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打印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之一,用于將計算機處理結果打印在相關介質(zhì)上。近年來,打印機的發(fā)展越來越快,應用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如銀行的自動提款機、超市的收銀臺和電商發(fā)貨處隨處可見,用于打印交易憑條、小票或快遞單等。
其中,打印紙在使用完畢時,均需要進行更換,更換后,由于需要檢測紙張的邊緣,以便能夠在其上精確地進行打印,且由于現(xiàn)有的走紙功能和打印功能均通過膠輥來實現(xiàn),使得為了檢測到紙張的打印初始位置,必須從第二段票據(jù)打印紙或第二張快遞單開始檢測,導致必須浪費一部分打印紙,即浪費第一段票據(jù)打印紙或第一張快遞單,從而導致不必要的浪費,影響效率和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及其控制方法。
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現(xiàn)有的打印機的為了打印的初始位置準確,需浪費第一張打印紙的問題,以及打印紙的邊緣需與出紙口平齊,有時會導致每張打印紙有一小段留白,造成浪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的前端設有出紙口,所述機座的后端設有進紙口,所述出紙口與所述進紙口之間設有走紙通道,其特征在于,邊緣偵測單元和控制器,所述邊緣偵測單元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邊緣偵測單元位于所述走紙通道中,所述邊緣偵測單元用于檢測打印紙的前端邊緣。
本發(fā)明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完善: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機座上設有膠輥,所述膠輥設在靠近所述出紙口一側,所述邊緣偵測單元設在所述出紙口與所述膠輥之間。
作為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縫標偵測單元,用于偵測相鄰打印紙之間的縫標,所述縫標偵測單元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縫標偵測單元設在所述膠輥與所述進紙口之間。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走紙通道包括左右平行設置的兩個導槽件,所述導槽件之間的間距可調(diào),所述導槽件可沿所述膠輥的軸向移動。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縫標偵測單元固定在其中一個導槽件上。
另外,還提供了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的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打印機,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所述邊緣偵測單元偵測是否有打印紙;
S3,如果步驟2未偵測到打印紙,則控制打印紙前進,當邊緣偵測單元偵測到打印紙邊緣時,控制打印紙停止移動;如果步驟2偵測到打印紙,則控制打印紙后退或者多次前進后退,當邊緣偵測單元偵測到打印紙邊緣時,控制打印紙停止移動;
S4,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
還提供了另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的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打印機,初始狀態(tài),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縫標偵測單元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之間,或者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的前端;
當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的前端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當所述縫標偵測單元偵測到紙張,且所述邊緣偵測單元也偵測到紙張時,則判定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的前端;
S3,控制打印紙多次前進后退,所述縫標偵測單元偵測到其中一個縫標;
S4,所述邊緣偵測單元偵測上方是否有紙張,如果偵測到紙張,則控制打印紙后退至所述邊緣偵測單元偵測到打印紙邊緣;如果未偵測到紙張,則控制打印紙前進至所述邊緣偵測單元偵測到打印紙的邊緣;
S5,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
而當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縫標偵測單元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之間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當所述縫標偵測單元偵測到紙張,而所述邊緣偵測單元未偵測到紙張時,則判定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縫標偵測單元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之間;
S3,控制打印紙前進紙所述邊緣偵測單元偵測到打印紙的邊緣;
S4,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
作為進一步改進,在打印紙前進或者后退過程中,所述縫標偵測單元偵測到相鄰兩個縫標,并分別將相鄰兩個縫標的偵測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計算出每張打印紙的高度。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通過在所述出紙口與所述膠輥之間設置邊緣偵測單元,使得打印紙的邊緣位置能夠被偵測到。同時還通過增設縫標偵測單元,與邊緣偵測單元配合,實現(xiàn)對打印紙不同的初始設置狀態(tài)進行判斷,隨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繼而實現(xiàn)無論打印紙初始狀態(tài)的邊緣位于哪個位置,均能不浪費第一張打印紙,節(jié)省打印紙。
2、通過縫標偵測單元來偵測相鄰兩個縫標之間的距離,進而獲取每張打印紙的高度,有助于控制器準確獲取不同類型打印紙的高度,建立準確度高的坐標系,避免打印內(nèi)容超出打印紙的范圍。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避免第一張打印紙的浪費,以及如何在打印過程中實現(xiàn)準確定位,減少打印過程中出現(xiàn)打印內(nèi)容超出打印紙范圍的現(xiàn)象,減少打印紙的浪費。本發(fā)明總的思路為,通過兩個偵測單元來判定打印紙設置的初始狀態(tài),不論打印紙初始設置如何,均能夠使得第一張打印紙被使用。再者,通過邊緣偵測單元來檢測打印紙的邊緣,進而準確控制打印的初始位置。最后還通過縫標偵測單元來實現(xiàn)獲取打印紙高度,建立更為準確的坐標系。另外本發(fā)明還構思出僅采用邊緣偵測單元就能夠實現(xiàn)節(jié)省第一張打印紙的目的,最大限度精簡偵測結構。
實施例1:
請參考圖1,一種節(jié)省打印紙的打印機,包括機座10,所述機座10上設有可開合的蓋子14。所述機座10的前端設有出紙口13,所述機座10的后端設有進紙口11,所述出紙口13與所述進紙口11之間設有走紙通道12。所述機座10上設有膠輥60,所述膠輥60設在靠近所述出紙口13一側。所述機座10內(nèi)設有可開合的打印機芯上模塊20,所述打印機芯上模塊20具有熱敏片21,所述熱敏片21位于所述膠輥60上方。所述膠輥60與所述熱敏片21配合,用于打印成像。此外所述膠輥60還具有吸紙的作用,即驅動打印紙的移動。
請參考圖1,包括縫標偵測單元40、邊緣偵測單元50和控制器(圖未示),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分別與所述控制器(圖未示)連接。其中,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將偵測到的縫標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圖未示),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將偵測到的打印紙邊緣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圖未示),所述控制器(圖未示)依據(jù)相鄰兩個縫標的位置信號,計算并獲取打印紙的高度。所述控制器(圖未示)依據(jù)打印紙邊緣位置信號控制所述膠輥60的轉動方向,進而控制打印紙的前進后退。其中,打印紙邊緣指打印過程中,一卷打印紙最前端的邊緣。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與邊緣偵測單元50均可采用反射式光電傳感器。
請參考圖1,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設在所述出紙口13與所述膠輥60之間,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設在所述膠輥60與所述進紙口11之間。優(yōu)選的,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位于中部,其中,中部指所述膠輥60左右對稱的中間位置,即走紙通道12的中間位置。使得無論打印紙的寬度多少,均能夠被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使得邊緣偵測單元50能夠固定設置,具有偵測穩(wěn)定性好、準確性高的優(yōu)點。
請參考圖1,所述走紙通道12包括左右平行設置的兩個導槽件30,所述導槽件30之間的間距可調(diào)。所述導槽件30可沿所述膠輥60的軸向移動,所述兩個導槽件30相向移動或者背向移動。優(yōu)選的,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固定在其中一個導槽件30上,使得縫標偵測單元40隨所述導槽件30移動,適用于不同寬度的打印紙。
通過在所述出紙口13與所述膠輥60之間設置邊緣偵測單元50,使得打印紙的邊緣位置能夠被偵測到。同時還通過增設縫標偵測單元40,與邊緣偵測單元50配合,實現(xiàn)對打印紙不同的初始設置狀態(tài)進行判斷,隨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繼而實現(xiàn)無論打印紙初始狀態(tài)的邊緣位于哪個位置,均能不浪費第一張打印紙,節(jié)省打印紙。
實施例2:
使用上述的打印機,尤其當僅設置邊緣偵測單元50,未設置縫標偵測單元40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是否有打印紙;
S3,如果步驟2未偵測到打印紙,則控制打印紙前進,當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邊緣時,控制打印紙停止移動;如果步驟2偵測到打印紙,則控制打印紙后退或者多次前進后退,當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邊緣時,控制打印紙停止移動。
S4,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
因此,只需一顆邊緣偵測單元50就能夠實現(xiàn)不浪費第一張打印紙,節(jié)省打印紙,最大限度的精簡偵測單元。
實施例3:
請參考圖1和圖2,使用上述的打印機,當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的前端時,如卡紙后將打印機芯上模塊20進行裝紙,打印紙的邊緣伸出所述出口紙的情況。
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當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偵測到紙張,且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也偵測到紙張時,則判定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的前端;
S3,控制打印紙多次前進后退,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偵測到其中一個縫標,并將縫標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圖未示);
S4,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上方是否有紙張,如果偵測到紙張,則控制打印紙后退至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邊緣,并將打印紙邊緣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圖未示)。
當然在步驟3中,打印紙多次前進后退之后,打印紙的邊緣可能位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與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之間。此時,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未偵測到紙張,則控制打印紙前進至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的邊緣;
S5,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如打印紙的切割結構位于所述出紙口13處,則需要將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與所述切割結構平齊的位置;
S6,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在打印紙輸送過程中偵測與步驟3中偵測的縫標相鄰的另一個縫標,并將另一個縫標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圖未示),所述控制器(圖未示)依據(jù)兩個相鄰縫標的位置信號計算并獲取打印紙的高度;
而當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之間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打印紙;
S2,當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偵測到紙張,而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未偵測到紙張時,則判定打印紙的邊緣位于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與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之間;
S3,控制打印紙前進紙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的邊緣,并將打印紙的邊緣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圖未示);
S4,控制打印紙的邊緣移動至打印的初始位置;
S5,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在打印紙輸送過程中,偵測相鄰兩個縫標的位置,并將所偵測到的兩個縫標位置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圖未示)中,所述控制器(圖未示)依據(jù)兩個縫標位置信號計算并獲取打印紙的高度。
其控制方法首先通過所述邊緣偵測單元50與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共同偵測,判定打印紙設置的初始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打印紙的不同狀態(tài)來控制打印紙的前進后退。使得邊緣偵測單元50偵測到打印紙的邊緣,并通過縫標偵測單元40來偵測打印紙的高度。實現(xiàn)無論打印紙初始狀態(tài)的邊緣位于哪個位置,均能不浪費第一張打印紙,節(jié)省打印紙。
其中,在打印紙前進或者后退過程中,所述縫標偵測單元40偵測到相鄰兩個縫標,并分別將相鄰兩個縫標的偵測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圖未示),所述控制器(圖未示)計算出每張打印紙的高度。通過縫標偵測單元40來偵測相鄰兩個縫標之間的距離,進而獲取每張打印紙的高度,有助于控制器(圖未示)準確獲取不同類型打印紙的高度,建立準確度高的坐標系,避免打印內(nèi)容超出打印紙的范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之內(nèi)。